登骑石山

登骑石山朗读

《登骑石山》是宋代黄汝嘉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江城楼阁、古木和花朵等景物,以及徐殷旧宅和褚氏閒亭等建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城楼阁辟嵯峨,
如此随风燕雀何。
古木望中松柏少,
好花开处杏桃多。
徐殷旧宅僧为主,
褚氏閒亭鹤占坡。
花落花开今古事,
青山无语野樵歌。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江城楼阁的壮丽景象的赞叹。楼阁高耸入云,犹如矗立在嵯峨的高山之上,而飞翔的燕雀随风飞舞,给人一种自由灵动之感。

接着,诗中描述了远望古木时松柏的稀少,而花朵却在开放的地方杏桃却盛开得更多。这表现了自然界的变迁和恢复,古木逐渐减少,而花朵却在不断绽放。这种对自然变化的描绘,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的变迁和不变。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徐殷旧宅和褚氏閒亭。徐殷是一位僧侣,他曾经居住在这座古宅中,而褚氏閒亭则是一座小亭子,被一只鹤占据在山坡上。这些建筑物代表了历史的痕迹和人们的生活。它们见证了时光的流转,承载着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最后两句表达了花朵的凋落与开放,这是古今常有的事情。而青山却无言,只有野樵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中。这揭示了自然的宁静和人类的短暂,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类的存在是渺小而短暂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通过对变迁和恢复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宁静和人类短暂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汝嘉

...

黄汝嘉朗读
()

猜你喜欢

天地如转磨,屑屑今古人。
一落大化手,团品惟其新。
不幸积不用,衮衮同埃尘。
日月行何穷,过尽千万春。
()

轮人斫轮说,得心与应手。甘苦疾徐间,不能宣诸口。

运斤忽成风,妙术得未有。悟超规矩外,法非绳墨守。

()

积铁苍然,关势临崖偻。
崭绝东京好门户。
挽藤萝、月黑谁恐人行,落叶卷,声似牢中吼虎。

()

绿水映柴门,青山绕环堵。机心久已忘,白鸥是吾侣。

()

含香犹是旧蓬莱,跃马长干定几回。搦管客留鳷鹊殿,吹箫人去凤凰台。

黄陵异日传仙梦,赤壁今时擅将材。见说秦淮春满座,新词何限箧中裁。

()
万里乾坤雨乍收,冰轮展出碧云头。
蟾宫皎洁分明见,桂子婆娑黯里游。
照我独成孤影客,忘形相占一天秋。
长怀此夕风光好,不得袁安共泛舟。
()

丹枫黄槲壮秋容,诘曲僧房一径通。
塔似道人飞白笔,开窗还见倚晴空。

()

落尽芙蓉景物非,妆台晏起思依依。雨深别馆虫声急,月冷吴江雁到稀。

病畏新寒张晓幔,瘦拈旧线改秋衣。生涯近日君知否,一缕炉香息众机。

()

此身未作龟藏六,扰扰人閒同一局。春水常乘东下舠,霜林每引西还毂。

论材真似蒿蔚卑,学道不如荑稗熟。先生伯仲才峻崇,两角去天几一握。

()

隼旟低拂垂柳,骢马娇嘶落花。碣石春风万里,卢沟晓月千家。

()

琼林重宴愿非奢,花烛重谐更足誇。重订紫箫吹月谱,蟠桃八十四番花。

()
雪余蒲苇衬沙黄,野水寒清雁半翔。
柳下摇风云漠漠,飞鸣应喜下潇湘。
()
月邀棋约屡登台,学省公厅只对街。
九日菊花孤痛饮,百端人事可安排。
()
小圃无亭榭,心閒地自宽。
好花书壁记,怪树画图看。
雪少先夸瑞,霜严讳说寒。
贪嗔除已尽,唯要不痴难。
()
苔茵无地著红尘,花草含芳一笑新。
不待东君能剪刻,相公笔力挽回春。
()

空山落叶响流泉,窈窕崎岖一径边。借问桃花今在否,秦人元不爱山川。

()

深院无尘杂,朱门昼不开。阶前嫌客过,只恐破苍苔。

()

泽国偏宜雨,山斋复喜晴。
云依飞盖散,日吐半规明。
萝径何嫌密,花溪稍觉平。

()

蓬山半为白云遮,琼树都成绮树华。闻说至人求道远,丹砂原不在天涯。

()
苍鹤孤山晓,黄花栗里秋。
一身虽物外,万国尚眉头。
遗老几何在,耆英只麽休。
问天天不语,江阔莫云愁。
()

行尽白云际,乘槎过水西。
稻田秋后雀,茅舍午时鸡。
野饭自不恶,村醪亦可携。

()
寒风凄紧雨空蒙,舍北新丹数树枫。
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
松明对影谈玄客,筱火围炉采药翁。
君看龟堂新境界,固应难与俗人同。
()
少年名特立,初为贡公起。
元帝擢司隶,刺举无所避。
间者何久阔,京师语如此。
驰车下许章,去节自丰始。
()

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

惆怅梧桐非旧影,不悲鸿雁暂随阳。

()

帘波蹙。画堂有个人如玉。人如玉。临风翠袖,云鬟新沐。

妆成约婢开金屋。日长爱立花阴曲。花阴曲。一双凤子,翩翩飞逐。

()

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

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

()

同时谒帝起攀麟,早见为郎庆此身。介寿喜输新甲子,养生刚遇是庚申。

右丞觅句多超悟,内史攻书已逼真。秋入香山堪结社,几回花下特相亲。

()
廓落无依合太虚,行行何处不逢渠。
功回冷眼双眉底,照尽横身旷劫初。
大仰默知东寺意,玄沙明上雪峰书,将归束肚三条蔑,鈯斧相随到处居。
()

江流曲似九回肠,愁思非春亦自伤。
明月不知人世变,夜来依旧下西厢。

()

少同里闬早知音,投分交情雨旧今。乡挍联裾春诵学,上庠连榻夜论心。

南山松桂愁霜殒,北地乾坤恨日侵。不得生刍躬一奠,西风吹泪满衣襟。

()

当年两上蓬瀛。燕殊庭。曾共群仙携手、斗吹笙。
云涛晚。霓旌散。海鸥轻。却钓松江烟月、醉还醒。

()

山有青黄臼紵山,谢公已起谪仙还。
至今犹有文章焰,放入高楼户牖间。

()

石桥庵下少徘徊,雪暗松林拨不开。
坐久无人天向午,双乌飞上施生台。

()
彻晓华灯照凤城。
犹嗔宫漏促天明。
九重天上闻花气,五色云中应笑声。
频报道,奏河清。
()

绛纱微露玉尖纤,搊得新声字阿咸。门外平康佳姊妺,即今偷谱不须嫌。

()
短衣穿结半瓢空,所住茅檐仅蔽风。
久诵经书皆默记,试挑史传亦旁通。
青灯窗下研孤学,白首山中聚小童。
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
()
排险凌空入磴斜,参差金碧倚烟霞。
一山门里分三刹,万柳湖边带几家。
世人无人吞粟棘,国中有佛吐莲花。
凭栏凝望遥天表,数点青山似乱鸦。
()
梦中何许得嘉宾,对影胡床岸幅巾。
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
()

汉室穷经礼宿师,伏生老矣拜昌时。献王纂雅褒天口,歆向披忠长玉枝。

()

恒时杯底黑头公,拟探梅花未许同。可是长干春酒薄,教人无赖忆郫筒。

()

白拈贼,是这厮。捋鬼头巾,假我服色。胡芦立地便要沈,秤锤落井不教没。

脱间漏架,天下第一。自谓建立黄檗宗旨,不知黄檗无处雪屈。

()
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

管生聊遣直文房,小竹皮冠旧羽裳。光藉剡川澄素练,香分蟾窟捣玄霜。

凭谁较艺论工拙,未许齐肩竞短长。莫笑中书君已老,曾随鹓鹭入班行。

()

前年抵西川,今年发东越。万里岂不遥,崎岖劳跋涉。

关河足游览,襟怀益轩豁。雄文竟何如,我目日以刮。

()
飞鸿又作秋空字,凄凄旧游湘浦。
凉思带愁深,渺苍茫何许。
岁华知几度。
奈双鬓、不禁吟苦。
()

白白朱朱扫地残,尚余红芍带春妍。
娉婷自笑成孤语,困倚芳丛背日眠。

()

万户千门达曙开,管弦啁哳沸楼台。祇今明庆钟声动,已报巡灯响铎来。

()

画堂春晓。缥绿屏山绕。窗外娃鬟声报早。一夜丁香开了。

压云宝枕凝愁。伤春人怯登楼。零乱东风飞絮,任他扑上帘钩。

()

遍界不会藏,处处光皎皎。开眼失踪由,都缘太分晓。

园林匆生春,万瓦粲一笑。遥知忍冻人,未悟安心了。

()
积雨成湖客路长,春风掀搅意何狂。
残云吹尽真天力,乞我晴明入帝乡。
()
奇葩天遣殿芳丛,一朵瑶台月下逢。
黄绕腰间空自贵,红潮颊上莫争秾。
如何风日许妍暖,更著衣裳能叠重。
定是扬州玉楼子,略无佳句与形容。
()
年来百念如寒灰,老眼慵向时人开。
犹有爱山缘未断,芒鞋信步东岩隈。
东岩幽胜甲晋境,寒藤古木生苍苔。
谁凿云根汇海眼,惊波深泻如奔雷。
()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
春来何处最先知。
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
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
()
断璧推良质,寒窗足雅供。
点分鸜眼秀,色渍马肝浓。
岩浸端溪月,纹藏古歙峰。
可怜方寸石,笔下几迎逢。
()

十月官河未有冰,北风清利綵帆轻。词林我正惭先步,学海时方重老成。

六馆旧人怀指授,三山新赋入经营。容台吏省皆邻近,早晚邮筒不论程。

()

人间第一荣,初得好科名。
万乘登楼看,三台让路行。
搜罗空草泽,宴会敌蓬瀛。

()
不待渔舠唤隔溪,种桃千树正红肥。
山围晓障新图画,花押春班簇紫绯。
池净白鸥相对浴,客来青鸟故双飞。
寄诗为问花前醉,何似天香满袖归。
()

千里章江西北流,凭将此语到洪州。官期自计九年满,民意常怀百世留。

夜雨圜扉青草遍,春风泮水紫芹稠。同年若问张东海,庾岭梅花伴独游。

()
莺嘀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

理神固超绝,涉粗罕不群。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

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

()

周邦方岳冠诸侯,赐履今看据上游。九塞黄榆开朔漠,五原白草出并州。

乐非金石和戎日,赋似旌旗校猎秋。汾晋征繇闻转急,富民终赖借前筹。

()

沙塘秋好发红莲,倚剑峰头尽日眠。下巷骑牛归上巷,水边沽酒过山边。

()

雪月两清奇,更吟绝妙诗。全无烟火气,雅有玉冰姿。

堂上增华发,阶前映寿卮。仍当图大孝,千载盛明时。

()
雪气着我屋,鸡肤畏薄衾。
春寒竹窗睡,晓梦故乡心。
多病妨豪饮,无私称苦吟。
小炉炽新炭,卯酒再三斟。
()

七载瓢城令,田荒涝未乾。河堤行使者,盐渎学农官。

井里讴歌起,江淮保障完。皇家劳计省,宾从待词坛。

()

所知惟二仲,不见意何如。

别后云山阻,传来住处虚。

()
众人皆锐进,唯我复幽居。
虑远梦多乱,身闲气不舒。
干求非禄位,好尚岂诗书。
日夜又日夜,霜寒鬓发疎。
()

寂寞书斋里,萧萧送雁群。弹琴复长啸,情发为知音。

()

藤枝既老解纵横,禅老因何解道情。
识取个中无把捉,眼前瓦砾是瑶琼。

()

万里京华带雪行,眼中寒暖识真情。风沙何者坚怀旧,短屐长裾见此生。

()
负迷法漂迹,关心为倚门。
尽叹惟啜菽,奉旨屡空尊。
温剂劳分红,新诗且记存。
开缄细吟讽,小立近黄昏。
()
拔蒲来,领郎镜湖边。
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
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
长江淡淡树疏疏,扫却闲庭即故居。
虫入暗床频促织,萤穿虚壁屡翻书。
破除暮色惟荒菊,荐送秋华有嫩蔬。
料得故园分社酒,小苞青橘四腮鲈。
()

与君本南北,作吏同一邦。诗书雅相好,旨酒空盈缸。

岁晏赋归去,冉冉车轮双。我亦非匏瓜,兹焉念松江。

()
嘉定己卯岁,正月十七朝。
新春才五日,大雪滂以飘。
缤纷七昼夜,冷气充层霄。
朔风搅宇宙,爆耳惊秋潮。
()
神真炼形年未足,化为我子功相续。
丞相瘗之刻玄玉,仙路何长死何促。
()

学馆三年梦,西山此日行。人生两屐足,世累一蓑轻。

别涧水流合,断林烟补平。谁能分半壑,相与结岩耕。

()

羲和不停驭,孝子多隐忧。譬彼川上波,逝者无回流。

寸草徒有心,春晖谅难酬。豺獭欲思报,昊天极悠悠。

()
倚藤临水,照丰姿自笑,天然丘壑。
利鞅名缰成底事,空把此身缠缚。
李杜文章,良平事业,且束之高阁。
浩然归去,暮霞残照零落。
()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

石壁斧修痕,风泉断续闻。
琉璃光闪日,空洞湿飞云。
妙出神功造,源从湫底分。

()

老相邀,山作伴。千里西来,始识庐山面。爱酒杨雄浑不管。天与邻翁,来慰穷愁眼。
似惊鸿,吹又散。画舸横江,望断江南岸。地角天涯无近远。一阕清歌,且放梨花满。

()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
名山遍宇宙,历历纪舆图。
安得身云水,孤筇自给扶。
()

几度将迎却又前,三年七步总称贤。狂吟若也同搜句,苦思何当避涌泉。

采石高楼堪醉白,湘灵短梦独神钱。早知诗道难精进,未老尘途共息肩。

()
乱鲁负虚名,游秦感宁生。
候惊丞相喘,用识葛卢鸣。
黍稷滋农具,轩车乏道情。
近来筋力退,一志在归耕。
()
瑞出双莲与九芝,何如瑞粟见明时。
一根异彼禾同颍,四穗多于麦两岐。
纪载简编前未有,献诸郡国事非欺。
三年宰邑书成绩,悠久难磨颂德碑。
()

世绝麟游薮,余同鸠寄巢。畏人藏短发,问信断荒郊。

度日薪如桂,全身藉用茅。归来就灯火,诗卷未容抛。

()

庄辛正谏谓妖词,兵及鄢陵始悔思。

见兔必能知顾犬,亡羊补栈未为迟。

()
老蝶凌风作晚狂,小春争得媚寒乡。
池边团碧擎残雨,林末轻红拒薄霜。
笑我何时书竹帛,似君依旧踏槐黄。
相寻一醉能来否,枉费公家压酒囊。
()

物色一如此,凄风薄人衣。遥怜卞山客,增叹雉朝飞。

固知难为怀,举餐念齐眉。忽使梨枣间,缠绵生茧丝。

()

导彼清泠泉,育此婵娟身。幽哉窗户间,猗猗窥鳞鳞。

有霜能独留,无德难相亲。乃闻曾子风,嗜好非今人。

()

晓惊枕上卖花声,宿酒掀腾尚未宁。
但起改诗临砚坐,不能著屐向街行。
河鱼正美因思脍,好友谁来共解酲。

()

凉秋白露满芳荪,无限穷途旧泪痕。千古狂歌谁会意,西风原上吊诗魂。

()

踏月呼开竹下扉,羽人云是旧令威。茗煎龙井残年雪,蔬摘狮峰绝顶薇。

身在十洲遣世累,梦游九曲挟仙飞。洞门忽报金鸡唱,催上青骢度翠微。

()

溯洄秋水同高峡,来去轻帆隔一时。风里几行鱼拜浪,沙边终日鹭垂丝。

将期泊处吟圆月,悔不中途命楫师。鹢首相迎成错过,和歌今者更迟迟。

()

皓首纷如羡壮夫,喧啾群里凤雏孤。功名已许青年得,骨鲠悬知绝代无。

胪韵声声传殿陛,云梯步步接天衢。一经不与籯金换,始信而翁识远图。

()

独上仙槎汴水湄,吟归旧隐赤城西。
少微昨夜离丹阙,双鸟何时到会稽。
策杖再寻麋鹿迳,采芝重蹑薜萝梯。

()
雨过残红湿未飞。
珠帘一行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香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沈微。
()

片帆呼渡西山曲,匆匆载将春去。路人苍寒,浪翻红暖,一枕欹眠烟雨。

酒朋诗侣。尽醉舞狂歌,气吞吴楚。一样风流,依然犹是晋风度。

()

悠悠空山云,泱泱长江流。廊庙意不屑,山泽聊淹留。

故人在天位,高步追巢由。岂曰子无衣,辛苦被羊裘。

()
山形四抱水来前,中有金莲色界天。
清磬一声僧定起,松间灵鹤舞蹁跹。
()

翼翼虚亭近水傍,主人终日为诗忙。珍奇搜尽江山瘦,翰墨留多几席香。

半榻烟霞分雅淡,四时风月助清凉。连篇累牍凭收拾,不但奚童一锦囊。

()

祸基媒孽自燕云,抗议如公有几人。
军旅未闻焉用试,豺狼不噬岂宜亲。
求鱼缘木谩蠹国,曲突徙薪翻殒身。

()
三鼓玉金深种。
始觉无阳运动。
丹鼎紫烟生,气爽神清无梦。
无梦。
()

自笑与人乖好尚,田家山客共柴车。

干时未似栖庐雀,鸟道闲携相尔书。

()
后网初沉前网起,夫妇生来业淘水。
忽惊网重力难牵,打得长鱼满船喜。
不教持卖去南津,且向江头祭水神。
愿得年年神作主,无事全家卧烟雨。
()
恼杀行人,东风里、为谁啼血。
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
蝴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
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
()

柳丝遮断行云路,珊珊一阵横塘雨。雨后燕归梁,湿红娇晚妆。

茜衾愁不拥,叠损金泥凤。才得梦来时,月中啼子规。

()

宝月重轮丽虎闱,祥烟葱郁绕黄麾。
九秋沆碭平分日,万国元良初度时。
礼乐诗书俱羽惯,圣贤仁孝况生知。

()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

久客饶孤闷,连阴动浃旬。行云应已倦,细雨亦伤频。

飘泊嗟吾道,饥寒任此身。人家酒应熟,谁为问南邻。

()

一登伟观眇山河,下有将军驻马坡。
不是胸中兵十万,长江天险误人多。

()

汴水东流宋社移,中郎名字日星垂。精神翰墨犹生气,想见彤庭赐对时。

()

那因增灶恼行窝,杖底阳春信手过。燕客始知燃桂易,牛山宁假负薪多。

非时解熟熊蹯火,不断能翻蟹眼波。为问群歌白石烂,干汤尔意竟如何。

()

四瓜犹畏摘,两瓜更何如!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

家家有南亩,毋使妇人锄。

()

意閒禽鸟狎,同出更同栖。日高人尚眠,就向窗前啼。

()

骑从劳英友,秋山共客游。禅窗无寐处,竹月涌寒流。

()

庐山在境好行春,犹恨奇峰半属邻。
腹背遍游烦示谕,即当先谒乐天真。

()

着我高远堂,恍若非人世。
一榻卧白云,清寒不成寐。
松竹四山秋,飕飕惊客耳。

()

官河绕湖湖绕城,河水不如湖水清。不用千金酬一笑,郎恩才重妾身轻。

()

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憔悴处。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空庭细步。念一笑三年,相思千里,他日看嵇吕。西门柳,烟雨千条万缕。人夸张绪风度。谁知耸壑昂霄意,春树漫摇柔翠。杯满注。愿回寿松乔,一曲清如水。壶中得趣。问日丽扶桑,风来阊阖,应许共遐翥。

()

扫除狡狯蓄神机,开顶葫芦不置扉。人物已从垣外见,真形渐向市中微。

杯成白鹤冲霄去,剑化双龙破浪归。自此更无毫发累,绿毛绕体欲成衣。

()

连日开仓日未中,纷纷户口散来公。竹寮花宅周中外,虎井猿坑计始终。

贷金不愁园吏粟,回帆齐拜水仙宫。最怜从事偕施沈,一样焦劳夙夜同。

()

秋江何处夜听箫。倾耳听,隔兰桡。芦花白泛水迢迢。

明月满空桥。篷影底,共度可怜宵。

()
凄凄留子言。
眷眷浮客心。
()

雨净高天碧汉虚,远山横翠照芳湖。黛眉拂月朝分柳,鬒发垂云夜倚梧。

万选得钱人尽爱,十年磨剑影空孤。东皇驭转吹韶律,千里春风草又苏。

()

寂寂空庭无杂宾,蠹书湘榻生浮尘。青天明月长相照,环堵萧然肯厌贫。

细视瓶中久无粟,举火终朝待邻曲。长饥近午始一餐,敢望丰年收万斛。

()

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
櫂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
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

()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