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送程给事知越州朗读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宋代文学家冯浩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程颢的祝福和送别之情,赞颂他在政治和学术上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前途的期许和追求。

中文译文如下:

去年虎符才罢府,
此时龙节复行台。
江湖远地虽劳力,
大紫中楹正择才。
召伯甘棠歌旧治,
并州竹马喜重来。
莫将华发嗟寒素,
会见青云道路开。

诗意分析:

诗的第一句“去年虎符才罢府”,指的是程颢曾经被贬职,但已经回复原职。第二句“此时龙节复行台”,表达了送别的情绪。程颢此时将前往越州,成为该地的一名官员。

第三句“江湖远地虽劳力”,说明程颢要到遥远的越州工作,虽然劳累,但仍然是他的责任和使命。第四句“大紫中楹正择才”,指的是程颢的才华和能力,他被越州选中,是因为他的才能和品德。

第五句“召伯甘棠歌旧治”,指的是程颢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第六句“并州竹马喜重来”,说明程颢的老朋友们很高兴他能回来。最后两句“莫将华发嗟寒素,会见青云道路开”,表达了对程颢前程的祝福,希望他在未来的路上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就。

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对程颢的送别和祝福,通过对他才华和前程的赞美,表现出作者对他的敬佩和羡慕。诗中运用了许多花卉的象征,如虎符、龙节、大紫和华发等,使得诗歌更加典雅和富有诗意。整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有一种淡雅清新的意境,令人顿生思古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浩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仁宗时为开封府推官。皇祐二年(一○五○)迁集贤校理、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使。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拜光禄卿,提举崇禧观。今录诗三首。...

冯浩朗读
()

猜你喜欢

柳色凋残雨未收,阳关西去更堪愁。
平川落照连秦苑,古道炊烟覆驿楼。
刁斗风清初禁夜,毡帷月冷尽防秋。

()

夜静琴还静,年春酒复春。何曾山水地,风月不□□。

()

地僻车尘远,家贫人事稀。一轩清且朴,万舸去还归。

尽日看垂钓,明时尚采薇。多君怜墨客,未厌款柴扉。

()
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无忧。
铃斋坐啸虽多暇,争似归田得自由。
()
即宅见湖,移园就宅。
以果易谷,以宽补窄。
以娱亲姻,以燕宾客。
曰田曰园,孰失孰得。
()

郁金臂上香,龙烛帐中光。
昔时愁夜短,今时怨夜长。
长夜怨,彻旦思。

()
子云新著述,伯起旧家声。
孝友全天赋,文章与性成。
平津期究业,疏傅已传名。
独恨门阑士,无因泣绛旍。
()
蓝田有嘉植,种玉世莫比。
灵气纷璀璨,熠熠寰区里。
玞碧奴视之,琳琅乃支子。
不遇后车载,终伏蟠溪水。
()

楼前淮水上,远树似鱼鳞。来帆与去棹,肠断倚栏人。

()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

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

泠风在怀袖,何必借商弦。就下识天巧,适安忘地偏。

寒泓嫌雪暖,秋草似春鲜。见说蓬莱远,依稀拄杖前。

()

烟雨棹扁舟,披蓑钓大泽。得鱼换酒归,始道渔家乐。

()

摇漾越江春,相将看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

鸳鸯同白首,相得在中河。
水客莫惊笑,云间比翼多。

()

小玉探春回,褰帘笑语来。今朝庭树上,忽有数花开。

()
送别未能旋,相望连水口。
船行欲映洲,几度急摇手。
()

纪实王生在,还因识草窗。读书名不涉,晓法化能襄。

酉水遗波远,辰山宿草长。传家徵世泽,起凤表民望。

()

秋江无云风色静,怗怗凉波澈虚映。佳人晓汲照新妆,不知俯首湿罗裳。

()

欸乃听残客思愁,来登江上谪仙楼。寒风直扇金陵雨,怒浪长连白鹭洲。

万里中原腾杀气,三边朔漠怨貂裘。分明掩泣凫归日,回首茫茫又两秋。

()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
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
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

()
禁御平明帐殿开,华芝初下未央来。
人间彩凤仪韶曲,天上流霞满御杯。
花近赭袍偏灿烂,鱼窥仙仗亦徘徊。
蓬莱绝景何曾到,自愧尘踪此一陪。
()

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佛功德海既难量,吾君圣寿亦如是。

()

每见关中客,无心理筑哀。徵书昨夜到,不待曙光催。

()

青山两岸合,白草一溪斜。驿路桥边树,烟村嶂外家。

石梯堆积雪,铁锁控流沙。役赋多愁苦,遥闻每叹嗟。

()
绿莺庭院燕莺啼。
绣帘垂。
瑞烟霏。
一片笙箫,声过彩云低。
()

未了寻香又拂枰,冰绡遥映碧纱明。春前开亦随春落,先手何心百转争。

()

爆竹声残晓色分,漫天雪片报新春。绝怜今日屠苏酒,不见丁年共饮人。

()

为哦楚些作哀诗,婉转蛾眉能几时。

天上人间不相见,欲从何处寄相思。

()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

蓟门三月柳堪折,玉关迁客肝肠绝。结束征车去旧乡,矫首天南恨离别。

忆昨胥台事侠游,才名卓荦凌王侯。黄童雅擅无双誉,温峤羞居第二流。

()
()

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松色入门远,冈形连院多。

花时长到处,别路半经过。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

()

宫中二圣自称欢,沧海归人感暮寒。旅力既愆时竟失,风波垂定事犹难。

是非坐共微言绝,恢复终凭老眼看。料得泪痕潸渍笔,卅年密记在《金銮》。

()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

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

()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
()

强解莱衣别故园,白云南望几烟村。西风忽遇堂前燕,报道三秋尽倚门。

()

殷勤八跪。但暮送潮头,朝迎潮尾。正值沙禾始熟,竞衔双穗。

黄膏四角随圆月,任雌雄、入秋皆美。虎门船返,两篮紫甲,一筐红蜕。

()
华堂银烛堆红泪。
解说离人多少意。
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
江南渭北三千里。
()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
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
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

()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
巫峡孤舟嫌太重,山阳小艇又偏轻。
直须装载停匀着,更要其间御者平。
()

亦知牢落苦奔波,其奈冠裳扫地何。一自首阳人去后,更谁重唱采薇歌。

()

黔首播百谷,上天苦少雨。
乾风吹白日,浮云不得聚。
桔槔声转促,炎热势未已。

()
堂堂列传冠元功,纸上浮云万事空。
我若材堪当世用,他年应只似诸公。
()
买得武夷毛竹杖,忽思江外友于人。
青原若访常荷屋,助尔扶携觅句新。
()

君在庐山知不群,有疑是鹤又是云。生死尘埃污不得,

眼前荣利徒纷纷。今日惠然来访我,酒榼书囊肩背荷。

()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

题诗不著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

铃索声干夜未央。曲阑花影步凄凉。莫道岭南冬更暖。君看。梅花如雪月如霜。
见说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觞。老子婆婆成独冷。谁省。自挑寒灺自添香。

()
冬风何凝寒,向晦复淹疾。
叶落群林鸣,百草悴丛苾。
寒谷回微阳,流云澹孤逸。
事药偶就火,亲书犹抱膝。
()

礼奠蠲衷,祭仪竣事。丕拥灵休,蕃衍皇嗣。

()
胜日佳时一醉同。
安阳好,形胜魏西州。
曼衍山河环故国,升平歌鼓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
()
家山一望三午里,华发双亲七十稀。
自许朴忠宽社稷,谁知甘旨悮庭闱。
菜根有味逢春雨,草色无边傍日晖。
总总白云保处是,夜寒结梦但东归。
()
断崖流水。
香度青林底。
元配骚人兰与芷。
不数春风桃李。
()

清光不欲动人怀,黯澹秋山只自谐。却忆榕桥寒月后,几人形影在天涯。

()
春江因送客,云峤更登临。
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
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
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
()

驱车出广陌,道遇斗鸡儿。上巳催游兴,春光正尔时。

墙外鞦韆影,桃李路傍枝。可是王昌侣,香风处处随。

()

井径何来豸绣衣,儿童旋为扫荆扉。一江练似吴骖过,三月花犹剡雪飞。

苜蓿佐欢聊野饮,薜萝深赏及晨晖。沧洲日日纶竿至,谁解星槎访钓矶。

()

古人渺何处,逸响超凡群。徙倚十尺堂,望古怀清芬。

嶙峋具仙骨,薜荔呈元文。幽禽乐涧阿,嘤嘤天际闻。

()
姑苏台上春光发。
菊老寒轻香未歇。
人言太守是是龚黄,天为吾君生稷契。
月良庆会俱良月。
()

剩水残山自古今,美名何必直千金。防身未识姑嫜礼,择配那知父母心。

眉黛眼波春思阔,野花山叶暮愁深。犹胜思妇高楼上,一曲离歌泪满襟。

()

寂寂暮村侧,劳劳行客过。山风归犊早,檐日聚人多。

野尽粟盈室,桥成冰在河。孤征渐未已,积雪满前阿。

()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鹄立。
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

兰茗寻旧题,愧我昔好径。妙语为湔祓,清越泗滨磬。

()
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舂。
圣人怀余巧,故为万物宗。
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
往时王黄州,谋国极匪躬。
()
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
一滴一声愁,似相伴、离人悲苦。
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处。
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
()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