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冯浩。前岁虎符才罢府,此时龙节复行台。江湖远地虽劳力,大紫中楹正择才。召伯甘棠歌旧治,并州竹马喜重来。莫将华发嗟寒素,会见青云道路开。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宋代文学家冯浩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程颢的祝福和送别之情,赞颂他在政治和学术上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前途的期许和追求。
中文译文如下:
去年虎符才罢府,
此时龙节复行台。
江湖远地虽劳力,
大紫中楹正择才。
召伯甘棠歌旧治,
并州竹马喜重来。
莫将华发嗟寒素,
会见青云道路开。
诗意分析:
诗的第一句“去年虎符才罢府”,指的是程颢曾经被贬职,但已经回复原职。第二句“此时龙节复行台”,表达了送别的情绪。程颢此时将前往越州,成为该地的一名官员。
第三句“江湖远地虽劳力”,说明程颢要到遥远的越州工作,虽然劳累,但仍然是他的责任和使命。第四句“大紫中楹正择才”,指的是程颢的才华和能力,他被越州选中,是因为他的才能和品德。
第五句“召伯甘棠歌旧治”,指的是程颢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第六句“并州竹马喜重来”,说明程颢的老朋友们很高兴他能回来。最后两句“莫将华发嗟寒素,会见青云道路开”,表达了对程颢前程的祝福,希望他在未来的路上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就。
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对程颢的送别和祝福,通过对他才华和前程的赞美,表现出作者对他的敬佩和羡慕。诗中运用了许多花卉的象征,如虎符、龙节、大紫和华发等,使得诗歌更加典雅和富有诗意。整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有一种淡雅清新的意境,令人顿生思古之情。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仁宗时为开封府推官。皇祐二年(一○五○)迁集贤校理、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使。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拜光禄卿,提举崇禧观。今录诗三首。...
冯浩。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仁宗时为开封府推官。皇祐二年(一○五○)迁集贤校理、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使。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拜光禄卿,提举崇禧观。今录诗三首。
固原。清代。胡安。柳色凋残雨未收,阳关西去更堪愁。平川落照连秦苑,古道炊烟覆驿楼。刁斗风清初禁夜,毡帷月冷尽防秋。云山最是凄凉地,今夜边关第一州。
咏陈叔阳际槎轩二首 其二。明代。王嘉言。地僻车尘远,家贫人事稀。一轩清且朴,万舸去还归。尽日看垂钓,明时尚采薇。多君怜墨客,未厌款柴扉。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宋代。吴芾。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无忧。铃斋坐啸虽多暇,争似归田得自由。
新池答问。宋代。陈宓。即宅见湖,移园就宅。以果易谷,以宽补窄。以娱亲姻,以燕宾客。曰田曰园,孰失孰得。
诵陆厥李夫人歌因效其体咏汉武。明代。徐祯卿。郁金臂上香,龙烛帐中光。昔时愁夜短,今时怨夜长。长夜怨,彻旦思。情漠漠,魂离离。新宫夜雨生香草,故苑秋风销桂枝。欣见帷中步,翻成梦里悲。
挽杨尚书。宋代。陈宓。子云新著述,伯起旧家声。孝友全天赋,文章与性成。平津期究业,疏傅已传名。独恨门阑士,无因泣绛旍。
黄山杂诗。明代。郑善夫。蓝田有嘉植,种玉世莫比。灵气纷璀璨,熠熠寰区里。玞碧奴视之,琳琅乃支子。不遇后车载,终伏蟠溪水。¤
闲园即事寄暕公。唐代。司空曙。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秋壑。宋代。释居简。泠风在怀袖,何必借商弦。就下识天巧,适安忘地偏。寒泓嫌雪暖,秋草似春鲜。见说蓬莱远,依稀拄杖前。
依韵和徐元舆读寄内诗戏成。宋代。梅尧臣。鸳鸯同白首,相得在中河。水客莫惊笑,云间比翼多。
上舍李民望厥考草窗晋叔王子志其墓仍祈余作。明代。符锡。纪实王生在,还因识草窗。读书名不涉,晓法化能襄。酉水遗波远,辰山宿草长。传家徵世泽,起凤表民望。
咏水镜同陆伯阳作。明代。杨士奇。秋江无云风色静,怗怗凉波澈虚映。佳人晓汲照新妆,不知俯首湿罗裳。
登谪仙楼有怀千山。明代。释今无。欸乃听残客思愁,来登江上谪仙楼。寒风直扇金陵雨,怒浪长连白鹭洲。万里中原腾杀气,三边朔漠怨貂裘。分明掩泣凫归日,回首茫茫又两秋。
昔游诗 其四。宋代。姜夔。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春尽二首。宋代。郑獬。禁御平明帐殿开,华芝初下未央来。人间彩凤仪韶曲,天上流霞满御杯。花近赭袍偏灿烂,鱼窥仙仗亦徘徊。蓬莱绝景何曾到,自愧尘踪此一陪。
偈公六十五首。宋代。释咸杰。 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佛功德海既难量,吾君圣寿亦如是。
为宋子主人送高渐离入秦。明代。王夫之。每见关中客,无心理筑哀。徵书昨夜到,不待曙光催。
白草桥。清代。魏裔鲁。青山两岸合,白草一溪斜。驿路桥边树,烟村嶂外家。石梯堆积雪,铁锁控流沙。役赋多愁苦,遥闻每叹嗟。
江城子。宋代。陆汉广。绿莺庭院燕莺啼。绣帘垂。瑞烟霏。一片笙箫,声过彩云低。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冰姿玉质自清奇。看孙枝。列班衣。画鼓新歌,喜映两疏眉。袖里蟠桃花露湿,应不惜,醉金卮。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二 棋墅梅。明代。王夫之。未了寻香又拂枰,冰绡遥映碧纱明。春前开亦随春落,先手何心百转争。
戊午元日 其一。宋代。徐瑞。爆竹声残晓色分,漫天雪片报新春。绝怜今日屠苏酒,不见丁年共饮人。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三十五。明代。朱诚泳。为哦楚些作哀诗,婉转蛾眉能几时。天上人间不相见,欲从何处寄相思。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唐代。李白。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清代。吴兆骞。蓟门三月柳堪折,玉关迁客肝肠绝。结束征车去旧乡,矫首天南恨离别。忆昨胥台事侠游,才名卓荦凌王侯。黄童雅擅无双誉,温峤羞居第二流。相将日向春江曲,阖闾暮前草初绿。彩鹢春风客似云,珠帘夜月人如玉。少年行乐恣游盘,夹道飞花覆锦湍。按歌每挟茱萸女,驻马频看芍药栏。筵前进酒题鹦鹉,一日声名动东府。拟从执戟奏甘泉,耻学吾丘能格五。去年谬应公车征,骏马高台几度登。自许文章飞白凤,岂知谣诼信苍蝇。苍蝇点白由来事,薏苡偏嗟罹谤议。赋就《凌云》只自怜,投人明月还相弃。身婴木索入圜门,白日阴沉欲断魂。北燕漫说邹生哭,东海谁明孝妇冤?衔冤犴狴悲何极,慷慨陈词对岩棘。幽怨空教托《楚辞》,严威竟已罹秦格。忽承恩谴度龙沙,边草茫茫去路赊。名列丹书难指罪,身投青海已无家。销魂桥畔谁相送,一曲芦笳自悲痛。皂帽惭非避世人,青山何处思乡梦?乡心日夜绕江干,江柳江花不复攀。万重关塞行应遍,十载交游见欲难。从此家山等飞藿,满眼黄云横大漠。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一向冰天逐雁臣,东风挥手泪沾巾。只应一片江南月,流照飘零塞北人。
题虎丘西寺。唐代。张祜。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松色入门远,冈形连院多。花时长到处,别路半经过。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
暮寒。清代。郑孝胥。宫中二圣自称欢,沧海归人感暮寒。旅力既愆时竟失,风波垂定事犹难。是非坐共微言绝,恢复终凭老眼看。料得泪痕潸渍笔,卅年密记在《金銮》。
上李吉甫相公。唐代。王建。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夔州竹枝歌九首。宋代。范成大。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
旅况思亲。明代。尹体震。强解莱衣别故园,白云南望几烟村。西风忽遇堂前燕,报道三秋尽倚门。
桂枝香 二首 其一。清代。屈大均。殷勤八跪。但暮送潮头,朝迎潮尾。正值沙禾始熟,竞衔双穗。黄膏四角随圆月,任雌雄、入秋皆美。虎门船返,两篮紫甲,一筐红蜕。况滥口、河鲀大至,被生钓千头,腥吹墟市。多谢鱼姑肯卖,百钱随意。更纤手、细将香秆,并霜鳌、对对穿起。急归烹取,蘋花深处,浊醪相媚。
玉楼春。宋代。方千里。华堂银烛堆红泪。解说离人多少意。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江南渭北三千里。憔悴相思何日已。马蹄清晓草黏天,庭院黄昏花满地。
挽黄安人。宋代。刘克庄。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宋代。陆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书遂宁何氏稳兴斋。宋代。魏了翁。巫峡孤舟嫌太重,山阳小艇又偏轻。直须装载停匀着,更要其间御者平。
叹变。明代。张家玉。亦知牢落苦奔波,其奈冠裳扫地何。一自首阳人去后,更谁重唱采薇歌。
书感。唐代。周祚。黔首播百谷,上天苦少雨。乾风吹白日,浮云不得聚。桔槔声转促,炎热势未已。去年患旱魃,龟坼竟千里。百姓饥饿死,白骨弃荆杞。尚闻边鄙上,胡人越辽水。杀气暗代北,军士极罢靡。供给讵千金,取用动倍蓰。斯民足痛哭,国务吾安理。徬徨烈士肠,呜悒向邻里。何能控蛟龙,一起长江底。时复驱熊罴,奋勇效战士。戎轩自有律,天道终相倚。忆昔掖垣日,殊恩惭亦屡。每坐清梧阴,时对黄扉启。归卧越江乡,五见垂杨树。宸霄日回首,凤阙谁同语。贤俊盈天下,所望非一二。常恐负初心,涕泪中夜起。
寒栖子歌(曾居庐山,欲有事罗浮之行)。唐代。皎然。君在庐山知不群,有疑是鹤又是云。生死尘埃污不得,眼前荣利徒纷纷。今日惠然来访我,酒榼书囊肩背荷。拂除衣上饵烟霞,昨夜胥门宿蔡家。天然不饮亦不食,抛名换姓觅不得。且向人间作酒仙,不肯将身生羽翼。停形为饵天地根,世人皆死我独存。洗虑因吞清明箓,世人皆贪我常足。栖子妙今道已成,手把玄枢心运冥。能令鬼哭神效灵,身如飘风不可绊。朝游崆峒夕汗漫,向来坐客犹未散。忽忆罗浮欲去时,遥指孤云作路岐。海上仙游不可见,人间日落空桑枝。
赠梅处士。唐代。张籍。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定风波。宋代。张孝祥。铃索声干夜未央。曲阑花影步凄凉。莫道岭南冬更暖。君看。梅花如雪月如霜。见说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觞。老子婆婆成独冷。谁省。自挑寒灺自添香。
养疾。明代。张宇初。冬风何凝寒,向晦复淹疾。叶落群林鸣,百草悴丛苾。寒谷回微阳,流云澹孤逸。事药偶就火,亲书犹抱膝。窗帷暖气舒,然灯月初出。竭涧无晨冰,繁霜熟园橘。天壤曷有瘳,气机畴与逸。渊默养太冲,何必怀方术。¤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其六 送神用《理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礼奠蠲衷,祭仪竣事。丕拥灵休,蕃衍皇嗣。
安阳好(有口号·九之一)。宋代。王安中。胜日佳时一醉同。安阳好,形胜魏西州。曼衍山河环故国,升平歌鼓沸高楼。和气镇飞浮。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
赋望云寮。宋代。刘黻。家山一望三午里,华发双亲七十稀。自许朴忠宽社稷,谁知甘旨悮庭闱。菜根有味逢春雨,草色无边傍日晖。总总白云保处是,夜寒结梦但东归。
清平乐(咏岩桂)。宋代。苏庠。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淮南丛桂小山。诗翁合得攀翻。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中秋无月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清光不欲动人怀,黯澹秋山只自谐。却忆榕桥寒月后,几人形影在天涯。
戊辰春二月晦日同栖鸾子送所亲过宝积题壁间。宋代。张元干。春江因送客,云峤更登临。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
闲居杂诗二十首 其六。明代。邓云霄。驱车出广陌,道遇斗鸡儿。上巳催游兴,春光正尔时。墙外鞦韆影,桃李路傍枝。可是王昌侣,香风处处随。
春日郭舜举学宪枉过洲上草堂。明代。欧大任。井径何来豸绣衣,儿童旋为扫荆扉。一江练似吴骖过,三月花犹剡雪飞。苜蓿佐欢聊野饮,薜萝深赏及晨晖。沧洲日日纶竿至,谁解星槎访钓矶。
游石门。清代。顾鸿。古人渺何处,逸响超凡群。徙倚十尺堂,望古怀清芬。嶙峋具仙骨,薜荔呈元文。幽禽乐涧阿,嘤嘤天际闻。风吹洞口香,萧寥疑是君。名士喜名山,岂以今昔分。朅来金阊道,枫暗吴江濆。所愿既获偿,歌阕看些曛。
玉楼春(寿平江陈守)。宋代。张时甫。姑苏台上春光发。菊老寒轻香未歇。人言太守是是龚黄,天为吾君生稷契。月良庆会俱良月。万岁千秋同瑞节。明朝仙领趣提鳌,十万人家齐卧辙。
女儿港。明代。龚敩。剩水残山自古今,美名何必直千金。防身未识姑嫜礼,择配那知父母心。眉黛眼波春思阔,野花山叶暮愁深。犹胜思妇高楼上,一曲离歌泪满襟。
冬日过山村。清代。李宪皓。寂寂暮村侧,劳劳行客过。山风归犊早,檐日聚人多。野尽粟盈室,桥成冰在河。孤征渐未已,积雪满前阿。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鹄立。
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永遇乐(和钱处和上元)。宋代。王之望。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鹄立。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周德言游小庐山观余壁间诗次韵示教走笔奉谢 其二。宋代。徐瑞。兰茗寻旧题,愧我昔好径。妙语为湔祓,清越泗滨磬。
题王黄州墨迹後。宋代。黄庭坚。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舂。圣人怀余巧,故为万物宗。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往时王黄州,谋国极匪躬。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九鼎安盘石,一身转孤蓬。浮云当日月,白发照秋空。诸君发蒙耳,汲直与臣同。
蓦山溪。宋代。史可堂。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一滴一声愁,似相伴、离人悲苦。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处。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长啸酒垆边,且同赋、秋娘词句。山翁醉矣,一笛小楼空,思往事,看孤云,目断征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