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宋代。陈文蔚。寻春杖屦偶乘闲,多谢谢囊肯破悭。坐石有言盟白石,爱山随意买青山。
《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寻春杖屦偶乘闲,
多谢谢囊肯破悭。
坐石有言盟白石,
爱山随意买青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和周公美黄子京一起在郊外游览的场景。诗人用寻春、杖屦(拄着拖鞋)和闲逛等词语,表达了他们在春天里闲逸自在的心境。他们感激自己的囊袋肯破费,以便能够享受这样的休闲时光。在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时候,他们触景生情,感叹白石的纯洁和无私,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购买青山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春日郊游的愉悦和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的"寻春"和"杖屦"揭示了诗人和周公美黄子京的闲适心态,他们不受世俗束缚,随心所欲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多谢谢囊肯破悭"表达了他们乐于花费金钱,以便能够享受这种自在的生活。诗中的"坐石有言盟白石"通过对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纯洁无私的品质的赞美。最后两句"爱山随意买青山"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买下一片美丽山水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春日游览的愉悦氛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诗人崇尚自然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顷溧水归登官塘汤汉章义门。元代。仇远。王山翔凤集东庐,花竹园池可隐居。奕代文声传学馆,大书义字式门闾。壎箎雅奏和为贵,樽俎清言乐有余。车笠重逢当一笑,白眉青眼尚如初。一塘分雨百泉流,喜作山房信宿留。骑马傍门知不厌,坐床索酒合应羞。生平仲举延徐穉,老去文渊忆少游。雾豹直疑斑已露,翩翩入谷有鸣驺。
百香诗 其九十五 牧。元代。郭居敬。自裁竹笛取宫商,牛背闲吹过夕阳。几度草坡春梦觉,满身带得野花香。
今古路行。宋代。司马光。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客仍指要路,而言行有益。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彼客虽我去,独自踟蹰立。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古陌虽难远,且保无劂失。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悉魄。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唐代。李嘉祐。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横吹曲辞。陇头水。唐代。鲍溶。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将至兰溪夜宿沙浦。明代。徐渭。中夜依水泽,羁愁不可控。远火澹冥壁,月与江波动。寂野闻籁微,单衾觉寒重。托踪蒲稗根,身共鸥凫梦。
送别次韵三首 其一。魏晋。欧阳建。万仞云衢拟子登,一鞭归马激谁膺。今宵肯歇归与兴,还看中秋月色明。
槛外长江水接天,诸公壶矢正铮然。新诗寄到残年里,高阁登来廿载前。
自昔三王皆隽杰,如今邵子亦神仙。良时盛会无由再,南浦西山意独悬。
王大参寄示知邵提学登滕王阁吊徐孺子墓诗用韵复之。唐代。杨廉。槛外长江水接天,诸公壶矢正铮然。新诗寄到残年里,高阁登来廿载前。自昔三王皆隽杰,如今邵子亦神仙。良时盛会无由再,南浦西山意独悬。
又六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博山银缕细,沈水玉壶香。后院通韦曲,前除接建章。名姝三百辈,月底诵灵光。
一剪梅 其二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清代。俞樾。一抹胭脂艳夕阳。品字儿窗。卐字儿墙。个中光景费端详。清是花香。浓是花光。无计能消酒一觞。燕与商量。莺与平章。五张六角逐年忙。老了秋娘。病了箫郎。
西江月。元代。王惟一。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奈何百姓不知焉。尽逐色声迷恋。在迩不须求远,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见。
节后赴传岩叟之招望日同游棲隐庵华严寺吴岩。宋代。陈文蔚。乘兴联翩渡小溪,轻车不怕日斜西。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茆屋起烟归路暝,秋云阁雨暮天低。人生适意惟行乐,不较毫芒宠辱齐。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三。南北朝。江淹。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刘基。峨峨蓬莱山,渺渺大瀛水。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黄里。大壑多惊风,不辨龙与鲤。吹沙乘波出,汹若鲸鲵起。阳侯贯深渊,海若汩泥滓。马衔恣馋食,罔象潜谲诡。谁能报王母,弱水不可履。羲和近虞渊,日暮空已矣。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元代。方回。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余事压黄陈。
送新安守陈郎中赴阙。宋代。罗愿。浙水带天邑,于今如涧瀍。言从发源处,直到行阙前。使君仪曹郎,省闱早周旋。一行领辅郡,奏课十郡先。是时新雨馀,纵缆惊号蝉。长河无六月,解带风中眠。乌羽动林莽,马门纳云烟。村村老农出,寒女一笑嫣。共谈两岁乐,米粮不论钱。今日见使君,使君正当年。还能持节来,莫作长弃捐。再拜不可留,鼓声催发船。嗟我寄枌社,弟兄辱知怜。宦游适四方,从公倘非难。农人寔怀土,欲见无由缘。唯因足襦裤,长说使君贤。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望海潮(四之一)。宋代。秦观。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三。宋代。廖刚。寂寞王孙游骑歇,香风何许追嘉节。故应金谷拥笙箫,独倚竛竮架头雪。
留别南湖二首 其一。宋代。项安世。老夫梦识南湖路,水槛山堂处处通。若有新篇无告诉,不妨题写寄江东。
和外送归里叠韵六首原韵 其五。宋代。张淑芳。来不偕行又自归,儿曹但向妾身依。还思远宦相随愿,应忆中宵对泣饥。欲别思怀重指誓,临歧密约更防违。那知无限谈心处,话到离情语转稀。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唐代。李端。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送僧参太白痴绝和尚并石溪和尚挂牌。宋代。释绍昙。前宝公兮后宝公,分身说法在玲珑。参寻不用论宾主,十二面门元一同。
赠王翰林思。明代。祝允明。先公昔登庸,寔出元礼门。雄篇累贲遗,存亡被光燉。吾儿缪通籍,重得联英骞。顽鄙当其中,俯仰惭祖孙。夫子笃风义,眷然推好敦。昨旅同北都,今来共南濆。英哲产自艰,分气勤化元。绳矩用必庄,天球质本温。藏蓄在王府,望瞻不可扪。谁令寘海隅,混揉珠贝繁。兰风涤瘴腥,桐韵澄蛮喧。迩来观海居,高寄城西原。白雉不见来,蜃气日夕昏。将无辱贤者,乘桴慨遗言。韩公日良觌,代隔道共存。时时出卮言,珍怪无玙璠。颇闻多幽味,深澹如丘樊。蔚林断湫鞅,疏筱涵静源。万境不能乱,始知吾性尊。凤文非可求,惠然下蓬轩。虽钦俯芥收,终愧仰萝援。即欲往从之,川梁棘我辕。尘谣无足投,望报来琼琨。空荒坐迟晚,劲策幸扶攑。
缘识。宋代。宋太宗。逍遥贤圣乐,我闷俗情愚。鄙俚何堪数,斟量解卷舒。恶缘须尽去,善事好相於。忙急真如梦,乾坤造化殊。
风琴。明代。王鏊。天风泛弦弦自鸣,案间云影波纹惊。非韶非濩非咸英,依然谁唱还谁赓。不为音节音节成,乃知自有无声声,一洗世上琵琶筝。
次韵张文焕慵庵万山堂即事二首。元代。方回。新晴钟鼓暮楼台,人与清空两不埃。日已顿无宣子畏,云应全为退之开。夜凉河汉牛初渡,秋爽关山雁欲来。好向丰年作张主,未须松鼎煮丹胎。
礼武台坐化僧。宋代。陈师道。至人本无心,起灭因众缘。化尽悲愿在,留形此台颠。闻名与致敬,获福皆无前。千年一钵水,宿疾几人痊。骁雄兖州军,马步余数千。一呼可摧山,四合如垂天。老幼十八村,顷刻理无全。哀鸣寄香火,毁塔投其塼。盛怒忽惊奔,如有所见然。等观同一子,岂特此所怜。我来已再见,童稚亦虔虔。发火触暗室,青灯已娟妍。始读壁间碑,妙力隐不传。颇恨语未工,安得笔如椽。归路云月黑,涛波隔长川。溪翁停舟待,相唤声相连。解缆风泊岸,中流水入船。欹侧脚不停,竟脱蛟鱼涎。兴坏如有待,适当使君贤。定能选妙士,拂尘起熏烟。昔承灵山嘱,早契少林禅。丐我一片石,并刻维摩篇。
入齐云。明代。释函是。深山高卧白云屯,閒听林莺尽日喧。不为痴呆宁有此,肝肠空向石头论。
戊申正月携妓访槐庭,慰其丧妾 其二。清代。林朝崧。颊上毫添顾虎头,主人画法擅西欧。多情貌我东山妓,一笑拈花镜影浮。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宋代。苏辙。旋舂红稻始经鎌,新煮黄鸡取次甜。无慕无营人自乐,莫将西子愧无盐。
虎害。金朝。元好问。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目光如电声如雷,倚荡起伏山之垠。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呀呀垂涎口,眈眈阚城闉。天地岂不仁,社公岂不神。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可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世上无复裴将军,北平太守今何人?
得延之书书尾戏答。宋代。李之仪。齿豁童头老可憎,艰难相值历何曾。吹箫问渡愧未达,终有心头一点蝇。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唐代。独孤及。故乡隔西日,水去连长天。前路知几许,但指天南边。怆恨极浦外,隐映青山连。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遥羡绣衣客,冏然马首先。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屈指数别日,忽乎成两年。百花已满眼,春草渐碧鲜。岂是离居时,奈何于役牵。洞庭有深涉,曷日期归旋。且作异乡料,讵知携手缘。离忧未易销,莫道樽酒贤。
十月已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宋代。徐瑞。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
送奚宰二首。宋代。陆埈。失学儿俱懒,师资点化开。砭针瘳痼疾,膏馥起枯荄。授□方知绪,从游奈溯洄。武城门下士,应许厕澹台。
度铜岩岭。明代。许继。鹃啼山月落,旅枕乡梦返。迂途谢平皋,首路指崇巘。石门天梯峻,径逐苍崖转。谷树碧云深,涧花红露泫。徘徊望故隐,我行亦未远。风景岂不佳,羁怀自难展。
送禢二令秩满之京。元代。胡奎。我闻南州古南雄,梅花庾岭当春风。乾坤旁薄毓神秀,乃有文章禢迪功。三载作官东海邑,顽夫能廉懦夫立。胥曹束手戒贪婪,丑类革心俱辟易。杏花二月春雨晴,东风袅袅吹华旌。今年考绩之瑶京,耄倪夹道相送迎。使君此行须奏最,复见疲氓借河内。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小亭。宋代。杨怡。方亭惟四柱,对峙花竹间。下有雪岭水,淙流日潺潺。宛如双彩舸,缆向春波湾。欲起江湖心,而奈风涛艰。
刘善长出示李伯时画马图。宋代。朱弁。俯首举尾拳一蹄,掣缰欲嗅骄不嘶。奚官耸肩两足垂,意皃自与造父齐。鸡目麟鬐凤皇臆,玉山禾远未容食。籋云追雹有馀地,置之画图人岂识。精神权奇孰可班,当在白兔青龙閒。君知此马从何来,龙眠胸中十二闲。
明月引(和白云赵宗簿自度曲·引令)。宋代。陈允平。雨余芳草碧萧萧。暗春潮。荡双桡。紫凤青鸾,旧梦带文箫。绰约佩环风不定,云欲堕,六铢香,天外飘。相思为谁兰恨销。渺湘魂、无处招。素纨犹在,真真意、还倩谁描。舞镜空圆,羞对月明宵。镜里心心心里月,君去矣,旧东风,新画桥。
送自然子夏德甫。宋代。何梦桂。子以自然名,诘我自然理。至理本无言,有言已非是。畏隹时怒号,厉风从何起。晚得复怒生,春雨果谁使。使然与不然,万化谁与纪。君诘我不知,不如两忘已。君苟未忘言,请问柱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