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

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朗读

《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寻春杖屦偶乘闲,
多谢谢囊肯破悭。
坐石有言盟白石,
爱山随意买青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和周公美黄子京一起在郊外游览的场景。诗人用寻春、杖屦(拄着拖鞋)和闲逛等词语,表达了他们在春天里闲逸自在的心境。他们感激自己的囊袋肯破费,以便能够享受这样的休闲时光。在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时候,他们触景生情,感叹白石的纯洁和无私,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购买青山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春日郊游的愉悦和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的"寻春"和"杖屦"揭示了诗人和周公美黄子京的闲适心态,他们不受世俗束缚,随心所欲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多谢谢囊肯破悭"表达了他们乐于花费金钱,以便能够享受这种自在的生活。诗中的"坐石有言盟白石"通过对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纯洁无私的品质的赞美。最后两句"爱山随意买青山"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买下一片美丽山水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春日游览的愉悦氛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诗人崇尚自然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朗读
()

猜你喜欢

王山翔凤集东庐,花竹园池可隐居。
奕代文声传学馆,大书义字式门闾。
壎箎雅奏和为贵,樽俎清言乐有余。
车笠重逢当一笑,白眉青眼尚如初。
()

自裁竹笛取宫商,牛背闲吹过夕阳。几度草坡春梦觉,满身带得野花香。

()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

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

中夜依水泽,羁愁不可控。远火澹冥壁,月与江波动。

寂野闻籁微,单衾觉寒重。托踪蒲稗根,身共鸥凫梦。

()

春雨欲晴时,山光弄烟翠。林间有高人,笑语落天外。

()

万仞云衢拟子登,一鞭归马激谁膺。今宵肯歇归与兴,还看中秋月色明。

()

槛外长江水接天,诸公壶矢正铮然。新诗寄到残年里,高阁登来廿载前。

自昔三王皆隽杰,如今邵子亦神仙。良时盛会无由再,南浦西山意独悬。

()

博山银缕细,沈水玉壶香。后院通韦曲,前除接建章。

名姝三百辈,月底诵灵光。

()

一抹胭脂艳夕阳。品字儿窗。卐字儿墙。个中光景费端详。

清是花香。浓是花光。

()
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
奈何百姓不知焉。
尽逐色声迷恋。
在迩不须求远,何消更遇神仙。
()
乘兴联翩渡小溪,轻车不怕日斜西。
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
茆屋起烟归路暝,秋云阁雨暮天低。
人生适意惟行乐,不较毫芒宠辱齐。
()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

()
峨峨蓬莱山,渺渺大瀛水。
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黄里。
大壑多惊风,不辨龙与鲤。
吹沙乘波出,汹若鲸鲵起。
()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
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余事压黄陈。
()

浙水带天邑,于今如涧瀍。言从发源处,直到行阙前。

使君仪曹郎,省闱早周旋。一行领辅郡,奏课十郡先。

()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

寂寞王孙游骑歇,香风何许追嘉节。故应金谷拥笙箫,独倚竛竮架头雪。

()

老夫梦识南湖路,水槛山堂处处通。若有新篇无告诉,不妨题写寄江东。

()

来不偕行又自归,儿曹但向妾身依。还思远宦相随愿,应忆中宵对泣饥。

欲别思怀重指誓,临歧密约更防违。那知无限谈心处,话到离情语转稀。

()

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
前宝公兮后宝公,分身说法在玲珑。
参寻不用论宾主,十二面门元一同。
()

先公昔登庸,寔出元礼门。雄篇累贲遗,存亡被光燉。

吾儿缪通籍,重得联英骞。顽鄙当其中,俯仰惭祖孙。

()
逍遥贤圣乐,我闷俗情愚。
鄙俚何堪数,斟量解卷舒。
恶缘须尽去,善事好相於。
忙急真如梦,乾坤造化殊。
()

天风泛弦弦自鸣,案间云影波纹惊。非韶非濩非咸英,依然谁唱还谁赓。

不为音节音节成,乃知自有无声声,一洗世上琵琶筝。

()
新晴钟鼓暮楼台,人与清空两不埃。
日已顿无宣子畏,云应全为退之开。
夜凉河汉牛初渡,秋爽关山雁欲来。
好向丰年作张主,未须松鼎煮丹胎。
()
至人本无心,起灭因众缘。
化尽悲愿在,留形此台颠。
闻名与致敬,获福皆无前。
千年一钵水,宿疾几人痊。
()

深山高卧白云屯,閒听林莺尽日喧。不为痴呆宁有此,肝肠空向石头论。

()
封君培雍百年心,准拟霜秋色更深。
办取数钱收一掬,此奴随处即成林。
()

颊上毫添顾虎头,主人画法擅西欧。多情貌我东山妓,一笑拈花镜影浮。

()
旋舂红稻始经鎌,新煮黄鸡取次甜。
无慕无营人自乐,莫将西子愧无盐。
()

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目光如电声如雷,倚荡起伏山之垠。

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

()

齿豁童头老可憎,艰难相值历何曾。吹箫问渡愧未达,终有心头一点蝇。

()
沧江初夜雨翻盆,将晓风声战乱云。
篱下寒鸡鸣晓苦,老人先起自开门。
()

肉食嘲三九,终怜气韵清。
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

()
仓颉造书,不诘自明。
於乎多言,只误後生。
()

故乡隔西日,水去连长天。前路知几许,但指天南边。

怆恨极浦外,隐映青山连。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

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
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

()
失学儿俱懒,师资点化开。
砭针瘳痼疾,膏馥起枯荄。
授□方知绪,从游奈溯洄。
武城门下士,应许厕澹台。
()

鹃啼山月落,旅枕乡梦返。迂途谢平皋,首路指崇巘。

石门天梯峻,径逐苍崖转。谷树碧云深,涧花红露泫。

()

我闻南州古南雄,梅花庾岭当春风。乾坤旁薄毓神秀,乃有文章禢迪功。

三载作官东海邑,顽夫能廉懦夫立。胥曹束手戒贪婪,丑类革心俱辟易。

()
方亭惟四柱,对峙花竹间。
下有雪岭水,淙流日潺潺。
宛如双彩舸,缆向春波湾。
欲起江湖心,而奈风涛艰。
()

俯首举尾拳一蹄,掣缰欲嗅骄不嘶。奚官耸肩两足垂,意皃自与造父齐。

鸡目麟鬐凤皇臆,玉山禾远未容食。籋云追雹有馀地,置之画图人岂识。

()
雨余芳草碧萧萧。
暗春潮。
荡双桡。
紫凤青鸾,旧梦带文箫。
()
子以自然名,诘我自然理。
至理本无言,有言已非是。
畏隹时怒号,厉风从何起。
晚得复怒生,春雨果谁使。
()
十载看花入醉乡,燕姬招隐白云庄。
罢官卜宅思栽柳,垂老将身学卖浆。
夜月邀僧同躭首,春湖供客典鱼肠。
孤山万树梅花发,剪烛裁诗夜未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