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曹宗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凿开千里地,通得一隅天。
叠嶂连三峡,重门扼两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和重要地位。剑门关是一座重要的关隘,位于川西北的峨眉山脉中,是连接巴蜀和陕甘的要冲。诗中通过描绘剑门关的地理特点和地位,表达了对关隘的赞美和对守卫边疆的重要性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和重要地位。首句“凿开千里地,通得一隅天。”表达了剑门关凿山而成,通天地的壮丽场景,形容了关隘的雄伟和开拓者的壮举。第二句“叠嶂连三峡,重门扼两川。”描绘了剑门关所处的地势,山峦叠嶂,关隘如重门,将巴蜀和陕甘两个地方紧密相连,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整首诗词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关隘的雄伟和重要性,表达了对边疆防线的强调。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关隘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感。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关隘的景色和地位的深刻触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人们对边疆防线的重视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对镜二首 其二。金朝。密璹。明明非浅亦非深,何事痴人泥影寻。照见大千真法体,不关形相不关心。
和唁项羽四首 其二。清代。温权甫。江东何日奏皇猷,剑气虞姬逼斗牛。二百关河怜未得,八千子弟愧遗羞。经营终让歌风帝,叱咤难惊开国侯。漫道生平多慷慨,英雄千载说名流。
旱灾已叹失秋成,春到谁教夏令行。风阵骤来收雨脚,雪花未集听雷声。
阴阳改变才俄顷,冷暖乘除若晦明。待向斜川会邻曲,占晴须问蜀君平。
开岁三日有夜雨屡闻雷声继以大风晨起飞雪已盈积景卢作诗即事次其韵。宋代。洪适。旱灾已叹失秋成,春到谁教夏令行。风阵骤来收雨脚,雪花未集听雷声。阴阳改变才俄顷,冷暖乘除若晦明。待向斜川会邻曲,占晴须问蜀君平。
登金山塔。宋代。余京。半空月忽住,陡觉下方浮。白浪连山走,青天入海流。尘埃吹野马,城郭动蜉蝣。极目穷巴蜀,风帆万里愁。
次夜复闻鸟鸣,感续二绝句 其一。清代。丘逢甲。海气濛濛生劫尘,鸟声空度春风新。自从蕃汉断消息,无限天涯沦落人。
舟次宜兴有怀。明代。林廷选。一棹朝常暮至宜,萍蓬踪迹本无期。太湖东望如彭蠡,阳羡西瞻似武夷。柳色才匀莺啭候,芦芽犹短雁归时。思乡日月愁肠断,消遣惟凭四韵诗。
西江月 赴胡公斋。金朝。马钰。我会调和美鳝。自然入口甘甜。不须酱醋与椒盐。一遍香如一遍。满满将来不浅。那人吃了重添。虚心实腹固根元。饱后云游仙院。
送戴道士住天台。元代。程钜夫。君承恩命住天台,万壑千峰绕绛台。门外霞川浮溟涬,杯中云海接蓬莱。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三十年前吾亦到,旧题应入白云堆。
江城子。宋代。苏轼。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