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元代。艾性夫。燕赵多佳人,珠华炫天街。郑鲁有游女,折杨弄青梅。春风趁姿媚,谐笑争徘徊。幽闺有仇丑,修洁不自媒。缝布以为裙,断荆以为钗。(左角右奢)沙事机杼,蓬沓蒙烟埃。谁将好德心,为尔停渐台。
诗词《杂言》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燕赵地多佳人,珠华炫耀天街。
郑鲁之间有游女,折杨嬉戏青梅。
春风乘着她的姿媚,欢笑争相徘徊。
幽闺中有着丑陋的嫉妒,纯洁美丽不自夸。
缝制布料做成裙子,剪断荆棘制作发饰。
(左角右奢)琐碎琐事像织布机,茫茫浓烟中蒙蔽。
谁能拥有良善的心灵,为你停下忙碌的脚步。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述女性美丽和品德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燕赵地区的美丽女子和她们所穿戴的珠宝华丽,展现了她们的迷人风采。诗中提到郑鲁地区也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她们在春天里嬉戏玩耍,吸引了春风的陪伴和欢乐。然而,幽闺中却存在着丑陋的嫉妒之情,那些纯洁美丽的女子不自夸,而是默默忍受。她们用布料缝制裙子,用剪断的荆棘制作发饰,来表达她们的纯洁和坚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品德。诗中对不同地区女子的描绘,展示了各地女性的独特魅力和风格。诗人通过对美丽女性的描绘,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和敬意。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幽闺中的丑陋嫉妒反映了女性之间的争斗和压抑。然而,诗中也有对纯洁和坚韧的赞美,那些女子虽然受到嫉妒,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美丽和高尚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女性的美丽和品德,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境遇,并表达了对纯洁和坚韧的赞美。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五游百步洪。宋代。贺铸。百步洪头水,秋霖一夜浑。相携濯缨处,无复履綦痕。
瑞鹤仙(咏含笑)。宋代。侯置。春风无检束。放倡条冶叶,恣情丹绿。□莺喧燕宿。似东邻北里,都无贞淑。高情恨蹙。叹何时、重见桂菊。又谁知、天上黄姑,扫尽晚春余俗。幽独。铅华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长眉_目。嫣然态,倚修竹。纵青门瓜美,江陵橘老,怎比无穷剩馥。最难禁、扇底横枝,恼人睡足。
和邓太守梦游赤壁韵。明代。张弼。赤壁清风一叶舟,仙才词调可同游。梦回不必论今古,江逐箫声日夜流。
乐章五曲。宋代。李复。雾光散兮曈曈,蘪芜青兮椒红。石上菖蒲生紫茸,曲屿苹长丝影重。雉鷕鷕兮鹿伎伎,圆鳞金光出寒水。碧鼎收香养云子,三脊白茅断为委。平壶玉酒清于空,开壶芳新破晓风。罍前洗爵奠当中,海南沉水烟蒙蒙。人有诚,神有灵,幽明通,荐芳馨。
挽程仲木。明代。陈履。曾许才名北斗齐,可堪挥泪夕阳西。虞翻竹箭才空美,伯乐骅骝望转迷。但有遗书藏白岳,从教高阁隐青藜。束刍未寄心先折,愁绝山中宿草萋。
延福寺。宋代。谢谔。阅世岩松古,随人径藓斑。楼台去冉冉,沙石水潺潺。兴出崎岖外,身行杳霭间。通天知有路,一笑槛前山。
谢药。宋代。谢枋得。雪深不能鑱黄精,天寒不能斸茯苓。瑶草共食何日长,还丹独链何时成。如来怜我似鹤形,指挥龙树露神灵。佛无老死无生灭,何用劳我以长生。
千秋岁。清代。仇元善。园禽声换。唤取帘开半。朝与暮,山光变。柳花绵正暖,榆荚钱何贱。无个事,看看三绝韦编卷。高卧心情晏。闲步风烟乱。堪一唱,还三叹。眼前多路鬼,世上无如愿。君莫问,白衣苍狗从来幻。
浣溪沙(上元游静林寺)。宋代。毛滂。花市东风卷笑声。柳溪人影乱于云。梅花何处暗香闻。露湿翠云裘上月,烛摇红锦帐前春。瑶台有路渐无尘。
灯船曲四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尽著冰纱阔袖衣,柳阴人与燕交飞。河房倚遍檐前树,夜扣城门趁队归。
赠朱得之。明代。徐问。当年腹笥倾多士,百战文场老息机。紫绶金鱼心落莫,丹丘瑶草路依微。湖边春色浮新蚁,槛外晴光动舞衣。莫向山中论岁月,仙游应与世人违。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清代。佚名。天子九嫔,王宫六寐。有烨令备,载秩华品。福屐绥将,节用躬剑。知其德音,于以来諗。
鹧鸪天·堂上幽人睡自闲。金朝。段成己。堂上幽人睡自闲。门前声利聚为团。花香恼梦寻无处,诗句撩人写复难。空自叹,倩谁宽。惊鸟三绕几时安。青山融岸迎人笑,旧有盟言且莫
高士咏·庞德公。唐代。吴筠。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刘基。芳树生丹崖,绿叶如云烟。上枝蔽光景,下根蟠九泉。朝凉聒众鸟,夕阴萃鸣蝉。岂不盛容色,及此阳春年。西风吹白露,点缀庭阶前。繁华坐销歇,枝叶空相捐。世情多反覆,天道有推迁。金屋擅娇宠,长门闭神仙。献赋亦已晚,徒悲泪如泉。
咏怀五首 其四。清代。马鸣萧。静坐冥生事,麃麃麋鹿群。江山元邃穆,风雨自纷纭。远驭传三略,长林惊一军。春晴已昨日,得酒便成醺。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唐代。齐己。忆就江僧乞,和烟得一茎。剪黄憎旧本,科绿惜新生。护噪蝉身稳,资吟客眼明。星郎有佳咏,雅合此君声。
寄题聚碧轩。元代。王行。喜遂投闲意,开轩出竹林。高空苍雪堕,永夏绿云深。缥帙涵晴色,湘帘驻晚阴。须知子猷兴,千载一虚心。
夜至江神庙看月怀焦山觉上人。清代。钱枚。江神庙前江月寒,汉女红妃踏浪还。永夜鱼龙朝绛节,四天笙鹤响秋山。波声隐隐银河上,云气亭亭帐殿间。知有闲僧识清净,未应乘月闭禅关。
题孔氏园亭。金朝。郝俣。严胜诸孙贤至今,相承种德满家林。绿槐丹杏风流远,翠竹苍松岁月深。倾盖昔谁陪俊赏,过庭今复嗣徽音。此生夙有东游愿,杖屦他时或可寻。
颂秋浦先生。宋代。罗源民。十里清溪活清水,连树缘稼有甘霖。罗村野叟千秋史,秋浦先生一片心。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四 桐花源。元代。赵孟頫。伊谁植斯桐,萋萋满幽谷。鸣凤久不闻,何当一来宿。
感旧诗 其二。清代。宋育仁。谁举驺虞解事幡,少留灵琐望千门。尧城近似苍梧远,一酬长星酒尚温。
胡菊泉惠我丈菊走笔谢荅四首 其一。明代。边贡。菊花元自菊泉分,见菊真如即对君。安得对君还见菊,短篱斜日坐秋薰。
霁空如水。衬落木坠红,遥山堆翠。独立闲阶,数声□度风前,几点雁横云际。已凉天气未寒时,问好处、一年谁记。笑声里。摘得半钗,金蕊来至。
横斜为插乌纱,更碎揉、泛入金尊琼蚁。满酌霞觞,愿人寿百千,可奈此时情味。牛山何必独沾衣,对佳节、惟应欢醉。看睡起。晓蝶也愁花悴。
惜黄花慢。宋代。杨无咎。霁空如水。衬落木坠红,遥山堆翠。独立闲阶,数声□度风前,几点雁横云际。已凉天气未寒时,问好处、一年谁记。笑声里。摘得半钗,金蕊来至。横斜为插乌纱,更碎揉、泛入金尊琼蚁。满酌霞觞,愿人寿百千,可奈此时情味。牛山何必独沾衣,对佳节、惟应欢醉。看睡起。晓蝶也愁花悴。
咏芦。宋代。孔平仲。地近长芦芦已深,舟行两岸蔚森森。能藏蛇虺连山涧,强庇蛙蟆接水阴。疑汝此中无劲节,使吾终日隔遥岑。春风暑雨多情思,霜霰峥嵘想不禁。
谒张文献公祠。清代。王备。停舟曲江浒,吊古谒遗祠。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芳春□行旅,落日归文狸。唐宫替无事,衡鉴方独持。弼谐展嘉猷,谠论非□□。雝雝朝阳凤,粲粲补衮丝。侧闻卧病后,九戾烟尘□。渔阳突骑来,中华混群彝。信哉砥柱力,用舍同安危。昭陵铁马空,仟李祚九疑。维余兰菊存,千秋恒若兹。我来荐微诚,再拜当前墀。顾瞻庙貌间,风度犹可希。武溪何茫茫,笔峰亦巍巍。只今相业隆,熟与前修期。临风一长叹,山雨来霏霏。
春郊即景 其三。清代。林占梅。啁啾村学草堂前,咕哔声中一叟眠。赤脚蒙童三五个,案头犹倚牧牛鞭。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唐代。皇甫冉。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又寄性之二首 其一。宋代。李之仪。霜髯雪鬓十分侵,举盏常思蘸甲深。虽约依刘同汉上,犹虚访戴似山阴。文章歆向传家日,事业韦平奕世心。冰玉相辉方自表,何妨佳思屡追寻。
有感。宋代。华岳。十年忧患客江城,双鬓萧萧已不禁。多病不逢医国手,感怀徙有济时心。西风吹梦夜寒悄,黄叶满阶秋意深。休笑当年杜陵老,白头今亦不胜簪。
月夜酌溪上三首席上赋 其二。明代。伍瑞隆。碧空如水露初漙,羸得尊前几夕欢。鼻似玉壶冰濯出,梦悬珠树鹤飞寒。良宵岂合书空过,好月偏宜半醉看。幽事只今无不可,未愁天际御风难。
雪中歌。明代。释函可。天倾地沸云嘈嘈,林木摧压风怒号。雪势欲竞浮图高,恍如钱塘八月潮。又如百群仙鹤剪羽毛,伫立骨战身飘飖。竟欲乘之上游遨,足跨银海步玉霄,玉蟾真人手亲招。直向梅花村底去,千树纷纷落如雨。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妆楼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儿痴女。
金针暗度,珠丝密结,便有系人心处。经岁离思,霎时欢爱,愁绪空万缕。人间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锦笺嘱付。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黄鹤去。
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如)。宋代。赵以夫。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妆楼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儿痴女。金针暗度,珠丝密结,便有系人心处。经岁离思,霎时欢爱,愁绪空万缕。人间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锦笺嘱付。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黄鹤去。
同张中舍克之访陈士彦国子监。明代。傅圭。晓凉扳友禁城东,不为寻芳踏软红。月色尚馀三岛外,漏声初尽百花中。识途老马行相逐,出谷新莺语亦同。何事浮云多变态,惟应一笑付西风。
江城明月引。清代。项鸿祚。是谁深院夜调笙,雾冥冥,月盈盈。过了烧灯,时节峭风轻。几日后堂新拢锁,闲绣谱,冷湘奁、掩画屏。画屏画屏最无情,天又明,寒渐生。唤也唤也,唤不应、一枕春酲。偏我销魂,人听卖花声。碎剪梦云裁恨句,寻晚燕,盼昏鸦、寄与卿。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宋代。陆游。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次韵戴帅初村园杂兴二首。宋代。陈著。新园本是无多地,几步低平几步高。已逝江湖分雁啄,且从溪谷到龟毛。
水调歌头 归途。近现代。郭沫若。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凉州词三首·其三。唐代。张籍。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唐代。张籍。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次和清凉寺长老韵。元代。萨都剌。缁衣送酒一壶冰,霜蒂悬香九月橙。酌酒破橙天色晚,桂花树下出银灯。
咏怀。唐代。白居易。冉牛与颜渊,卞和与马迁。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年。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赠于湖刘相士。宋代。楼钥。自笑今年卦气阑,壮心销尽鬓毛残。明知七十无多子,只问何时可挂冠。
兰若寓居。唐代。白居易。名宦老慵求,退身安草野。家园病懒归,寄居在兰若。薜衣换簪组,藜杖代车马。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晨游南坞上,夜息东庵下。人间千万事,无有关心者。
四月中浣流惠亭见莲。宋代。陈宓。疾雷不雨卷行云,湖面清风篆玉文。我自得间来卧看,狎人鸥鹭亦成群。
题南岩。宋代。释行海。昔年此地属龙门,两壁崖崖禹凿痕。泉堕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窍狭于村。萝烟尚瘗仙人骨,矶月应招钓客魂。岩下住僧多白首,不闻尘世似桃源。
秋兴用唐人韵。明代。区越。锦花飘白榕叶青,云影天光水鉴明。吸木寒鸱霜翼健,嘶风名马雪蹄轻。渊明爱独忘忧物,子美诗多恋阙情。莫弄瑶琴向南涧,古松萧飒更秋声。
临江仙。宋代。王安中。凤拨鵾弦鸣夜永,直疑人在浔阳。轻云薄雾隔新妆。但闻儿女语,倏忽变轩昂。且看金泥花那面,指痕微印红桑。几多余暖与真香。移船犹自可,卷箔又何妨。
山居秋思。唐代。周贺。一从云水住,曾不下西岑。落木孤猿在,秋庭积雾深。泉流通井脉,虫响出墙阴。夜静溪声彻,寒灯尚独吟。
四月朔日乡饮于邑董氏之依绿亭口占。宋代。陈著。道义为乡自不同,肯随流俗唾衰翁。高谈惊散洗红雨,清饮唤回依绿风。直欲鸢鱼相上下,那知乌兔有西东。得閒不乐真堪笑,金谷平泉总是空。
自汉水放舟南下即事 其二。清代。赵文哲。碧波翠巘一程程,细雨斜风扑面迎。沙步闲容村牸卧,烟帆低傍渚禽行。润留砚墨吟初罢,寒勒篝香梦未成。忽忆吴中十年事,夜船镫火按银筝。
赠陕掾梁宏。唐代。贾至。梁子工文四十年,诗颠名过草书颠。白头仍作功曹掾,禄薄难供沽酒钱。
杜司勋。唐代。李商隐。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扊扅歌二首 其一。元代。胡奎。停赵舞,罢秦声,妾歌扊扅君试听。五羖皮,西入秦。妾烹伏雌君远行,君今富贵忘贱贫。
潮阳道中。宋代。王安中。火轮升日路初分,雷鼓翻潮脚底闻。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岭茅已远无深瘴,溪鳄方逃畏旧文。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
题竹赠廖子谟南归。明代。杨士奇。芳春宰花县,久别不胜思。比似湘川上,清风玉一枝。五年重晤聚,几月又分岐。临发无持赠,聊歌卫武诗。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清代。佚名。盛德好生,网开三面。明视標奇,昌奇乃见。育质雪园,沦精月殿。著于乐章,色含江練。
赤壁图。元代。凌云翰。江水东流赤壁孤,曹瞒曾此战周瑜。山川不逐英雄去,却为坡仙入画图。
送周县尉满秩归。宋代。姚勉。方今天下少贞廉,廉有如公岂暂淹。见说东皇思柄用,姓名已向玉瓶拈。
次韵昌甫。宋代。韩淲。论交与谁语,忽厌来者众。山林恨不深,万事祗一鬨。秋风吹衣裳,憀慄薄寒中。幽忧诵离骚,此意千载共。世岂无升沉,人自有轻重。匪惟物所移,即以势之动。吁嗟奈若何,得句且吟讽。吾侪聚集地,绝倒颇闲纵。虽作三日留,尚觉归倥偬。长歌固云哀,恸哭未为痛。迁书并屈贾,班史传王贡。甚矣孔仲尼,不复周公梦。
孟子见梁襄王。先秦。孟子及弟子。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