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元代。张雨。静默两家茅舍。特地月明狼藉。不管候虫吟,高枕北窗清夜。清夜。清夜。凉似樊川水榭。
《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是元代诗人张雨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静默两家茅舍。
特地月明狼藉。
不管候虫吟,
高枕北窗清夜。
清夜。清夜。
凉似樊川水榭。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静谧夜晚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两座茅舍在宁静的夜晚中静默无声,月光照耀下的景象显得格外清幽。诗人无论是候虫的吟唱还是外界的嘈杂声都不去在意,他躺在高枕之上,北窗外的夜色是如此清澈明亮。整首诗以清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茅舍、月明和夜晚的描绘,展现了宁静夜晚的美好和宜人之处。诗中的“静默两家茅舍”表达了安静和宁静的氛围,与繁忙喧嚣的日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特地月明狼藉”来形容月光的明亮和照耀下的景象,给人以幽静、温馨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不去理会外界的嘈杂声,专注于享受夜晚的宁静。他躺在高枕之上,北窗外的夜色明亮而清澈,给人以宁静和安逸之感。最后一句“凉似樊川水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夜晚的凉爽与樊川水榭的清凉相比,进一步加强了夜晚的凉爽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刻画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画面,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受。这首诗通过对形象的描绘和对感受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夜晚的情感追求,并引发读者对宁静、静谧环境的思考和共鸣。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张雨。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遣兴 其二。明代。顾清。绿重墙头柳,红欹谷口桃。燕轻翻水捷,鹳暖入云高。好景宜佳句,残尊有浊醪。故人沧海上,相忆钓金鳌。
甘露八章章四句。明代。李梦阳。于辟是兴,皇用锡祉。苞有八业,侯茂侯采。填填墉壑,有严庙宫。湛彼露斯,既沾既降。湛彼露斯,于松于柏。是塈是掇,罔匪泽泽。菀彼陵树,有烂其华。盈盈蓁蓁,光于邦家。荡荡上帝,降监在兹。维辟时格,岂曰匪时。其时伊何,厥阳载升。爰液乃濡,惠我孔明。其昭伊何,曰帝攸绩。靡滥靡僣,甘澍斯穫。明明昊天,是歆是臧。臣作诵言,告于万方。
喜雨呈太守。宋代。虞俦。精祷能令天意回。猖狂旱魃敢为灵。龙眠熟处雷呼觉,蚁战酣时雨趁来。耕父荷锄歌召杜,腐儒秉笔愧邹杖。太平知有三登象,从此官胜不费催。
云锦溪棹歌五首 其一。元代。揭傒斯。云锦溪中云锦鲜,好在高秋八月天。西蜀锦江那得似,西湖绿水更须怜。
江上送客夜归。宋代。朱翌。江干燕客酒如淮,归路飞辀破绿苔。灯影入帘窥酩酊,雨声宜梦引咍台。岂无文送穷行别,似有人呼隐去来。一念不生无可道,此怀今欲向谁开。
富阳陆路。唐代。权德舆。又入乱峰去,远程殊未归。烟萝迷客路,山果落征衣。欹石临清浅,晴云出翠微。渔潭明夜泊,心忆谢玄晖。
和真长木犀。宋代。孙应时。一从月窟移根到,不落人间第二香。商略江梅是兄弟,等间休复斩风光。
寄贾文彬巡检。明代。刘炳。故人为别动经春,野渡维舟送夕曛。银烛照窗秋听雨,角弓悬壁晚看云。山城旗影中流见,草阁书声隔岸闻。江汉茫茫多旧识,犹能俎豆说将军。
自勉。宋代。陆游。臂弱传钞少,心烦记问衰。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章句分无憾,声形讲不遗。明年幸强健,闭户有余师。
和人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倾盖相逢惜别离,等閒谈笑尽心期。它年终解如今日,此念常应寄异时。馀事不妨多蜡屐,放怀赢得盛留诗。早携桃叶寻归路,准拟花间倒接䍦。
和本斋止酒。宋代。牟巘五。病余井臼不任劳,欲饮无钱可是高。一笑犹堪谁空腹,少陵诗里学燋糟。
霜天晓角。清代。项鸿祚。征铎郎当,点轻衫露凉。卖酒人家未起,残月在,柳梢黄。行装,诗半囊,梦回思故乡。秋到屏风关外,吹一路,野花香。
申浦风烟接鹭洲,符台锁钥近龙楼。几年空作飞云望,此日真成衣锦游。
潞渚汶河新得雨,白鱼红蟹正当秋。都亭极目行尘尽,恨不相随并綵舟。
刘君克柔以亲老思归适有南京尚宝卿之命喜而索诗。明代。顾清。申浦风烟接鹭洲,符台锁钥近龙楼。几年空作飞云望,此日真成衣锦游。潞渚汶河新得雨,白鱼红蟹正当秋。都亭极目行尘尽,恨不相随并綵舟。
横吹曲辞·陇头水。唐代。皎然。陇头心欲绝,陇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帐军。素从盐海积,绿带柳城分。日落天边望,逶迤入塞云。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旅魂声搅乱,无梦到辽阳。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宋代。黄庭坚。野性友麋鹿,君非我同群。文明近日月,我亦不如君。十载长相望,逝川水沄沄。何当谈绝倒,茗椀对炉薰。
次高静学韵。明代。张羽。缊袍无里食无余,每被傍人笑著书。郭泰徒劳夸叔度,扬雄何敢拟相如。玉堂天上非吾梦,紫极宫前有弊庐。安得故人邻壤住,溪头来往赋闲居。
和延州经略庞龙图八咏 其二 供兵硙。宋代。宋祁。硙湍方电激,曲屑已云霏。诚哉智者乐,力少功不赀。
题刘仪部山水图二首 其二。两汉。王褒。谁作丹青慰壮游,潇湘风雨谩淹留。雨深远渚黄花夕,霜落平芜白雁秋。憔悴屈平应有念,才华贾谊自无俦。骚人南去应肠断,芳草寒烟不尽愁。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宋代。曾丰。主人未叱曲车回,客子涎流口欲开。阮籍已收青眼去,陶潜休望白衣来。
南池宴钱子辛,赋得科斗。唐代。韦应物。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和陆元钧颂四首 其二。宋代。释惟照。山谷今传佛祖衣,一回拈起一回疑。丰干饶舌可知也,引得寒山不肯归。
邈书寄出与李知哲唱和诗次韵。宋代。朱槔。邂逅招提顿客辀,十年尘土且休休。三人月下从渠便,二老风流到我不。南北只今无好语,山川如许更悲秋。故应剩作锵金句,莫羡群儿万户侯。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其二。明代。王夫之。油云在天,舒卷不齐。随风而东,歘尔还西。或飞甘雨,或散虹霓。君子攸行,不害先迷。经历纷纠,如取如携。比干殉殷,夷吾相齐。昏旦殊星,燕粤殊蹊。移之分寸,徙宅忘妻。哀哉群动,莫之能稽。百草陨芳,鶗鴂先啼。所以灵氛,告尔天倪。
羊城某文学宣泰昌新诏于潮取道榕溪以诗见投因同舟入循赋此却赠。明代。张萱。喜遇题桥客,同乘破浪船。手持黄纸诏,来贶紫芝篇。揽辔凤城月,挥毫鳄渚烟。却怜频望帝,马首有啼鹃。
太常引 黄山西楼。元代。张可久。黄岩秋色雨频频。楼上着闲身。凉意逼羊裙。更添得、砧声耳根。寒香吹桂,暗苞绽橘,红日晓窗温。客至莫论文。只坐守、方山看云。
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 其一。明代。程可则。好爵洵可贵,不贪良独难。《道德》五千言,止足为真诠。汉时二疏志,千载称大贤。岂不念苍生,身遂名亦全。象齿何为焚,膏明将自煎。因君振遥策,怀古心悠然。
次韵虞永康十月海棠。宋代。魏了翁。冷淡庭梅俨玉颜,孤高翠竹耸修鬟。如何富贵天然质,犹欲寻盟二友间。
题陈文璧琼林醉归图二首 其一。明代。童轩。璚林宴罢出南宫,罗袖飘香醉态浓。一色杏花三十里,长安道上马如龙。
途中望雨怀归。唐代。韦庄。满空寒雨漫霏霏,去路云深锁翠微。牧竖远当烟草立,饥禽闲傍渚田飞。谁家树压红榴折,几处篱悬白菌肥。对此不堪乡外思,荷蓑遥羡钓人归。
代寿安宣相。宋代。程公许。帝祐炎图合中兴,风云嘉会契千龄。石田旱暵须膏泽,蛰户阴凝耸震霆。审象岩间同说命,绝韦圣处见羲经。立谈解使枭羹烂,馀事能空兔窟腥。岌岌危机还奠枕,恢恢游刃发新硎。坐令含哺娱黄耇,忍使供徭困白丁。河带已知申汉誓,云和聊复访湘灵。归来旌节华仁里,寄傲壶觞等大庭。天厌游氛侵上国,风传飞羽警边亭。汗颜何限指空血,胶柱谁云瑟可听。斧钺重开都督府,緌绅盛集小朝廷。白波坐压风涛汹,黄纸恩浓雨露泠。重与蜀民司命脉,定知天陛渴仪形。着高何病棋难活,事定端如醉得醒。万里车书宁久隔,三边鼙鼓几时停。西南屹立擎天柱,子午长驱建屋瓴。会见舆图恢故境,便纡公衮坐头厅。无穷寿福由忠赤,不朽功名付汗青。自笑此生同塞马,若为有幸列侯鲭。诵诗起为苍生贺,南极星环帝座星。
琵琶。清代。吴敬梓。凤尾龙香世莫传,半湾逤逻系冰弦。雪深六月明妃冢,泪满三更商妇船。坐啸竹林差共拟,重登花萼亦堪怜。郁轮袍曲非难制,祗是无因上舞筵。
夔门怀古。明代。袁昌祚。孤城日落暮猿哀,历磴疑从北斗来。滟滪水深江岸断,高唐云尽峡门开。偏雄未数公孙业,百战犹怜蜀相才。更欲携诗问花鸟,西瀼烟树半荒苔。
官舍见月三首。宋代。洪咨夔。山如天目高,水如天目急。明月如乡人,不速推户入。问月从何来,天梯几何级。辛勤度参井,万里远相及。碧透银河乾,清浸玉宇湿。穆金无限波,潋滟手可汲。萤驾风叶迁,蛩枕露梗泣。边秋徂年悲,匣古铜华涩。稻畦抱瓮灌,茅屋索綯葺。月兮随人归,买酒共君吸。
和张洵蒙亭诗韵。宋代。吕源。九溪漓水接潇湘,万壑千岸罗水旁。七星高耸生辉光,连天一色皆苍苍。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户新醅香。古洞相对举清觞,文渊遗迹徒悲凉。安得石枕与藤床,梦想昔人风味长。满车薏苡胜琳琅,流传千载事微芒。男儿生即志四方,将军异代犹封王。感时抚事心茫茫,顾我岂有筹策良。报国志愿不敢忘,此身未暇归江乡。
次韵春怀。元代。洪焱祖。鸠唤春阴鹊噪晴,静中观动晦还明。山林岁月身将老,湖海风涛梦亦惊。不饮未应为酒困,忘言何用以诗鸣。看花啜茗须公辈,汤熟银瓶细细倾。
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
中秋日玉山顾仲瑛邀翟明府份陆良贵仁秦文仲约等十人饮金粟冢上酒酣赋诗各成一首。元代。谢应芳。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
拟玉台体七首其二携手曲。宋代。梅尧臣。携手出中闺,殷勤克密期。密期虽不远,回顾步迟迟。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经》云茶灶无突)。唐代。陆龟蒙。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后雁字十九首 其九。明代。王夫之。霁雪曙南天,孤萦倍可怜。蛾眉流晓镜,香尾篆垆烟。幽意蝇头密,连丝茧绪牵。灵纹惊易没,移入断云边。
寄乔益公。宋代。岳珂。峨峨杰阁凌西清,高排云汉垂日星。千年福地开殊庭,绛节中一朝百灵。属车小儒风埃底,岁一周星陪豹尾。有眼示识奎壁寒,有脚未踏仙晨班。忽传天上凤衔诏,碧篆五云争焜燿。洞深紫府掣金铺,初日丹霞两相照。劫尘超出乘刚风,帝恩广大天九重。封词寄与小心风,额塌沙土输愚忠。今春转粟折冲府,赤手亲曾哺饥虎。十三万兵犹未补,秋来无地无冬防。颇闻宿师无见粮,要是倖安那可常。门生感恩感刻骨,本末亲尝究根窟。于今况是香火閒,讵敢搀越说侵官。四陲奏稿卷十二,中有医方方有意。刍荛思报无已时,原轸萧墙儆先备。
泛舟武夷九曲溪至六曲或云滩急难上遂回。宋代。陆游。暮年脚力倦跻攀,借得扁舟卧看山。怪怪奇奇何所似,绿萝溪入下牢关。
临江仙 寒柳。清代。严绳孙。无多烟雨旗亭路,为谁萦损风流。新来消尽两眉愁。不知当日意,生怨隔红楼。桃叶桃根同怅望,知他何处维舟。玉钩斜畔女墙头。昏鸦栖不定,霜月满扬州。
解连环。清代。俞樾。苦心旋干。尚狐疑未定,已埋重搰。趁漏静、纤指推敲,乍移换羽宫,一行鳞列。转绿回黄,认来往、双双蛩蟨。任先偏后伍,鸾凤换巢,鸟鼠同穴。灯前破颜一笑。笑灵机顿转。前后都活。宛画成、八卦先天,看错综阴阳,奇偶重叠。斗角勾心,也算擅、红闺奇点。恁前人、翠髯撚断,十棋便辍。
集杜寄杨少陵。清代。钱福那。良友昔相于,吟诗正忆渠。即今千种恨,不寄一行书。旧好何由展,新知已暗疏。长为万里客,跋涉体何如?
戏。唐代。吴融。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丁香从小结,莲子彻枝双。整髻花当槛,吹灯月在窗。秦台非久计,早晚降霓幢。
至上封。宋代。林用中。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野烟何晃荡,涧水助空明。行橐多新句,青山有旧盟。堂堂身世事,渠漫说三生。
捣衣诗 其三。南北朝。柳恽。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寄赠马良卿归九江。元代。刘崧。尚忆临仙琪树秋,故人经岁独淹留。千峰雨色侵林屋,十里滩声绕县楼。王粲早应怀北返,马卿未必困南游。江亭杨柳青如染,谁遣朝来重别愁。
忆王伯洪。明代。梁兰。客舍凄凉忆故人,王郎于我最相亲。论交有道怀今日,分手无言惜去春。芳草斜阳江路远,浮萍流水岁华新。也知闾里轻贫贱,狐貉由来岂足珍。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 其三。明代。刘基。客从何乡来,遗我尺素书。道路险且艰,故人情有馀。妖气晦斗极,黄浊混龙鱼。何荃不为莸,何麟不为貙。殷勤故人心,炯若明月珠。投之千丈泥,万古光不渝。安得致阊阖,以照君王车。
真珠帘。清代。俞士彪。凄凉院宇孤眠客。听城头、玉漏沉沉三滴。帐影模糊,一点银灯未黑。多少征鸿嘹呖过,但记他、故人消息。悽侧。漫推窗注目,霜寒露白。脉脉。未堪追忆。想凤楼憔悴,别怀谁识。落叶与西风,又一番萧瑟。泪湿红绵金枕冷,纵有梦、何曾成得。愁寂。怕相思切处,粉云遥隔。
灵祐观。宋代。范成大。旸谷西门锁洞宫,古苔斑驳桧蒙茸。百廊三殿惟眢井,万壑千岩有瘦筇。
一翦梅。宋代。辛弃疾。歌罢尊空月坠西。百花门外,烟翠霏微。绛纱笼烛照于飞。归去来兮。归去来兮。酒入香腮分外宜。行行问道,还肯相随。娇羞无力应人迟。何幸如之。何幸如之。
赠眷弟陈一之之任南昌司训诗一首。明代。谢迁。吏部传家羡太常,银台秋署倍增光。君今莫厌芹宫冷,一脉书香足绍芳。
宿宝峰呈玉涧。宋代。王柏。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岂无爱山人,时时访林薄。心境不相当,丘壑自丘壑。谁知百年后,秀气才有托。的的盘溪孙,精光发河洛。神龙跃天津,鞭霆驾飞雹。相逢玉涧翁,笔底银潢落。江湖四十年,万象恣抽摸。后游八九子,天才绵卓荦。涨起十八滩,曹溪源一勺。媿我局陋巷,瓢箪粗知乐。遥望诗坛高,势与芙蓉角。掩旗仆金鼓,不敢事攻略。吊古得名胜,盟府定虚爵。派长竟先归,白云冒南岳。
题于省吾山居读书图。。陈三立。玩世穷年簿领间,茅庵佳处托荆关。藏身一影如文豹,雾雨层层海上山。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宋代。释智圆。江色杳无极,渺渺接遥天。归帆带夕阳,去鸟沈寒烟。幽景不同观,遐想成斯篇。
中秋胡芦岛夜起。清代。郑孝胥。天开辽东湾,海献胡芦岛。通塞岂有数,营此恨不早。何来海上客,负手睨苍昊。驱车涉惊潮,蹑屐下峰杪。舞鸥翩相迎,击浪忽群矫。水母大如轮,拦视旋弃掉。冈峦纷离合,酾海作数道。西北如列屏,开场对浩渺。千载置不顾,得之出意表。长堤截怒涛,可使变城堡。预期十年后,楼观郁相抱。层冰虽触天,到此荡如扫。向夕云密布,疏雨凉袅袅。宵深梦一觉,吼啸颇相搅。开门月未坠,飞雪捲秋缟。群山正弄影,倒浸参与。洛神疑欲出,绝世凌缥缈。清寒不可当,仙骨嗟已老。救时独悲愤,后著苦难好。却思归楼中,酣眠直至晓。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六。明代。霍与瑕。欢会长时好,别离难为情。吹箫明月下,流羽自凄声。
和昌言太中。宋代。韩维。眉秀瞳青却少容,精神强健几如公。相逢细雨开篱菊,自愧繁霜满鬓蓬。谈道远追西域祖,题诗今得少陵翁。锋车北去归何日,且愿从容一笑同。
晚至端州口号遣怀二首 其一。明代。符锡。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楼平。树杪行舟过,檐头宿鸟惊。命觞仍散帙,且复寄吾情。
郊居八首 其五。明代。张时彻。寄遁匪云远,清溪即故栖。崇楼邀月近,列岫泄云齐。鸟至自相悦,人来乍欲迷。言访蓬瀛路,丹丘倘可梯。
赠唐祖二子。唐代。王翰。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代。王安石。莫嫌张三恶,莫爱李四好。既往侂即晚,未来思又早。见之亦何有,欻然如电扫。恶既是磨灭,好亦难长保。若令好与恶,可积如财宝。自始而至今,有几许烦恼。
咏华琼章。清代。秦廷璧。参禅余事话缠绵,小劫人间七十年。窗外古梅花似雪,至今无复影娟娟。
挽牟县尹。宋代。郑元祐。谁继清忠最老成,韦庵头白气峥嵘。平生学术尊刘向,少日声名盖贾生。制锦老为溪上邑,横金晚致幕中评。高怀直欲吞馀子,爽气何堪发九京?絮酒益兴霜露感,书题重积死生情。羊昙恸哭青山路,宿草萋萋夕照明。
繁城观魏受禅尊号二碑。明代。欧大任。寓目千年上,冲泥不怯难。山阳将受册,许下遽升坛。金掌宫盘泪,铜台穗帐寒。西陵无片石,此地最堪看。
三月三日同诸公社集南园褉韨即席限韵。明代。黎遂球。如此临文共可传,气清应信永和年。流觞接席凭虚槛,曲水依城系画船。晴散煖香花作雨,节当寒食柳如烟。谁言褉事兰亭胜,得似明妆醉谪仙。
陪吴令访古长陵留宿萧城僧舍。明代。殷奎。青鞋访古长城坂,路僻草深人迹稀。落日汉陵双阙在,閒云萧寺一僧归。览观幻境时时别,点检浮生念念非。我亦此身无住著,晚来禅榻暂相依。
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寄。唐代。韩愈。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
答傅逊之舒城见寄。明代。欧必元。劳君万里寄瑶章,苜蓿斋头逸兴长。经术久推秦博士,除书曾擅汉循良。诗裁楚泽兰芳句,隐似淮南桂树傍。纵使折腰贫更苦,胜从渔父咏沧浪。
蠡口夜归。明代。姚道衍。日没渡口昏,水风著人热。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
定风波。宋代。蔡伸。一曲骊歌酒一钟。可怜分袂太匆匆。百计留君留不住。□去。满川烟暝满帆风。目断魂销人不见。但见。青山隐隐水浮空。拟把一襟相忆泪。试□。云笺密洒付飞鸿。
洞仙歌。宋代。苏轼。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