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如梦令朗读
静默两家茅舍。
特地月明狼藉。
不管候虫吟,高枕北窗清夜。
清夜。
清夜。
凉似樊川水榭。

《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是元代诗人张雨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静默两家茅舍。
特地月明狼藉。
不管候虫吟,
高枕北窗清夜。
清夜。清夜。
凉似樊川水榭。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静谧夜晚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两座茅舍在宁静的夜晚中静默无声,月光照耀下的景象显得格外清幽。诗人无论是候虫的吟唱还是外界的嘈杂声都不去在意,他躺在高枕之上,北窗外的夜色是如此清澈明亮。整首诗以清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茅舍、月明和夜晚的描绘,展现了宁静夜晚的美好和宜人之处。诗中的“静默两家茅舍”表达了安静和宁静的氛围,与繁忙喧嚣的日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特地月明狼藉”来形容月光的明亮和照耀下的景象,给人以幽静、温馨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不去理会外界的嘈杂声,专注于享受夜晚的宁静。他躺在高枕之上,北窗外的夜色明亮而清澈,给人以宁静和安逸之感。最后一句“凉似樊川水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夜晚的凉爽与樊川水榭的清凉相比,进一步加强了夜晚的凉爽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刻画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画面,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受。这首诗通过对形象的描绘和对感受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夜晚的情感追求,并引发读者对宁静、静谧环境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雨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张雨朗读
()

猜你喜欢

绿重墙头柳,红欹谷口桃。燕轻翻水捷,鹳暖入云高。

好景宜佳句,残尊有浊醪。故人沧海上,相忆钓金鳌。

()

于辟是兴,皇用锡祉。苞有八业,侯茂侯采。

填填墉壑,有严庙宫。湛彼露斯,既沾既降。

()
精祷能令天意回。
猖狂旱魃敢为灵。
龙眠熟处雷呼觉,蚁战酣时雨趁来。
耕父荷锄歌召杜,腐儒秉笔愧邹杖。
()

云锦溪中云锦鲜,好在高秋八月天。西蜀锦江那得似,西湖绿水更须怜。

()

江干燕客酒如淮,归路飞辀破绿苔。
灯影入帘窥酩酊,雨声宜梦引咍台。
岂无文送穷行别,似有人呼隐去来。

()

又入乱峰去,远程殊未归。烟萝迷客路,山果落征衣。

欹石临清浅,晴云出翠微。渔潭明夜泊,心忆谢玄晖。

()
一从月窟移根到,不落人间第二香。
商略江梅是兄弟,等间休复斩风光。
()

故人为别动经春,野渡维舟送夕曛。
银烛照窗秋听雨,角弓悬壁晚看云。
山城旗影中流见,草阁书声隔岸闻。

()
臂弱传钞少,心烦记问衰。
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
章句分无憾,声形讲不遗。
明年幸强健,闭户有余师。
()

倾盖相逢惜别离,等閒谈笑尽心期。它年终解如今日,此念常应寄异时。

馀事不妨多蜡屐,放怀赢得盛留诗。早携桃叶寻归路,准拟花间倒接䍦。

()
病余井臼不任劳,欲饮无钱可是高。
一笑犹堪谁空腹,少陵诗里学燋糟。
()

征铎郎当,点轻衫露凉。卖酒人家未起,残月在,柳梢黄。

行装,诗半囊,梦回思故乡。秋到屏风关外,吹一路,野花香。

()

申浦风烟接鹭洲,符台锁钥近龙楼。几年空作飞云望,此日真成衣锦游。

潞渚汶河新得雨,白鱼红蟹正当秋。都亭极目行尘尽,恨不相随并綵舟。

()
陇头心欲绝,陇水不堪闻。
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帐军。
素从盐海积,绿带柳城分。
日落天边望,逶迤入塞云。
()

俯掬清泉漱齿牙,仰看白日照山花。
山中閒趣谁能会,更过僧房话午茶。

()
野性友麋鹿,君非我同群。
文明近日月,我亦不如君。
十载长相望,逝川水沄沄。
何当谈绝倒,茗椀对炉薰。
()
缊袍无里食无余,每被傍人笑著书。
郭泰徒劳夸叔度,扬雄何敢拟相如。
玉堂天上非吾梦,紫极宫前有弊庐。
安得故人邻壤住,溪头来往赋闲居。
()

硙湍方电激,曲屑已云霏。诚哉智者乐,力少功不赀。

()

谁作丹青慰壮游,潇湘风雨谩淹留。雨深远渚黄花夕,霜落平芜白雁秋。

憔悴屈平应有念,才华贾谊自无俦。骚人南去应肠断,芳草寒烟不尽愁。

()

主人未叱曲车回,客子涎流口欲开。

阮籍已收青眼去,陶潜休望白衣来。

()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

山谷今传佛祖衣,一回拈起一回疑。丰干饶舌可知也,引得寒山不肯归。

()

邂逅招提顿客辀,十年尘土且休休。
三人月下从渠便,二老风流到我不。
南北只今无好语,山川如许更悲秋。

()

油云在天,舒卷不齐。随风而东,歘尔还西。或飞甘雨,或散虹霓。

君子攸行,不害先迷。经历纷纠,如取如携。比干殉殷,夷吾相齐。

()

喜遇题桥客,同乘破浪船。手持黄纸诏,来贶紫芝篇。

揽辔凤城月,挥毫鳄渚烟。却怜频望帝,马首有啼鹃。

()

黄岩秋色雨频频。楼上着闲身。凉意逼羊裙。更添得、砧声耳根。寒香吹桂,暗苞绽橘,红日晓窗温。客至莫论文。只坐守、方山看云。

()

好爵洵可贵,不贪良独难。《道德》五千言,止足为真诠。

汉时二疏志,千载称大贤。岂不念苍生,身遂名亦全。

()
冷淡庭梅俨玉颜,孤高翠竹耸修鬟。
如何富贵天然质,犹欲寻盟二友间。
()

璚林宴罢出南宫,罗袖飘香醉态浓。一色杏花三十里,长安道上马如龙。

()

满空寒雨漫霏霏,去路云深锁翠微。牧竖远当烟草立,

饥禽闲傍渚田飞。谁家树压红榴折,几处篱悬白菌肥。

()

帝祐炎图合中兴,风云嘉会契千龄。石田旱暵须膏泽,蛰户阴凝耸震霆。

审象岩间同说命,绝韦圣处见羲经。立谈解使枭羹烂,馀事能空兔窟腥。

()

珠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犹故在,争得讳含来。

()

凤尾龙香世莫传,半湾逤逻系冰弦。雪深六月明妃冢,泪满三更商妇船。

坐啸竹林差共拟,重登花萼亦堪怜。郁轮袍曲非难制,祗是无因上舞筵。

()

孤城日落暮猿哀,历磴疑从北斗来。滟滪水深江岸断,高唐云尽峡门开。

偏雄未数公孙业,百战犹怜蜀相才。更欲携诗问花鸟,西瀼烟树半荒苔。

()
山如天目高,水如天目急。
明月如乡人,不速推户入。
问月从何来,天梯几何级。
辛勤度参井,万里远相及。
()
九溪漓水接潇湘,万壑千岸罗水旁。
七星高耸生辉光,连天一色皆苍苍。
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户新醅香。
古洞相对举清觞,文渊遗迹徒悲凉。
()
农人今岁不施功,浸撒田中谷自丰。
极目黄云无际限,只将晴色望天公。
()

鸠唤春阴鹊噪晴,静中观动晦还明。山林岁月身将老,湖海风涛梦亦惊。

不饮未应为酒困,忘言何用以诗鸣。看花啜茗须公辈,汤熟银瓶细细倾。

()

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

()
携手出中闺,殷勤克密期。
密期虽不远,回顾步迟迟。
()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
当年朊仕早标缨,不共儿曹校疾行。
居易独能遵坦路,未妨六十到名卿。
()

霁雪曙南天,孤萦倍可怜。蛾眉流晓镜,香尾篆垆烟。

幽意蝇头密,连丝茧绪牵。灵纹惊易没,移入断云边。

()

峨峨杰阁凌西清,高排云汉垂日星。
千年福地开殊庭,绛节中一朝百灵。
属车小儒风埃底,岁一周星陪豹尾。

()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
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
()
暮年脚力倦跻攀,借得扁舟卧看山。
怪怪奇奇何所似,绿萝溪入下牢关。
()

无多烟雨旗亭路,为谁萦损风流。新来消尽两眉愁。

不知当日意,生怨隔红楼。

()

苦心旋干。尚狐疑未定,已埋重搰。趁漏静、纤指推敲,乍移换羽宫,一行鳞列。

转绿回黄,认来往、双双蛩蟨。任先偏后伍,鸾凤换巢,鸟鼠同穴。

()

良友昔相于,吟诗正忆渠。即今千种恨,不寄一行书。

旧好何由展,新知已暗疏。长为万里客,跋涉体何如?

()

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丁香从小结,莲子彻枝双。

整髻花当槛,吹灯月在窗。秦台非久计,早晚降霓幢。

()

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
野烟何晃荡,涧水助空明。
行橐多新句,青山有旧盟。

()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

尚忆临仙琪树秋,故人经岁独淹留。千峰雨色侵林屋,十里滩声绕县楼。

王粲早应怀北返,马卿未必困南游。江亭杨柳青如染,谁遣朝来重别愁。

()

客舍凄凉忆故人,王郎于我最相亲。论交有道怀今日,分手无言惜去春。

芳草斜阳江路远,浮萍流水岁华新。也知闾里轻贫贱,狐貉由来岂足珍。

()

客从何乡来,遗我尺素书。道路险且艰,故人情有馀。

妖气晦斗极,黄浊混龙鱼。何荃不为莸,何麟不为貙。

()

凄凉院宇孤眠客。听城头、玉漏沉沉三滴。帐影模糊,一点银灯未黑。

多少征鸿嘹呖过,但记他、故人消息。悽侧。漫推窗注目,霜寒露白。

()

旸谷西门锁洞宫,古苔斑驳桧蒙茸。百廊三殿惟眢井,万壑千岩有瘦筇。

()
歌罢尊空月坠西。
百花门外,烟翠霏微。
绛纱笼烛照于飞。
归去来兮。
()

吏部传家羡太常,银台秋署倍增光。君今莫厌芹宫冷,一脉书香足绍芳。

()
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
岂无爱山人,时时访林薄。
心境不相当,丘壑自丘壑。
谁知百年后,秀气才有托。
()
陈三立
玩世穷年簿领间,茅庵佳处托荆关。
藏身一影如文豹,雾雨层层海上山。
()
江色杳无极,渺渺接遥天。
归帆带夕阳,去鸟沈寒烟。
幽景不同观,遐想成斯篇。
()

天开辽东湾,海献胡芦岛。通塞岂有数,营此恨不早。

何来海上客,负手睨苍昊。驱车涉惊潮,蹑屐下峰杪。

()

欢会长时好,别离难为情。吹箫明月下,流羽自凄声。

()

眉秀瞳青却少容,精神强健几如公。
相逢细雨开篱菊,自愧繁霜满鬓蓬。
谈道远追西域祖,题诗今得少陵翁。

()

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楼平。

树杪行舟过,檐头宿鸟惊。命觞仍散帙,且复寄吾情。

()

寄遁匪云远,清溪即故栖。崇楼邀月近,列岫泄云齐。

鸟至自相悦,人来乍欲迷。言访蓬瀛路,丹丘倘可梯。

()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
莫嫌张三恶,莫爱李四好。
既往侂即晚,未来思又早。
见之亦何有,欻然如电扫。
恶既是磨灭,好亦难长保。
()

参禅余事话缠绵,小劫人间七十年。窗外古梅花似雪,至今无复影娟娟。

()
重来已过十番秋,更十番秋欲白头。
无限旧时心里事,青山残照水东流。
()

谁继清忠最老成,韦庵头白气峥嵘。平生学术尊刘向,少日声名盖贾生。

制锦老为溪上邑,横金晚致幕中评。高怀直欲吞馀子,爽气何堪发九京?

()

寓目千年上,冲泥不怯难。山阳将受册,许下遽升坛。

金掌宫盘泪,铜台穗帐寒。西陵无片石,此地最堪看。

()

如此临文共可传,气清应信永和年。流觞接席凭虚槛,曲水依城系画船。

晴散煖香花作雨,节当寒食柳如烟。谁言褉事兰亭胜,得似明妆醉谪仙。

()

青鞋访古长城坂,路僻草深人迹稀。落日汉陵双阙在,閒云萧寺一僧归。

览观幻境时时别,点检浮生念念非。我亦此身无住著,晚来禅榻暂相依。

()

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

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

()

劳君万里寄瑶章,苜蓿斋头逸兴长。经术久推秦博士,除书曾擅汉循良。

诗裁楚泽兰芳句,隐似淮南桂树傍。纵使折腰贫更苦,胜从渔父咏沧浪。

()

日没渡口昏,水风著人热。
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
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

()

一曲骊歌酒一钟。可怜分袂太匆匆。百计留君留不住。□去。满川烟暝满帆风。
目断魂销人不见。但见。青山隐隐水浮空。拟把一襟相忆泪。试□。云笺密洒付飞鸿。

()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