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安渡。宋代。黄载。重来已过十番秋,更十番秋欲白头。无限旧时心里事,青山残照水东流。
《过长安渡》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黄载。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重来已过十番秋,
更十番秋欲白头。
无限旧时心里事,
青山残照水东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感受。诗人黄载通过描绘长安城(当时的首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受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他回顾了过去十多年的时光,感叹时间的飞逝,自己也逐渐老去。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旧时的回忆和情感,而青山和残照、东流的水则象征着时光的流失和不可挽回的过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无情的主题。通过描述长安城的景色,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城市的变化相互映照。"十番秋"指的是十多年的时间,通过重复的描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更十番秋欲白头"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白发苍苍的心境。"无限旧时心里事"表明诗人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思念和回忆。"青山残照水东流"这一句富有意境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时间不可逆转的概念。青山和残照代表着落日余晖,而东流的水则象征着时光的推移。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岁月易逝的感慨,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触动。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通过对长安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通过自然景色的象征,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普世的主题相结合,使得诗词具有普遍的共鸣力。
禽言 其一。明代。顾清。窗鸡喔喔鸣未已,更着山禽唤人起。鸡鸣不醒唤不应,近来铜壶有六更。吁嗟乎尔禽空复情。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宋代。梅尧臣。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苍壁屯云戟卫森,白云入户衮衣临。千章乔木祇如故,一尺流泉不在深。
剩有桑麻居杜曲,岂无觞咏集山阴。登高却省曾游处,短发搔馀不耐簪。
至顺四年四月九日同王叔能柳道传钱翼之胡古愚游天平山次古愚韵。元代。干文传。苍壁屯云戟卫森,白云入户衮衣临。千章乔木祇如故,一尺流泉不在深。剩有桑麻居杜曲,岂无觞咏集山阴。登高却省曾游处,短发搔馀不耐簪。
别燕。明代。李玉英。新巢泥满旧巢欹,尘掩珠帘欲卷迟。愁对呢喃终一别,画堂依旧主人非。
长安道。明代。沈愚。西望长安道,东风吹绿尘。斗鸡三市晓,跃马五陵春。柳色迷行客,花香扑丽人。金张居戚里,游宴不辞频。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 其一。明代。欧必元。乘凉閒出郭,驻马翠微岑。鸡犬云中乐,烟霞物外心。野桥沿涧度,乱竹隔溪阴。既有怜幽意,何妨费苦吟。
写裙带。宋代。李之仪。轻裙碎摺晓风微,弱柳腰肢稳称衣。更剪垂虹平窄地,双凫似恐见人飞。
初薰堂红梅 其二。宋代。卢襄。剡溪诗尹亦可人,作堂饷客名迎薰。虽无桃李继潘令,红梅一窼香入云。
郊斋宿西厅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铁鼎烟飘一线青,夕阳抱被向西厅。寒声搅树风惊梦,阴气藏春月满庭。裘拥木绵灰百虑,枕残糟粕谢遗经。希颜却有心斋乐,木榻无劳笑管宁。
南京遇山楼。元代。刘祁。倚天突兀耸高楼,楼上人家白玉钩。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仙人已去名空在,豪客同来醉未休。独倚朱阑望明月,鸾旌依约认重游。
田家行。明代。高启。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雨中摘归半生湿,新妇舂炊儿夜泣。
浣溪沙。元代。赵雍。杨柳楼台锁翠烟。杨花帘幕扑香绵。佳人何处隔江山。芳草已生千里恨,玉笙吹彻五更寒。夜深和泪倚阑干。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其三。明代。张萱。才名八斗汉廷闻,牛耳于今已属君。题榜敢烦王大令,登楼不数顾将军。装无端水半拳石,袖有罗浮一片云。为问诸生频授简,可能领略五千文。
题赵君发牧牛图。宋代。韩驹。王孙岂识田家趣,妙画聊因好古收。惟有野人开卷笑,忆骑牛背下西畴。
颂古十五首。魏晋。释慧远。见处孤危立处高,急如石火利如刀。到家问路家何在,掀倒棋盘脱布袍。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唐代。白居易。常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阴德自然宜有庆,皇天可得道无知。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莫虑鹓雏无浴处,即应重入凤凰池。五十八翁方有后,静思堪喜亦堪嗟。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秋月晚生丹桂实,春风新长紫兰芽。持杯祝愿无他语,慎勿顽愚似汝爷。
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翠阑十二。
正好登临无外。满斟与、清光对。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
尾犯(中秋)。宋代。曹勋。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翠阑十二。正好登临无外。满斟与、清光对。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
和秀实扉字韵。宋代。王洋。柴车朝出暮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寓目每因思旧约,破颜时幸读新诗。妻儿债负真冤境,祖佛因缘即妙医。救火抱薪还止火,只嫌虚幻没休时。
颂古三十一首。宋代。释安永。妙转之机掣电飞,目前生杀尽交驰。明珠自有明珠价,休向篱边弹雀儿。
东瀛杂诗 其七。清代。朱景英。觳觫牵车轣辘行,绝无捆载致奇嬴。就一凉饭桄榔树,滚滚惊沙听铎声。
修修窗前芦。宋代。郑刚中。修修窗前芦,孤瘦倚青玉。心虚知夜凉,风叶乱相触。使我入幽梦,如在江湖宿。方兹困炎曦,爱尔眼中绿。奈何柔脆姿,行犯秋气肃。霏霏霜露中,菱荷等摧覆。大抵无劲节,不及岁寒竹。
同陈应璋豫园萍香榭茗谈即过点春堂小憩。清代。姚燮。万绿一花,窈影吾媚。挹其空芬,不酒而醉。白袷满筵,顾之皆翠。过顶波光,中有鱼吹。燕以悦飞,莺以怨睡。彼挟丸者,踌躇停辔。春之所娱,于秋咸备。不知高阳,疾已西坠。良友招携,我寂聊慰。饮彼艳光,以泽憔悴。虚堂一隅,莎草晴被。方丈古筵,萧飒黄魏。芳土如金,尺寸皆贵。小山碧丛,招摇之桂。月虽未升,天澄何翳?吾搜其碞,客席其砌。兴有各抒,协则同契。千车已回,夕象逾霁。出门看山,海东垂髻。
赠白鹇。明代。梁维栋。丹凤翔飞久未远,因思好鸟出尘寰。文多绣错烟霞合,影静园林燕雀閒。饮啄自能追桁桁,飞鸣聊且效关关。知君鹦鹉能裁赋,对此长吟兴不悭。
挽胡尊道温。唐代。王翰。我忆酒中仙,吟诗动百篇。杯多天不惜,名在世空传。已阙招陶社,空回访戴船。疏狂谁得似,索莫竟堪怜。踪迹江湖满,交游岁序迁。辞家频万里,作客向经年。病卧沧江上,魂飞瘴海边。悲歌临旧业,衰影隔重泉。有母存乡曲,无儿埽墓田。平生与我厚,远没赖谁全。旧事惊残梦,新阡已断烟。逝川何日返,那得不潸然。
偈颂十四首。宋代。释印肃。心月孤圆时,光非十五六。迷者以圆观,智者应妙触。印危崖,鉴川陆,一性圆通无委曲。了非心外逐尘缘,下坂不走天然速。谁道速,不佛之处不得住,无佛之处一时足。时来铁解放光明,运至石头成白玉。幸逢施主大开张,古佛慧命汝今续。
骑吹曲辞九首 其三 白霞。宋代。耶律铸。前骑传声掩白霞,后军犹未过乌沙。势须贵合为猿臂,相制尤当似犬牙。
赠常庵江羽士。宋代。徐荣叟。曾跨金牛入帝乡,归装金薤富琳琅。唤回客枕邯郸梦,间草岩花亦自香。
永贞行。唐代。韩愈。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公然白日受贿赂,火齐磊落堆金盘。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国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许庸夫干。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鲧死羽。四门肃穆贤俊登,数君匪亲岂其朋。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嗟尔既往宜为惩。
过高士坊。宋代。曾巩。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功名晚更为馀事,灾异初尝出至言。郡阁已空徐孺榻,里人犹识郑公门。斯文未丧如繇我,后代当知李仲元。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里头看,勿暑寒,直下沧溟沥得乾。我道巨鳌能俯拾,笑君沙际弄钓竿。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十五。明代。郭辅畿。远路柳花多似林,青楼从古费黄金。祇愁钱树同朝槿,不及寒松比妾心。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宋代。黄庭坚。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粲登临独倚阑。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後喜君能自宽。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久病初朝衢中即事。唐代。吕温。沉疴旷十旬,还过直城闉。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
续兰亭会补府主簿后绵诗。元代。徐昭文。兹辰天气佳,驾言写我忧。衣冠盛良会,祓禊俯长流。川容澹疏雨,树色翳崇丘。清风接千载,复此逍遥游。
李天瑞论事远谪冬月渡河冰陷而没。明代。王云凤。眷彼湖中岛,松柏在其端。下有冢累累,行人伤心肝。流光催人老,坐使彫朱颜。朱门临广陌,大盖纷鸣銮。珠帘映红烛,清宵歌未残。高堂列钟鼓,胡为独幽閒。志士怀百忧,十日不一欢。所忧在何事,非为一身安。志违身亦死,令人坐长叹。不如饮美酒,与众共游般。游般非吾志,去上首阳山。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宋代。陈与义。墙头花定觉风阑,墙外池深酒亦寒。马健莫愁归路远,诗成未落俗人看。钓鱼不用寻温水,濯发真如到洧盘。一笑得君天所借,尊前无地着忧端。
南丰道中。宋代。黄文雷。大村三伯辈,同此就天诛。锐欲取禾耳,那知暴骨乎。云疑鹅鹳阵,风想虎狼都。掩骼行春令,毋令长媚狐。
日重光。魏晋。张载。日重光,天际翔,愿言贞明永瞻望。月重轮,淡溟渊,愿犹月之恒,协帝仪中天。
苏文忠萧丞相楼二诗帖赞。宋代。岳珂。登高而赋,维以思古。二难之风,意健句妩。黯然尘楮,笔势轩翥。真兮不谖,我怀陟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宋代。宋高宗。大哉圣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誉。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宇聿崇。
南京十咏 其三 淮清柳色。明代。薛瑄。淮清桥下水连空,桥畔依依柳色浓。香絮有情皆作雪,柔丝无力尽含风。楼台掩映深春后,市井凄迷暮雨中。近水向阳千万树,年年长是发生同。
醉落魄(重午日过石熙明,出侍儿鸳鸯)。宋代。周紫芝。薰风池阁。小红桥下荷花薄。沙平水浅山如削。水上鸳鸯,何处风吹落。今朝端午新梳掠。锦丝围腕花柔弱。人生只有尊前乐。前度刘郎,莫负重来约。
过嵩阴隐者。唐代。李频。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古冈八景 其二 紫水渔舟。明代。李之世。渔舟入浦溆,水流舟亦驶。回看水色鲜,错认暮山紫。
荡阴有怀嵇侍中。清代。姚鼐。晋朝城垒结愁云,播荡金舆此战氛。事去苌宏犹有血,时危繻葛不能军。冥鸿物外谁当篡,野鹤鸡中故不群。西望山阳林竹尽,寒声萧瑟讵堪闻。
偈颂四十二首。宋代。释祖先。二千年前公案,今朝重为提撕。同住大光明藏,无修无证无为,脑后依前欠一槌。
重叠金(除日立春)。宋代。黄升。银幡彩胜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擘茧莫探官。人间行路难。
咏梅。宋代。蔡士裕。风饕雪虐大江头,苔藓鳞鳞绾铁虬。清绝一枝先百卉,密攒万蕊傲千秋。本无烟火尘氛气,洗尽铅华脂粉羞。月夜摧樽相对饮,恍疑身世在罗浮。
寄姻友王近智。元代。陈雷。梦绕故山归未得,俱将旅鬓逐年华。烟村白屋留孤树,野水危桥踏卧槎。倚马文章真可羡,寄鱼音信莫令赊。雄飞总是寻常事,须用穷年读五车。
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溶溶九变生金,炼归离内,点化成阳体。神变离形摅妙用,独擅幕天席地。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
大江东去·初功混沌。金朝。刘志渊。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溶溶九变生金,炼归离内,点化成阳体。神变离形摅妙用,独擅幕天席地。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
梅花集句 其一三二。金朝。李龏。北客南来岂是家,名园又作醉生涯。困风蛱蝶低仍起,飞去方知不是花。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二。清代。蒋士铨。蝶是庄生化。绝冠缨、仰天而笑,闲愁休挂。大抵人生行乐耳,檀板何妨轻打。穷与达、漫漫长夜。岂女痴儿欢笑煞,叹何戡、已老秋娘嫁,须富贵、何时也。十年骑瘦连钱马。经几多浮云变态,悲歌嫚骂。南郭东方游戏惯,粉墨谁真谁假。吊华屋、荒丘聊且。不见古人何足恨,只文词、伎俩斯其下。我本是、伤心者。
偈。宋代。释警玄。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
四知叹。明代。李东阳。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下有厚地兮,上有苍旻。纵不吾知兮,吾心有神。金独何为兮至吾门,吾闭吾门兮省吾身。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过雨天犹湿,新晴日尚寒。悬知晓妆好,破雾急来看。
凤凰山。宋代。王安石。驱马信所适,落日望九州。青山满天地,何往为吾丘。贫贱身秖辱,富贵道足羞。涉句谅如此,惜哉去无由。
夏日十二首 其十一。宋代。陆游。幽花娅姹开还敛,小蝶翩翾去复留。贪睡畸翁俱不领,被人错唤作闲愁。
生禖屏风歌。唐代。温庭筠。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冷。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绣屏银鸭香蓊蒙,天上梦归花绕丛。宜男漫作后庭草,不似樱桃千子红。
浣溪沙。宋代。张先。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送赵正甫孙相湘阴。宋代。赵汝回。行舟何所有,新酒满瓷瓶。若使三闾饮,终应一念醒。官卑掌苗籍,吟苦掩松厅。清梦如湘水,遥通春草亭。
舟次汉浦。元代。盛彧。汉浦扬帆秋水高,青山小朵出林梢。浪开日闪江豚背,草乱风翻水鹤巢。破产曾无匡国计,辞家徒有故人袍。长年三老歌相答,一夜霜华入鬓毛。
岁暮旅馆灯花异常有作。明代。陆深。雪封虚馆烛开花,乍吐红英晕紫霞。四壁图书看照影,一行儿女念还家。金莲恩重身难称,白玉堂高鬓有华。应是明朝当献纳,坐听宫漏隔窗纱。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宋代。晁补之。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古人轻尺璧,愚者昧所戒。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
八翁十首。魏晋。张载。傅岩岩下筑岩翁,幽通心与帝心通。忧勤未感思贤梦,相霖何日见成功。
送黄彦美还会稽彦美常从故侯买里古思以兵守越后雪仇报恩一时称诵 其一。明代。刘炳。君去应须到会稽,故侯墓上草离离。信陵门下三千客,零落东风更有谁。
赵路分挽词。宋代。叶适。平生王孙忘太康,承家孝友更温良。鸿冥鹄举须言命,桂死兰摧不断香。古有失时堪恨惜,从今夸处取酬偿。佳城况遇朱公子,大旆高牙属令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