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秋词

木兰花慢 秋词朗读

《木兰花慢 秋词》是元代张雨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看秋容渐好,一番雨,一番凉。
试点检吾家,小山丛桂,金粟都黄。
涛江限他吴越,便胥魂、不似向时狂。
眼底龙飞凤舞,梦中狐啸鸱张。
茫茫今古总堪伤。歌罢意难忘。
甚老矣稽生,五弦挥手,怕听清商。
渊明平生师友,白衣人、借与我持觞。
若问醉翁年纪,指渠松柏高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秋天的景色逐渐好转,每经过一场秋雨,气温就会降下来。作者试图观察自己的家园,小山上的桂树丛已经变黄。他感叹涛江将他限制在吴越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疯狂。他的眼底充满了龙和凤的舞蹈,梦中还听到了狐狸和鸱鸟的叫声。面对茫茫的历史和现实,作者唱完这首歌后,意犹未尽。作者自称已经很老了,拿起五弦琴弹奏,怕听到清商音律会使他更加感伤。他怀念渊明这位一生中的导师和朋友,他们曾一起分享欢乐。如果有人问他这位醉翁的年纪,他会指向那高耸的松柏树。

赏析:
《木兰花慢 秋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沧桑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秋雨带来的凉意、眼底的龙凤舞蹈以及梦中的狐狸和鸱鸟叫声,增加了诗意的层次和画面感。作者通过对渊明的回忆,展示了对友情和师德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最后,通过指向高耸的松柏树,诗人象征着自己对生命的坚持和追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雨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张雨朗读
()

猜你喜欢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
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

十年前事已悠哉,旋被钟声早暮催。明月似师生又没,

白云如客去还来。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

()
一个麻囊一个瓢。
我咱三口子,过清朝。
饥来长采玉芝苗。
克肠腹,水向火中烧。
()

揭晓乡闱日正晴,大开藩府会文星。绣衣弭节皆英俊,章甫持衡尽老成。

龙管缓吹金缕细,凤笙齐逐玉杯行。酒阑归骑西风稳,蟾魄秋高万里明。

()
佳实产南州,流传却出瘴。
如何马伏波,坐取丘山谤。
夫君道义白,复为神明相。
厉气与流言,安能逞无状。
()
炉香滔滔水沈肥,水遶禅床竹遶溪。
一段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阴西。
()

广武原西北,华夷此浩然。地盘山入海,河绕国连天。

远树千门邑,高樯万里船。乡心日云暮,犹在楚城边。

()

育育榼中鲤,本是充庖鱼。戢鳞隐文章,骈首相沫濡。

豫且下清泠,元君梦玄夫。品物虽异流,共戚亦通娱。

()
姑山羽客冰为骨,金掌仙人露代餐。
化作妙辞真扣玉,写成初藁剩惊鸾。
心随零雨蒙蒙密,恨过清溪曲曲寒。
此秘东阳夸未睹,灵均千载有馀叹。
()

聊以慰停云,伫足听芳闻。怪杀江边水,流影照离群。

()

落日在鱼梁,逢人问水乡。飞花随棹远,高柳过樽凉。

故国春无及,晴川兴且长。频年诗酒约,百倍未能偿。

()
板屋骤喧飞白蚊,纸窗欲雨暗苍蝇。
长劳井臼惭妻子,近绝音书借友朋。
夜半苦吟堪泣鬼,日高甘寝祗输僧。
意衰俗物何难败,才薄天公却未憎。
()
农操豚蹄竞谋鬼,已信今年非昔比。
十日五日风雨时,好语急传儿女喜。
南来麦熟春事收,东郊日落人影稠。
骚人一见喜不尽,新诗预庆丰年秋。
()

独立空山冷笑春,不须歌调更含嚬。平原累累添新冢,死者还曾哭送人。

()
季子让一国,视之敝屣然。
宁当宝一剑,不为徐君悬。
徐君虽亡骨未朽,剑挂坟前白杨柳。
君知不知不足悲,我心许君终不移。
()
湖光门外草连空,万壑千崖紫翠丛。
纵未便能营隐墅,也须先画作屏风。
()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着寒衣。

()

孝肃荒祠倚粤城,满阶衰草起秋声。天南亦得留香火,宋室由来失老成。

性直松杉长拂雪,雨深岩洞急生晴。欲知一笑终难假,始信黄河不易清。

()

客星又转作魁星,蚤应文科策汉庭。

紫气初来朝北极,长鹍一奋刷南溟。

()

细雨斜风转寂寥,闹春灯火第三宵。姮娥爱影收鸾镜,歌吹生寒湿凤箫。

此夜金吾还不禁,多情银烛更高烧。阴晴本自关天意,恩怨人间总未消。

()

山园无定式,力作是生涯。
近水多栽竹,依岩半种茶。
春风低小草,夜雨出新沙。

()
九派寻阳郡,分明似画图。
秋光连瀑布,晴翠辨香炉。
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
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

轧轧弄寒机,功多力渐微。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

()
不惑年犹欠四年,道情高趣恥前贤。
清风明月知多少,谩学庐山种白莲。
()

背郭轩窗面碧波,琴台书幌几经过。能文事业穷司马,种树生涯老橐驼。

画舫风高帆影疾,绿阴春暖鸟声多。软红尘里羁栖客,空记临流听棹歌。

()

五十馀霜未下山,打包行脚不联班。蒲团坐诵巴罗蜜,便把心头草尽删。

()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

高枝枝上鸟,终日叫思归。
如斯羽翼全,何不望乡飞。

()
楼上长江江上山,烟云鸥鸟尚班班。
归来靖节荒三径,已矣卢仝屋数间。
书肯细行知义立,梦能频见识心关。
因声重谢穷冈叟,太息刘郎去不还。
()
先生春秋八十五,芒鞋重踏扬州路。
故交但有丘茔存,白杨催尽留枯根。
昔游倏过五十载,江山宛然人代改。
满地干戈杜老贫,囊底徒余一钱在。
()
不作人间肉食僧,霜髭茁茁骨稜稜。
释经妙在一转语,疗病良於三折肱。
处寺有规能缚律,即心是佛不传灯。
胸中历历前朝事,说到西头气拂膺。
()

荪襦兰佩拥萱阶,绿发朱颜照酒杯。
九十九洲春色里,老人星动寿筵开。

()

春心滴破花边露,晓梦敲回禁里钟。十二楚山何处是,御楼曾见两三峰。

()

风树吹花落四邻,暮云将雨作催人。
旋倾美酒留连客,急作新诗报答春。
试傍清湖看鬓发,莫辞行乐费金银。

()
玄思上窥姚姒,后尘肯逐梁齐。
谁言今世第一,我自古人与稽。
()
幽偏无一事,终日白长哦。
课仆锄荒圃,邀人补断蓑。
为贫沽酒少,因病着衣多。
昨夜冈头雨,春风生绿波。
()

湖傲山酣。绿蓑白雨,紫笋黄柑。蚕户新封,鸥乡近署,当了头衔。

兴来浪迹犹堪。访酒社、诗朋快谈。焦洞潮声,摄山月色,好个江南。

()
疏梅点白,漏泄先春信。
律欲变黄锺,但两日、一阳月尽。
龙头望族,挺挺振家声,窗下业,月中枝,雁塔书名姓。
琴堂拟步,早发梅仙轫。
()

倦骨风流减,清时月旦新。湖山堪卒岁,案牍动移旬。

拙宦甘除目,虚名苦趁身。此方色犹菜,忍说郡厨贫。

()

酷爱幽芳尽日看,冻云烘透粉痕乾。吟边风劲愁闻角,折处枝斜恐碍冠。

澹拂湘帘横月影,薄裁吴苧护春寒。含情莫怨相知晚,欲补离骚似已难。

()

一天新月半垂钩,黯黯浮霾已度秋。良夜呵云观五岳,短槎横汉系孤舟。

清声到耳松犹舞,瑞霭填空翠未收。光景不须嗟岁暮,好春花柳又前头。

()
重衾惊骤冷,万瓦见浓霜。
夹岸蒹葭白,空庭橘柚黄。
宦情真淡泊,岁晚转荒凉。
野寺钟声早,何人仆马忙。
()

肩舆直上妙高台,极目秋空亦壮哉。山势重重云里出,江流滚滚雾中来。

兴王一代誇形胜,霈泽千年被草莱。登览平生最奇绝,不辞倾倒菊花杯。

()

年华改岁阴。
游客喜登临。
据鞍垂玉帖。

()
博大真人哉,妙谛形而上。
林林总雏婴,万生同负襁。
赴者不可数,百川纳溟涨。
随取即随给,孰识无尽藏。
()

帝念民劳露处啼,旌旗初下慰云霓。两河动静关秦晋,一剿回夷振鼓鼙。

()
新诗明胜锦,健笔快于锥。
工部深陶冶,昌黎杂怪奇。
殷勤能寄远,风俗赖扶衰。
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
()

百和馀香袅篆烟,镫笼蜡纸照残篇。一章急就窗前课,往事沈思十载前。

()
楚梅娇小。
好是霜天晓。
宿酒恼人香暗绕。
浸影碧波池沼。
()

瘴海夜成焰,鬼关昼常阴。栅庐馀百家,间见椰子林。

居人例推髻,豹狼而衣襟。语言不可读,冥目以意寻。

()
东君有令不虚行,三顿乌藤大险生。
龙得水时增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
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
近日司花出新巧,一枝能著两般花。
()

忽不乐兮心惨悽,闻君移家当远暌。手牵稚子候慈母,路出龙洲莺乱啼。

江烟冥冥江水绿,綵鹢班班照春服。落花到处荡回风,杨柳人家并沙麓。

()
严婺江山天下奇,经行凡作几篇诗。
何当便毕尚平趣,占断清波垂钓丝。
()
东君直是多情,好花一夜都开尽。
杏梢零落,药栏迟暮,不教宁静。
风度秋千,日移帘幕,翠红交映。
正太真浴罢,西施浓抹,都沉醉、娇相称。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