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道中有怀。元代。郯韶。言偃宅前湖水东,千门杨柳绿摇风。一篷山色斜阳外,半夜雨声春梦中。独客年年如旅雁,行人草草似惊鸿。芳洲杜若凭谁采,心逐寒潮处处同。
《虞山道中有怀》是元代诗人郯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虞山道中有怀,朝代:元代,作者:郯韶
言偃宅前湖水东,
千门杨柳绿摇风。
一篷山色斜阳外,
半夜雨声春梦中。
独客年年如旅雁,
行人草草似惊鸿。
芳洲杜若凭谁采,
心逐寒潮处处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历虞山道中时的心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言偃宅前湖水东,千门杨柳绿摇风。”这里描绘了湖水东流的景象,湖边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这一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繁荣富饶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道:“一篷山色斜阳外,半夜雨声春梦中。”诗人在山上坐着小船,看着斜阳之外的山色,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在半夜,雨声传来,打破了春梦的宁静,使诗人的思绪感到烦躁不安。
下一段写道:“独客年年如旅雁,行人草草似惊鸿。”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漂泊之感。独自旅行的作者常常像季节迁徙的雁鸟一样,年年往返于不同的地方;而行人匆匆而过,如同受到惊吓的鸿雁,不敢停留。
最后两句诗写道:“芳洲杜若凭谁采,心逐寒潮处处同。”这里描绘了作者思乡的情感。芳洲指的是故乡,杜若是指代花草。作者思念家乡,却不知有谁去采摘家乡的花草。他的思念之心随着寒潮的涌动而无处不在,与家乡的寒潮同在。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作者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虽然诗中表达了一种忧伤和痛苦,但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
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郯韶。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玲珑四犯四首 其四。清代。蒋士铨。怨海茫茫,将此情填作,镜光缘本。无可如何,泪湿青衫红粉。更制元璧徽诗,乞海内恨人怜悯。断肠词何补摧残,但属有情都肯。风流自古无凭准,是前因、许多伤损。脉脉思量当忏悔,暮怨老天残忍。试想今世今生,即便今年今日。似卿卿两个,一般多少悲忿。
巫山高。明代。王慎中。微流悬溜思鸣佩,血染丹枫想濯裙。十二峰头自翠黛,至今不断雨将云。
浮石春涛。明代。郑廷櫆。一拳鳌屃劈苍波,喷雪连云万象罗。珠浦月明疑露蚌,蜃楼烟断出香螺。龙拖春雨涛还捲,鲲化秋风浪更多。多少狂澜维砥柱,倒浮天驷控银河。
山中访友不值。清代。孙周。策杖行幐上翠微,白云深处扣柴扉。美人不见碧天暮,幽鸟一声花乱飞。
铁五送至蒲河赋别。唐代。方式济。劳骨不遑席,脂车迫东驰。晴日照大野,去去从此辞。相送蒲河阴,感激潜酸嘶。恋景重须臾,念当生别离。我有数行泪,欲堕还自持。死化桑下蚕,吐君衣上丝。生同比翼鸟,夜夜长相思。生死如浮云,素交山不移。
送王道士还山。唐代。李颀。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双峰树下曾受业,应传肘后长生法。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后今不见数十年,鬓发颜容只如是。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宋代。方岳。一片花飞不等閒,对花空手亦何颜。醉乡别在乾坤外,诗社宁谷季孟间。妙句屡移青玉案,佳游仍隔小金山。只应江上烟霏笑,蛮府参军语自蛮。
雨坐读史记忆子中兄茆堂已开北渠赋此奉呈三绝 其二。元代。刘崧。娇儿忍冷戏床前,贪笑痴啼也可怜。乌桕林空红叶湿,萧萧烟火对愁眠。
题历友伯父昆仑山房。宋代。张元。小结横山麓,清知处士家。秋风三径竹,春雨一庭花。跌宕新诗句,萧间老岁华。苍茫时极目,岸帻数啼鸦。
拟东坡谪居三适 其一 旦起咽日。元代。赵秉文。老人畏朝寒,常恨为物役。爬搔未云已,简书催我出。尔来先朝参,晨起喜见日。王事有期程,安能待子息。披衣向东方,聊复效龟吸。渐渐支体柔,谷谷真气入。少焉肝肠暖,阳和通百脉。吾年六秩馀,前路那可必。未来不吾预,已逝安容息。及此未病閒,聊冀一溉益。
寒食。元代。贝琼。不知春已过,一月雨声中。蒲短初侵水,花残更受风。病疑耽酒过,穷觉向诗工。失喜闻莺语,飞来草屋东。
贺邢州卢员外。唐代。李山甫。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重九感兴三首 其一。元代。叶颙。牛山远在乱云中,暮霭荒烟寄断鸿。陶令归来官况懒,孟嘉去后酒杯空。羞将白发欹乌帽,笑看青松老翠峰。千载英豪一时事,菊花冷淡怨秋风。
赠张翁茂仁二丈。明代。程嘉燧。达士志匡时,经纬随弛张。小儒竞枝叶,雕绘攻词章。张翁磊落人,所思济时康。上下数千年,抵掌如倾囊。治乱本代兴,史乘记多方。搜罗到根源,补苴见周防。贾生著《过秦》,荀卿法后王。河汾述元经,斟酌唯行藏。惜哉时命违,白首徒栖遑。材大不谋身,仅饱核与糠。伊余为童儿,见翁吾师旁。开口据上坐,大声论兴亡。斯岂古人欤,自分不得当。何图卅年间,折节夷辈行。扣门来相求,令我神扬扬。谓余可与言,勖之以自强。云堪托子孙,怀此何能忘。萧萧伯通庑,峨峨德公床。过从风雪晨,斗酒激中肠。相彼岁寒松,摧颓阅冰霜。孰知岩壑姿,可以栋明堂。
题美人障子。清代。丘逢甲。春波漾绿小桃红,人在平台曲槛中。好是周郎兵胜后,二乔含笑向东风。
题胡逸老致虚庵。宋代。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江行有感。宋代。文天祥。蒲萄肥汗马,荆棘冷铜驼。巫峡朝云湿,洞庭秋水波。穷愁空突兀,暗泪自滂沱。莫恨吾生误,江东才俊多。
山中夜坐。宋代。林一龙。寒滩远嘶月,遗响到岩壁。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灯微夜气分,星冷山露滴。危坐独何为,人间睡方黑。
醉桃源。宋代。严仁。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孙孝子。明代。郑文康。孙孝子,遗腹儿,生辰孤苦何其奇。三年舅夺母志去,父踪父影茫无知。人有孝心天肯负,旧箧公文天所护。此中遗事宛然存,方知父死边城路。孝子看来悲复喜,和泪和愁戒行李。彷徨匍匐向南奔,瘴雨蛮烟七千里。广西山川浩如海,况复丘陵几迁改。累累相似一何多,知尔荒坟竟安在。纷纷异梦来冥冥,冥冥之中殊有灵。一朝忽得一抔土,鹤骨深藏元姓丁。共言试骨当试血,骨肉相投疑可决。孙郎沥指血如川,渍入骨中红不灭。孝子欢声震若雷,解衣包骨抱归来。南宁郡里新风景,添得孙郎哭父台。
台城路 留宿张龙威艺舫同话丁卯旧游有感用前韵。清代。厉鹗。重来君有搀先卜,灯唇昨宵如语。问讯东湖,年时柳色,犹剩烟中残缕。英游俊侣。叹范蠡船遥,黄公垆阻。一曲南庄,更无人过白云坞。乾坤总成逆旅。化儿多戏剧,颠倒谁谱。风掩閒门,冰凘老砚,绝代空吟贫女。淹留未许。早岁晚天寒,又催津鼓。别梦依依,小楼窗日吐。
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三首。宋代。郭印。少城能款曲,敝馆辱留连。未搅秋风思,还同夜雨眠。烟尘惊绝塞,草木验流年。斗酒君须醉,新诗看百篇。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清代。佚名。肃庄绅緌,吉蠲牲牺。于皇明祀,荐登惟时。神之来兮,肸乡之隋。神之云兮,休嘉之贻。
清平乐。宋代。徐逸。风韶雨秀。春已平分后。陡顿故人疏把酒。闲凭画阑搔首。争须携手踏青。人生几度清明。待得燕慵莺懒,杨花点点浮萍。
春草碧 仆一节从军吴秀间,近始谒告还家,。元代。邵亨贞。又调春草碧词见遗,以识会合之意,情文悃欢,溢於言表,惠至渥也。辄依芳韵,庸写下忱,为先施之期谢云儒冠不解明韬略。底处是生涯,云门约。无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岁暮且归来,情如昨。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门外见仙槎,须停泊。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三岛景长春,寻具乐。
子陵祠堂。元代。宋无。一见故人归去来,渔竿不肯傅三台。汉陵今日无抔土,惟独先生有钓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送王元章北游。明代。全思诚。我从越中归,山水犹在眼。贺湖天寒水鉴净,禹穴木落云气暖。梦中往往复登临,万壑千岩姿萧散。故人山水窟中来,题诗直上姑苏台。酒酣目力隘宇宙,少年笔阵排风雷。谢公屐齿小吴越,北望中原更奇绝。终南太华青未了,桑乾之阴多积雪。送君出门歌远游,自笑把锄空饭牛。功成归来尚黑头,访子却觅山阴舟。
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七蓂余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
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水调歌头(上清江李中生辰)。宋代。石孝友。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七蓂余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谒曾祖提刑墓。宋代。万俟绍之。簪缨辉映绍兴间,身后清贫陋巷颜。犹有云仍在西浙,远思霜露拜南山。祖风三世未应息,天道百年今好还。欲去欲留松一路,藤花染泪路斓斑。
杂兴十首 其十 赵园。元代。赵秉文。佳木千章曲岸南,此园阅世似飞禽。地幽花晚春兼夏,山近岚昏晴似阴。溪雨断桥愁渡水,樵风吹帽怯穿林。马头纳纳沙边路,霜叶浓时忆重寻。
芦沟桥。清代。慕昌溎。晦夜犹留月半环,应怜旅客道途艰。人来京国驰如骛,月到芦沟亦不閒。野雾浓蒸千树合,寒流倒影一钩弯。长安此去无多路,缥缈红云拥九关。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唐代。齐己。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徽上人,真艺者。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移牡丹栽。唐代。白居易。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鹏飞操。宋代。黎廷瑞。朝吾发兮海溟,夕吾抵兮天门。鳞脱躯兮欲蜕,翮之起兮如云。涛山涌兮雪浪,驾天风兮浩荡。霓掩映兮霞蒸,倏横飞兮径上。龙膢余兮凤来迎,帝下观兮环佩鸣。逍遥游兮既极,澹河汉兮无声。河汉无声兮有意,谁知之兮漆园吏。桐之孙兮吏之魂,吏不语兮孙能言。忘言兮且止,极吾思兮隐几。春风菲菲兮杏坛花,春服翩翩兮沂水涯。聊徜徉兮税驾,奚必之兮南华。
春日家禄勋闻命南归感怀作。明代。李因。欲赋《高轩过》,门前到者稀。杨花冲幕入,犹落故人衣。
後元丰行。宋代。王安石。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蹋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拟古七首 其二。元代。周权。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白露沾我衣,众芳忽萎枯。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娄东园雅集分韵得两字。元代。马麟。步出东郭门,曦车籋云上。园容媚婵娟,海色射泱莽。老仙瀛洲来,铁笛旧逸响。好鸟啼木末,惊起飞两两。珍图杂缃帙,于焉得真赏。清驩信浃洽,閒情足萧爽。归欤掩关坐,俗驾毋劳枉。
马上偶成。宋代。陆游。城南城北紫游缰,尽日闲行看似忙。刺水离离葛叶短,连村漠漠豆花香。夕阳有信催残角,春草无情上缭墙。我亦人间倦游者,长吟聊复怆兴亡。
送魏思说历。明代。王慎中。草衰木落故辞新,寂寂幽居避世人。只恐山中忘甲子,题诗为报周王春。
少年行。金朝。李龏。丈夫十八九,骢马拂绣裳。倒插银鱼袋,陪游出建章。醉下酒家楼,轩车满垂杨。君王正年少,无人荐冯唐。
绩溪二咏 豁然亭。宋代。苏辙。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峮山铺。宋代。刘学箕。未说路行难,山深分外寒。晚村林隐寺,春润石鸣滩。薄宦曾无补,劳生敢自安。羽书虽较少,备御莫教宽。
荐冰。宋代。赵蕃。仲月开凌室,斋心感圣情。寒姿分玉坐,皓彩发丹楹。积素因风壮,虚空向日明。遥涵窗户冷,近映冕旒清。在掌光逾澈,当轩质自轻。良辰方可致,由此表精诚。
吸江亭送林隐之山人还永嘉。明代。徐熥。萧萧匹马万重山,遥指家林雁宕间。竹叶难留孤客醉,桃花如笑故人颜。不将旅食弹长铗,已动归心忆小蛮。歌罢骊驹声渐远,吸江亭外即阳关。
次韵奉酬楞伽室老人歌寄怀云门佛日兼简乾元。宋代。张元干。云门道价倾缁白,一去如何经书尺。乾竺宗旨超隐峰,客至不鸣斋后钟。杨岐儿孙真铁脊,二子等是僧中龙。平生我如拆韈线,老来要认本来面。忆昨二老初相知,竹炉拥衲清夜围。佛眼霜颅象懒瓒,圜悟辨口吞韩非。钟山往事无人识,我认二子因师得。楞伽一句作麽生,请问同参俱本色。
送人之官严州。明代。程敏政。渺渺桐江水,矗矗桐江山。上有子陵台,孤绝难为攀。下有七里滩,照影清尘颜。幸哉君宦游,落兹山水间。朝登野亭望,暝见渔舟还。时时得佳句,忘我身抱关。我家水上游,道出清溪湾。因君发乡思,极目江云閒。
小重山。宋代。赵长卿。一夜中庭拂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潮来涨水恰平桥。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坐久篆香消。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过了、可怜宵。
偈十六首 其八。宋代。释士圭。半夜穿针,尽十方皆成线路,你诸人为什么透不过。天明吃粥,无一丝毫不露真机,你诸人为什么拨不转。透不过处,路布分明。拨不转时,真机独露。半夜梦中惊骤雨,三更枕上听秋声。
感遇。唐代。岑参。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诗酒。宋代。陆游。我生寓诗酒,本以全吾真。酒既工作病,诗亦能穷人。每欲两忘之,永为耕樵民;周旋日已久,弃去终无因。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吟哦撼四壁,嵬峨颓乌巾。江上处处好,风月年年新。正尔岂不乐,浩歌终此身。
摸鱼儿。唐代。无名氏。岁华向晚,遥天布同云,霁雪轻飞。前村昨夜漏春光,楚梅先放南枝。叹东君运巧思。裁琼镂玉妆繁蕊。花中偏异。解向严冬逞芳菲。免使游蜂粉蝶戏。梁台上,汉宫里。殷勤仗、高楼羌管休吹。何妨留取凭阑干,大家吟玩欢醉。待明年,念芳草、王孙万里。归未得、仙源应是。又被花、开向天涯,泪洒东风对桃李。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四。明代。王夫之。为怀正在秋冬际,匠意难忘惨淡中。人我众生谁寿者,王侯委巷一雌风。愁唯遇雨怜桃梗,怒即占晴怪土龙。踏地唤天终偪侧,巫咸鸩鸟两无功。
杂感六首。宋代。黎廷瑞。元阳秋转碧,积冻春更好。草力乃如斯,人生得草草。寒暑浩茫茫,哀哉未闻道。
夜泊江上。宋代。寇准。岁暮峡中村,维舟古树根。群峰初落日,夜后独闻猿。流水自无尽,客愁那可论。平明离楚岸,迢递指吴门。
舟。唐代。李峤。征棹三江暮,连樯万里回。相乌风际转,画鹢浪前开。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何当同傅说,特展巨川材。
四景宫词。元代。杨维桢。金刀落雪瓜如斗,小殿风来水杨柳。凤窠长簟不成眠,窃饮君王千日酒。传宣今夜吹玉笙,十指红蚕捻轻手。三十六竿调未齐,小倚琉璃御屏后。¤
白莲。元代。张弘范。洒泪湘妃不喜妆,和烟迷月涨秋塘。翠盘影里呈妍白,恨煞诗人玉有香。
龙图。明代。唐璧。昆仑产灵物,变化何其雄。轰訇雷电飞,浩宕风云从。真容杳难觏,望断天九重。不能批逆鳞,何以抒吾忠。愿言沛膏泽,四海歌年丰。
采桑子 其二。清代。朱祖谋。情知飘泊残春有,自惜年光。不换炉香。坐定愁心小字旁。閒情那及楼东水,凝瞰明妆。琐户文窗。赢得多生梦一场。
上王尚书。唐代。薛涛。碧玉双幢白玉郎,初辞天帝下扶桑。手持云篆题新榜,十万人家春日长。
赋赤松金宣义十月牡丹。宋代。姜特立。赤松元是神仙窟,公独能开韩令花。若使雒阳耆旧见,定应拥褐过君家。
冬夜赏月。宋代。刘攽。晕逐阴风起,光随凛气多。霜应摧桂树,冰恐彻天河。池镜初容鉴,窗棂亦戏磨。关山千里雪,此夕共金波。
度桂岭歌。唐代。刘禹锡。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
五泄雾。明代。徐渭。茫茫一卵未曾分,倍觉悬流渺一痕。大似龙堂灯火暗,香烟几缕自黄昏。
陆敬承有台曰来爽暇日登之漫赋 其二。明代。余继登。登君来爽台,东望平津宅。高门临交衢,轩车填广陌。大命忽以徂,寥落非畴昔。芳树摧为薪,空庭惟鸟迹。盛衰更何常,华豪竟奚益。不如饮君酒,长歌浮大白。世事难具陈,壮士腕空扼。
石经堂。宋代。李石。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箝不语。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坚鑱仅免饱蟫鱼,隘道争来宅狐鼠。此间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夸伛偻。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蜡薰煤染连作卷,玉轴锦装如束杵。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圭组。尔之所得固么麽,我则何由宽击拊。一槌只作一字讹,讹至万千那复数。石经之害此其大,给有鬼神谁可御。忆昔尝为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心知不是世间书,云汉森然城百堵。恢恢帝所有余地,忍使石经留外府。便当连舸下瞿塘,飞上三山如插羽。缣缃舛谬钟鼎暗,天罅岂容无一补。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东西翼龙虎。虽然斯文属兴废,帝既有心天亦许。作诗未用拟韩公,考篆庶几追石鼓。
天南天北。记岁岁今朝,白云凝目。遥想群仙,擘麟行脯,鹤驭丹霞三谷。此日痴儿,多幸引领,诸孙盈屋。齐彩服,对绿阴青子,缓斟??。和睦保吾门,一家诗礼,个是长生?。官不在高,名何必大,无用满堂金玉。但愿太平,无事日用,莫非天禄。从今去,看寿如磐石,鬓须长绿
喜迁莺 寿大人四月七日。元代。程文海。天南天北。记岁岁今朝,白云凝目。遥想群仙,擘麟行脯,鹤驭丹霞三谷。此日痴儿,多幸引领,诸孙盈屋。齐彩服,对绿阴青子,缓斟??。和睦保吾门,一家诗礼,个是长生?。官不在高,名何必大,无用满堂金玉。但愿太平,无事日用,莫非天禄。从今去,看寿如磐石,鬓须长绿
步步高。唐代。无名氏。四更里,玄圃清风细。来往无凝滞。解垢衣。心月高悬照云溪。上天梯。独折蟾宫桂。三界十方惟独步。认得曹溪路。一物无。真欢真乐饮醍醐。不须沽。高唱无声曲。
清平乐 暮归。清代。庄盘珠。月痕才上。暝色和烟漾。扑簌沙鸥惊打桨。趁溜乌篷刚放。溪流曲曲斜斜。转过蓼叶芦花。一点红灯渐近,小桥竹屋人家。
梧桐岭。元代。方回。飞石危如坠,枯桐死不春。雾深云有虎,茅动故愁人。破屋潜饥妪,荒祠画怪神。步行牵瘦马,背汗浃寒身。
扈从车驾巡边过裴村田舍与杨少傅共酌。明代。金幼孜。清朝催上道,出郭听鸣笳。野水流冰涧,江风涨雪沙。清谈驻鞍马,小酌坐田家。扈跸惭衰迈,祇怜两鬓华。
咏千山诗二首 其一。清代。王尔烈。高山天作帝王州,长白尊居望莫由。一石一泉皆化育,千华千顶孰雕锼。水无四渎原依海,山不三公岂屑侯。擅胜生辉应有日,豳岐翘首翠华游。
高鸿送唐彦范司勋移苏守。宋代。郭祥正。高鸿方冥飞,万里不回首。况当移杪时,霜露湿星斗。鼓翼无何乡,永避网罗咎。君子重出处,此义安可负。嶷嶷潭府公,清誉比琼玖。节制临八州,时命非不偶。胡为请分务,念念在林薮。切尝听公言,三朝禄食久。四十有五年,数为漕与守。慎事无纤瑕,收身养吾寿。儿孙皆赏延,君恩诚已厚。朝廷新法度,利害喧众口。纷驰使者车,必行无可否。嗟予力已疲,何以为父母。不待老有请,连章至八九。君相惜其才,符竹今仍剖。苏台古名邦,震泽当户牖。拜恩臣岂邀,客贺但挥手。便道将径归,辞疾上印绶。家园瞰西湖,云月是邻友。翛然一榻外,长物复何有。隐几悟僧禅,颓形若陵阜。不学陶朱公,反为利端诱。不学陶渊明,区区爱琴酒。文王如搜贤,肯弃渭川叟。行己无固必,资深逢左右。重来作霖雨,一洗苍生垢。信哉孟轲氏,和任著伊柳。独善名易灭,兼济垂不朽。噫嘻高鸿篇,在理或可取。
勘灾 其一。清代。周凯。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墙堆老古石犹白,菜煮糊涂粥亦蓝。牛粪烧残炊榾柮,鱼粮乏绝摸螺蚶。剧怜人与鲛人似,可惜冰丝不育蚕。
赠牧童。元代。叶颙。牛背夕阳红,行行逐断虹。烟迷青嶂雨,云度小溪风。短笛江村晚,长吟宇宙空。几回芳草岸,高卧月明中。
浙寇败走诗以识喜。明代。何乔新。幽壑鼪鼯昼啸号,騑騑驷牡敢辞劳。霜凝玉斧妖氛豁,云拥牙旗杀气高。荒垒羁魂飞夜燐,长溪战血涨春涛。归来不用歌铙曲,皎月当台咏载櫜。
雨晴。明代。李舜臣。宿雨霁丹晖,高天出翠微。花如新濯锦,草似偶含玑。残雾凭楼宿,轻霞度阙飞。莺歌应满树,兰气渐通扉。
题东山道僧。宋代。徐玑。古院嵚崎石作层,绿苔芳草近郊坰。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裹青。静与黄蜂通户牖,閒将白鸟共沙汀。道人亦有能琴者,一曲清徽最可听。
沙塞子(中秋无月)。宋代。周紫芝。秋云微淡月微羞。云黯黯、月彩难留。只应是、嫦娥心里,也似人愁。几时回步玉移钩。人共月、同上南楼。却重听、画阑西角,月下轻讴。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九。宋代。裘万顷。纷纷眼底正争驰,我独冥心绝五綦。说与傍人俱不信,故山惟有白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