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呈德瞻。宋代。刘錡。门外蹄轮任迹疎,一廛深称水云居。平生事业将何用,叹括空能读父书。
《用前韵呈德瞻》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錡。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平凡生活和对学问的思考,展示了他对家族传承和学识追求的矛盾心境。
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门外蹄轮任迹疏,
一廛深称水云居。
平生事业将何用,
叹括空能读父书。
诗意: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门外的车马轮迹稀疏,显露出家中平凡的境遇。接下来的一句提到作者的住所,称之为"水云居",意味着它的地理位置深处,远离喧嚣,宛如居住在水云之间。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事业的追求和价值的思考,他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后一句是作者的叹息,他感到对于父亲的书籍只是空洞的阅读,没有实际的应用,而这又让他感到无奈和失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的环境和内心状况,展现了他对生活和学问的思考。作者住在一个平凡的地方,远离世俗的喧嚣,这种环境给他带来了宁静和思考的机会。然而,他对自己的事业和学问的追求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对父亲的书籍只停留在空洞的阅读上感到失望,似乎对于知识的追求没有实际的意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迷茫和无奈的情绪,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冲突和困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平凡生活和学问追求的反思,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它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价值和追求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才能的怀疑和对传统学问的疑问,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抒情性。
仁宗昭皇帝挽词。唐代。王英。岁晏桥山路,风凄薄暮天。珠襦函夜月,石马锁寒烟。尊谥高千古,陵祠享万年。遗民念恩泽,犹想奏薰弦。
次韵茂洪觅蜡梅。宋代。张镃。世路嵚崯费折枝,退耕非我更其谁。真花似假无心咏,只诵涪翁旧日诗。
题赵松雪八骏图。明代。谢肃。秀麦春风满旧都,王孙行处每踟蹰。銮旗一去无归日,空写瑶池八骏图。
夜读太玄。宋代。释文珦。虚室冷云边,消閒读太玄。未须求甚解,聊复竟余篇。夜永残膏薄,天高列宿悬。有蓍还懒揲,休咎已俱捐。
合州写怀(二首)。明代。梁潜。忘却儒官冷,谁为蜀道吟。一身犹长物,万事岂关心。水鸟窥鱼立,山云带雨沉。人生聊适意,莫受旅愁侵。¤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元代。邓牧。南谷仙翁游八极,千山万山远相揖。翩然一笑玄盖天,草木尘埃总湔涤。晋人伏虎老空岩,秦代隐仙遗有声。幸喜仙翁能好客,羽衣谈笑晚风清。
十日菊。宋代。谢翱。今日非昨日,尚觉秋英好。明日异今日,秋英讵云早。所以惜芳人,采撷常贵少。而彼千载士,怜尔独皎皎。晞霜敷朝荣,零露抱夕槁。千载且复然,一夕宁恨老。
雪後寄谢济公、材翁联骑来访,进退格。宋代。杨万里。封胡连璧雨中来,目送皈鞍怅独回。隐几读书寒入骨,开门落雪皓平阶。急寻火阁温双手,自唤儿郎共一杯。念汝野梅官柳路,地炉松叶买茅柴。
题东玉师府所藏潇湘图。宋代。戴表元。少年魂梦底曾间,多在江湖烟水间。今日精蓝方丈地,倚窗眠看洞庭山。
方具免牍走笔次竹溪中书韵。宋代。刘克庄。不知捷径在终南,应是癯儒骨相凡。马负遥瞻隔河洛,牛车蚤已出殽函。自怜鬓雪今垂领,岂料条冰晚入衔。望见蓬莱吾足矣,逆风不虑更吹帆。
平定回部凯歌 其二。清代。纪昀。妖星堕地响如雷,风卷阴云万里开。边月高高天似水,捷书一夜过轮台。
沁园春。元代。侯善渊。道德阴符,宝藏灵文,贤圣尽钦。论杳冥恍惚,精微至道,有无升降,动静浮沉。六洞飞玄,三宫妙化,*匹双关两间侵。明虚谷,大无穷无测,非浅非深。灵光照满清音。混一气方知合古今。奈迷人不晓,多能几会,傍门小法,乱觅胡寻。背觉合尘,朝闻夕改,马劣猿颠难捉擒。休嗔道,恐功无显验,败坏初心。
得杭州郑资政书。宋代。宋祁。误抛荷橐别云裘,天赐疏慵卧治州。辕下已疲犹恋主,道边宁死不为钩。风波路恶惊危涕,蓬葆年侵变黑头。独喜故人恩契厚,冷灰遗甑远相求。
拨闷二首 其二。明代。苏仲。郁结填胸强自排,乐天如我有何哉。且将心地宽些著,把个眉头大展开。纵酒放歌寻我事,随风步月免人猜。英雄千古今何在,借问曾经几劫灰。
舟行五绝。宋代。张耒。天寒野店断人行,晚系孤舟浪未平。半夜西风惊客梦,卧听寒雨到天明。
石{上巩下石}。宋代。艾申。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滴□岩已竭,神运□常空。人入嵌□里,春归秋□中。□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元代。方回。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大圭全粹质,劲柏挺长身。仓卒完乡县,艰难寝战尘。深惭铭笔短,未足永坚珉。
暮春伯宪留饮席上走笔戏成二首。宋代。强至。春从花际来,却向天边去。莺蝶空徘徊,寻春不知处。
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门叔父招。宋代。梅尧臣。共是干时者,同为失意人。言趋太原召,如忍宛陵亲。笳鼓听临塞,琴书未离身。别君无斗酒,当识士安贫。
好事近(仰赓圣制)。宋代。曾觌。摇扬杏花风,迟日淡阴双阙。丝管缓随檀板,看舞腰回雪。龙舟闲舣画桥边,须趁好花折。频劝御杯宜满,正清歌初阕。
江上别友人。宋代。薛师传。秋江涓涓帆乱飞,秋山皎皎含斜晖。君趁江流去已远,立对青山不认归。知君不惜南来信,只恐衡阳雁足稀。
疾邪诗。两汉。赵壹。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从军行 其一。宋代。严羽。朔风嘶马动,遥想雁门秋。负剑辞乡邑,弯弓赴国雠。黄榆连白草,河陇去悠悠。报主男儿事,焉论万户侯。
长相思。宋代。石孝友。蝶团飞。莺乱啼。陌上花开人未归。碧台歌舞稀。月入扉。风满帷。坐到黄昏人静时。清愁君不知。
送黄提干赴班。宋代。李昴英。不枉金兰贮一贤,唱名重见冕旒前。省闱见说第三赋,选调犹迟十八年。据实语人南峤事,无多行李浙江船。壶山群彦官今紧,直谅如今合茹连。
纵笔二首。宋代。刘克庄。发似秋霜身槁枝,相逢惊怪此翁谁。能啖范丈齑盐日,曾识荆公疥癣时。不待姓名尊德齿,要知戒腊□须眉。融修汉士中翘楚,商略总堪大小儿。
访隐者不遇。宋代。陆游。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时数点。兰亭在眼久不到,每对湖山辄怀歉。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独携拄杖行造之,枳篱数曲柴门掩。笛声尚斤人已遯,日啜薄糜终不贬。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元代。贝琼。衣冠且从俗,犹有晋风流。我爱陶贞白,人称马少游。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
醉蓬莱。宋代。刘性初。喜首夏清和,槐绿成阴,榴红正朵。仙鹤蹁跹,来致千秋贺。南极长明,后天不老,瑞霭浮青琐。满树蟠桃,瑶池捧献,一年一颗。好敞亭台,胜添花柳,时醉时歌,时行时坐。受用黄庭,宝熟丹田火。晓对青山,日吟白发,尽功名江左。戏彩亭边,陶陶自得,有何不可。
夏日池上。宋代。宋祁。溪流来不近,永日映霞霏。水荇自相缭,汀禽无次飞。颓沙时损路,幽濑忽藏矶。谁欲留连我,相将日暮归。
次韵酬何伯修。宋代。刘弇。广场较艺号肩摩,笔挫千人敏若梭。共喜此声传烜赫,直应无物避爬罗。雅音尚汩多哇郑,荆璞谁收屡献和。洗眼今看色丝语,快于执热濯东波。
赠潘接伴。宋代。虞俦。淮海相逢便说诗,新来匡鼎解人颐。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每见朋游谈警策,偶因王事得追随。西湖近报梅花约,归趁东风第一枝。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宋代。陈傅良。喜说徐卿得二雏,吾家波及亦君余。青衫手板宜从此,断简家藏莫付渠。但欲健如黄犊走,不妨错写弄麞书。更看汤饼频频供,笑索梅花到岁除。
芜湖。宋代。董嗣杲。规规安利欲,扰扰竞光阴。男邑濒江尾,商家截市心。炎凉难洗荡,风月易招寻。见说圩田熟,欣逢节序临。
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元代。方回。太学师名士,初逾志学年。树蘐竭甘旨,肯室擅林泉。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