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书史四首。宋代。王梦应。林塘万绿压沈沈,云满吟窝足靓深。几朵青山成畏友,一窗白日照初心。
《呈李书史四首》是宋代诗人王梦应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林塘万绿压沈沈,
云满吟窝足靓深。
几朵青山成畏友,
一窗白日照初心。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并表达了一种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前两句"林塘万绿压沈沈,云满吟窝足靓深"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塘景色。林塘中的绿色植物繁茂得让人感到压抑,而浓密的云层则充满了吟唱之声,给人以深邃的印象。通过运用形容词和动词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然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来的两句"几朵青山成畏友,一窗白日照初心"则表达了作者的思考与情感。诗中的"青山"象征着远方的彼岸,几朵青山成为了畏友,使人望而却步。而一扇窗户透过白日的光照射着作者内心最初的想法。这里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思考。
整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映射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林塘的繁茂和云层的深邃暗示了生活中的压力和迷茫,而青山的畏友和白日的初心则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和初衷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构思,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追求的思考与感悟。
王梦应,字圣与,一字静得,攸县(今属湖南)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调庐陵尉。...
王梦应。王梦应,字圣与,一字静得,攸县(今属湖南)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调庐陵尉。
将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宋代。舒岳祥。天地悲歌里,江城战血余。哀湍泻坏道,斜日照残书。发秃因慵栉,园荒亦懒锄。旧来双紫燕,随我到茅庐。
饭後偶题。宋代。陆游。环堵萧然百虑忘,天教得饭饫枯肠。长桥鮓美桃花嫩,北苑茶新带胯方。漠漠寒花欹晚照,翩翩孤蝶弄秋光。解衣扪腹西窗下,赖有新诗破日长。
贻亮上人。唐代。方干。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
次韵前人伤古。宋代。陈著。当年天与裤中儿,天到如今不与时。事变风涛掀地轴,军声电雹散雷槌。鬼蓝柄国苦相误,佛会守城甘自痴。旗盖已随□驾去,留西太乙更谁欺。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陈睦。孔戣佳政在番禺,严助终年厌直庐。欲解尘缨临曲水,忽惊计吏拜高车。行归天上参鹓侣,暂向江边驻隼旟。正想题诗凭郡阁,秋波绿净落芙蕖。
对酒。宋代。陆游。社醅又借醉颜酡,手挽邻翁作浩歌。江月偏能照蓬户,京尘终不污渔蓑。苦吟且复欹吾帽,对弈真当烂汝柯。回首纷纷俱梦耳,人间何处有天魔!
梅花集句 其一四一。金朝。李龏。有花偷笑腊前枝,笔写春闱客赋诗。独夜客心何处是,和烟和雨雪离披。
书事。宋代。晁说之。逋亡今五月,百感若为情。马借从军没,舟疑破浪轻。奏书无路达,故里有谁耕。戴笠蓑衣雨,犹怜李少卿。
夜意。宋代。陆游。名姓人谁记,形骸老渐侵。酒悭停剧饮,诗退负高吟。雨隔疏更断,云藏古院深。衰迟常兀兀,惆怅少年心。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清代。佚名。帝神来格,靡祀不从。侑坐有食,独升祖宗。在庭祗肃,展采错重。三献之礼,百年之容。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元代。方回。秋崖犹子蛟峰弟,同榜三人老弟兄。君玉中尝辞直指,去言晚乃佐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