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朗读

《酹江月/念奴娇》是宋代诗人林正大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杏花春晚,散馀芳、著处萦帘穿箔。
春天的晚上,杏花散发出香气,扑面而来,穿过帘子和薄纱。

唤起幽人明月夜,步月褰衣行乐。
呼唤起那位在幽谷中的人,在明亮的月夜里,穿起长衣,行走欢乐。

置酒花前,清香争发,雪挽长条落。
摆放酒杯在花前,清香争相飘出,像雪花般飘落。

山城薄酒,共君一笑同酌。
山城里的酒淡而美,与君一同分享欢笑和饮酒。

且须眼底柔英,尊中清影,放待杯行数。
眼中应该留下温柔的倩影,杯中倒映着清澈的影子,等待着酒杯的交替。

莫道洞箫声断处,月落杯空牢寞。
不要说洞箫声音消失的地方,月亮落下,酒杯空空,寂寞无聊。

只恐明朝,残红栖绿,卷地东风恶。
只担心明天,残留的花瓣凋谢,翠绿的叶子枯萎,东风卷起尘土,变得狂暴。

更须来岁,花时携酒寻约。
还需要等到来年,花开之时,携带酒意共赴约会。

这首诗以春天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花香四溢、月明如昼的美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花香、月色和酒宴,表达了诗人与他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以婉约柔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夜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温馨而忧伤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林正大

林正大(约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词人。字敬之,号随庵,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前后在世。开禧中(1206年)为严州学官。其好以前人诗文,檃栝其意,制为杂曲,因此被称为宋代最为“专业”的檃栝词人。传世作品有《风雅遗音》二卷,共计四十一首词。...

林正大朗读
()

猜你喜欢

槎牙高树萧梢竹,绝岛风烟开短轴。
更烦点笔作衰翁,啸月吟风饮山渌。
()
岁计无馀逢谷贵,晚餐有味觉蔬嘉。
赊邻人酒堪留客,藏善和书尚满家。
稍喜熊儿理精熟,常嫌犬子赋虚夸。
鲁论新义何时毕,相约溪头共看花。
()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

愁。整日无言独倚楼。月如钩,寂寞似寒秋。

()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
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
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
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

遇合时多故,风云气自强。补天烦大笔,医国见名方。

恻怛忧民意,殷勤荐士章。可能遗一老,谁复问穹苍。

()

侵晓乘凉偶独来,不因鱼跃见萍开。

卷荷忽被微风触,泻下清香露一杯。

()

吾与子所居,相去二百里。

建昌吾之邻,其实同郡耳。

()
春事都无十日留,何妨款段出城游。
榴花不入诗人眼,柳絮偏供客子愁。
枝上五禽言似诉,笼中二鼠去如流。
斜风细雨湖山路,一片花飞人荷楼。
()
()

风雨蛟精出,搴帘湿奕棋。三秋纷赴节,六月乱添衣。

酒酌频踰醒,笙歌爽更徽。晚晴还有月,今夜不须归。

()

青云早折桂林枝,鄂渚鸣琴有去思。为爱罗浮峰顶月,清光犹得照朱丝。

()

微宦不适意,一身抱长忧。况此凶歉年,饿者拥道周。

及物岂无念,越职非所尤。博济古云难,劝分动成仇。

()

水穷云四起,出岫本无心。莫负苍生望,须为旱岁霖。

()

乡里争传此会贤,漫游不负出山年。祥风淑气青春候,瓦盏蔬盘既醉天。

早见清平归五岭,迩来安攘靖三边。人间雅遇应能几,一笑尊前乐事全。

()
正家丰。
不争锋。
猛烈灰心王害风。
先归三岛峰。
()

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

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长安只千里,何事信音稀。

()
烟林褪叶。
红藉游人屧。
十里秋声松路,岚云重、翠涛涉。
伫立。
()
敝屣浮云世所难,谁堪走俗抗尘颜。
海鹏已激三千里,天马终归十二闲。
醉发杖藜云逐逐,香凝宴寝雨斑斑。
林泉久假皆吾有,何必捐金更买山。
()

西崦落照晕金钲,敛退痴云作嫩晴。
忽忽暝烟行十里,前头灯火是鹃城。

()

秋净星河夜色遥,江城独坐思迢迢。烧残小阁双银爉,听尽高楼几玉箫。

桂送暗香如妒月,竹摇疏影欲凌霄。昨朝画舫逢佳节,撑到西湖第几桥。

()

未知檐溜积,池水底般深。旧药应成次,新篁定出林。

萧清全洗俗,疏野最宜心。正有伊人想,冲烟未可寻。

()
异人锺秀气,草木亦精神。
见说为渔父,谁知悟道真。
仙家多胜景,世路有迷津。
安得骑黄鹤,相随入昊闵。
()

玉镜悬高座,金轮压大荒。国疑游净乐,山似踏清凉。

殿吐祥云色,窗含慧日光。虹霓行画壁,牛女宿雕梁。

()

白叟黄童半醉醒,酒阑连袂踏歌行。百年盛事先珍重,为写新诗托姓名。

()
隆中卧龙公,平昔事耕钓。
无言顾同侪,高视独长啸。
彼宁惜开口,顾尔非同调。
何事逢玄德,曹孙一言料。
()

张家界,画世界。亘古画卷今始开。游人得登黄石寨,目不暇接口钝呆。

无数仙翁九天来,或拱或揖各庄谐。肩披缨络袒胸脊,腰系翠裘锦绣堆。

()

绿阴清昼。雨茸梅子黄时候。华堂金兽。香润炉烟透。

舞燕回轻袖。歌凤翻新奏。院静人稀,永日迟迟花漏。

()
灯头异花垂永夜,占云名日当有赦。
咄哉无烦汝报我,三年郊恩遍天下。
知人所知岂神圣,偷欢送喜真便佞,犧卦箕疇汝讵知,冰冻火炎予不问。
曈曨日出迎赦来,沸渭颂声何休哉,陛下万岁御九垓,王母献寿沧海杯,更看正仗单于陪。
()
翠华绛节去忘还,辇路宫墙坏旧山。
青史空文兴废后,玉真馀恨有无间。
杖藜一笑缘危径,弄笔高吟望故关。
足力怪君强健甚,惯行栈道不为艰。
()

不惮风霜道阻修,一瓶一钵少迟留。稽山未可轻归去,浮石精蓝况旧游。

()

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

()
救鲁亡吴事可伤,谁令利口说田常。
吴亡必定由端木,鲁亦宜其运不长。
()

故国山河在,孝陵秋草深。寒云自来去,遥望更伤心。

()

空响萧萧似见呼。溪昏树暗觉神孤。微茫山路才通足,行到山深路亦无。
寻草浅,拣林疏。虽疏无奈野藤粗。春衫不管藤搊碎,可惜教花著地铺。

()

新知感良晤,酌酒一高歌。念我栖岩壑,生涯恋钓蓑。

花开仙洞景,客泛佛溪舸。鸡黍能无厌,仍期结薜萝。

()
后谈空有众皆捐,字字无空透色鲜。
八万法门从此入,如今唤作老婆禅。
()

古井九仞馀,不如人意深。薄交屡识面,岂若两同心。

子行风霜野,我望云山岑。相邀自远树,莫忘惠德音。

()

莫怕南风且尽欢,湘山多雨夏中寒。

送君万里不觉远,此地曾为心铁官。

()

栽竹种松桧,十年未成阴。
昔人定知我,为我养南林。

()

一入双溪不计春,鍊暴黄精几许斤。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

明镫绿酒五花裘,客舍新秋萤火流。问君不饮真何事,明日出城风叶愁。

()
遮日云生忽复收,黄鸦鸣唤伴林鸠。
也知雨意逢秋作,未害山翁竟日游。
陌上驿亭双只堠,烟中渔钓两三舟。
归迟不是寻诗料,秣蹇民家偶小留。
()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
萧詧数步开臭,荀令三日犹香。
老子年来鼻塞,不分鲍肆麝房。
()

幽亭半面俯崔嵬,槛外波光一镜开。何处旧游偏得似,白云孤倚妙高台。

()

窥豹曾容见一斑,孤高凛凛固难攀。早应拔宅朝元去,犹有遗踪在世间。

舒啸款谈虽可想,赏风吟月未终閒。诸郎莫为功名老,须信移文下北山。

()

丽日凝丹阙,光风拂紫闱。
欲知春色早,先上赭黄衣。

()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

明媚如怀玉,奇姿自托幽。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

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

()

经年因病废吟诗,兴至吟随不自知。凡鸟啼皆如百舌,老梅花不肯多枝。

幽当翠筱苍松合,静是清泉白石宜。潭影千年成故事,山僧誇向客游时。

()

浮屠残铎旧朝遗,扶杖何须夙有期。雪里敲门僧定后,松间振锡鹤归时。

一炉芋火三更话,七个蒲团百丈规。壁上灯微钟鼓寂,寒襟如水自应知。

()

忧来感人心,把菊行东篱。悠然南山句,忆此删后诗。

诗亡绝遗响,菊在馀幽姿。麟洲有达士,与菊心相期。

()
昔年宦路意相倾,四纪中间一寄声。
贤嗣登门如对面,新诗缄兴见输情。
安舆方拟来岩邑,急讣俄传上玉京。
叹息于今尠人物,短章吟罢泪沾缨。
()

五岳精华裂,三光度数分。

人才非是少,事业未之闻。

()
落手新诗吮复吟,自甘壁角挂枯琴。
祈光已吸金茎露,张野俄聆帝乐音。
疗我平生风雅渴,放君高步隽英林。
人间梦想珊瑚树,龙护灵湫万仞深。
()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

巧制新章拍拍新,金罍巡举助精神。

时时欲得横波眄,又怕回筹错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