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宋代。汪元量。太湖风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是宋代文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湖风卷浪头高,
锦柁摇摇坐不牢。
靠著篷窗垂两目,
船头船尾烂弓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太湖上行船时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太湖上风势猛烈,掀起的浪头高高翻滚,使得船只不稳定,锦柁摇摇欲坠。作者坐在船上,靠在篷窗上,低垂着双眼,感到眩晕和不适。船头和船尾的弓刀已经腐朽破损,显示出船只的年久失修。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太湖风浪的狂烈和船只的摇晃,展现了作者在船上的艰难境遇。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如“太湖风卷浪头高”和“锦柁摇摇坐不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风浪和船只的不稳定。同时,作者通过靠著篷窗垂两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眩晕和困扰。最后,船头船尾的烂弓刀象征着船只的年久失修,进一步强调了船的破旧状态。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太湖上的艰苦环境和船只的破败状况,传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绪。它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水乡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写景写情的手法和对细节的关注,使得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野庵分题 柳色。宋代。史浩。何处朱门窈窕深,萧然一径绿成阴。回眸却笑阳关道,匹马区区走到今。
大射登歌。隋代。牛弘等奉诏作。道谧金科照,时乂玉条明。优贤飨礼洽,选德射仪成。銮旗郁云动,宝轪俨天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鸣球响高殿,华钟震广庭。乌号传昔美,淇卫著前名。揖让皆时杰,升降尽朝英。附枝观体定,杯水睹心平。丰觚既来去,燔炙复纵横。欣看礼乐盛,喜遇黄河清。
梦馀轩。明代。释函是。浪迹阎浮四十春,依稀重记劫前身。白云万里空双眼,绿影横空足几人。近竹淡烟他日梦,隔桥明月旧时津。江山今古长如此,高卧峰头我欲贫。
次韵郑总干。宋代。方岳。过从一笑酒瓶空,不是樵翁即钓翁。偶种竹成俱崛强,旋移花活尚神通。前身已化归辽鹤,醉帖犹传戏海鸿。新贵少年吾自老,世间白发几曾公。
八声甘州(胡存齐除泉府大卿)。宋代。赵文。记年时、快马上青云,而今衮衣还。问公归何有,春风万斛,散满人间。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宰相从来有,几个朱颜。梅雨槐风清润,正台星一点,光照龙湾。赴经纶余暇,按行紫芝山。念江南、民生何似,把囊封、奏上九重关。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
守岁诗。宋代。苏轼。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代友寿慈溪林母俞太夫人八十。清代。王家枚。俭德相仍久不渝,慈闱贤淑貌曹姑。丸熊夙励当年学,封鲊犹循先世谟。令子才名高北斗,老人星彩溢南弧。绛纱拟晋宣文颂,也作凫趋献一觚。
春日杂兴。宋代。方岳。残雪初清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高人合着山岩裹,纵有穷愁彻底清。
题天台采药图。元代。于立。天台之山,千崖万崿。下压玄阴之九垒,上通青天于一握。长松古桧阴森蔽白日,飞湍悬瀑澒洞振岩壑。穷搜远讨不可极,中有仙人在寥廓。褰衣涧曲者谁子,似欲长往穷冥漠。石桥流水定何处,鸟啼春暮桃花落。但见霓旌飘飘集仙侣,丹光翠色映楼阁。授子素书仙可学,况有琼浆与灵药。云霓衣裳霄雾乐,瑶床玉枕真珠箔。此中居处良不恶,胡乃区区念城郭。世道日偷民德薄,变转更迁如六博,人间不似山间乐。呜呼,人间不似山间乐,胡为丁令归来化为鹤。
上美叔知司。明代。林弼。峨峨紫芝山,汤汤柳江水。嶷嶷陈知司,长材抱奇伟。华裾粲云霞,芳佩袭兰芷。种薇山之椒,栽莲水之涘。莲香秋益清,薇花晚逾紫。草檄疾何痊,出奇敌自靡。艰难政需贤,通济况如子。行当振家声,庶以光世美。高步登云霄,奋身脱泥滓。勿著从仕衫,愿听尚书履。
题牧隐二首。宋代。袁说友。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要令天下归吾牧,莫为牛羊遽绝人。
梦绕荷花国。遍□□、橘州柳市,芙蓉巷陌。桂社兰乡白苹里,月冷波寒之夕。有孤鹜、落霞知得。一鹤横空云漠漠,见梅梢、万粒真珠滴。犹未把,寒香惜。画楼何处吹瑶笛。便□□、酥颦玉笑,露松霜瘠。姑射真人游紫府,下戏三江七泽。此莫是、冰魂雪魄。半逐风飞半随水,半在枝、半落苍苔白。酒醒後,晓窗碧。
贺新郎·梦绕荷花国。宋代。葛长庚。梦绕荷花国。遍□□、橘州柳市,芙蓉巷陌。桂社兰乡白苹里,月冷波寒之夕。有孤鹜、落霞知得。一鹤横空云漠漠,见梅梢、万粒真珠滴。犹未把,寒香惜。画楼何处吹瑶笛。便□□、酥颦玉笑,露松霜瘠。姑射真人游紫府,下戏三江七泽。此莫是、冰魂雪魄。半逐风飞半随水,半在枝、半落苍苔白。酒醒後,晓窗碧。
谢刘监察质卿见寄。明代。谢榛。清霜肃海岱,春到野夫边。骢马劳今日,苍生望有年。旧交仍杖屦,遐思各云天。为问齐中俗,何人似鲁连。
寄二华隐者。宋代。种放。我本厌虚名,致身天子庭。不终高尚事,有愧少微星。北阙空追悔,西山羡独醒。秋风旧期约,何日去冥冥。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其二。宋代。苏轼。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韩公祠堂。宋代。孔武仲。曾持金节抚淮壖,磊落英姿正少年。万里风鸿看振翼,一时毫素冠凌烟。新祠更慰舟人望,遗像仍从幕客传。精爽威容俱不泯,今骑箕尾在青天。
桂花。唐代。邵清甫。绝怜月殿好根荄,流入人间次第开。只有君家双种好,馨香曾达九天来。
薄暮自近村归新庄精舍。清代。林占梅。閒来野老话桑麻,谈罢归时兴趣赊。水足春田看叱犊,日平暮树听啼鸦。连村修竹阴随步,一路芳荪绿到家。自掩荆扉灯上后,拨炉重试雨前茶。
喜晴诗。南北朝。庾信。比日思光景。今朝始暂逢。雨住便生热。云晴即作峯。水白澄还浅。花红燥更浓。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
题小室二首。宋代。刘克庄。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着禅龛。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
浮丘山居十首 其十。明代。李云龙。正喜长林下,玿珰为扫除。谁知陵谷变,忽到水云居。芜没真人迹,苔荒太史书。仙家亦消歇,尘世复何如。
憩桃花园。明代。张羽。古巷号桃花,茅檐背竹斜。卖蔬供北郭,放水与西家。土脉通潮信,湖光助物华。我来思借地,学种五文瓜。
赠别僧绍存 其一。宋代。王庭圭。住山骨相无人识,何处头陀忽扣关。第一座中闻謦欬,已知输却大沩山。
伤桑。宋代。梅尧臣。柔条初变绿,春野忽飞霜。田妇搔蓬首,冰蚕绝茧肠。名翬依麦雊,戴胜绕枝翔。不见罗敷骑,金钩自挂墙。
饶平杂诗 其七。清代。丘逢甲。山城落叶客衣单,海气阴阴夕照残。愁向尊君台上望,九秋风雨北来寒。
七月十四立秋雨后望月二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雨后秋来色倍新,行云万里为何人。颇疑物象时绸密,更使空华日布匀。几叠幽山光抱玉,无边碧海气吹银。稍需金镜浮天汉,自有冰心出世尘。
有感 其二。元代。王冕。黄花浑未放,白雁最先来。好景无人识,新诗只自裁。烽尘迷玉垒,烟草没云台。今古英雄事,何如水一杯?
伤心诗。清代。钱秉镫。三十年来底事忙?梳头一半已成霜。宵寒被裂山僧绽,病卧药香小竖尝。羡尔渔樵能絜耦,看人儿女喜还乡。飘零莫忆家园事,记得团圞夜绕床。
送林子柄缙云令。宋代。葛绍体。交情苦疎阔,君复是行人。灯火谁同坐,诗书只自亲。丹枫苍岭晓,黄菊好溪春。一别三年远,相思入梦频。
铁君惠书,有“玉想琼思”之语,衍成一诗答之。清代。龚自珍。我昨青鸾背上行,美人规劝听分明。不须文字传言语,玉想琼思过一生。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清代。佚名。赫赫高禖,万世所祀。其德不回,锡兹福祉。蕃衍椒聊,和平芣莒。傅类降康,世济其美。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八。清代。朱彝尊。阿侬家住秦溪头,日长爱棹横湖舟。沾云寺东花已放,义妇堰南春可游。
减字木兰花。元代。仇远。三生杜牧。惯识小红楼上宿。压帽花斜。醉跨门前白鼻騧。归来寻睡。懒拨熏炉温素被。两袖香尘。肯信春风老得人。
梅。宋代。王洋。心妙意难到,理浅语易俗。惟此公共美,路坦行自跼。强勉思攀陪,虽恳不见录。料想何水曹。平生一夔足。
送崔秀才游江陵。唐代。朱庆馀。樽前荆楚客,云外思萦回。秦野春已尽,商山花正开。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扬颜。宋代。曾巩。扬雄纂言准仲尼,颜氏为身慕虞舜。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
寄抚州钟郎中。宋代。徐铉。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罇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送顾禄百外孙。明代。张大受。博识虫鱼晰,闲吟花草工。长康三绝擅,东野一身穷。老我离思外,慈亲望眼中。荣名真不朽,云树隔还东。
闻苏斋还京谢恩复守台郡次韵 其二。宋代。章甫。双清心迹不沾尘,宦海茫茫自在身。大任仔肩留健者,苍生引领出斯人。蹇驴北上谁周急,驿马南驰不患贫。要地由来关廑念,闽疆重与腹心臣。
题魏尚默新亭 其二。明代。谢廷柱。赏心频有约,胜境在邻西。竹下窥苔石,花阴听午鸡。微躯空物役,适意即岩栖。坐对蟾光上,瓶封屡折泥。
题南泽湖别业草亭。清代。郑迪。家居无四邻,绕屋清湖水。潭花与谷鸟,相对衡茅底。樵唱笛边闻,渔歌镜中起。麦圃秋既成,瓜田旦犹理。时与休芸人,同归竹林里。门闲吏不过,黍熟酒还旨。自是羲皇民,吾当慎终始。
裸人丛笑篇 其十五。清代。孙元衡。群嚼玉英粲,醽醁为氤氲,屏五齐三事而狄康不闻。准身准口量馀粟,一榼一瓢万事足。蚩蚩者无怀古民,白刃酣交醒觳觫。
杨隐者宅观菊 其一。明代。许继。谋拙生事微,安取沽酒钱。佳辰耻虚爵,黄花负秋妍。敛襟倚凉风,举首望远山。真意固有在,薄俗漫相怜。
浪淘沙令。金朝。刘志渊。休执相皆空。徒滞顽空。劳劳不见有中空。空里混成神妙体,空乃不空。此理是真空。物物明空。念无念念不争空。照见缘空成深智,方了圆空。
自题三十八岁小照 其二。清代。郑孝胥。吾年垂四十,颇亦厌虚辞。结习浑难尽,鸣秋略有诗。
石城山。隋代。史万岁。石城门峻谁开辟,更鼓悟闻风落石。界天自岭胜金汤,镇压西南天半壁。
蓟门春晓。明代。潘梅。万里鸣驺入帝京,春风骀荡曙云平。祥光隐隐金为阙,佳气葱葱玉作城。南海日浮龙舸远,西山天敞佛灯明。惟馀湛露深汪濊,嫩柳新蒲太有情。
惜阴。明代。何吾驺。閒逐东风看云懒,绿肥红瘦芳郊满。抛书捲帘寂不关,睍睆一声黄鸟缓。一声昨夜遍梁园,上下春阴索鸣伴。中有高士琴乍希,寒食清明能几时。乍似故人轻回首,欲寻消息不胜思。细雨灯前问生计,何人抚髀忽成悲。若办麒麟千古事,肯待羊昙一局棋。时亦不可失,岁亦不我与。严子滩头渡急湍,一篙一撑好上去。家家载酒出芳阡,欲待留春春何处。
友雅堂为省亭宗侯题 其二。明代。王世贞。大雅久不作,知君夙尚深。屏除阿堵物,清得刹那心。有地非金埒,无弦祗素琴。正平未牢落,北海晚知音。
题海右陈人集。清代。田同之。水部风流忆昔闻,还山春事许谁分。平原岭下遗芳佩,十卦斋头剩夕曛。曾是虞山高品第,却教德水让清芬。一编今日耽吟赏,想像当时孤岳云。
以所携剑赠容甫。清代。黄景仁。匣中鱼鳞淬秋水,十年仗之走江海。尘封锈涩未摩挲,一道练光飞不起。相逢市上同悲吟,今将拂衣归故林。知君怜我重肝胆,赠此一片荆轲心。
同年胡宿自江外寄遗诗笔杂文。宋代。宋庠。万仞青云接翼翔,江南离思满雕章。轻投暗路珠无胫,骤濯迷魂玉有浆。奏记诸公多感慨,拟骚前哲剩凄凉。寄怀何止三年字,留秘传家古锦囊。
南京工部尚书常熟程公哀挽 其一。明代。程敏政。夐异寻常士,蜚扬四十春。群鸥方狎座,一鵩遽当辰。勇见辞荣早,劳因按节频。盛名知不朽,遣奠出恩纶。
闲园即事寄暕公。唐代。司空曙。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代作白头吟。明代。于慎行。蔚彼高树林,上有双鸣禽。请君罢欢宴,听妾白头吟。儿时同里居,追逐亭台下。妾弄青丝绳,郎骑碧竹马。十六始嫁君,花靥垂两鬟。宛转郎左右,何时不可怜。妾意尚疑新,郎心忽已旧。不是故情疏,自是新恩厚。玉台对明镜,红颜未应老。炎天弃团扇,凉风何太早。君如云中雁,妾如枝上花。雁飞自有处,花落向谁家。戚戚复戚戚,世事不可必。但恨识君初,两心望如一。含情欲谁语,揽涕背人流。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道逢故家人,寄书予父母。嫁女事贵人,不如田家妇。田家虽苦辛,白头长相守。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三。明代。李舜臣。清边知有志,慷慨赴戎行。沙碛行荒塞,风云控朔方。角弓弯汉月,铁骑猎边霜。万里狼烽靖,归来凯奏长。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唐代。柳宗元。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钓矶怀古十章 其四 鲁人。宋代。杨杰。好钓无如鲁国人,暗投香桂饵游鳞。谁知浅水鱼贪食,不待金钩翡翠纶。
南征纪事。宋代。耶律铸。揭雷夔鼓倾天险,络汉虹桥并鬼工。说是楼船横海将,拟输吴越寿重瞳。
宿严陵钓台。唐代。神颖。寒谷荒台七里洲,贤人永逐水东流。独猿叫断青天月,千古冥冥潭树秋。
嘉禾沈园。宋代。吴龙翰。景物何其异,虚岩人力成。清池沈鸟影,高树落蝉声。花日楼台丽,香风帘幕轻。我来一吟赏,不惜买杯倾。
醉歌三首。元代。仇远。客居真易过,凡事不如仪。惟有閒寻睡,浑无趣作诗。晚晴行数步,日午酌三卮。系马庭阶下,人多借去骑。
浣溪沙 乙亥自寿,时二孙 行一女孙 儿时。元代。王恽。梅点冰梢*蒂凝。兰芽珠树*鲜明。团奕香火此时情。避世远惭金马客,现山人道老人星。雪边岩桧尽青青。
美人。唐代。陆龟蒙。美人抱瑶瑟,哀怨弹别鹤。雌雄南北飞,一旦异栖托。谅非金石性,安得宛如昨。生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秋林对斜日,光景自相薄。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二首。宋代。杨万里。阿眺青山自一村,州民岁岁与招魂。六朝陵墓今安在,只有诗仙月下坟。
五色牡丹。明代。张宁。五色名皆具,千金价不赊。相看真似锦,比美更无花。瑞凤衔天诏,祥云夹日华。沉香亭久废,变态更谁家。
将赴京留赠僧院。唐代。许浑。九衢尘土递追攀,马迹轩车日暮间。玄发尽惊为客换,白头曾见几人闲。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谢却从前受恩地,归来依止叩禅关。
是午同德阳殿下张腾夫宫詹治登高之酌。明代。郭之奇。未得黄花醉晚秋,应同素友觅高丘。白云就我摇轻爽,沧海涵天动远愁。自古登临增感慨,祇今行止漫夷犹。且将涯角千年绪,付与樽前日夜浮。
霞洲旧隐。明代。王汝玉。我闻仙霞景,未识仙霞洲。三山横紫翠,影落七闽秋。前贤读书处,占尽仙霞趣。结绮排空来,流晖浮野去。之子非庸人,霞洲卧几春。朅来应明诏,侍从依紫宸。徒凝霞洲想,难遂霞洲赏。会待功成时,拂衣许长往。
行路难。唐代。冯著。男儿坎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题仙都山。宋代。陈若拙。发地便擎天,根盘数亩烟。化工成突兀,辙迹似雕镌。峭拔殊无倚,孤高众莫肩。轩辕从此去,知复几千年。
次韵张秘书春日忆庄贤良。宋代。项安世。卿家客子几当归,问讯频烦守会儿。箧晨橐鱼穿故帙,壁间漏雨湿残碑。梦魂欲往春迷路,心事相期月到题。樵斧丁丁上云谷,有斋何用慰斯饥。
狼山凯歌 其四。明代。杨慎。关山新月照鸣茄,河朔清霜淬剑花。塞上征夫犹万里,北京归路敢言赊。
赠高邮尉郭奉世。宋代。刘弇。好样仙曹斗野西,不将颜色傍人低。由来胸腹开濛汜,故有篇章照黑蹄。采捧挂门虚昼警,鸱夷浮客趁秋跻。风胡去世纯钩蛰,谁取吹毛莹鸊鹈。
螺园访林涛如适梅花初放有诗见赠次韵。清代。含澈。螺园冬日我来频,绛帐梅花报早春。寒气化为香雪海,高风清似玉堂人。言欢有累煎茶碗,感旧无烦漉酒巾。寄与程门诸弟子,莫将熟客认嘉宾。
水调歌/水调。唐代。无名氏。一札自天下,五马为民来。潜藩久须重镇,帝命出蓬莱。曾侍九重笔橐,暂剖一州符竹,人谓屈公材。儒术要扬历,玉业待规恢。庆三元,才四日,寿筵开。夜深仰视霄汉,南极映星台。休说石家父子,休说窦家昆季,乔木即三槐。归觐玉皇案,馀事付盐梅。
诉衷情令 其五 寒食。宋代。仲殊。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送侍讲陈秉中掌南京院事。明代。柯潜。寻常玉署尽委蛇,何况金陵事更稀。閒逐春风看舞鹤,不须晓漏著朝衣。翠微亭上题诗去,玄武湖头放棹归。最喜家山回首近,频缄音信问庭帏。
世事。元代。张翥。世事纷纷在目前,故园无复可归年。吴东城陷仍为沼,沧海尘生欲变田。鼠穴讵容衔窭薮,豨膏聊解运方穿。臣心有血才盈掬,拟向天公罄一笺。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五月五日天中节,百草头上看生杀。甘草黄连自苦甜,人参附子分寒热。薰莸难昧双垂爪,滋味那瞒初偃月。圆明了知心念閒,摩诃迦叶能分别。
念奴娇(三和)。宋代。刘克庄。四朝遗老,须眉白、巧历不知其纪《瘗鹤铭》云:“鹤寿不知其纪”。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谒侯门王邸。晚会耆英,未论爵德,乡曲无如齿。酒酣度曲,妙音久不闻此。堪叹化鹤重来,但累累华表,旧人存几。散尽黄金,留箧中团扇,怕秋风起。结绮歌阑,披香宴悄,放出深宫里。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江亭晚望。唐代。李郢。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经。唐代。李峤。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别严士元。唐代。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