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桢诗。魏晋。徐干。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答刘桢诗》是魏晋时期徐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子别无几,
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
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
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
草木昌且繁。
诗意:
这首诗词是徐干以对刘桢的回答之作。诗人与刘桢分别的时间并不久远,但所经历的事情却仿佛还未过去十天。诗人内心深深思念着与刘桢的相处,他的忧愁之情如同三个春天般长久。尽管两人的距离只有咫尺之遥,却像过九重关难以逾越。然而,这个夏天正是充满繁荣和美好的时节,大地上的草木茂盛而繁荣。
赏析:
徐干的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思念之情和难以跨越的隔阂之感。他与刘桢分别时间虽短,但内心的思念却深沉而真挚。诗中的形象“其愁如三春”形容了他内心的愁苦之情,比喻离别之痛如同经历了漫长的三个春天般久远。诗人虽然与刘桢的距离只有咫尺之遥,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两人之间的隔阂无法逾越,如同跨越九重关一般困难。然而,诗人在描绘这种离别之情的同时,又以夏季的繁荣景象作为对比,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这种对比使得离别之情更加凸显,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希望的暗示,暗示着尽管面临困难,但仍然有希望与美好存在的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之情的真挚表达和对自然景象的对比描写,展示了徐干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徐干。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唐代。杜荀鹤。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遍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三。明代。朱诚泳。不见当时劝酒人,今年依旧去年春。幽窗谩结相思梦,梦里相逢恐未真。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宋代。辛弃疾。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焚香扫径迓高轩,又喜冲寒莅小园。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论。
旧交寥落风云冷,今雨联翩笑语温。堪羡瑶斋多韵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其十三 章先生松盦。清代。祝廷华。焚香扫径迓高轩,又喜冲寒莅小园。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论。旧交寥落风云冷,今雨联翩笑语温。堪羡瑶斋多韵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连旬大雪 其二。元代。吴当。平施翠壑与丹崖,风磴云门处处埋。直待东风花尽发,却寻布袜踏青鞋。
施公节枉顾。明代。庄昶。水华云石尽溪涯,何许柴门到子开。笑肯青山甘我共,远携书卷过江来。一瓢天与斟风月,半榻吾宁惜钓台。别去明朝须费眼,洞门留取认天台。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唐代。白居易。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南乡子 八咏楼作。明代。刘基。鸣雨过庭除,病骨崚嶒不自扶。强倚阑干成小立,萧疏,立困依然作宰予。惊觉失华胥,楼外青山落照馀。谁似庄周能化蝶,蘧蘧,心上闲愁一点无。
一剪梅。宋代。郑刚中。汉粉重番内样妆。新染冰肌,浅浅莺黄。广寒宫迥阻归期,襟袖空馀黯淡香。江路迢迢楚塞长。梦里题诗欲寄将。觉来斜月又沉西,一点檀心,半染微霜。
送汪进之令永嘉。明代。顾清。马上相逢识未真,论交已是十年人。风云聚散惊浮世,霄汉飞腾有健身。奉日岂应忘近主,鸣琴聊欲试亲民。东风百里温州路,谁看桃花满县春。
宴曜武堂诗。魏晋。牵秀。沐浴洪流,饮服清芳。将结微根,永晞朝阳。恭承渥惠,庶无怠荒。
舟入平流。宋代。曾丰。危机垂跌又平过,宿处扪心幸盖多。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四听群动诒音寂,中有一禽呼字讹。万念俱灰眠即熟,终宵无梦入南柯。
过李楫宅。唐代。王维。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散发时未簪,道书行尚把。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一罢宜城酌,还归洛阳社。
宿洪崖观。元代。刘因。云山不受壮心降,无限西风撼客窗。应是夜深知月出,却收风雨入清江。
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后阁。宋代。王珪。正道仪中阃,柔风表六宫。一倾春日酒,万寿与君同。
京城见梅。明代。蒋冕。冰雪丛中早立身,清标原不染纤尘。宜寒宜煖虽因地,开早开迟总是春。庾岭清香飘月下,孤山疏影照湖滨。并将此日东风面,欲倩丹青为写真。
杂曲歌辞·行路难。唐代。薛能。何处力堪殚,人心险万端。藏山难测度,暗水自波澜。对面如千里,回肠似七盘。已经吴坂困,欲向雁门难。南北诚须泣,高深不可干。无因善行止,车辙得平安。
郭宰为郑全真殁买田以赡其后。宋代。叶适。郑生在日常无食,身后恓惶又可知。郭象有缘天付与,新租满碓不言饥。
观水叹二首。宋代。杨万里。我方卧舟中,仰读渊明诗。忽闻滩声急,起视惟恐迟。八月溅飞雪,清览良独奇。好风从天来,翛然吹我衣。凉生固足乐,气变亦可悲。眷然慨此水,念我年少时。迄今四十年,往来九东西。此日顺流下,何日泝流归。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汉阳登晴川阁至归元池小憩出寺访莲花堤散步携亢止一酒家小饮复过月湖堤上琴台 其一。清代。潘曾沂。晴川历历自返照,叶落归根进步来。可有龟巢莲叶上,化为脉望戏琴台。
咏怀 其二十一。清代。屈大均。鸿鹄何苍茫,背负青天飞。白波捲沧海,声如鬼神驰。予时弹雅琴,成连嗟不归。回风翻木叶,斜日悬江矶。凄凄水仙吟,中曲断朱丝。四望悄无人,天吴方躨跜。神物有变化,至人能推移。拔山岂无力,枭雄吾不为。慷慨发冲冠,伤哉失路悲。
朝中措(庆友人·八月十三)。宋代。菊翁。桂花庭院是蓬壶。行地列仙图。月姊搀先两日,捧觞来庆垂弧。埙篪伯仲,翁前再拜,彩袖嬉娱。人羡一经教子,君今满屋皆书。
已亥杂诗 211。清代。龚自珍。万绿无人嘒一蝉,三层阁子俯秋烟。安排写集三千卷,料理看出五十年。
溪行。宋代。陆游。篷蒻呜春雨,帆蒲挂暮烟。买鱼寻近市,觅火就邻船。愁卧醒还醉,滩行却复前。长年殊可念,力尽逆风牵!
溪山小隐和胡虚白韵。元代。贡性之。我闻神仙之国伐毛兼洗髓,远在西海西边蓬莱之弱水。我生有梦不可到,髣髴君家画图里。溪流冷浸玻瓈天,层峦叠嶂含云烟。渡头杨柳绿如染,洞口桃花红欲燃。老夫已借过眉杖,来听松泉弄幽响。云中鸡犬知几家,胡麻已熟雕胡掌。此中此乐何纡馀,赴陇无烦来鹤书。便欲相从学耕钓,细和山声同水调。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其三。宋代。戴复古。寄家苕霅上,万里故乡愁。未入金门奏,还为玉局游。孤忠徒耿耿,一病竟休休。为国惜人物,凄然老泪流。
悼陶德芳。宋代。徐经孙。袖有银毫刺史章,先生不是薄淮阳。倦游谁不思三径,勇退今惟见一堂。讲席有功周子学,义田无愧范公庄。忍闻耆旧铭旌举,此语吟成泪数行。
失题一首。宋代。苏轼。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如今多白头。江山万里将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日本照禅者欲得数字径以述怀赠之。宋代。释智愚。世路多巇崄,无思不研穷。平生见诸老,今日自成翁。认字眼犹绽,过谭耳尚聋。任天行直道,休问马牛风。
释弟。宋代。金履祥。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康叔周公本相睦,休滋俗见积参商。
蝶恋花(和费五九丈□□见惠生日韵)。宋代。魏了翁。早岁腾身阝齐辇路。秋月春风,只作浑闲度。手挟雷公驱电母。袖中双剑蛟龙舞。如此壮心空浪许。四十明朝,忍把流年数。又过一番生日去。寿觞羞对亲朋举。
西湖晚泛。宋代。释绍嵩。苏堤一带柳阴长,柳长西风特地狂。晚泊孤舟古祠下,自弹别鹤送斜阳。
浪淘沙。宋代。吕渭老。倚枕数更筹。清夜悠悠。竹风荷露小窗秋。往事迷人浑不省,总是离愁。无赖是横眸。济楚风流。一时搂揽著心头。调数梦魂将我去,明月重楼。
秋夜与林若抚即席赋得回字。明代。孙继皋。秋色空堂暮,商歌醉几回。西风响众壑,北斗下深杯。世路多荆棘,人才半草莱。沉冥无不可,衰飒暗中催。
方丈壁读胡邦衡书草。宋代。王遂。僧房高揭谏和书,知是高人意不虚。我亦今年三十七,闭门畏祸独何如。
顾子重过海上同宿东林用杜韵为别。明代。朱朴。海上秋风吹客衣,清觞犹记送君时。两年为别音书杳,千里相逢鬓发稀。春草路长嗟独往,冥鸿天阔羡高飞。他时会合元无定,莫道分携是暂违。
过潍县故孔北海祠作。明代。王世贞。威凤虽在罗,耻与凡枭近。神龙刬其角,目固无鲛蜃。火垂赤帝灭,风犹素王振。角总吐英谈,冠弱流乂问。平原援中绝,北海诚空奋。艰难傍馀爝,廓落甘异摈。交祢岂慕狂,拒郤焉为吝。巢倾卵俱覆,梁逝室亦震。反谐鄢陵祝,不睹山阳恨。余本骨体人,千秋凛遗荩。高咏长寝篇,分香随澌尽。
送刘掌教归闽。明代。李秉钝。先生何事遽严装,芹泮陶成两鬓霜。三载雁稀乡梦远,千江枫叶客思忙。登庸已谢岩廊想,饯别谁迟驿路觞。满地离情题不尽,翩翩云翮向扶桑。
超然台歌。明代。谢肃。东方千里遭旱蝗,嗷嗷赤子何仓忙。使君适来守高密,快意岂复如钱塘。钱唐绝胜高密好,却背烟花行野草。雕鞍不稳画船安,脱粟易饥香稻饱。繁华回首得萧条,膏泽如流堪沃焦。吾民无忧使君乐,乐意超然谁最超。超然台高北城上,使君与民同登望。民爱使君如父母,千载牲醪不能忘。昔我读公文,今我登公台。台前风景发人兴,再拜公像还低佪。西瞻穆陵关,东俯琅琊岛。勃海汪洋碣石孤,常山嵚崟马耳小。潍淄流水更悠悠,叹息前人都巳休。唯有卢遨挟仙侣,至今来往卢峰游。因招羡门子,便约安期辈。嵯峨切云冠,缥缈凌风佩。纷然为我集台端,白日连空旌节寒。紫霞深杯和石髓,如瓜大枣行金盘。就中一翁称地主,调笑群仙迭歌舞。玉壶天开俄项间,碧桃春融千万古。我幸承清宴,妙诀从此传。会使日轮生月窟,神明无处不超然。
寄栖白上人。唐代。李昌符。剪发兼成隐,将心更属文。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画壁惟泉石,经窗半典坟。归林幽鸟狎,乞食病僧分。默坐终清夜,凝思念碧云。相逢应未卜,余正走嚣氛。
苏州宴。金朝。任诟。苏州女儿嫩如水,髻耸花笼青凤尾。十二红裳酽梳洗,植立唱歌烟雾里。一人丰秾玉手指,袖挽翠云弹绿绮。落花一片天上来,似欲随人波江水。曲终宴阕歌一觞,行人南游道路长。明日松江千万顷,烟波云树春茫茫。
易道录招饮五首。宋代。白玉蟾。诗酒交游如骨肉,江湖聚散似云萍。已烦鹤唳供头盏,且借岚光作画屏。
采菱图为华守芳作。明代。徐庸。兰艇小如梭,红妆映绿波。争先溯涛浪,齐唱采菱歌。采菱劳玉纤,菱角尖还嫩。菱叶不藏羞,菱丝偏惹恨。夫君怅别离,分镜自当时。从此菱花影,伤心不忍窥。姊妹无相妒,贪多到深处。惊散锦鸳鸯,双双并飞去。
泛舟和持国。宋代。梅尧臣。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初食荔枝。宋代。张栻。开奁未暇论香味,便合令居第一流。细擘轻红倾瑞露,周南端复且淹留。
颂蔡君谟。宋代。福建士人。道边松,大义渡至漳泉东。问谁植之我蔡公,岁久广阴如云浓。甘裳蔽芾安可同,委蛇夭矫腾苍龙。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长清风。
予与自闽明卿自贵同日书至有感 其一。明代。王世贞。参差青鸟建章宫,忽有瑶音慰转蓬。两地虹霓书远近,各天雷雨剑雌雄。俱誇拙宦身犹在,且喜加餐字每同。寄语图南争矫翼,燕台四起大王风。
下第东归别友人。唐代。杜荀鹤。不得同君住,当春别帝乡。年华落第老,岐路出关长。芳草缘流水,残花向夕阳。怀亲暂归去,非是钓沧浪。
酬钱子锡山之招。明代。李梦阳。南迁公约我,北望我怀公。阳羡春芽秀,荆溪早稻红。乘槎伍胥口,采药洞庭东。何日酬吾志,江涛日夜风。
奉礼歌。唐代。无名氏。皇天眷命集珍符。上圣膺期起天衢。环紫极鸿枢。此时朝野欢娱。乐于于。似住华胥。和气至,嘉生遂,豆实正芬敷。礼与诚俱。风飘洒,灵来下,喜怡愉。斗随车转,月上坛觞。奉禋初。至诚孚。如山岳、福委祥储。车旋轨、云间双阙峙,百尺朱绳到地,两行雉扇排虚。仙鹤衔书。珍袍上笏相趋。共欢呼。号令崇朝,遍满寰区。阳动春嘘。躬盛事,受多祉,千万祀,天长久皇图。
题祝无殊栖云轩。明代。胡应麟。小筑兰阴下,幽居瀫水濆。八窗全受月,一榻袛栖云。竹杖占龙气,蒲团卧鹿群。何人日携酒,相对草玄文。
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 其二。唐代。王质。道德平生足,功名岁晚成。挂冠方再表,负杖忽三声。乐寿兼仁智,哀荣备死生。我家无故老,不忍见公倾。
沂水道中过教寺。明代。金大舆。村落藏孤寺,疏松一径幽。经年无客到,终日有寒流。青壁衔初照,黄沙拥断丘。平生江海性,下马一登楼。
阎贵妃挽歌二首 其一。明代。高拱。榆翟承恩日,螽斯衍庆年。岂期哀博望,仍复别甘泉。避辇风犹在,当熊事已前。独令青史上,重续仲仁篇。
田家杂兴 其四。明代。童轩。茆檐冬日晴,怀抱良不恶。柴门昼始开,鸡犬散篱落。今朝无客至,妇子相聚乐。床头熟新酒,聊复共斟酌。高歌亦自慰,焉知死沟壑。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宋代。吴则礼。故人高枕闭柴荆,应恨平生谩一经。下榻每怜挥白羽,挽溪仍喜得红菱。
送刘晋父监岳。宋代。楼钥。济南刘夫子,生来逢百罹。乃翁负长才,宦游至京西。时当建炎间,寇盗纷不齐。转徙入湖广,一家屡阽危。五羊买海舟,万里向鲒埼。舟破投永嘉,有如鸟择栖。哀哀老治中,藁葬山之垂。母家在衡阳,孤嫠往相依。久臣漳滨疾,羁穷命如丝。事母以孝闻,执丧礼无亏。庐暮屏荤茹,至行彻丹墀。有诏宠数蕃,得官只奉祠。行年六十二,霜髯照庞眉。慨然念防墓,千里来海涯。西山如莲华,古今冢累累。况此久宿草,芜秽不复治。孝思虽甚切,冥漠何从推。行道为兴叹,智力无所施。有僧几九龄,自言记当时。君闻亟叩请,东冈指荒基。吾师慕泓公,少也从吾师。墓中有版识,仓猝不暇碑。素棺无石槨,灰炭周四围。君方感斯言,钻穴从旁窥。其言皆可验,自此不置疑。惟余盖棺木,遗骨不堪移。斲石表故阡,遂塞无穷悲。此僧老而壮,斗酒如覆卮。与君登山椒,下上几如飞。竣事才数日,溘然不可为。孝感人益仰,真有神相之。君曰某不孝,迁奉致失期。未得如有失,既得涕满颐。嗟我诚寡陋,识君顾已迟。一朝来短札,谓我从此辞。皎皎真白驹,安得施絷维。戴侯旧山长,参语心相知。谓余当诗此,颓风激浇漓。世出世间法,君方探玄机。引证即賸语,焉用骫骳词。衡阳尚寄书,当有鸿雁归。后会渺无日,为赋古别离。
满庭芳 丹阳神光灿。金朝。马钰。披蓑携杖,坦荡逍遥。都缘识破尘嚣。终日狂歌狂舞,有似王乔。好与童稚嬉戏,更有时、相伴渔樵。无萦系,得真欢真乐,真寂真寥。闲访山居禅老,使予心,云鹤引过溪桥。月下归来,拉得三两知交。松间庵前小酌,抚玉琴,宝鼎香烧。无俗论,愿将来,同上丹霄。
经从丰城谒于房州于令侍姬歌舞进酒二首。宋代。危稹。蛾眉对歌舞凉伊,舞身还逐歌声齐。卷花万段忽进酒,斩高蝴蝶飞来低。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元代。赵孟頫。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但闻缫车响,远接村西东。旬日可经绢,弗忧杼轴空。妇人能蚕桑,家道当不穷。更望时雨足,二麦亦稍丰。酤酒田家饮,醉倒妪与翁。
有惠曾公逍遥楼字者。宋代。朱翌。蒲阪今灰烬,兹楼亦草莱。如何三字大,却到百蛮开。屋漏真能尔,霜严可畏哉。置之当座右,亲手拂尘埃。
偈颂十四首。宋代。释宗杲。觉空空,觉空空。觉觉觉空,空空亦空。欲识无穷好消息,都卢只在此轩中。
夏五园亭对雨漫成六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从来工瑟莫吹竽,赤米黄齑尽自娱。种柳藏鸦怜哺母,葺巢护燕待将雏。荆榛少剪但除道,瓜芋多栽莫问区。金马玉堂元有分,青铜惭愧白髭须。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宋代。范成大。两贤风度蔼春阳,步屧随风上柳塘。彩笔红牋芳径里,句中挟我万花香。
金铜仙人辞汉歌。元代。艾性夫。剑光沥尽文成血,野鸟啼堕楼居月。茂陵玉碗土花青,不注天浆餐玉屑。金仙百尺寒亭亭,千人万人挽不行。委身只识秋风客,肯与汉贼求长生。柏梁台边鬼摇扇,露盘惊破铜花片。孤瞠泣断灞城秋,两汉正无忠义传。
涂阳八咏 其二 富谷晴云。明代。唐之淳。溶溶谷中云,西来复东去。云归人未归,朝朝望云树。
题宋玉亭。唐代。戎昱。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送郑楚客司法之岳阳。宋代。楼钥。先生作赋真八吟,高处独步无古今。少从三山来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我尝学事六七载,膏馥沾丐资之深。窃名文场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英英二子俱秀爽,遗以一经无籯金。长公奉母上巴陵,念君远去因论心。见君诗编笔虽敏,三叹未见朱弦音。海濒熬波幸解组,未知宦路多岖嶔。先生赋编更熟读,非止骈俪夸词林。其中关键妙一世,字字谐协如鸣琴。谈经况有著述在,持论肯为向与歆。青箱但能世其业,前蹑隽轨将駸駸。君家曾无锥可卓,迟次幸此突不黔。不惟母老身非少,廉介又务循官箴。量入为出可不谨,斤斤饥食寒有衾。非求多藏第约己,瓶储纸裹迹可寻。法曹持平守三尺,平反一笑神所临。谨毋失己毋失人,同列当和时盍簪。上官善事免旷职,首上尻高宜致钦。岳阳楼号天下稀,地坼吴楚连衡郴。洞庭漫汗天立壁,君山当中出青岑。向来命名字以楚,宦游直到重湖浔。登楼谈笑领僚属,风流欣遇贤侯任。君行应得江山助,新篇寄我毋浮沉。掺祛欲言不尽意,更取濁酒从君斟。
偶书呈公胜。宋代。强至。朔吹朝还暮,繁云凝复开。不能成雪意,只解作寒媒。薄宦家千里,长吟酒一杯。西邻郑夫子,乘兴几时来。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元代。曹德。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溪庵十首。宋代。刘克庄。昔美少年今老黧,云林深处葺幽栖。空房安得登伽女,同穴惟应法喜妻。尧桀两忘何足辨,彭殇俱尽不须齐。灵山弟子都麾去,免绕金棺掩面啼。
秋风。明代。宗臣。秋风吹万里,一夜过扶桑。落叶碎难扫,孤鸿高自翔。登楼来朔雨,倚剑下胡霜。闻道喻关使,飞书入建章。
梅山弟来同饮醉书本堂。宋代。陈著。谁将糟粕视诗书,兄弟何妨做拙儒。流水青山同醉处,清风明月几归途。樵歌相与为吟友,草市谁教见瑞夫。宇宙如今惟有酒,太和楼下渺烟芜。
题画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雪喷满溪泉溜,云屯匝地松阴。隔岸芙蓉千叠,助我吟诗抚琴。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一。宋代。朱熹。吾闻包牺氏,爰初辟乾坤。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俯察方仪静,隤然千古存。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 其五。清代。安魁。知兄到处得超然,况有青山与石泉。明月清风相慰藉,凭君领取入诗篇。
南乡子 闻雁。清代。叶翰仙。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入耳韵偏清。枨触闲愁梦不成。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宋代。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碧虚洞。唐代。无名氏。灌溉工兴古洞荒,洞门□蔽碧池傍。□□□□□□□,□□波□□□霜。□□□□□□□,□窗□月□寒光。□□□□□□□,□□□□代是□。
慕庐先生还朝。明代。张大受。交无洛蜀本和衷,雅量分明司马同。常以文章推后辈,久将政事托群公。委蛇晏退裘应敝,狼藉髡留盏莫空。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
冬日与诸生登天香台书寄王处士。宋代。王称。拂晓登临上翠台,天风吹送远香来。云空碧海三山小,腊尽寒梅一树开。下界人看尘劫外,上方钟断白云隈。缑山忽忆吹箫侣,为写鸾缄付鹤回。
西山道中。宋代。萧元之。省得离家日,秋风吹我衣。客吟诗句赠,儿问几时归。独宿孤村馆,长怀旧竹扉。羁愁不堪触,山雨暗斜晖。
减字木兰花(寿词)。宋代。刘辰翁。脾神喜乐。寿酒一杯胜服药。过却明朝。顶上新霜也合销。小春三日。便觉春暄梅影出。醉把梅看。比似茱萸更耐寒。
题梅赠山海萧生赴山东秋试。明代。程敏政。孤芳自是不凡材,顾影临池首重回。已报东归消息好,春光随马过关来。
题竹寄李广 其二。明代。杨士奇。劲节虚心碧玉竿,凌霜傲雪拂云端。纤尘不到清阴下,最称溪南隐者看。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 其二。宋代。王安中。层城填华屋,政尔无好风。沉沉古殿闭,一洗万浊空。端知黄面老,真有清净功。
寄静佳朱明府。宋代。释斯植。伤心独立旧池台,日日西风送雨来。别后思君无限事,一封书发两番开。
人日登高。唐代。乔侃。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赖得烟霞气,淹留攀桂人。
怀山居二绝。宋代。郑刚中。披耸寻得晚花瘦,带雨翦来春韭香。忆把馀醺付松枕,明朝春梦不胜长。
皇后阁五首 其四。宋代。韩维。紫兰红蓼簇春盘,晓逐金壶下太官。朝遍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读蔺相如传赠李甥师蔺。宋代。晁补之。蚩蚩六国共忧秦,独有相如智不群。完璧东归何足道,最贤能下怒将军。
明月落谁家为孟陬赋。明代。释今沼。三五流光四望同,盈盈如玉锁深宫。初经邺下晖渠沼,乍落淮南眠桂丛。隐树胧华珠箔暗,过花移影玉楼空。多时死育何须问,顾兔应生在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