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桢诗

答刘桢诗朗读

《答刘桢诗》是魏晋时期徐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子别无几,
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
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
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
草木昌且繁。

诗意:
这首诗词是徐干以对刘桢的回答之作。诗人与刘桢分别的时间并不久远,但所经历的事情却仿佛还未过去十天。诗人内心深深思念着与刘桢的相处,他的忧愁之情如同三个春天般长久。尽管两人的距离只有咫尺之遥,却像过九重关难以逾越。然而,这个夏天正是充满繁荣和美好的时节,大地上的草木茂盛而繁荣。

赏析:
徐干的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思念之情和难以跨越的隔阂之感。他与刘桢分别时间虽短,但内心的思念却深沉而真挚。诗中的形象“其愁如三春”形容了他内心的愁苦之情,比喻离别之痛如同经历了漫长的三个春天般久远。诗人虽然与刘桢的距离只有咫尺之遥,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两人之间的隔阂无法逾越,如同跨越九重关一般困难。然而,诗人在描绘这种离别之情的同时,又以夏季的繁荣景象作为对比,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这种对比使得离别之情更加凸显,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希望的暗示,暗示着尽管面临困难,但仍然有希望与美好存在的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之情的真挚表达和对自然景象的对比描写,展示了徐干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干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徐干朗读
()

猜你喜欢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

遍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

()

一夜山中听雨眠,重檐深院烛花偏。珠湖滩下水三尺,不知流却木兰船。

()

不见当时劝酒人,今年依旧去年春。幽窗谩结相思梦,梦里相逢恐未真。

()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

焚香扫径迓高轩,又喜冲寒莅小园。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论。

旧交寥落风云冷,今雨联翩笑语温。堪羡瑶斋多韵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

禅窗夜虚明,照见臞仙影。上人对空花,悠然发深省。

()

平施翠壑与丹崖,风磴云门处处埋。直待东风花尽发,却寻布袜踏青鞋。

()

水华云石尽溪涯,何许柴门到子开。笑肯青山甘我共,远携书卷过江来。

一瓢天与斟风月,半榻吾宁惜钓台。别去明朝须费眼,洞门留取认天台。

()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

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

鸣雨过庭除,病骨崚嶒不自扶。强倚阑干成小立,萧疏,立困依然作宰予。

惊觉失华胥,楼外青山落照馀。谁似庄周能化蝶,蘧蘧,心上闲愁一点无。

()
汉粉重番内样妆。
新染冰肌,浅浅莺黄。
广寒宫迥阻归期,襟袖空馀黯淡香。
江路迢迢楚塞长。
()

马上相逢识未真,论交已是十年人。风云聚散惊浮世,霄汉飞腾有健身。

奉日岂应忘近主,鸣琴聊欲试亲民。东风百里温州路,谁看桃花满县春。

()

沐浴洪流,饮服清芳。将结微根,永晞朝阳。恭承渥惠,庶无怠荒。

()

斵石自何许,枕之怀赤城。
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

()
睍睆黄鹂出,参差紫燕飞。
君仁罿罻阔,惠及羽毛微。
()

()

危机垂跌又平过,宿处扪心幸盖多。

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

()

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散发时未簪,道书行尚把。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

()

云山不受壮心降,无限西风撼客窗。应是夜深知月出,却收风雨入清江。

()
正道仪中阃,柔风表六宫。
一倾春日酒,万寿与君同。
()

冰雪丛中早立身,清标原不染纤尘。宜寒宜煖虽因地,开早开迟总是春。

庾岭清香飘月下,孤山疏影照湖滨。并将此日东风面,欲倩丹青为写真。

()
何处力堪殚,人心险万端。
藏山难测度,暗水自波澜。
对面如千里,回肠似七盘。
已经吴坂困,欲向雁门难。
()

郑生在日常无食,身后恓惶又可知。
郭象有缘天付与,新租满碓不言饥。

()
我方卧舟中,仰读渊明诗。
忽闻滩声急,起视惟恐迟。
八月溅飞雪,清览良独奇。
好风从天来,翛然吹我衣。
()

晴川历历自返照,叶落归根进步来。可有龟巢莲叶上,化为脉望戏琴台。

()

鸿鹄何苍茫,背负青天飞。白波捲沧海,声如鬼神驰。

予时弹雅琴,成连嗟不归。回风翻木叶,斜日悬江矶。

()
()
桂花庭院是蓬壶。
行地列仙图。
月姊搀先两日,捧觞来庆垂弧。
埙篪伯仲,翁前再拜,彩袖嬉娱。
()

万绿无人嘒一蝉,三层阁子俯秋烟。
安排写集三千卷,料理看出五十年。

()
篷蒻呜春雨,帆蒲挂暮烟。
买鱼寻近市,觅火就邻船。
愁卧醒还醉,滩行却复前。
长年殊可念,力尽逆风牵!
()

我闻神仙之国伐毛兼洗髓,远在西海西边蓬莱之弱水。

我生有梦不可到,髣髴君家画图里。溪流冷浸玻瓈天,层峦叠嶂含云烟。

()

寄家苕霅上,万里故乡愁。未入金门奏,还为玉局游。

孤忠徒耿耿,一病竟休休。为国惜人物,凄然老泪流。

()

袖有银毫刺史章,先生不是薄淮阳。倦游谁不思三径,勇退今惟见一堂。

讲席有功周子学,义田无愧范公庄。忍闻耆旧铭旌举,此语吟成泪数行。

()

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
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
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

()

世路多巇崄,无思不研穷。平生见诸老,今日自成翁。

认字眼犹绽,过谭耳尚聋。任天行直道,休问马牛风。

()

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
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
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

()
早岁腾身阝齐辇路。
秋月春风,只作浑闲度。
手挟雷公驱电母。
袖中双剑蛟龙舞。
()
苏堤一带柳阴长,柳长西风特地狂。
晚泊孤舟古祠下,自弹别鹤送斜阳。
()

倚枕数更筹。清夜悠悠。竹风荷露小窗秋。往事迷人浑不省,总是离愁。
无赖是横眸。济楚风流。一时搂揽著心头。调数梦魂将我去,明月重楼。

()

秋色空堂暮,商歌醉几回。西风响众壑,北斗下深杯。

世路多荆棘,人才半草莱。沉冥无不可,衰飒暗中催。

()

僧房高揭谏和书,知是高人意不虚。
我亦今年三十七,闭门畏祸独何如。

()

海上秋风吹客衣,清觞犹记送君时。两年为别音书杳,千里相逢鬓发稀。

春草路长嗟独往,冥鸿天阔羡高飞。他时会合元无定,莫道分携是暂违。

()

威凤虽在罗,耻与凡枭近。神龙刬其角,目固无鲛蜃。

火垂赤帝灭,风犹素王振。角总吐英谈,冠弱流乂问。

()

沧江楼上酒初醒,起视林花落晓星。三月到京春雪霁,太行山色马前青。

()

先生何事遽严装,芹泮陶成两鬓霜。三载雁稀乡梦远,千江枫叶客思忙。

登庸已谢岩廊想,饯别谁迟驿路觞。满地离情题不尽,翩翩云翮向扶桑。

()

东方千里遭旱蝗,嗷嗷赤子何仓忙。使君适来守高密,快意岂复如钱塘。

钱唐绝胜高密好,却背烟花行野草。雕鞍不稳画船安,脱粟易饥香稻饱。

()

剪发兼成隐,将心更属文。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

画壁惟泉石,经窗半典坟。归林幽鸟狎,乞食病僧分。

()

苏州女儿嫩如水,髻耸花笼青凤尾。十二红裳酽梳洗,植立唱歌烟雾里。

一人丰秾玉手指,袖挽翠云弹绿绮。落花一片天上来,似欲随人波江水。

()
诗酒交游如骨肉,江湖聚散似云萍。
已烦鹤唳供头盏,且借岚光作画屏。
()

兰艇小如梭,红妆映绿波。争先溯涛浪,齐唱采菱歌。

采菱劳玉纤,菱角尖还嫩。菱叶不藏羞,菱丝偏惹恨。

()
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
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
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
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

开奁未暇论香味,便合令居第一流。
细擘轻红倾瑞露,周南端复且淹留。

()
道边松,大义渡至漳泉东。
问谁植之我蔡公,岁久广阴如云浓。
甘裳蔽芾安可同,委蛇夭矫腾苍龙。
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长清风。
()

参差青鸟建章宫,忽有瑶音慰转蓬。两地虹霓书远近,各天雷雨剑雌雄。

俱誇拙宦身犹在,且喜加餐字每同。寄语图南争矫翼,燕台四起大王风。

()

不得同君住,当春别帝乡。年华落第老,岐路出关长。

芳草缘流水,残花向夕阳。怀亲暂归去,非是钓沧浪。

()

南迁公约我,北望我怀公。阳羡春芽秀,荆溪早稻红。

乘槎伍胥口,采药洞庭东。何日酬吾志,江涛日夜风。

()
皇天眷命集珍符。
上圣膺期起天衢。
环紫极鸿枢。
此时朝野欢娱。
()

小筑兰阴下,幽居瀫水濆。八窗全受月,一榻袛栖云。

竹杖占龙气,蒲团卧鹿群。何人日携酒,相对草玄文。

()

道德平生足,功名岁晚成。挂冠方再表,负杖忽三声。

乐寿兼仁智,哀荣备死生。我家无故老,不忍见公倾。

()

村落藏孤寺,疏松一径幽。
经年无客到,终日有寒流。
青壁衔初照,黄沙拥断丘。

()

榆翟承恩日,螽斯衍庆年。岂期哀博望,仍复别甘泉。

避辇风犹在,当熊事已前。独令青史上,重续仲仁篇。

()

茆檐冬日晴,怀抱良不恶。柴门昼始开,鸡犬散篱落。

今朝无客至,妇子相聚乐。床头熟新酒,聊复共斟酌。

()
故人高枕闭柴荆,应恨平生谩一经。
下榻每怜挥白羽,挽溪仍喜得红菱。
()
济南刘夫子,生来逢百罹。
乃翁负长才,宦游至京西。
时当建炎间,寇盗纷不齐。
转徙入湖广,一家屡阽危。
()
披蓑携杖,坦荡逍遥。
都缘识破尘嚣。
终日狂歌狂舞,有似王乔。
好与童稚嬉戏,更有时、相伴渔樵。
()
蛾眉对歌舞凉伊,舞身还逐歌声齐。
卷花万段忽进酒,斩高蝴蝶飞来低。
()
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
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
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
但闻缫车响,远接村西东。
()

蒲阪今灰烬,兹楼亦草莱。如何三字大,却到百蛮开。

屋漏真能尔,霜严可畏哉。置之当座右,亲手拂尘埃。

()
觉空空,觉空空。
觉觉觉空,空空亦空。
欲识无穷好消息,都卢只在此轩中。
()

从来工瑟莫吹竽,赤米黄齑尽自娱。种柳藏鸦怜哺母,葺巢护燕待将雏。

荆榛少剪但除道,瓜芋多栽莫问区。金马玉堂元有分,青铜惭愧白髭须。

()
叶叶风鸣幕,梢梢雨打窗。
烟销寒宝鸭,膏浅侧银缸。
()
两贤风度蔼春阳,步屧随风上柳塘。
彩笔红牋芳径里,句中挟我万花香。
()
剑光沥尽文成血,野鸟啼堕楼居月。
茂陵玉碗土花青,不注天浆餐玉屑。
金仙百尺寒亭亭,千人万人挽不行。
委身只识秋风客,肯与汉贼求长生。
()

溶溶谷中云,西来复东去。云归人未归,朝朝望云树。

()

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

先生作赋真八吟,高处独步无古今。
少从三山来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尝学事六七载,膏馥沾丐资之深。

()

朔吹朝还暮,繁云凝复开。
不能成雪意,只解作寒媒。
薄宦家千里,长吟酒一杯。

()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有诗便写,无酒重赊。

()

昔美少年今老黧,云林深处葺幽栖。
空房安得登伽女,同穴惟应法喜妻。
尧桀两忘何足辨,彭殇俱尽不须齐。

()

秋风吹万里,一夜过扶桑。落叶碎难扫,孤鸿高自翔。

登楼来朔雨,倚剑下胡霜。闻道喻关使,飞书入建章。

()

谁将糟粕视诗书,兄弟何妨做拙儒。
流水青山同醉处,清风明月几归途。
樵歌相与为吟友,草市谁教见瑞夫。

()

雪喷满溪泉溜,云屯匝地松阴。隔岸芙蓉千叠,助我吟诗抚琴。

()

吾闻包牺氏,爰初辟乾坤。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

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俯察方仪静,隤然千古存。

()

知兄到处得超然,况有青山与石泉。明月清风相慰藉,凭君领取入诗篇。

()

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

不管离人不要听。

()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
灌溉工兴古洞荒,洞门□蔽碧池傍。
□□□□□□□,□□波□□□霜。
□□□□□□□,□窗□月□寒光。
□□□□□□□,□□□□代是□。
()

交无洛蜀本和衷,雅量分明司马同。常以文章推后辈,久将政事托群公。

委蛇晏退裘应敝,狼藉髡留盏莫空。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

()

拂晓登临上翠台,天风吹送远香来。云空碧海三山小,腊尽寒梅一树开。

下界人看尘劫外,上方钟断白云隈。缑山忽忆吹箫侣,为写鸾缄付鹤回。

()
省得离家日,秋风吹我衣。
客吟诗句赠,儿问几时归。
独宿孤村馆,长怀旧竹扉。
羁愁不堪触,山雨暗斜晖。
()
脾神喜乐。
寿酒一杯胜服药。
过却明朝。
顶上新霜也合销。
()

孤芳自是不凡材,顾影临池首重回。已报东归消息好,春光随马过关来。

()

劲节虚心碧玉竿,凌霜傲雪拂云端。纤尘不到清阴下,最称溪南隐者看。

()

层城填华屋,政尔无好风。沉沉古殿闭,一洗万浊空。

端知黄面老,真有清净功。

()

伤心独立旧池台,日日西风送雨来。
别后思君无限事,一封书发两番开。

()

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

()

披耸寻得晚花瘦,带雨翦来春韭香。
忆把馀醺付松枕,明朝春梦不胜长。

()

紫兰红蓼簇春盘,晓逐金壶下太官。朝遍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

蚩蚩六国共忧秦,独有相如智不群。完璧东归何足道,最贤能下怒将军。

()

三五流光四望同,盈盈如玉锁深宫。初经邺下晖渠沼,乍落淮南眠桂丛。

隐树胧华珠箔暗,过花移影玉楼空。多时死育何须问,顾兔应生在股中。

()
杨柳秋千旗斗舞。
漠漠轻烟,罩定黄鹂语。
红滴海棠娇半吐。
燕脂水似朝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