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一首魏晋时期的诗词,作者是刘桢。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朝发白马。
暮宿韩陵。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的旅途。作者在清晨出发,骑着一匹白马,踏上了一段旅程。日落时分,他抵达了韩陵,决定在这里暂时停留过夜。整首诗词以两句简短的描述传达了旅行者的心境和旅途的片段。
赏析:
1. 简洁的描写:整首诗词只有两句,却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旅行的场景和心情。作者运用了极简的手法,使读者能够在短短几个字中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和旅行者的情感。
2. 对比手法:诗词中的两句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朝发白马,暮宿韩陵,通过对旅行开始和结束的描写,展现了旅行者从离开到抵达的过程。白马和韩陵分别象征出发和目的地,对比之间凸显了旅途的曲折和旅行者的坚持。
3. 意境营造:诗词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营造出旅行的氛围。清晨的出发和黄昏的抵达,以及马背上的行进和宿营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行者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韩陵作为历史上的地名,也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历史的韵味。
这首诗词简洁而意味深长,通过简短的文字,传达了旅行者的心情和旅途的片段。它让人们回味起旅途的曲折和坚持,同时也唤起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刘桢。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雨中拨闷 其一。明代。黎民表。愁见飞花委绿萝,习家池上急经过。明妆艳粉相携夺,看到开残较几多。
遥传拄杖过山居,度壑穿云更短渠。入院秖馀霜后菊,护窗唯有读残书。
聊镵翠竹留题字,独上青松望小车。咫尺怀人情万里,江流为觅一双鱼。
下凤山南麓闻曹定翁先生夜过山居至已西还瞻行花竹间奉怀一首。明代。陆深。遥传拄杖过山居,度壑穿云更短渠。入院秖馀霜后菊,护窗唯有读残书。聊镵翠竹留题字,独上青松望小车。咫尺怀人情万里,江流为觅一双鱼。
送李致远安远簿二首。宋代。洪咨夔。与我迭知已,喜君初得官。时来宁论晚,身健莫辞难。访雪牵魂梦,停云寄肺肝。斯文元气在,努力好加餐。
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宋代。葛立方。载酒陶春久不归,将花判断定忘疲。寻芳便作而今计,莫待他年子满枝。
送蒋评事往福州。唐代。皇甫冉。江上春常早,闽中客去稀。登山怨迢递,临水惜芳菲。烟树何时尽,风帆几日归。还看复命处,盛府有光辉。
散步山村喜风俗淳朴小诗纪之。宋代。李弥大。山居时散步,所接多耕夫。或揖或不揖,颇忘尔与吾。阴晴话愁喜,丰约道有无。电迅叹人寿,风波惊世途。超然心不累,朝市何有乎。
堕轩。宋代。释德洪。当初二祖说禅,拜起依位而立。后来百丈听法,卷却坐前拜席。曹山一堕二目,老儿衣穿骨露。譬如弹指阁前,门开还合如故。
甘露堂歌。宋代。李之仪。炎天熇熇如涌汤,使君置酒甘露堂。无风但觉冷彻骨,坐来彷佛飞青霜。使君顾客指新榜,天假此应来辉光。八十里叟感盛事,献颂请名相激昂。我非取专已上报,尧仁舜智方当阳。迩来瑞应发处处,中台第一彤云章。吾邦虽僻亦影响,明德所祐真无疆。已而转盼欲受简,惭非叟比畴能当。辄因胜遇强黾勉,庶几击壤同揄扬。吾君之泽不可象,使君之惠何可忘。才高名重偶暂屈,遗爱他日逾甘棠。嗟予落莫徒自感,乍鸣乍已如寒螀。安时逐境姑委化,随缘致力聊为乡。时逢载酒问难字,未拟持箠操群羊。但知今日不易得,纵不能饮须空觞。
驾幸圣容院应制。唐代。广宣。大唐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却指容颜非我相,自言空色是吾真。深殿虔心随宝辇,广庭徐步引金轮。古来贵重缘亲近,狂客惭为侍从臣。
白云庄四首·晚望台。宋代。柴望。治圃我依浮石滩,筑台君占白云山。三秋一日登临外,百里同风咫尺间。峰黛阴晴常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如今两处閒。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脊令。宋代。方岳。水落寒塘初冷,霜倒枯荷半倾。莫倚尾能涎涎,踏深一片秋声。
观文殿学士陈公挽词 其三。宋代。楼钥。朝著登门久,词林辱眷深。代言称据古,议礼许同心。去国临归路,还家寄好音。病中闻赴告,老泪动盈襟。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 其二。宋代。曹彦约。开辟当天险,分明在眼前。野桥齐度马,森木乱鸣蝉。稠叠多幽事,凄凉忆去年。何时一樽酒,恣意向江天。
辛巳书事七首 其三。明代。边贡。龟食庚庚发启光,龙颜日角映扶桑。九朝琬琰陈东序,万国山河履职方。总道祥麟传宝箓,更看天派渡银潢。轩虞落落鸿钧转,矫首沧溟望八荒。
张安国书简帖赞。宋代。岳珂。汉轻法言,耳目所忽。予藏于湖,亦近世物。气并华剑,烈同段笏。匪尚其容,亦尚其骨。
登楼望月二首 其二。唐代。刘斌。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帐卷芙蓉带,帘褰玳瑁钩。倚窗情渺渺,凭槛思悠悠。未得金波转,俄成玉箸流。不堪三五夕,夫婿在边州。
淳熙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十二。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窈窕淑女,备六服兮。陟降多仪,耸群目兮。内治允备,阴教肃兮。宜君宜王,绥有福兮。
绍熙元年恭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尊号册宝十四首 其二。宋代。郊庙朝会歌辞。钟鼓交作,文物咸备。彤庭玉阶,天子是莅。咨尔辅臣,展采错事。辅臣稽首,敢不率礼。
和仲咸杏花三绝句。宋代。王禹偁。老去对花多感叹,春来耽酒少康宁。也知此事终无益,免被渔人笑独醒。
宿莆阳玄妙观赠一山道人 其二。元代。卢琦。白昼炉熏袅碧烟,小窗清梦快游仙。人间何处无瑶草,不信蓬壶别有天。
汉堤诗。唐代。卢肇。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灶登蛟鼍,堂集鳣鲔。惟恩若雠,母不能子。洪溃既涸,閈闳其虚。以隳我堵,以剥我庐。酸伤顾望,若践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顾。流灾降慝,天曷台怒。滔滔襄郊,捽我婴孺。于惟馀甿,饥伤喘呼。斯为淫痍,孰往膏傅。惟汝元寮,佥举明哲。我公用谐,苴茅杖节。来视襄人,噢咻提挈。不日不月,咍乎抃悦。乃泳故堤,陷于沙泥。缺落坳圮,由东讫西。公曰呜呼,汉之有堤。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具锸与畚。汉堤其新,帝廪有粟。帝府有缗,尔成尔堤。必锡尔勤,襄人怡怡。听命襄浒,背囊肩杵。奔走蹈舞,分之卒伍。令以麾鼓,寻尺既度。日月可数,登登嶪嶪.周旋上下,披岘斫楚。飞石挽土,举筑殷雷。骇汗霏雨,疲癃鳏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筥,不劳其劳。杂沓笑语,咸曰卢公,来赐我生。斯堤既成,蜿蜿而平。确尔山固,屹如云横。汉流虽狂,坚不可蚀。代千年亿,与天无极。惟公之堤,昔在人心。既筑既成,横之于南。萌渚不峻,此门不深。今复在兹,于汉之阴。斯堤已崇,兹民获祐.齯童相庆,室以完富。贻于襄人,愿保厥寿。繄公之功,赫焉如昼。捍此巨灾,崒若京阜。天子赐之,百姓载之。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木兰花慢 重九。清代。聂树楷。年年重九日,循故事、说登高。笑胆怯刘郎,诗名空负,字怕题糕。参军偶然帽,便龙山千古诩风标。输与归来元亮,东篱一盏陶陶。无聊。老却吾曹。拈竞病,尽推敲。纵人遇催租,付之一笑,吟兴偏豪。何为应须烂醉,想东坡块垒尚难消。不管满墟风雨,黄花正放园地。
同魏进道晚过湖上。宋代。韩维。春风湖上泮,奈此净绿何。平堤看潋滟,皎如镜新磨。支流别而东,下走万玉珂。俜俜桥边柳,芳牙缀柔柯。中洲嘉卉繁,条甲亦以罗。游禽接翅羽,沉沉鸣声和。避人去稍远,盘空落还多。我来日已暮,伫视其顷俄。羡尔禽类微,终年乐清波。
送孙刑部领漕并部。宋代。宋庠。百舍星文动使轩,汉家初赐办装钱。犀株卫帐并儿勇,鹄发迎涂绛老贤。岁稔万箱资转粟,时平三策罢开边。中宸图旧恩方渥,几日从容武帐前。
哀汤与立父。宋代。王之道。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义方传辇下,士誉走江东。贺厦心虽切,披云意自忡。思君想眉目,悲咽对西风。
和全母弟题暖重三丈居。宋代。阳枋。眼前皆易未尝东,祗恐援弓逐过鸿。认得义皇心上画,箪瓢何必问颜空。
时运·其二。魏晋。陶渊明。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闰元宵作。明代。范景文。闰来犹自唤元宵,灯事重重意亦骄。影粲星华梅尽绽,烟清火树雪全消。传柑盏更温前月,踏柳游还忆昨朝。天似多情人并韵,春深恰好试轻绡。
次韵签判丈因旱而作及喜雨二诗。宋代。赵蕃。在家乃虑国,此事古人风。蚤作欣闻雨,欢谣欲助农。不须询父老,断可验凶丰。药裹从兹屏,诗筒要数通。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宋代。宋祁。汉廷择日筑韩坛,绿诏连催觐帝关。十乘元戎方叔贵,九天鸣鼓亚夫还。袍薰瑞气葱葱外,仗入清尘九九问。好为君王言敌事,早将功业勒燕山。
锦堂春 其一 次未斋韵,送陆侍御瑚便道寿母。明代。夏言。腊日慈颜初度,绣衣北阙驰情。凤凰台下烟花簇,计是过家程。鹤发鸾章日映,锦堂绿酒春生。雪毫写罢江南曲,紫阁正平明。
忆金陵三首。宋代。王安石。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留别西河刘少府。唐代。李白。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白衣千万乘,何事去天庭。君亦不得意,高歌羡鸿冥。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蓦山溪。唐代。无名氏。危栏独倚,往事思量遍。回首掩朱扉,敛云鬓、闲拈针线。轻罗碎翦,缝个小梅花,灯闪闪,夜沈沈,玉指轻轻拈。寒苞素艳,浑似枝头见。半拆与初开,谁赢得、江南手段。玉冠斜插,惟恨欠清香,风动处,月明时,不怕吹羌管。
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宋代。李弥逊。余霞收尽寒烟绿。江山一片团明玉。欹枕画楼风。愁生草际蛩。金茎秋未老。两鬓吴霜早。忍负广寒期。清尊对语谁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七。元代。赵秉文。渊明虽不仕,爱此北窗风。曲肱枕书卧,乐亦在其中。时持一杯酒,赖此齐穷通。大笑杯中蛇,晚矣悟雕弓。
贺新郎(落星寺)。宋代。黎廷瑞。帆影斜阳里。与芦花、分风飞过、落星遗此。瓦老苔荒钟鼓陋,斑剥残碑无几。想此处、阅人多矣。天上白榆犹落去,况人间、一瞬浮花蕊。问五老,笑而已。仙翁当日曾挥尘。拍阑干、浩歌音响,振鱼龙耳。九十余年无人问,遗韵半江烟水。慨宇宙、风涛如许。安得六丁移此石,去横身、作个中流砥。长唱罢,冥鸿起。
喜雨。宋代。陈藻。年登犹藉米船通,去岁那堪一大凶。人死多因饥后疫,秧焦争值北来风。晴空又似骄阳起,罄室谁支此患重。甘雨连望虽未洽,莳田渐喜泽边农。
雨馀泛舟三潭同厉樊榭孝廉作。清代。沈德潜。云移高峰峰不定,湖波过雨光逾净。佳人彷佛洗铅华,隔纱微窥晚妆靓。一枝柔橹苍茫外,绿蓑青笠元真态。不遇南屏孙太初,枯禅瘦鹤谁同载。轻船准拟泊三潭,鸥鹭为群我最堪。听罢晚钟烟际宿,荷花深处梦江南。
贵溪道中四绝。宋代。郑刚中。竹边小径跨寒溪,息念临流万虑非。山鸟不知幽客意,背人相顾却惊飞。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药圃。宋代。刘过。古文不可卖,未觉卖药非。侵晨荷锄往,暮得芝术归。
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紫极舞。清代。佚名。至道生元气,重圆法混成。无为观大象,冲用体常名。仙乐临丹阙,云车出玉京。灵符百代应,瑞节九贞迎。宝运开皇极,天临映太清。长垂一德庆,永庇万方宁。
次韵赵子玉书怀。宋代。于石。鹑结为衣鹬作冠,采芝何处问商颜。兴亡眼欲窥千古,俯仰心无愧两间。客路西风新白发,野花啼鸟旧青山。日高浓睡平川屋,安用鸡鸣度远关。
和浦勉道转运判官巡行出关韵。宋代。袁说友。涛雷殷昼候前驱,驷马桥边使者车。风约江声喧笑语,山迎雨脚傍阎闾。城头北海倾樽后,马耳西风揽辔初。关外秋来闻小熟,更将余瘵入呵嘘。
重阳日独居洨水君俞出游杜曲惠诗酬以来韵。宋代。李复。众人有钱竞沽酒,嗟我独醒坐搔首。荒径蓬蒿深映门,茅舍三间傍疏柳。南山奔腾呼欲来,云散山容一笑开。何似齐山江上客,菊花须插满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