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滕王阁。宋代。王安国。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参考资料:
1、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266-267页
2、黄培需.中国神童诗.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02:第63页
3、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四川:巴蜀书社,2012.02:第107-108页
4、陈元生,高金波主编.历代长江诗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8:第412页
5、黄益庸,衣殿臣编著.历代神童诗 中.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01:第200页
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载,王安国这首诗,是他十三岁时登临滕王阁所作,时为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王安石在《平甫墓志》中称王安国“年十二,出其所为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焉。自是遂以文学为一时贤士大夫誉叹”。据此,王安国十三岁写作《题滕王阁》,不是没有可能的。
参考资料:
1、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266-267页
这首诗是王安国十三岁时作。诗中感叹高阁几度兴废,人间几经沧桑,世事的变化犹如西山飘浮的乱云,时时在变幻之中。此诗主要是承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而来。
此诗首联写滕王阁昔日的来历及今日的状况;颔联着重从时间上入手写滕王阁经历的沧桑之变;颈联从空间着手写滕王阁;尾联续写景,并以景结尾。这首诗以远、近,静、动相对照,写出了滕王阁的独特风光,后以景结尾,含意深蕴,极耐人寻味。
“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开门见山,用平叙笔墨写滕王阁的来历和现状。滕王李元婴喜好游赏歌舞,因此兴建此阁。虽物换星移,历经沧桑,高阁依然完好地保存下来。滕王“好追游”,并非平空而发,王勃当年也有“佩玉鸣鸾罢歌舞”之句。“依然”,强调这一游览胜地历久不废。“枕碧流”,点出高阁的所在,它安然高卧于一派深碧的滚滚江流之上。这一联对滕王阁虽有空间形势的交代,但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叙写,上句写往昔,下句诗人所在的时代。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承首联,着重从时间着眼,写滕王阁这块胜地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沧桑之变。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建阁,到王安国十三岁游览此地,纵观这三四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几度沧桑。“兴废事”、“古今愁”,含蕴丰富,引起人们的种种遐想。“几经”和“偏照”,强调变迁的匆忙和兴废的无常。在自然和人事的隐隐对比中,包含着无限的吊古之思,今昔之感。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以下转为从空间着眼,写高阁所在的地理形胜和周围风光。颈联上句写城市,南昌向来为名都,人烟稠密,市街繁荣,是商贾荟萃之所。下句写江水,赣江由赣州曲折北流,经吉安、清江,流经南昌,纵贯今江西全省,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登阁俯瞰,城中绿树浓荫,千家栉比,市井兴旺;凭栏远眺,赣江遥接云天,江面上一叶扁舟,摇曳而过,如同游人从天边归来。上句是近景,下句是远景,“树密”、“千家”,给人以繁荣之感;“天际”、“一叶”,具有淡远闲静之趣。两句有远、有近,疏密衬映,一静一喧,相互对照,写出了滕王阁背城面江的独特风光。
“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宕开视野,继续写景,而于写景中收煞全诗。“极目”在意念上与前句“天际人归”紧密相关,“沧波”与首联“碧流”遥相呼应。放眼江流,气象万千,非诗句所能写尽,这就将无限风光囊括其中。客观景物吟咏不尽,正是暗示诗篇将尽。正在吟咏不尽之时,西山之上乱云重叠,晚烟出岫,又展现出一幅新的图景。“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西山的晚云将要带来一番风雨,凭阁四望,胜地的晦明变化无人能预测其妙。“西山重叠乱云浮”,意象苍茫缥缈,虽以景结,而含蕴浑厚,言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
参考资料:
1、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266-267页
2、黄培需.中国神童诗.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02:第63页
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古诗观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08:第578页
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王安国。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赠周散骑兴嗣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吴均。昔贤当路者,声名振华夏。朱轮玳瑁牛,紫鞚连钱马。朝花舞风去,夜月窥窗下。想君贵易朋,居然应见舍。
依赵尉狱空韵上陈宰。明代。陈淳。民沐仁风状小儿,陶陶远罪日何知。圜扉草色春长茂,公舍棠阴昼缓移。谁复鼠牙纷击剥,类将鸡黍乐追随。涂歌里咏喧传处,尽是吾侯德政碑。
在唐安郡圃作。宋代。李壁。当年张李国长城,翻向天涯问大钧。争似圣朝公道在,庙堂端要读书人。
观日本绳妓跑马歌。清代。苏镜潭。铜环络鼓声鼕鼕,斜街列幕千炬红。有美一人短妆束,蛮靴秃袖娇玲珑。五花璀璨红丝绦,欻然崷崒胡青骢。万人空巷神色竦,绝技远致东海东。矫如公孙舞剑器,疾如越女刺猿公。侧如大漠盘饥隼,回似洛浦翩惊鸿。霜蹄蹴蹋乱寒雾,玉佩叮当来天风。冰肌腻粉益妩媚,盈盈秋水回双瞳。须臾忽作散花舞,使我神眩心忧忡。筝琶幽调一时寂,屹立不动如山容。参鸾驾虬何足数,湘灵凝怨云和降。古来木兰从军曲,千里明驼汗血功。隐娘黑卫迢迢去,挟弹夫婿真乘龙。美人名马俱卓越,巾帼乃有此英雄。长歌为我一纵辔,入门吐气如长虹。
夜步。宋代。陆游。市人莫笑雪蒙头,北陌南阡信脚游。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灯影酒家楼。鹤归辽海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却掩船扉耿无寐,半窗落月照清愁。
寄金山朝阳岩僧。宋代。刘攽。松篁倚石夜露滴,楼阁缘岩风铎高。山僧入定昼不起,顶上潮音翻海涛。
送叔氏入京。明代。皇甫汸。客思轻千里,官仪望五云。林间倾别酒,菊下赠馀芬。北雪衣先授,南鸿信早闻。倘逢相识荐,无忝晋徵君。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其六。宋代。王安中。文王有遗操,朱弦韵青春。无言独下拜,颀然见长人。道丧向千载,诗书绝逼真。逼真犹不尽,试语老斲轮。
阅尽毗尼岁又催,拥炉深夜拨寒灰。念予计日归三峡,知子何时过五台。
多病曾供匡岳雪,一身聊寄玉关梅。荷担大道思贤者,望断孤鸿绝塞来。
残冬归宗阅毗尼忆阿公时阿公出沈阳之千山 其一。明代。释今严。阅尽毗尼岁又催,拥炉深夜拨寒灰。念予计日归三峡,知子何时过五台。多病曾供匡岳雪,一身聊寄玉关梅。荷担大道思贤者,望断孤鸿绝塞来。
碧云深 闻雁。清代。张玉珍。风飕飕。雁声冷唤芦花秋。芦花秋。梦沉别浦,灯灺南楼。去时系足书空修。而今只影牵新愁。牵新愁。几回忘了,又上心头。
相和歌辞·铜雀台。唐代。贾至。日暮铜雀静,西陵鸟雀归。抚弦心断绝,听管泪霏霏。灵几临朝奠,空床卷夜衣。苍苍川上月,应照妾魂飞。
姚源忆故人 赠董先生藏头联珠。金朝。马钰。予属付须当认。取本源清净。意清心除境。灭心忘尽。形八戒持来正。洽灵灵心印。结光辉禅定。是神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