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蕈出何许,南山白云根。畦丁入云采,遍以脱叶翻。
戢戢寸玉嫩,累累万钉繁。中涵烟霞气,外绝沙土痕。
下箸极隽永,加餐亦平温。伊昔贵公子,鲜肥厌羔豚。
争啖肉菌美,共品天花尊。居然此珍产,以远莫见论。
生令五鼎味,但饱三家村。伊余少所嗜,头白归故园。
日获甘脆享,人言老饕存。栮脯固已陋,竹枯何足言。
从今大嚼处,不复思屠门。
食十月蕈。宋代。汪藻。佳蕈出何许,南山白云根。畦丁入云采,遍以脱叶翻。戢戢寸玉嫩,累累万钉繁。中涵烟霞气,外绝沙土痕。下箸极隽永,加餐亦平温。伊昔贵公子,鲜肥厌羔豚。争啖肉菌美,共品天花尊。居然此珍产,以远莫见论。生令五鼎味,但饱三家村。伊余少所嗜,头白归故园。日获甘脆享,人言老饕存。栮脯固已陋,竹枯何足言。从今大嚼处,不复思屠门。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汪藻。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送张端质上春官。宋代。刘宰。第一江山酒两壶,送君鼓箧入皇都。直须第一收名第,莫使江山擅美呼。
文忠烈公居洛有丙午同甲会诗今执政府凡三位。宋代。周必大。文公八十会伊川,盛事于今又百年。岂意苍颜华发叟,亦陪黄阁紫枢仙。府居末至容连栋,班路前瞻愧比肩。丁丙连干支合德,君臣庆会岂虚传。
杨妃醉仆。明代。姚绶。妖环不醉三郎醉,银烛高烧看海棠。满地閒云扶不起,楚台无梦梦渔阳。
无题和李商隐韵 其一。明代。何乔新。风软耶溪荡綵舟,兰桡桂楫漫夷犹。鹊桥露冷来何暮,凤吹云深逝莫留。琼岛碧桃偏向暖,瑶台琪树不禁秋。相如莫奏长门赋,且听闺人咏白头。
玉林。明代。王鏊。蓝田曾种玉,岁久长琅玕。琪树东西映,琼枝远近攒。每羞何氏献,聊试偓生餐。况复人如玉,兼葭欲倚难。
此山林佥药房陈户偕张牧隐暮春晦日载酒相过。宋代。林尚仁。春诗敲未稳,一醉傍琴眠。吟客相过日,飞花欲尽天。竹阴池水暗,树色岛云连。幽鸟可人意,数声清似弦。
慈湖中流遇大风舟危甚食时风止游灵岩寺。宋代。张耒。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闲。从今要见庐山面,画作屏风静处看。
清河次类庵韵。明代。鲁铎。西望群山合,东来一水长。抱村行缓带,激石动清商。畦润人操瓮,桥喧客护装。晴波绕花柳,延伫未为妨。
莲峰卿云次郑同舍贤韵。明代。黄瑜。莲岫倚空苍,卿云忽降祥。九霄悬锦绮,五色焕文章。远霭兼山碧,非烟带日黄。虞廷如可献,将补舜衣裳。
题四小景 其二 书堂隐相儒。明代。程敏政。万卷芸香里,萧斋绝点尘。须知调鼎客,原是断齑人。
长安春。唐代。韦庄。长安二月多香尘,六街车马声辚辚。家家楼上如花人,千枝万枝红艳新。帘间笑语自相问,何人占得长安春?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来尽属红楼女。如今无奈杏园人,骏马轻车拥将去。
妙喜迁化悲而成诗。宋代。曹勋。戎烬多艰道不传,师能横竖说无边。清湘去后人思杀,破衲归来帝所怜。双遽埋无尽藏,诸方应舞野狐禅。伤心明月堂中影,只作霜华处处圆。
送赵晦之丞彭泽。宋代。楼钥。陶令居官八十日,始为督邮方赋归。君家门户要兴起,未用飘然咏式微。
帷。唐代。李峤。久闭先生户,高褰太守车。罗将翡翠合,锦逐凤凰舒。明月弹琴夜,清风入幌初。方知决胜策,黄石受兵书。
战国策引谚。清代。佚名。见君之乘下之。见杖起之。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厚者不损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躯以要名。
丛菊数日来颇有开意戏题。宋代。李纲。爱菊如渊明,凭栏惜花晏。朝来有开意,嫩蕊肥欲绽。愿承玉露漙,一吐金英粲。临风嗅馨香,为尔发三叹。
命学士讲书诗。南北朝。谢灵运。卧病同淮阳。宰邑旷武城。弦歌愧言子。清净谢伏生。古人不可攀。何以报恩荣。时往岁易周。聿来政无成。曾是展予心。招学讲羣经。铄金既云刃。凝土亦能铏。望尔志尚隆。远嗣竹箭声。敢谓荀氏训。且布兰陵情。待罪岂久期。礼乐俟贤明。
黄楼。明代。王弘诲。澶涧无复昔年流,厌胜城东事已休。惟有寓公留胜迹,至今烟景尚黄楼。
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兼和来篇。宋代。徐铉。请以端溪润,酬君水玉明。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巾箱各珍重,所贵在交情。
长相思。宋代。吴潜。要相逢,恰相逢。画舫朱帘脉脉中。霎时烟霭重。怨东风,笑东风。落花飞絮两无踪。分付与眉峰。
登玉峰山。清代。姚承丰。群玉浮浮展画屏,遥村近郭总堆青。琳宫缥缈撑孤塔,石磴萦纡界小亭。松桧有声疑雨落,岩峦无主任云停。山僧漱茗殷勘甚,相约何年此再经。
壶中天慢 李易安酴醾春去小影。清代。庄棫。酴醾开候。早春光过了,芳时难觏。手折花枝将面映,天气恼人依旧。讶粉成团,疑冰簇水,好景须将就。销魂鬓影,轻衫红晕罗袖。山馆此日闲情,词翻玉井,似莺簧微溜。我亦工愁簪笔久。自卷珠帘清昼。一样婵娟,者般憔悴,空把闲情逗。日长人静,闭门清簟相守。
和王内史从驾狩诗。南北朝。庾信。冬狩出离宫。还过猎武功。涧横偏碍马。山虚绝响弓。更嬴承落鴈。韩卢鬬蛰熊。犹开三面网。谁肯一山重。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其八。宋代。张元干。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大期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宋代。并叙。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夜静笙声兼鹤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对勘呈吴少槐吏部。明代。卢楠。汉法终怜天地宽,楚囚何恨岁时难。肯教细草随霜死,愿借春光及暮寒。
岁暮叹三首。宋代。张耒。南山苍苍秋季月,北风如刀青石裂。山阴半夜寒欲冰,晚望高峰看新雪。白衫少年臂鹰去,暮归饮酒烹狐兔。强弓一斛尚可弯,更欲射猎穷吾年。
和子贤途中九绝 其六。宋代。欧阳澈。麟阁功名属少年,笑他皓首只翛然。闻名虽未披云雾,勉力期攀鲁仲连。
西江月。宋代。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行赋寄。清代。顾炎武。念尔西归日,嗟余望路岐。殊方频邂逅,千里各差池。木落燕台早,霜封华掌迟。秦郊须置驿,莫后郑当时。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五。明代。王彦泓。底事秋天易得明,晓风帘外似人行。今宵月好须重晤,草草犹多未诉情。
寄藏叟僧善珍。宋代。盛世忠。访友南山路,桥横古木阴。砌苔无俗迹,庭柏是禅心。旧衲连云补,新诗带月吟。同袍严戒行,别是一丛林。
赋陈中丞家杂画五首 其一。明代。顾璘。骏马在异骨,权奇插面高。人间那乏此,难遇九方皋。
题俞㨷画八景 其七 鄂渚晴光。宋代。曹勋。上下天光一碧时,白蘋红蓼照晴晖。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宋代。晁补之。平生惟亲旧,相得怀抱敞。宁知老田里,三径得还往。结庐在人境,此意陶令赏。但话北窗凉,何必羲皇上。
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宋代。晁补之。金明池上柳,人折一枝春。赠子意不浅,东游云外身。人生半刺史,朱绶光四邻。此岂经世怀,但慰垂白亲。钱塘我旧游,颇复识其人。不应山水改,但恐猿鸟新。章台走马客,冠盖尽要津。窃禄我自惭,便面聊障尘。亦思一舟去,共醉西湖滨。时平自行乐,不为千里蒪。归来麒麟上,献纳当及辰。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宋代。梅尧臣。浔阳几千里,无不见炉峰。苍翠入众目,岩壑少行踪。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尝闻虎溪上,醉令或来同。而今竞邀致,几里闻松风。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无一歌。元代。李道纯。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取清苦廉正为韵课四古风呈漕使苏叔子。宋代。曾丰。释家吾业根,大者名曰苦。吾儒视苦海,翻不翅乐土。毳行禹安之,飘饮颜得所。三苏穷始荣,更有孙似祖。
解连环。清代。李慈铭。暮寒催劲。认青帘挂处,小车潜等。看素手。暗启风帘,正眉翠含颦,脸红低晕。万种温存,旖旎到、银荷灯影。更嫣然笑指,潋滟金尊,照人斯并。悲歌旧情漫省。渐中年耗去,壮怀消尽。问底事、未了愁根,把零句么弦,细搜幽恨。自指星星,更几度、相依青鬓。倩罗衿、为花替拭,泪痕怕损。
橙数珠 其二。金朝。李俊民。从头细转梵王经,一串秋香得洞庭。为报重苏当自惜,莫教落入念珠厅。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 其二 和太华庵闻牡丹芍药花香。宋代。李纲。嘉卉多生佛氏宫,一经鼻观便圆通。妙香来处非和合,岂在根尘吸染中。
春自何来,深雪里、南枝先白。伊祁氏、一番陶冶,千林香色。弱柳眼回青尚浅,小桃腮晕红将入。笑渠侬、剪彩与裁花,夸闺德。
九十日,春还客。数千里,官为役。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一脉流通天造化,三杯扶植身关尺。对东皇、太乙续离骚,需词伯。
满江红(和立春韵简云岩)。宋代。李曾伯。春自何来,深雪里、南枝先白。伊祁氏、一番陶冶,千林香色。弱柳眼回青尚浅,小桃腮晕红将入。笑渠侬、剪彩与裁花,夸闺德。九十日,春还客。数千里,官为役。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一脉流通天造化,三杯扶植身关尺。对东皇、太乙续离骚,需词伯。
点苍临眺。唐代。李京。水绕青山山绕城,万家烟火一川明。鸟从云母屏中过,鱼在鲛人镜里行。翡翠罘罳笼海气,旃檀楼阁殷秋声。虎头妙墨龙眠手,百㡧生绡画不成。
风入松 梅花。元代。谢应芳。岁寒心事旧相知。相别去年时。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风尘不染素罗衣。脉脉倚柴扉。桃根桃叶争春媚,尽教他、浓抹胭脂。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
闻警 其四。明代。余继登。天兵疲塞外,敌骑满秦中。已历夏秋月,能无尺寸功。前军谁破虏,大将只和戎。何日妖星落,捷书报汉宫。
步蟾宫(钓台词)。宋代。韩淲。三年重到严滩路。叹须鬓、衣冠尘土。倚孤篷、闲自濯清风,见一片、飞鸿归去。人间何用论今古。漫赢得、个般情绪。雨吹来云、乱处水东流,但只有、青山如故。
悼女 其五。明代。李之世。晨妆才罢倚花前,牙管濡毫榻旧笺。茶灶未寒香未烬,碧窗閒锁日如年。
调笑。宋代。晁补之。艳独惊郎。踏堤共唱襄阳乐。轲峨大め帆初落。宜城酒熟持勤郎,郎今欲渡风波恶波恶。倚江阁。大め轲峨帆夜落。横塘朱户多行乐。大堤花容绰约。宜城春酒郎同酌。醉倒银缸罗幕。
送徐山人。明代。李云龙。江城春色尽,归棹逐飞花。野鹤栖无定,青山到是家。海风吹袂转,沙树背人斜。何物持将去,罗浮一片霞。
瑞鹤仙。宋代。希叟。燕堂秋未老。正木犀香散,芙蓉红小。门阑瑞烟绕。望银河月暗,寿星偏照。碧霞道要。有真人、亲传最妙。况桃源旧约,重寻鬓发,胜如年少。缥缈。六铢衣降,九转丹成,五云齐到。十洲三岛。神仙路,终须到。对芝兰玉树,宝杯交劝,何惜玉山醉倒。看乘鸾跨鹤,归来洞天未晓。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钧天舞。清代。佚名。高皇迈道,端拱无为。化怀獯鬻,兵赋句骊。礼尊封禅,乐盛来仪。合位娲后,同称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