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李华。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又和留山鸡。唐代。薛能。五色文胜百鸟王,相思兼绝寄芸香。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奉酬天复古风。宋代。周行己。我生不爱言,欲言令人恶。总总乾坤内,抱此谁与托。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要知达士心,阅世等糟粕。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箨。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何当得蔡侯,飘若云中鹤。新诗近道要,如病饮良药。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落落济世志,拙者但骇愕。功名付吾子,我独甘藜藿。谁知陋巷中,箪瓢有馀乐。
蝶恋花(丙辰嫣然赏海棠)。宋代。赵师侠。春入园林新雨过。次第芳菲,惹起情无那。蜀锦青红初剪破。枝头点点胭脂颗。柳带随风金袅娜。隐映余霞,灿灿红云堕。高烛夜寒光照坐。只愁沈醉谁扶我。
和庆长怀麻阳叔二首。宋代。杨万里。自幼仍投老,相懽不解愁。政绿湖外别,负却竹林秋。佳政真余事,闻人说甚休。不应野水渡,横此济川舟。
钱氏池园燕集得春字。元代。徐贲。幸存万死一吟身,燕赏良时岂厌频。开到栋花风乍暖,啼残桑扈雨辞春。清樽偏解欹愁客,短发空惭对故人。经此乱离今得见,论情便觉转相亲。
入孔林。明代。吴宽。两楹既梦奠,黯矣斯文光。巍巍鲁城北,冠屦于焉藏。墓木不可辨,合抱千万章。知为门弟子,移植来四方。惟昔治任日,相向哭且伤。孰知千载下,儒者犹心丧。愚生复何幸,瞻拜俄其旁。我去有周末,蔼然觌温良。如陪游与夏,执贽同升堂。惓惓东引领,风愿今始偿。峄山千仞高,泗水百里长。何必四尺封,天壤俱存亡。
怀惟则大师。明代。韩履祥。每忆幽寻到上方,铜炉石鼎漫焚香。天花满座雨晴雪,空翠扑衣生昼凉。龙化老翁求法语,鹤如童子守禅房。别来江汉频回首,尘劫茫茫道路长。
送张天觉。宋代。孔平仲。车上不须舞,途穷不须泣。万事倏忽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爱君清,如玉立。爱君直,朱弦急。胆肝磊落贮星斗,意气轩腾脱羁絷。圣明天子聚群材,下至椽杙犹收拾。况君屡薄青云飞,暂尔低回岂长蛰。我亦区区有心者,海水期君更注挹。萧萧江路涩,烟濛客帆湿。惜君又作千里行,欲别还留手重执。
秋日移菊。明代。于谦。分得东篱雨后花,呼童栽近小窗纱。引泉灌溉滋新壤,剖竹编围护嫩芽。自许琴樽相调笑,何须蜂蝶乱交加。杜门不纳王弘酒,还胜柴桑处士家。
昔昔盐二十首·关山别荡子。唐代。赵嘏。那堪闻荡子,迢递涉关山。肠为马嘶断,衣从泪滴斑。愁看塞上路,讵惜镜中颜。傥见征西雁,应传一字还。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五色云烟覆帝城,御沟流水接金明。晓来珂繖沙堤闹,万岁声中贺太平。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唐代。王维。(册4 卷125 页1262a)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唐尧後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尽九服兮皆四邻。乾降瑞兮坤降(一作献)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