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清代。佚名。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
关于此诗的背景,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用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无非是为了极言其思念之切,之深而已。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复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来代表季节,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全诗意境相吻合。
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关于此诗艺术感染力的奥妙,蒋立甫《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说:“妙在语言悖理。”其意是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与“一日”等同,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晚入纱窗静。戏弄菱花镜。翠袖轻匀,玉纤弹去,少妆红粉。画行人、愁外两青山,与尊前离恨。
宿酒醺难醒。笑记香肩并。暖借莲腮,碧云微透,晕眉斜印。最多情、生怕外人猜,拭香津微_。
小桃红(在襄州作)。宋代。刘过。晚入纱窗静。戏弄菱花镜。翠袖轻匀,玉纤弹去,少妆红粉。画行人、愁外两青山,与尊前离恨。宿酒醺难醒。笑记香肩并。暖借莲腮,碧云微透,晕眉斜印。最多情、生怕外人猜,拭香津微_。
塞下二首。明代。谢榛。路出古云州,风沙吹不休。乌鸢下空碛,驼马渡寒流。地旷边声动,天高朔气浮。霜连穷海夕,月照大荒秋。击鼓番王醉,吹笳汉女愁。龙城若复取,侠士几封侯。
不寐十首。元代。方回。涉世形容悴,违时嗜如偏。偶犹身未死,岂为己无眠。道丧文趋刻,谈高学类禅。申生真毙犬,望帝竟啼鹃。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默守枯寒,心心见端。瑠璃井秋光湛湛,珊瑚枝月影团团。髑髅活兮,妄识沥乾。
题庐山山下汤泉。唐代。白居易。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小重山 述梦。金朝。王哲。梦见街前一只牛。偏能行得稳,性温柔。绳来牵拽便回头。高峰上,卧月最风流。随我任遨游。调和真逸乐,没忧愁。浑身白彻正堪留。超灵岸,相从入瀛洲。
张文忠至都帖赞。宋代。岳珂。无尽之学,出入孔释。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亦犹即绍圣以侮元佑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虽曰自盖,断犹可识。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宋代。杨万里。栖鹊无阴庇湿衣,行人仄伞避斜丝。船兵归後轿兵去,独立淮河暮雨时。
赠别友人之长沙太守。明代。王恭。闻说长沙郡,湘南驿路微。楚山猿乱叫,湘水雁孤飞。见月鸣琴坐,行春佩印归。怜君五马贵,自笑绿萝衣。
五更睡。宋代。王禹偁。收载直承明,宠深还若惊。趁朝鸡唤起,残梦马驮行。左宦离双阙,高眠尽五更。如将闲比贵,此味敌公卿。
观杨之美画。宋代。梅尧臣。天官乘车建朱旗,赤旛前亚风卷披。二龙缓驾苍髯垂,印箱傍挈文籍随。双骖推轭如畏迟,行从冠服多威仪。水官自有真龙骑,两佐并跨鲸尾螭。步趋群吏怪眼眉,云生海面无端涯。雷部处上相与期,人身兽爪负鼓驰。後有同类挟且搥,次执雷镜风囊吹。青蛇有角鱼足鬐,上下引导神所施。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画传是阎令为。设色鲜润笔法奇,绢理腻滑鸡子皮。吴生龙王多裂隳,八轴展玩忘晨炊。李成山水晓景移,黄荼花竹雀拥枝。韩干马本模搭时,神骏都失存毫氂。日高腹枵眼眦眵,邂逅获见何言疲。厚谢主翁意不衰,他日饱目看无遗。
杂咏。宋代。赵蕃。兰生杂蓬藋,匪愿为世采。一朝落城市,未免论金卖。金轻孰见多,弃不待其艾。抔土傥与期,含熏岁犹再。
武胜。清代。何德新。嶂外烟如织,城头石作屏。水流原是雪,山老不成青。千里乘马,频年带客星。村墟太寥落,春草亦飘零。
次韵和颍昌叶翰林 其一 同许学士亢宗干誉汎舟潩水。宋代。程俱。高云下甘泽,肤寸即有馀。瀛波纳牛迹,亦复鳣鲸居。翰林补天手,妙语追三闾。聊从颍川借,似厌承明庐。坐令啸诺地,不异畏垒墟。斯人乐佳政,欣若饱稻鱼。恢恢云梦胸,中有几石渠。时来潩水旁,傲睨万物初。
首夏即事。明代。卢龙云。柳尽风前絮,葵含雨后英。宦情同白下,岁序又朱明。积贮穷檐竭,烽烟几处生。至尊忧独切,何日见澄清。
已亥杂诗 7。清代。龚自珍。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浣溪纱 秋夜闻隔墙按歌。清代。郑文焯。秋病无名废酒尊。水西亭榭易黄昏。独经游地最销魂。花影自行桥上月,篴声如见曲中人。燕梁何处起清尘。
山游暮归。宋代。陆游。东行西行日暮归,川云漠漠雨霏霏。蝗余场上禾收薄,酒贵街头客醉稀。买犊躬耕空自力,灼龟占岁又成非。稚孙索饭殊关抱,怜汝何时得瓠肥。
仪真逢卢彦四邀题龙江别卷。明代。符锡。我望建康路,君从几日来。晓风千嶂合,寒练一帆开。牛首山椒寺,凤凰江上台。旧游谁复在,潮打石城回。
卜算子 吉祥草。明代。高濂。嫩叶暗青云,幽花分紫绶。不改阶前霜雪姿,此意君知否。入坐眼生明,小算人同寿。南华瑞霭绿云铺,白石和悠久。
丁卯元日十首。宋代。刘克庄。物贵皆缘自币轻,丝身谷腹费经营。公卿文学方矛盾,黔首何时见太平。
夜坐。明代。王越。感昔怀今坐夜深,悠悠身世任浮沉。三缄已锢金人口,百炼难消铁汉心。春瓮有天藏酒圣,草堂无地着书淫。不知谁是钟期耳,乘月时来一赏音。
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 其四。宋代。朱松。青山北界大江东,了了乡关在眼中。归得一廛吾愿足,此生初不问穷通。
集舅氏吴明初先生邓尉山斋。明代。徐枋。令节星霜改,荒村物色移。春溪平野阔,山月出林迟。夜饮家醅尽,风吹邻笛悲。梅花依旧白,回首一凄其。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 其一。明代。董纪。咄咄书空坐夜阑,烛盘花落酒杯寒。不愁妾命秋云薄,只恐人心蜀道难。阮籍当年犹恸哭,王阳今日正长叹。头颅如许身何托,掩镜羞将白发看。
寄金山老。金朝。周昂。庭前双柏树,作别似晨朝。书信随溪茗,音声落海潮。岭云閒可玩,边月苦无憀。相见愁他日,风沙两鬓凋。
游长安诸寺联句 常乐坊赵景公寺 题约公院。唐代。段成式。印火荧荧,灯续燄青。七俱胝咒,四阿含经。各录佳语,聊事素屏。丈室安居,延宾不扃。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唐代。许浑。箫管筵间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池边雨过飘帷幕,海上风来动绮罗。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甘心不及同年友,卧听行云一曲歌。
琼馆烟轻,银河风细,玉桥云锁方开。晓千虹丈,宛转下天来。人在水精宫里,行乐处、锦绣成堆。仍相问,人间天上,何处有蓬莱。
徘徊。追往事,征南巧架,传野怀才。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好是乐成初宴,红牙碎、声隐晴雷。江天晚,游人未散,莫放隼旟回。
满庭芳(咏浮桥)。宋代。黄裳。琼馆烟轻,银河风细,玉桥云锁方开。晓千虹丈,宛转下天来。人在水精宫里,行乐处、锦绣成堆。仍相问,人间天上,何处有蓬莱。徘徊。追往事,征南巧架,传野怀才。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好是乐成初宴,红牙碎、声隐晴雷。江天晚,游人未散,莫放隼旟回。
春山八事 其四 春云。明代。郭之奇。幽人卧空山,起视山已绿。春云自东来,所向无拘束。林峦坠其中,安知空与曲。朝弥万谷皴,夜补千岩瘃。大哉天地容,四海互瞻瞩。雷雨之所屯,日月之所浴。悠悠出岫情,遂满群生欲。岂为神女行,肯受襄王辱。嗟彼荒淫者,千年徒蹢躅。是以君子心,永言肤寸触。愿同春作霖,每念秋如玉。予曰上天需,谁当山下告。
木兰花慢。元代。仇远。泥凉闲倚竹,奈冉冉、碧云何。爱水槛空明,风疏画扇,雪透香罗。惺松未成楚梦,看玲珑、清影罩平坡。便有一庭秋意,碎蛩声乱寒莎。银河。不起纤波。天似水,月明多。算江南再有,贺方回在,空费吟哦。年年自圆自缺,恨紫箫、声断玉人歌。谩对双鸳素被,翠屏十二嵯峨。
陶使君挽歌二首。宋代。徐铉。太守今何在,行春去不归。筵空收管吹,郊迥俨骖騑.营外星才落,园中露已稀。伤心梁上燕,犹解向人飞。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那堪城外送,哀挽逐归艎。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唯馀迁客泪,沾洒后池傍。
壬辰元旦感怀时年五十岁。清代。方仁渊。一卧烟霞废酒诗,长年清兴强支持。壮心未死惊元旦,虚愿难偿愧故知。荆树已枯连理干,梅花犹发岁寒枝。百年忽到知非日,感旧怀人两鬓丝。
徐州(将登黄楼,问枣下之妇)。明代。徐渭。今岁青青陇麦稠,去年河水过堤流。无家不自波中出,有鳖都经树杪游。枣叶双扉询翠袖,柳根一面护黄楼。泗州潭底猕猴老,不信今还锁泗州。
游榴花洞。明代。徐熥。逶逦群峰隐,纡回一径偏。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芝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莓苔寒细雨,桑柘隔孤烟。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不记来时路,因
赈饥篇赠程守 其一。宋代。徐积。楚有循良守,流民萃一方。薪蒸温病骨,菽粟饫饥肠。永欲充编户,无心忆故乡。恩深何以报,惟有一炉香。
送崇教大师归天台谨吟七言四韵。宋代。范贻孙。名僧高隐尽修行,人说吾师最出群。新向天台承帝泽,便朝梁院谢明君。几程烟水趋丹阙,一院杉松锁白云。却泛轻杯旧山去,石桥秋月会声闻。
王岩。宋代。赵蕃。洒落松摇雨,飞流谷坠泉。画图难写貌,诗语易流传。射虎石谁没,说猿童谩颠。徐岩盖可买,羞涩欠囊钱。
贺山。宋代。徐灼。昔人来隐遁,兹山始得名。岩扃锁积翠,石罅流余清。花石今何在,菁茅久已生。为言唐贺老,千载有殊情。
山行五首 其三。明代。郑潜。千林竹死皆成纸,万陇丛生总是茶。空谷云深疑路断,绿阴流水有人家。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宋代。五迈。我友半湖海,知心吾子文。君忙我已老,事事不如君。君生通贵家,我出寒素门。君披貂毛裘,我著犊鼻褌。戏彩君有母,列鼎共清温。我早失乌哺,空山怅白云。弱冠君有子,世科将袭芬。我子方垂髫,诗礼未有闻。凡此皆不如,官职不必论。
与陈隆之太史侨寓广陵比园庐者累日临别赠余六绝用此见答 其五。明代。陈吾德。鸒斯随处可游身,罗网疏开天色春。已把閒心对渔父,敢将哀怨托灵均。
竹 题宗元画轴。明代。韩邦奇。劲节虚心本自奇,四时常见绿猗猗。笑他江上罗浮树,只放寒花三两枝。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其三。明代。袁宏道。一段青石堤,袅娜千垂杨。十许种名花,红紫白成行。借问此谁种,云是监中郎。纱纹织作浪,文玉砌为堂。安得冢子山,吹来置此傍。醉中发狂思,醒后益周张。吾身自可移,何必移吾乡。
林贵州哀诗二首。宋代。刘克庄。岁晚淹留潦雾间,朱幡虽宠变苍颜。颍川凤下来何晚,浪泊鸢飞去不还。道远返丧新燧改,州贫无赙旅囊悭。新邱莫叹封茔俭,绝胜痴人锦裹山。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宿雨洗去山面尘,东君料理山家春。浩劫壶中勿新岁,枯木岩前有古人。寒暑不到以法界为处,齿发不老以虚空为身。坐间默有相传意,川上乾无逝去津。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 其九 李疵雠贤。明代。郭之奇。朝贤必堕耕,举士独存名。不断谗人舌,安救战国倾。
咏史十二首 其十。明代。释函是。天下马上得,不可马上治。陆贾称诗书,尝为汉主詈。新语十二篇,美言令人爱。利弊中当时,亦复令人畏。贤哲贵周身,忧国先防忌。好畤可以家,多买腴田地。家有五男子,橐中装尚在。从侍常十人,十日更相替。极欲数击鲜,千金足一醉。来往公卿间,益增饮食费。声名藉汉廷,不知其所为。禄产既伏诛,孝文新嗣位。大勋归将相,乃谓用其计。世间恕醉人,或当有此事。
罗敷东馆亭下流泉云至前山拥咽经岁移时掬弄惆怅成章。唐代。李郢。看山亭下小鸣泉,呜咽难通亦可怜。惆怅无人为疏凿,拥愁含恨过年年。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宋代。陈著。几载诗盟两见心,自从别后可曾寻。夜来梦见匆匆散,杜宇西窗月未沈。
题所赁宅牡丹花。唐代。王建。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