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母庙

启母庙朗读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朗读
()

猜你喜欢

秋香岩下著尊罍。小徘徊。莫停杯。来岁花时,相望两悠哉。看取修眉萦度曲,真个泪,界香腮。
船头击鼓片帆开。晓风吹。首应回。景物撩人,诗思不胜催。会有江山凄惋句,凭过雁,寄侬来。

()


我在三川阳。
子居五湖阴。

()

紫微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仙酒斟云液,山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
草角灯窗,砚席是其。
春山朝吟,秋堂夜诵。
弃背三年,心骨沉痛。
几夜见君,似梦非梦。
()
仙风透骨。
向夏叶丛中,春花重出。
骏发天香,不是世间尤物。
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
()

分悲玉瑟断。
别绪金樽倾。
风入芳帷散。

()

穰侯去国缓驱车,蔡泽还来取范雎。恶客只应真可厌,怪他汉相馆邱虚。

()

宿

蜀岭西来抱驿楼,

()
足弱老态增,颠仆人共骇。
无趾真吾师,天刑乌可解。
()
巘云宝刹诵瑶编,屋上灵云每见连。
知是苍穹相表异,却教瑞气日缠绵。
絪緼像护清虚界,洁白光涵兜率天。
老我欲过金子{上奥下山},细探灵迹恨无缘。
()
奇绝生春五出花,僧居著此境尤嘉。
一方寒月浸清影,几度春风生素华。
何必江头千树暗,未如屋角数枝斜。
繙经觅句无尘事,坐对尤宜雪煮茶。
()

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身健正宜金印绶,

位高方称白髭须。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

()

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逡巡释长罗,高步寻帝先。

妙损阶玄老,忘怀浪濠川。达观无不可,吹累皆自然。

()
飘洒三冬暮,苍茫一气凝。
寒威斗自壮,空色晓逾澄。
狂走寻冈兔,饥呼失树鹰。
年来交态浅,有兴即谁乘。
()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

一时宾主并风流,无柰离心傍客舟。待月总携天柱兴,观涛俄失广陵游。

凄清画角同归暮,缥缈寒砧独去愁。笑杀平原期十日,不禁卢女望刀头。

()
日转墙东。
几枝寒影,一点香风。
清不成眠,醉凭诗兴,起绕珍丛。
平生只个情钟。
()

昨夜银屏透峭寒。朝来庭霰绕阑干。天涯遥忆漫相看。

千里不分鸾袖色,三湘欲断雁书难。碎琼杂佩舞珊珊。

()

宿雨兼风酿麦秋,馀寒欲断自迟留。杜鹃啼得百花尽,却向绿阴深处愁。

()

积雨不肯霁,行陆如涉川。
青毡纩我后,白毡覆我前。
我欲正衣冠,两手如纠缠。

()

坐久方知春昼长,静中心地自清凉。

人人圆觉何曾觉,但见尘劳尽日狂。

()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
香到人间香更幽,月明风露正飕飕。
天开金粟如来藏,人立广寒宫殿秋。
几许多清冰脑片,一些来大雪花头。
此生若并凡红紫,安得奇芬死不休。
()

令巍巍、一段风流。看情性、忒温柔。记得河桥曾识面,雨凝晴、欲问还羞。沈吟半晌,蝉敧舞鬓、莺涩歌喉。到黄昏饮散,□虽未语,心已相留。纱窗低转,红袖同携,随花归去秦楼。酒力难禁花易软,聚眉峰、点点清愁。瞋人笑语,朦胧娇眼,?鬌扶头。醒来时、月转西厢,隔窗犹听箜篌。

()
山腰石有千年古,海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在此中蟠。
()

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

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连绵积三白,云埋阖庐城。

()

径树团成盖,原草绿如剪。盈盈车马客,时来弄春盏。

()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
嗟远宦,甘微粟。惊世事,伤浮俗。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

()

横塘草碧竹烟凉,树带风乌绕蜀冈。二十四桥何处问,广陵城下月如霜。

()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