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去不待炊

出自宋代方岳的《读折诗效其体》,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ǒ qù bù dài chuī,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我贫良亦囏,未老生白须。
策名奉常第,年已三十余。
半生苦无几,宁不欲疾驱。
山麋野而僻,所至皆崎岖。
一登督视府,两驾太守车。
意见有不合,索去不待炊
所以二十载,同一优侏儒。
岂如云水身,自迁瓜芋区。
夕吾酒一瓢,朝吾饭一盂。
贫贱与富贵,本自无羞殊。
寄语刘伯友,毋烦鬼揶揄。
()
老生,白须,半生,苦无,疾驱,崎岖

《读折诗效其体》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虽贫穷,也不老,白发已生。曾任奉常第的官职,如今已过三十岁。半辈子过得艰难,宁愿不驱使自己。山野偏僻,所到之处都是崎岖不平。一度登上督视府,两次乘坐太守的车子。意见不合,被迫离去,连饭都没吃上。二十年来,与同样优秀的侏儒相伴。何如那云水之身,自由地迁徙于瓜芋区。每晚喝一瓢酒,每早吃一盂饭。贫穷与富贵,本无需羞愧不同。寄语我的朋友刘伯,不要受到鬼魅的嘲笑和干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方岳的贫困生活和对自由的渴望。他自称贫穷而年纪渐长,但并不感到自卑。他曾担任官职,但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宁愿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被驱使。他选择了居住在山野偏僻之地,这些地方崎岖不平,但却充满了自然的美景。他通过与同样优秀的侏儒相伴,表达了对真正的友谊和人性的向往。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贫富的看法,认为贫穷与富贵本质上并无羞愧之别。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朴素生活和真挚友谊的向往,同时对权力和虚荣心持有一种冷静的态度。

通过这首诗词,作者方岳展示了他的独立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呼唤着人们珍惜真挚友谊,超越物质贫富的差别,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