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章之三 哀郢》,诗句共0个字,诗句拼音为: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之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维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嘹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论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诗句平仄:。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

译文

我从小就对奇装异服特别喜好,到如今年岁已老,兴趣却毫不减少。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帽。
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世道混浊没有人理解我啊,我也要远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喧闹。
驾起青龙白龙车啊,我与舜帝啊同游天帝的玉园。
登上巍巍的昆仑,品尝玉花的佳肴。
我要与天地比寿,我将如日月星辰一样将万物照耀。
痛心啊南方并没有人了解我,天一亮我就渡过了湘水长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啊,唉,丝丝寒风凄苦悲凉。
让我的马儿在山边漫步,把我的车儿停放在林旁。
我驾一叶扁舟上溯沅水啊,齐力摇起船桨,拍水击浪。
船儿随波起伏不肯前进啊,陷入旋涡打转波荡。
清晨时我从枉陼出发,傍晚时我落宿于辰阳。
只要我的心端正坦荡,虽处穷乡僻壤又有何伤!
行到溆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心中迷惘不知该去何方。
茂密的山林一片阴暗啊,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山下淫雨霏霏迷迷茫茫。
无边无际的雪花啊飞飞扬扬,布满天空的浓云阴沉无光。
可怜我一生无欢乐啊,孤独地生活在这高山老林中。
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随波逐流啊,当然就要穷愁潦倒终生。
接舆愤世剃去自己的头发,桑扈穷得裸体而行。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
伍子胥终遭祸殃啊,比干被剖心不得善终。
纵观历史都是这样啊,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径!
但我要坚持正道而毫不犹豫,当然那将使我一生遭难不见光明!
尾声:鸾鸟和凤凰啊,一天比一天远了。
燕雀和乌鹊啊,却把窝筑在庙堂上面。
香美的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交错的丛林。
腥臊恶臭的气味,弥漫在神圣的殿堂啊。
芳香美好的花草,却没有立足的地方。
阴阳错位都颠倒了位置,这世道真是失常大变。
心中满怀着忠诚而不能得志,我还是赶快远走别迟疑!

注释

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衰:懈怠,衰减。
铗(jiá):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陆离:长貌。
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耸。
被:同“披”,戴着。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
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螭(chī):一种龙。
重华:帝舜的名字。瑶:美玉。圃:花园。“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
英:花朵。玉英:玉树之花。
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旦:清晨。济:渡过。湘:湘江。
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反顾:回头看。
欸(āi):叹息声。绪风:余风。
步马:让马徐行。山皋:山冈。
邸:同“抵”,抵达,到。方林:地名。
舲(líng)船:有窗的小船。上:溯流而上。
齐:同时并举。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榜:船桨。汰:水波。
容与:缓慢,舒缓。
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
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苟:如果。端:正。
伤:损害。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
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
如:到,往。
杳:幽暗。冥冥:幽昧昏暗。
狖(yòu):长尾猿。
幽晦:幽深阴暗。
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终穷:终生困厄。
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佯狂傲世。髡(kūn)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桑扈:古代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臝:同“裸”。桑扈用驘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员自杀。
比干:商纣王时贤臣,一说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传说纣王淫乱,不理朝政,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此二字极云比干被刑之惨酷。
皆然:都一样。
董道:坚守正道。豫:犹豫,踟躇。
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
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御:进用。
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
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当:合。
怀信:怀抱忠信。佗傺:惆怅失意。
忽:恍惚,茫然。

参考资料:

1、黄寿祺、梅桐生译注.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87-90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15-821

3、王承略、李笑岩译注.楚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94-98

创作背景

  关于此篇的写作时间,则有许多分歧。在作于顷襄王时代之说中,蒋骥说较为可取,因从整篇文章的思想来看,与《离骚》等中年之作不同,大致可定为是流放江南多年之后,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写作时间当在《《九章·哀郢》》之后。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15-821

2、王承略、李笑岩译注.楚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94-98

赏析

  《惜诵》是《九章》的第一篇,叙述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始末,和自己对待现实的态度,基本内容与《离骚》前半篇大致相似:故有“小离骚”之称。

  《九章·涉江》全篇一般分为五段。

  从开头至“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都用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蒋骥说:“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自流放以来,屈原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可他为楚国的进步的努力绝没有放弃过,朱熹说:“登昆仑,言所致之高;食玉英,言所养之洁。”(《楚辞集注》)他坚持改革,希望楚国强盛的想法始终没有减弱,决不因为遭受打击,遇到流放而灰心。但他心中感到莫名的孤独。“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自己的高行洁志却不为世人所理解,这真使人太伤感了。因此,决定渡江而去。

  从“乘鄂渚而反顾兮”至“虽僻远之何伤”为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乘鄂渚”四句,言自己登上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鄂渚,不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途,又放马在山皋上小跑,直到方林(亦在今长江北岸)才把车子停住。“乘舲船”四句言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与漩涡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用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此情此景正如诗人自己的处境。“朝发枉陼”四句,接写自己的行程,早上从枉陼出发,晚上到了辰阳,足有一日行程,行程愈西,作者思想愈加坚定。他坚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是忠诚的,是无私的。同时,坚信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不感到悲伤。

  从“入溆浦余儃佪兮”至“固将愁苦而终穷”为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入淑浦”四句言已进入溆浦。溆浦在辰阳的万山之中。这里深林杳冥,榛莽丛生,是猿狖所居,而不是人所宜去的地方。“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的环境的形容夸张,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为下文四句作好铺垫。“哀吾生之无乐兮”四句言自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当中,是无乐可言了。然而就是这样,也绝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

  从“接舆髡首兮”至“固将重昏而终身”是第四段,从自己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的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论语·微子》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战国策·秦三》说:“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接舆被发佯狂,是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表示。《孔子家语》说桑扈“不衣冠而处”,也是一种玩世不恭,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行为。“接舆”六句是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四个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所遗弃;伍员、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的,但又不免杀身之祸,所以结论是“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与前世而皆然兮”四句说自己知道,所有贤士均是如此,自己又何怨于当世之人!表明自己仍将正道直行,毫不犹豫,而这样势必遭遇重重黑暗,必须准备在黑暗中奋斗终身。

  “乱曰”以下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鸾鸟凤凰”四句,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凤凰是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士。“燕雀乌鹊”用以比喻小人。“露申辛夷”四句言露申辛夷等香草香木竟死于丛林之中,“腥臊”比喻奸邪之人陆续进用,而忠诚义士却被拒之门外。“阴阳易位”四句更点出了社会上阴阳变更位置的情况,事物的是非一切都颠倒了,他竟不得其时。不言而喻,他一方面胸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失意徬徨。既然龌龊的环境难以久留,他将要离开这里远去。

  本篇以写实为主,但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以丰富奇特的幻想,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神话世界:神奇的车乘,高尚的旅伴,美好的境地,芳苦的食品,等等,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本篇在艺术上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首先,全篇洋溢着非常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虚构了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虚幻的法庭,它由五方天帝、山川诸神、古代好法官共同组成。让他们来听取自己极度苦闷的倾诉,又虚构了一个厉神,让他在占梦时作答,如同女媭一样,给屈原以劝告和回答。这样的写法,使本篇诗作出现了一幅虚无飘渺的景象,引人入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

  另外,本诗结尾,通段设喻,用以揭露楚国改治的黑暗和统治集团的腐败,形象地反映出小人窃位得志,忠贤被逐遭受迫害,黑白颠,是菲淆乱的社会现实。这种写作方法也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15-821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屈原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