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胜景如天上,此日经行已再来。水入松篁鸣处急,山围村坞到时开。
荒溪难觅当时洞,废观空馀旧日台。谩说人间有仙迹,不知天地也尘埃。
桃源道中三首 其一。明代。薛瑄。初闻胜景如天上,此日经行已再来。水入松篁鸣处急,山围村坞到时开。荒溪难觅当时洞,废观空馀旧日台。谩说人间有仙迹,不知天地也尘埃。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步瀛阁。宋代。刘攽。方塘十亩水幽幽,鱼自潜深鸟自浮。为有风光陶永日,故题亭榭拟沧洲。旋移修竹看停雪,未落垂杨正奈秋。客到便留同一醉,山公不问习池游。
某寒热伏枕已数日忽闻车骑明当接顿睡中得韵。宋代。张耒。山羊卷酥如切玉,翦毛胡羊花作肉。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客来但办君且去,卧听涓涓雪消屋。因山事严京兆出,十驿人人如在目。驼裘便面行野时,晴郊已动陈根绿。
发彭城留赠施逸人。明代。符锡。冰雪方春自此去,莺花历夏始南归。故人相见但青眼,客子谩吟还旧衣。悬水一川朝代易,青山四合霸图非。张公鹤处今谁寄,倚棹何缘傍息机。
感皇恩 题沙河南 镇壁,留别元舜举。元代。王恽。浓绿涨千林,征鞍东去。十日祁阳为君住。几回清唱,飞尽海棠红雨。人生当适意、何良苦。簿领公堂,风沙长路。赢得佳人怨迟暮。沙头酒尽,犹惜玉鞭轻举。一声声不断、歌金缕。
送陈表道倅岳阳。宋代。楼钥。垂上青云去,如何乘贰车。轻为千里别,时寄几行书。剸剧才无滞,传家学有余。当涂足知己,应不费吹嘘。
凤凰台二首。宋代。黎廷瑞。泪落零阳酒一杯,赤藤遗墨亦堪哀。苍梧云去箫声冷,莫是当年也误来。
广游仙寺 其一。清代。汪鹤孙。瑶岛灵踪未易寻,古来名籍却森森。悬知易贵非仙骨,要识难穷是道心。
念奴娇 赠程令彰。清代。陈维崧。东风才动,正蓂开五叶,花飞六出。雪正晴时天倍好,越显帝城春色。门挂桃符,钗摇綵胜,节又邻人日。风光如此,拚他烂醉须直。爱尔句辟蚕丛,诗惊鬼胆,馀子何当嚇。四十功名年未晚,且溷朱门杯炙。二陆才华,两程家学,底处无人识。街灯渐闹,为君摒挡筝笛。
九清云杳,飙驭邈难追。功化盛当时。保扶仁圣成嘉靖,彤管载音徽。
天都左界抗华榱。仙仗下逶迤。宝楹黼帐承神贶,万寿永无期。
慈孝寺彰德殿迁章献明肃皇后御容 赴景灵宫衍庆殿奉安导引一首。清代。佚名。九清云杳,飙驭邈难追。功化盛当时。保扶仁圣成嘉靖,彤管载音徽。天都左界抗华榱。仙仗下逶迤。宝楹黼帐承神贶,万寿永无期。
时傩。元代。吴莱。古人重傩疫,时俗事襘禳。岁阳欲改律,舆鬼寖耀铓。厉神乃恣肆,魃蜮并猖狂。侲僮幸成列,巫觋陈禁方。虎头眩金目,玄制炳赤裳。桃弧驱灾沴,豆砾毙瘅刚。八灵悉震慑,六合高褰张。清宁信不害,动静维吾常。世途颇险盭,人魅更跳梁。狐鼠戴介帻,夔魖窃香囊。煎熬到膏髓,击剥成疕疡。乘风作国蠹,抵隙为民殃。自从九鼎没,谁使百怪藏。瘃寒服褅帛,饥窭食閒粮。芦花敝汝体,橡栗馋吾肠。地肤竟卷去,天孽俱彫伤。神荼欲呀啖,蟠木蔓不长。蒙倛强颜貌,枯竹无耿光。圣言谓近戏,五祀徒惊惶。惜哉六典废,述此时傩章。
挽林焕章二首。宋代。刘克庄。束帛徵诸老,深衣立一儒。乡人偕猎较,童子共凤雩。屑屑羞来往,兢兢迨举扶。自惭衰竭久,书墓觉词芜。
登钱山望菰城慨然而赋。元代。黄溍。吴兴水为州,诸山若浮萍。况此一培塿,琐屑世未名。所欣渔樵居,乃与缁锡并。种竹有万竿,结茅无十楹。老僧解人意,踪履能相迎。芳草被行径,朱藤暗岩扃。萧条空阶暮,日照莓苔青。犹嫌所历卑,未极游眺情。耸身白云上,始见春申城。想当高会时,楼观飞青冥。竭海荐罍勺,穷山羞鼎铏。安知千载后,寂寞无人行。煌煌冠盖区,壤壤狐兔茔。归来朱门客,听此松风声。
十二时歌。宋代。释印肃。日南午,大地元来没寸土。天上天下独为尊,耀目连晴无可睹。石巩痴,逢马祖,自己如空谁射弩。三平了道劈开胸,不拄箭锋徒自苦。
冬夜不眠。清代。蔡德晋。好梦偏教短,寒更故意长。孤衾涵病骨,残月印愁肠。静听鸡鸣杙,时惊犬吠廊。坐深湖墅晓,窗外一庭霜。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三 克老瞒。明代。胡应麟。克老瞒,厥功不可量。瞒挟天子令四方。以暴如虎贪如狼。既定荆州下长江。并兵八十三万强。凶威所指横以张。所触者碎当者亡。遣军师亮谕孙权。权奉命,发兵助我屯江干。桓桓烈炬战舰轰,将士大呼冲敌坚。贼兵百万尸如山。操走乌林四海安。
张贞居神光楼看雨三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濛濛灵雨向东来,曙色轩窗面面开。为爱条风吹润绿,莫教人迹印苍苔。
鸥沙篇。明代。徐渭。暂向市中隐,终为尘外行。閒寻蓑笠侣,远结鹭鸥盟。海树春云隔,江舠暮雪横。相随不飞去,数点羽毛轻。
杂咏三首 其三。元代。郭翼。朝汲橘泉丹井,暮耕蕙圃芝田。肘后长生有诀,一笑曾许相传。
庚戌秋书事八首 其六。明代。彭年。内苑期仙拱穆清,上玄斋祭福群生。貂蝉夕拜趋三殿,貔虎晨严卫九城。淝水却思安石在,泾阳遥望子仪行。折冲尊俎真能事,夙夜诸公答圣明。
坐子启竹林。元代。刘崧。爱尔幽栖处,门前青竹林。石床三伏冷,池水一春深。野鸟来窥户,溪鱼出听琴。无因谢羁束,携酒日相寻。
寒食南宫夜饮。宋代。司马光。积旬留省团,容易度春华。芳草踏青晚,长揪行乐赊。云疏时送雨,风细闇飞花。直有黄金百,无因过酒家。
南郊大礼诗。宋代。王禹偁。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殿高。迁客生还知有望,商山不敢读离骚。
志喜。明代。陶宗仪。翘首甘霖久不沾,火云赤日势如惔。桔槔声断川流竭,䆉稏苗枯暑气炎。迅电掣霆诛厉魃,苍龙饮海抉飞廉。四郊满慰三农意,从此丰年可预占。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其二十七。明代。张萱。枫丹芦白溪如锦,恰受航中人昼寝。停桡系竹竹吹风,戛玉敲金常警枕。
六十初度自寿四首 其四 踏莎行。明代。王鏊。紫阁黄扉,蟒衣玉带。功名至此人人爱。挂冠一日赋归来,閒情又在功名外。明月逍遥,白云自在。别是人间閒世界。起来把酒酹青山,年年与汝常相会。
和吴冲卿省副见赠。宋代。邵雍。非有非无是祖卿,都来相去一毫芒。人人可到我未到,物物不妨谁与妨。失即肝脾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梁。一言千古难知处,妙用仍须看吕梁。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宋代。朱熹。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寄龙公。明代。释函可。未曾相识即相思,咫尺寒云阻晤期。青琐梦回霜正满,苍生感极泪俱垂。敢言又见同人至,此念终当圣主知。见说长安书一纸,浮沉莫使恐山麋。
无端。清代。屈复。春染流云绿,芳烟横高楼。萧萧征马鸣,浩浩佩吴钩。红尘蔽天地,江湖万里游。驿路逢妇人,流离在嵩丘。饥寒尚无济,乃言千岁忧。野田花乱开,晚风冷于秋。无端此一身,白日过人头。
送卢生还吴。明代。王世贞。卢生善诗逸者流,百结鹔鹴安足愁。冁然一笑别我去,春花落尽胡姬楼。欲留不能意弥恻,众中谁怜好颜色。短裘倘过邯郸道,青草已没平原宅。吴趍小娃迎问郎,北游满地尘茫茫。采菱深处唱一曲,岂若芦笳能断肠。
叠嶂楼。宋代。梅询。谢公城上谢公楼,百尺阑干挂斗牛。碧瓦万家烟树密,苍崖一槛瀑泉流。波光滟滟前溪满,刹影亭亭古寺幽。此地近除新太守,绿窗明月为君留。
雨霁幽兴寄张钦夫。宋代。杨万里。大官有重荷,丰廪无薄忧。草茹我岂腴,饱亦与彼侔。积雨久自霁,曙光清以幽。欣然出荆扉,不出旬已周。初意欲看竹,信步偶临流。北惊失故岸,东见生新洲。怀哉古与今,与此岂不犹?归来翻不乐,隐儿到昔游。平生忘年友,草草相应酬。暂梦不多款,唤人苦鸣鸠。山林本无事,亦复扰扰休。
逢钱塘诗僧。宋代。苏颂。把手忽相逢,开谈究诗义。子虽浮屠流,乃抱风骚志。钱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何处最堪怀,飞来峰下寺。
哀老妇。宋代。李覯。里中一老妇,行行啼路隅。自悼未亡人,暮年从二夫。寡时十八九,嫁时六十余。昔日遗腹儿,今兹垂白鬓。子岂不欲养,母岂不怀居。繇役及下户,财尽无所输。异籍幸可免,嫁母乃良图。牵车送出门,急若盗贼驱。儿孙孙有妇,小大攀且呼。回头与永诀,欲死无刑诛。我时闻此言,为之长叹呜。天民固有穷,鳏寡宝其徒。仁政先四者,著在孟轲书。吾君务复古,旦旦师黄虞。赦书求节妇,许与旌门闾。繄尔愚妇人,岂曰礼所拘。蓬茨四十年,不知形影孤。州县莫能察,诏旨成徒虚。而况赋役间,群小所同趋。奸欺至骨髓,公利未锱铢。良田岁岁卖,存者唯莱汙。兄弟欲离散,母子因变渝。天地岂非大,曾不容尔躯。嗟嗟孝治王,早晚能闻诸。吾言又无位,反袂空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