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宋代。李纲。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名家讲解宋词三百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185-186
2、刘尊明.新编千家词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278-280
这是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创作于南北宋之交。词题为“真宗幸澶渊”,意在以本朝先帝故事,讽谏当朝统治者。
参考资料:
1、王宏斌 孙克强.诗说中国五千年(宋辽金元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19-120
2、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06-207
澶渊之盟距李纲时期有一百多年,已成为历史。但历史往往有某些相似之处。宋钦宗时金国对大宋的侵略无异于当年辽对宋的侵略,且又过之。李纲在词中叙述史事,目的是以古喻今,对当朝皇帝进行讽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希望皇帝能从真宗幸澶渊的史实得到启示,振作起来,抗金卫国,不要一味怯懦逃跑。
首句“边城寒早”。从边境自然气候的早寒,烘托战争威胁之严重。骄横恣肆的胡虏,竟敢远来侵占中国甘美的泉水,丰茂的草原,“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敌人的铁骑纵横,他们披着毡裘,冒着大雪,使一方国土受到严重的骚扰。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庙堂,指朝廷。折冲,指抗击敌人。坤维,地的四角。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兵大举入侵,“急书一夕凡五至”,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凖力主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感到很为难。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说“坤维”,即地角之意。不论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张放弃中原,包括汴京在内。把辽兵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真宗问寇凖:到底怎么办?寇凖答道:“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奈何……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宋史·寇凖传》)真宗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真宗到澶渊南城,群臣畏敌,又请求圣驾就此驻扎,不再前进。又是寇凖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真宗乃渡澶渊河(即“径渡大河清晓”),直达前军。所以李纲满怀热情地写道:“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亲行天讨”就是天子代表上天亲自讨伐有罪的人。此指抗击辽军。“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对真宗亲征澶渊,李纲在词中极力夸张、铺叙,热情地、形象地描绘了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恰与钦宗、高宗的畏缩逃跑构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从侧面对当朝皇帝作了委婉的批评。“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皇帝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大大振奋了民心,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当辽国统军挞览出来督战时,被宋军用弩箭射死,挫败辽军。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
作者对寇凖功绩的赞扬,是希望能有像寇凖这样的忠臣力挽狂澜,也寄托着他的自勉和身世之感。他对真宗的歌颂,也是对当朝皇帝的激励,因为曾御驾亲征的真宗,比起一味逃跑的皇帝毕竟大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
参考资料:
1、王宏斌 孙克强.诗说中国五千年(宋辽金元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19-120
2、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06-207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李纲。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夜潮。宋代。文天祥。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蓬。漂零行路丹心苦,梦里一声何处鸿。
颂古一百则。宋代。释正觉。松直棘曲,鹤长凫短。羲皇世人,俱忘治乱。其安也潜鳞在渊,其逸也翔鸟脱绊。无何祖祢西来,里许得失相半。蓬随风而转空,船截流而到岸。个中灵利衲僧,看取清凉手段。
哭林侍御五首 其三。明代。史鉴。解绶归田日,相呼在驿楼。共嗟临水别,真作此生休。忽得莆中问,今为地下游。空挥两行泪,寄与海波流。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十 月桥。明代。倪岳。夜色落长桥,片月波心净。不见影娥池,鱼龙自窥映。
次韵苏主管青溪十绝句。宋代。项安世。墙头红旆醉僛僛,大将防江出六奇。我自中原行铁马,他时此物不劳施。
寒饮御筵口号二首。宋代。司马光。雨意沉沉泼火馀,变龙盛集退朝初。酒肴络绎来丹禁,冠剑参差下玉除。紫凤归飞云烂熳,黄鹂新啭柳扶疏。麦禾满野边烽息,佳节何妨赋乐胥。
生查子。宋代。晏几道。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读史三绝。宋代。洪咨夔。黄门常侍祷明堂,窦武陈蕃横被殃。料得天公方睡着,不应受嘱变官方。
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宋代。黄庭坚。黄公山下黄鸡秋,持节恤刑曾少休。小人负弩得开道,扫叶张饮林岩幽。相传有石非地产,列仙持来自罗浮。酒酣步出云雨上,南抚方城西嵩丘。林端乃见石空洞,猛兽贔屭踞上头。鸟道兔迒谋挽致,万牛不动五丁愁。道家蓬莱见仙伯,我亦洗湔与清流。探囊赠研颇宜墨,近出黄山非远求。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当穷搜。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四。金朝。元好问。文章得失寸心知,千古朱弦属子期。爱杀溪南辛老子,相从何止十年迟。
喜雨诗。南北朝。鲍照。营社达羣阴。屯云揜积阳。河井起龙蒸。日魄敛游光。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升雰浃地维。倾润泻天潢。平洒周海岳。曲潦溢川庄。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珍木抽翠条。炎卉濯朱芳。关市欣九赋。京廪开万箱。无谢尧为君。何用知柏皇。
蝶恋花。清代。关锳。几日池塘云不住。柳也濛濛,想做清明雨。半塌茶烟和梦煮。画屏几点江南树。欲捲珠帘风不许。如此黄昏,休去移筝柱。楼上晚山青不去。夕阳正在鸦啼处。
首春课湖庄种植。宋代。曹彦约。买橘求杉答履端,尚虞霜雪重庶阑。桃蹊上下全锄麦,梅岭中边杂艺兰。钜竹栽成千百个,野花留取两三般。生平只有田园乐,昼短还须秉独看。
看李张二子奕。明代。王世贞。疏帘落日小楸枰,美作山人坐隐名。一片杀机相对发,不如青海去谈兵。
抚玉镜。明代。葛高行文。抚玉镜之纤尘兮,光皎皎而虚明。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见而心惊。始自轩辕之时兮,含碧水之青莹。悲朱颜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掷荣华于俗外兮,修礼容以为盟。鸡初鸣而披衣兮,视启明于东方。塞跖途之旁径兮,法先圣而师乎邑姜。览回文之纵横而咏胡笳之悲歌兮,则陈哀思而何所补于三纲?于斯之时亦浮华而相尚兮,饰翡翠而道德戕。想窈窕之淑范兮,敦坤德而惟洽阳。仁风衍于百代兮,德业修于椒房。扫兰个之清洁兮,焚兽炉而炷宝香。云飞飞以绕户兮,风飂々而袭书窗。时隆冬以冰霤兮,菊英英而吐黄。柏森森而不凋兮,松苍苍其冒霜。且草木亦有此劲操兮,吾人何可无此蕙纕!昔宋景之仁德兮,荧惑退而徙三舍。缅涂山之长子兮,内专一而兴大夏。无非仪而安处兮,修妇职以遵圣化。崇仁义以为郭兮,超世俗而为差。
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明代。王以悟。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溪行。明代。龚诩。一溪沓沓通潮汐,两岸萧萧响荻芦。水鸟傍人来复去,山岚入座有还无。夷犹鲁望烟波棹,黯淡元晖水墨图。对此不胜怀感慨,便宜拂袖老江湖。
离别相去辞。清代。佚名。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所离不降兮泄我王气苏。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道祐有德兮吴卒自屠。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军伍难更兮势如貔貙。行行各努力兮于乎于乎。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宋代。王安石。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於此亦同坚。
马上作。近现代。谭嗣同。少有驰驱志,愁看髀肉生。一鞭冲暮霭,积雪乱微晴。冻雀迎风堕,馋狼尾客行。休论羁泊苦,马亦困长征。
挽章君巩瓯四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昔年负笈喜同门,先后抡元感郡尊。窃愧樗材随大雅,最伤墨稼剩文孙。心传北海师承正,手泽东山续选存。玉友金昆重聚首,江干诗史细评论。
山中吟。宋代。释文珦。山林虽寂寞,变可息尘劳。野食分猿果,寒衣补毳袍。云踪常散诞,松貌极孤高。赋咏随吾意,无心更拟骚。
卫恒往来贴赞。宋代。岳珂。书既造妙,摹者惟欲取其肖。摹既逼真,题者不必托诸人。以实传信,万古一晋。无目睫之徇,视御府之印。
和景贤十一首 其三。元代。耶律楚材。一圣龙飞敢择君,嗟予潦倒尚无闻。苍生未识鸿鹄志,皓首甘游麋鹿群。黄雀已归奚望报,彩禽飞去不能文。龙冈特慰孤穷闷,时有新诗报我云。
送金照宇。明代。王以悟。君与我同客,今朝复送君。一尊常对饮,双剑乍惊分。行色入秋水,愁思逐乱云。经行非故里,谁为寄殷勤。
晚春重到集贤院。唐代。白居易。官曹清切非人境,风月鲜明是洞天。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前时谪去三千里,此地辞来十四年。虚薄至今惭旧职,院名抬举号为贤。
芝山子辞。明代。李梦阳。山之芝兮葳蕤,子出游兮不归。子不归兮翳薜萝,謇余独兮山之阿。山阿兮望子,芝烂烂兮茎紫。从子兮斋房,帝座兮显清。天门兮不易通,子归来兮山中。石磊磊兮路修,日暮兮不我聊。
为汤淮题梦亲图。清代。姚燮。死别已可悲,死不得送心益摧。死不得送死为父,此恨终身万难补。汤君补以图,欲留死父生魂俱。父魂在旁君不见,梦与魂通隔一线。梦逢死父犹父生,若父未老君尚婴。梦牵父衣抱父膝,梦有笑声无泪血。醒时有泪无笑声,知父已死身独生。父死身生身亦死,死里留生馀一纸。君父之貌髯而癯,旁图君貌清且腴。君今亦癯髯欲缟,览镜应疑父颜肖。愿君保此躯千金,以安生身安死心。死心为魂生身魄,以魄存魂两无隔。见父在梦有醒时,存父在心父有依。君心无父何藉梦,君心有父梦益恸。作图纪梦心摧凄,但求长夜鸡无啼,时时梦亲亲不离。
怨歌行。南北朝。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醉蓬莱(寿潘漕)。宋代。韩淲。问西湖好处,楼上薰风,有谁称寿。十里荷香,对槐阴清昼。细浪揉蓝,远山凝黛,更管弦初奏。醉舞__,欢声沸沸,生申时候。膝下婆娑,老莱儿戏,帝所辉光,使衣呈绣。眷倚方隆,赐金章华绶。自此飞腾,凤阁鸾台,好满斟醇酎。道骨仙风,朱颜青鬓,年年依旧。
九月二十五日鸡鸣前起待旦。宋代。陆游。堪笑枯肠渐畏茶,夜阑坐起听城笳。炉温自拨深培火,灯暗犹垂半结花。断梦不妨寻枕上,孤愁还似客天涯。扫尘拾得残诗稿,满纸风鸦字半斜。
咏旱三首。宋代。曾几。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乞晴今几日,又似悯雨求。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官舍有感。宋代。陈某。腊近衣方授,山深寒愈严。病将书卷废,愁伏酒杯添。故里风尘隔,微官岁月淹。思归归未得,低首愧陶潛。
感皇恩 与客读辛殿撰乐府全集。元代。王恽。幽思耿耿堂,芸香风度。客至忘言孰宾主。一篇雅唱,似与朱弦细语。恍疑南涧坐、挥谈尘。霁月光风,竹君梅侣。中有新亭泪如雨。力扶王略,志在中原一举。丈夫心事了、惊千古。
祭九鼎十二首。宋代。真宗。明备崇享,声筦锵锵。铿兮佩举,峨冠齐庄。肆陈有序,承箱是将。其牲伊何,笾豆大房。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宋代。曾几。麦秋气清和,槐夏日阴翳。块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滞。肩舆卒辈乏,徒步脚力费。出门即林丘,散策空梦寐。賸为犹子怜,遽以此君至。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毛君又一奇,枝干不少异。想应开一束,妙简得三四。今晨入吾手,夷险可历试。芒鞋与周旋,白拂相妩媚。人生七十稀,况复已过二。多谢汝扶持,无乃太晚计。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宋代。赵蕃。万竹阴中屋数间,几回剥啄叩柴关。忽开短纸霜雪干,如对照人冰玉颜。
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收放随时虽有淮,出门入户恐难论。长安路子君须到,莫向深村草里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