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烟络横林。宋代。贺铸。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参考资料:
1、吕明涛,谷学彝编注.中华经典藏书 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12:152-153
2、李索主编.宋词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197-199
3、(清)上强村民编选.宋词三百首评注:齐鲁书社,1998:161-162
4、上疆村民编选.宋词三百首:图文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30
贺铸生性耿直,为人豪侠任气,不媚权贵,也有人称其相貌奇丑(陆游:“方回状貌奇丑,谓之贺鬼头”),因此,在那个趋炎附势的时代,他不被重用是理所当然的。这首《天香》词就是作者借悲秋怀人之情,抒发其不平之气。
参考资料:
1、彦如编著.伤高怀远几时穷:最美的宋词三百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12
2、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四卷 :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40-142
此篇写游宦羁旅、悲秋怀人的落寞情怀。这种题材,是柳永最擅胜场的。贺铸此词笔力道劲,挥洒自如,不让柳屯田专美于前。就章法而言,平铺直叙,犹见出柳永的影响。但柳词融情人景,在描画自然景物上落墨较多;贺铸则融景人情,笔锋主要围绕着情思盘旋,又有着自己的面目,不尽蹈袭前人。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起三句写旅途中黄昏时目之所接、耳之所闻:暮霭氤氲,萦绕着远处呈横向展延的林带;天边,落目的余晖渐渐消逝在蜿蜒起伏的群山中;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声报时的钟鼓,告诉旅人夜幕就要降临。词人笔下的旷野薄暮,境界开阔,气象苍茫,于壮美之中透出一缕悲凉,发端即精彩不凡,镇住了台角。
三句中,“络”、“沉”、“迤逦”等字锻炼甚工,是词眼所在。“烟络横林”,如作“烟锁横林”或“烟笼横林”,未始不佳,但“锁”字、“笼”字诗词中用得滥熟,不及“络”字生新。且“锁”、“笼”均为上声,音低而哑,而“络”为人声,短促有力。“烟”、“横”、“林”三字皆平,得一入声字介乎其间,便生脆响。若换用上声字,全句就软弱了。“山沉远照”,“沉”字本是寻常字面,但用在这里,却奇妙不可胜言。它,使连亘的山脉幻作了湖海波涛,固态呈现为流质;又赋虚形以实体,居然令那漫漶的夕曛也甸甸焉有了重量:其作用宛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至于“迤逦”,前人多用以形容山川的绵延不断,如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逦迤也。”唐韦应物《沣上西斋寄诸友》诗:“清川下逦迤。”词人巧借来描写钟鼓声由远及近的迢递而至,这就写出了时间推移的空间排列,使听觉感受外化为视觉形象。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次三句仍叙眼前景、耳边声,不过又益以心中情,且场面有所转换——由旷野之外进入客舍之内,时间也顺序后移——此时已是夜静更深。蜡烛有芯,燃时滴泪;蛩即蟋蟀,秋寒则鸣。这两种意象,经过一代代诗人的反复吟咏,积淀了深重的“伤别”和“悲秋”的义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赠别》诗中的名句。“蟋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这是贺铸自己的新辞(《菩萨蛮·炉烟微度流苏帐》)。两句正好用来为此处一段文字作注。“共苦”者,非“烛”与“蛩”相与为苦,而是“烛”、“蛩”与我一道愁苦。词人心中自苦,故眼前烛影、耳边蛩鸣无一不苦也。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驭骏岁华行暮。”烛影摇曳,蛩声颤抖,愁人已不能堪了,偏又“断续寒砧断续风”、“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因思念征人而夜不成寐的闺妇们正在挥杵捣衣,准备捎给远方的夫婿——这直接包含着人类情感的声音,当然比黄昏钟鼓、暮夜虫鸣更加强烈地震撼了作者那一颗厌倦游宦生活的天涯浪子之心,使他格外思念或许此刻也在思念着他的那个“她”。可是,词人还不肯即时便将此意和盘托出,他蓦地一笔跳开,转从砧杵之为秋声这一侧面来写它对自己的震动:“啊,岁月如骏马奔驰,又是一年行将结束了!”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岁月的流逝也就是生命的流逝,季节的秋天使词人痛楚地意识到了人生的秋天。过片后四句,即二句一挽,二句一跌,叙写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的破灭: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满以为司春之神“东君”会加意垂青,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洒下一片明媚的春光;没想到多年来仕途坎坷,沉沦下僚,竟被驱来遣去,南北奔波,无有宁日。词中“流浪”二句中省去了“长年来”、“不意”(不料)等字面。散文句法有“承前省略”、“探后省略”,此处则是诗词句法中的又一种特殊省略。这一省略造成了“流浪”二句的突如其来之势。如此不用虚字斡旋而径对上文作陡接急转之法,即词家所谓“空际转身”,非具大神力不能也(说见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幽恨无人晤语。”青春消歇,事业蹉跎,词人自不免有英雄失路的深恨,欲向知己者诉说。然而冷驿长夜,形只影独,实无伴侣可慰寂寥。此句暗里反用《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几经腾挪之后,终于以极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因听思妇砧杵而触发的怀人情绪作了坦白。其所深切思念着的这位“淑姬”,真是“干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彼美淑姬”既已逗出,就不需再忸怩作态了,于是词人乃放笔直抒那干山万水所阻隔不了的相思:幸有天边明月曾经窥见过我们欢会的秘密,它当然认识伊人的家了,那么,就请它陪伴着化作彩云的伊人飞到我的梦里来,而后再负责把她送回去吧。“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中传诵千古的名句,还不过是把“明月”作为一个被动、静止、纯客观的中介物,使两地相思之人从共仰其清辉中得到千里如晤的精神慰藉;词人却视“明月”为具备感情和主观行为能力的良媒,如唐传奇中的“红娘”、“昆仑奴”和“黄衫客”——天外奇想,诗中杰构,其艺术魅力似又在谢《赋》之上了。
张炎《词源》曰:“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此篇以景语起,以情语结,经意之笔即在这一头一尾。起三句以炼字胜,已自登高;末三句以炼意胜,更造其极。
全词用了不少对比手法,从时间方面看,当年与如今对比;从形象方面看,“狂生”与“倦宦”对比;从心情方面看,“自负”与“幽恨”对比。
此词以健笔写柔情,属辞峭拔,风格与一般婉约词的软语旖旎大异其趣。贺铸出身为一弓刀武侠,因此即便是写情词也不免时而露出几分英气。清陈廷焯评曰:“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云韶集》)此篇又是典型的一例。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四卷 :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40-142
2、钟振振著.词苑猎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9-93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游霍山。明代。张天赋。眼底巉岩犹咫尺,脚跟今信路头赊。擎天石献仙人掌,拜月风牵古木萝。方丈火销丹灶冷,洞门春暖鸟声和。欲从太乙寻飞路,坐看澄清海不波。
离京后作七首。宋代。张耒。燕雀翩翻夏屋深,成溪桃李已成阴。黄鹂深处无人见,时有清风递好音。
杖底奇踪物外誇,逢人胜事有丹砂。香馀葛令岩前草,采罢师雄梦里花。
绕树飞禽常五色,下山明月照千家。归来社事酬新句,似带峰头片片霞。
会梁幼宁冯稚谟潘胤源黎缜之黄元卿梁璘叔何襄武李伯襄伍国开黎君献诸子送游罗浮之作。明代。欧必元。杖底奇踪物外誇,逢人胜事有丹砂。香馀葛令岩前草,采罢师雄梦里花。绕树飞禽常五色,下山明月照千家。归来社事酬新句,似带峰头片片霞。
赠逸民诗。南北朝。萧衍。任重悠悠,生涯浩浩。善难拔茅,恶易蔓草。逆思药石,逊求非道。珠岂朝珍,璧宁国宝。想贤若焚,忧人如捣。我闻在昔,有古天子。虞华骈圣,周昌多士。缉熙朝野,体邦经始。惟河出图,唯岳降神。是代皆有,何代无人。怀宝迷邦,高尚隐沦。价待哲后,见须明君。伊予不聪,故阙斯闻。目因见生,才为时育。何为山阿,何为空谷。声殊雊雉,响异呦鹿。岂须托梦,宁俟延卜。想象屠钓,踟蹰板筑。仁者博爱,大士兼抚。慈均春阳,泽若时雨。心忘分别,情无去取。等皆长养,同加妪煦。譬流趋海,如子归父。顾探怀抱,非为富贵。代既同人,时亦皆醉。六合岳崩,九州海沸。事须经纶,属当连师。投袂剑起,澄清泾渭。念我栖迟,安步任心。夏兴石泉,春游香林。欢逾丝竹,乐过瑟琴。无疑无难,谁诃谁禁。百非不起,万累俱沈。思怀友朋,远至欢适。躬开二敬,径延三益。缱绻故旧,绸缪宿昔。善言无违,相视莫逆。情如断金,义若投石。仲节犹嫩,春色始娇。湛露未晞,轻云已消。绿竹猗猗,红桃夭夭。香气四起,英蕊六摇。蜂开采花,雀戏新条。风光绿野,日照青丘。孺鸟初飞,新泉始流。乘舆携手,连步同游。采芳中阿,折华道周。任情止息,随意去留。如垄生木,木有异心。如林鸣鸟,鸟有殊音。如江游鱼,鱼有浮沉。岩岩山高,湛湛水深。事迹易见,理相难寻。晨朝已失,桑榆复过。漏有去箭,流无还波。切念不减,疑虑益多。季俗易骄,危心少和。我之忧矣,用是作歌。
外舅安抚游东湖一聊云润衣红湿池荷雨拂而清。宋代。刘学箕。庚伏人间暑气隆,纳凉留客咏诗翁。润衣红湿池荷雨,拂面清泠槛竹风。沙觜旧痕平不露,野湾新涨曲相通。画桡澹月人归处,万盖翻翻涌翠筩。
燕来巢。宋代。方岳。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槿篱月三间,荒寒天不管。燕亦何所闻,乃於我乎馆。岂以菊未莎,而有竹可款。不叩富儿门,宁为老夫伴。此意殊可人,然亦似吾懒。所须半丸泥,不费一秉稈。云胡及风薰,相宅无乃缓。勉哉尔翁姥,坐席宁暇暖。主人当贺成,落以晴云碗。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唐代。杜甫。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拜山泉先生墓。明代。吴与弼。长从家集慨穷经,述作尤深感至情。巴冈遗陇低回处,饱挹山泉一味清。
夜步堤上三首。宋代。陈与义。旋买青芒鞋,去踏沙头月。争教冠盖地,着此影突兀。树寒栖鸟动,风转孤管发。月色夜夜佳,人生事如发。梦中续清游,浓露湿银阙。
小斋。元代。金涓。世道非时懒屈人,小斋容膝且安贫。河图不出空歌凤,鲁史将终遇获麟。云掩松窗低结暝,水行花径曲流春。近来颇得幽閒趣,几夜青山入梦频。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小烂柯。宋代。陈傅良。促膝有仙凡,烂柯无小大。谁知桃源人,不在秦晋外。
题徐迂斋匡庐秋霁图用前韵。明代。罗伦。东南秀色甲天下,无限秋光落酒杯。紫盖黄旗山色见,光风霁月草堂开。群雄已散浮云梦,此老犹寻白鹿来。欲刬匡庐塞彭蠡,中原万里入平裁。
送薛子舒。宋代。周文璞。龙泉饯语馀,便使借船居。津吏方抽木,官人但载书。潮通白矴石,身近碧京鱼。一卷新文就,皋禽亦自如。
题李次晦溪山间。元代。郭钰。往年走马游长安,杜陵韦曲花未残。玉堂天上春梦断,拂衣归去溪山间。溪山之间深且好,主翁见客开怀抱。花气晴熏白纻衣,波光远浸红云岛。长松吟风晚泠泠,松下酒醒弹瑶琴。松声琴响自相和,消尽人间名利心。临溪结屋看山色,山下行人招不得。猿啸烟深挂紫萝,龙窥水冷吟秋月。主翁心闲一事无,诸郎文采珊瑚株。南山射猎非所好,芸草悬香惟读书。竹径晓开邀二仲,白鹤相迎复相送。风月西窗诗料多,酒熟何时添我共。
拨闷。明代。李之世。悼往事已延,绵思耿如昨。门楹亦洒扫,香闺仍封钥。流尘结绮窗,丝罥罥罗幕。燕归旧巢空,蜂度馀花落。悟彼芳景徂,如何不欢谑。冥心谢区累,达生庶可托。
五龙六首。清代。佚名。練吉日兮,进神之堂。牲既陈兮,粢盛既香。奠桂酒兮,容兴嘉觞。发安留兮,锡我福祥。
老圃堂(一作曹邺诗)。唐代。薛能。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 其三。宋代。张镃。先须放棹绕湖游,倒看行云水底浮。客去莫归朝市说,引渠无意作公侯。
挽乐全宋丈二首。宋代。黄公度。吾道初彫丧,斯文竟老成。一经贻子训,万石擅家声。棠棣春阴重,芝兰晚节荣。馀芳知未泯,奕世有簪缨。
无调名 以上三首原误作临江仙。金朝。王哲。昌时须默默,清彻名澄。总弃总无能。轩好景,便依登。赵州茶味好,悟晓如冰。云友与霞朋。分别得,正升腾。
临江仙。清代。严绳孙。试问吴宫人去后,绮罗多少星霜。一声渔笛散横塘。虎丘今夜月,犹为照真娘。记得霓裳花底见,春风几度思量。生公石上旧年芳。夜寒莲漏永,清影在回廊。
头陀成庵主刺血写法华经。宋代。蒲寿宬。丹书何切切,滴心不滴血。纵使血可乾,其如心不竭。蜀鸟啼作花,至今万山缬。杀身以成仁,遗训有先哲。
先公同年之子二十七人作通家会漫成一律。明代。程敏政。屈指通家四十年,举杯相属意茫然。一家兄弟非生客,两世衣冠本夙缘。昼短不妨灯继晷,情长那惜酒成川。无前胜会从今日,愿保家声作美传。
秦淮泛舟。清代。梁肯堂。管细弦幺簇画船,河亭风幔斗芳鲜。消魂一曲秦淮水,才见垂杨便可怜。
题进马图。元代。刘崧。拳毛赤騧初来进,西人自控中官引。虎气深腾紫禁门,龙光暗掣青丝靷。玉鞭金镫调马时,天子亲御和鸾宜。香街十二柳如雾,太液宫前花满枝。神物飞腾那可测,电扫风驰周四极。时来顾影只长嘶,太仆圉人骑不得。
圣主时巡稽古礼,千官扈从出銮坡。祥云拥驾青鸾引,御宝随车白象驮。
四海清宁歌治化,万方丰稔庆时和。小臣何幸逢嘉会,此日思沾雨露多。
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 其二。明代。陈琏。圣主时巡稽古礼,千官扈从出銮坡。祥云拥驾青鸾引,御宝随车白象驮。四海清宁歌治化,万方丰稔庆时和。小臣何幸逢嘉会,此日思沾雨露多。
候调久不得报怀归作十四韵。明代。区大相。春辞鸳鹭列,夏阻凤凰城。未果酬恩遇,何阶达圣明。仆臣犹左秩,司驭乃留京。负谤丘山重,移官雨露清。昔贤何惨淡,时论尚纵横。芜没华阳馆,林荒督亢亭。被谗殊乐毅,去国类虞卿。大道如弦直,中怀若砥平。为樗甘置散,处雁愧能鸣。已脱樊笼累,犹存曲木惊。宵光初出草,反舌渐无声。蓟北风烟尽,江南兰杜荣。迎风捐客佩,临水濯吾缨。若见山中桂,应知留滞情。
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唐代。卢纶。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玉栏丰瑞草,金陛立神羊。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罗台山道吴归里允初送至毗陵作诗赠别台山次韵答之因继作二首 其一。清代。汪缙。有客乘风去,烦君寄语归。把书犹对坐,二妙实同机。江草烟薰岸,蹊梅月带扉。梦魂通异地,怕我用心非。
长江县经贾岛墓。唐代。郑谷。水绕荒坟县路斜,耕人讶我久咨嗟。重来兼恐无寻处,落日风吹鼓子花。
赠医者。明代。童冀。新筑茅堂霅水湄,喜无车马到柴扉。雨荒苔巷夫须合,日上芸窗脉望飞。丹室夜寒珠有晕,华池春暖玉生肥。不须更学壶公隐,恐有文光动少微。
送胡判官赴官永嘉。宋代。赵汝鐩。君赴莲池戍,离愁正值秋。持觞送南蒲,鸣橹下东瓯。才俊推乌幕,风流访谢楼。欲穷奇绝处,须上雁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