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七哀朗读

译文

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
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
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
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
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尘般飘忽,妾身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
浮尘和沉泥各自相异,什么时候才能相互汇合相互和谐?
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
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注释

七哀:该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七哀作为一种乐府新题,起于汉末。
流光:洒下的月光。
余哀:不尽的忧伤。
宕(dàng)子: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
逾:超过。
独栖(qī):孤独一个人居住。
清:形容路上尘。浊(zhuó):形容水中泥。“清”、“浊”二者本是一物。
浮:就清了。沉:就浊了。比喻夫妇(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
逝:往。
君怀:指宕子的心。良:很久,早已。

参考资料:

1、童岭. 释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句[J]. 古典文学知识,2010,(2):139-146.

2、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第十卷古诗今选(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6

七哀创作背景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风云的终结,同时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转捩点。曹丕继位以后,对这个一度曾是王位准继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备。这首诗歌真正的渊源不可考究,流传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从这首诗里,还是得以见出曹丕兄弟间相互争斗猜忌确属事实。

参考资料:

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与结尾都相当精妙。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诗歌结尾,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君怀良不开”,她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开头两句用的是托物起兴的手法。明月在中国诗歌传统里,起着触发怀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月夜,会撩起诗人绵绵不尽的思绪,勾起心中思念怪挂怀的人或事。当皎洁的明月照着高楼,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轻轻晃动著,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下伤叹着无尽哀愁。曹植接着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牵引出怨妇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这同时也是曹植牵动了对自己崎岖境遇的感慨。从明月撩动心事到引述内心苦闷,曹植写得流畅自然,不著痕迹,成为“建安绝唱”。

  丈夫外行已经超过十年了,为妻的常常形只影单的一人独处。夫妻本来像尘和泥那般共同一体,如今丈夫却像路上的轻尘,自己则成了水中的浊泥。轻尘浮空飞扬,浊泥却深沉水底,一浮一沉地位迥不相同,什么时候才能重会和好?曹植于此自比“浊水泥”的弃妇,“清路尘”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继位后不再顾念手足之情,疏远甚至防范著自己的亲弟。曹睿称王时,曹植多次上表上书自试,终究无法获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浊泥和清尘的远离相互映照,衬托出和兄长侄子形势两异的遥远距离。

  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谐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献功。所以他说但愿能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长侄子的怀抱。可是丈夫的怀抱若是不开展,曹丕曹睿始终防我疑我,做妻子的我无人可依靠,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抱负就不能实现。人一般能在外在环境的压迫困窘而激发出潜在的力量,曹植就是这样。当他意气风发、开朗无忧的时候,只能写些骑马射箭、山明水秀等没有深刻内涵的诗文,对后世影响不深。而为人称道的,是后来落魄时迸发出来的火花。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朗读
()

猜你喜欢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
紫苋凌风怯,青苔挟雨骄。
长闲故有味,多难自无聊。

()

长笺白白墨焦焦,倒扫青蛇挂一梢。应有断厓藏半幅,苍藤翠藓倚天高。

()

天水相浮合渺漫,杖藜翘首得遐观。祇应台上开阊阖,便觉银潢到耳端。

()
吏奉新书多刻峭,君于此事极忠勤。
告缗鲜有丽三尺,投劾不知宽一分。
重币稍权周旧法,大搜安用汉深文。
先民最善言阴德,莫要人知耳自闻。
()
□□□年酒半酣。
知鱼知我静中参。
峰六六,径三三。
此怀难与俗人谈。
()

我生不识榕隐翁,迩从隽胤廉仙踪。出守琼邦五叶祖,远溯忠肃咸章缝。

奈生不辰值胜国,飧芝茹檗灵山中。幸际昌朝拓景运,刷翰振羽思摩空。

()
积雪愁阴久不开,为怜花冷故徘徊。
凭君琢句留金蕊,待取霜风送月来。
()

元从边上住,来此避兵兴。
麦麨朝充食,检明夜当灯。
蔽门麻菶菶,护壁石层层。

()

城乌啼断海东头,三弄梅花起戍楼。谁向营门看月色,声声都是别离愁。

()

青衫羸马。野渡官桥谁问者。黄叶庄村,挂壁灯昏自掩门。

连宵急雨。雁阵横斜天际去。丁字沽边,蟹簖鱼罾望渺然。

()
百嶂千峰古桂州,乡来人物固难俦。
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
纵横礼乐封前旒。
()
同是瀛洲册府仙。
只今聊结社中莲。
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景,更将荔子荐新圆。
()

只尺寒流千万峰,濡声寂寂暮猿空。
卖船欲泛春潮雨,楚树吴云是尽中。

()

月月便车奔帝阙,年年贡士过荆台。

如何三度槐花落,未见故人携卷来。

()
九陌红尘不肯居,携家租屋住西湖。
月香水影赓和靖,雨色晴光忆大苏。
诗比晚唐成冷淡,人如东野更清臞。
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
()
傍海嗟为客,倾心欣所知。
烟霞威凤老,岐路断猿悲。
梦亦西方近,谈休南本迟。
行行招隐意,嵩岫解相思。
()
陶令常耽酒,庞翁不出家。
安贫炊麦饭,省事嚼茶芽。
池满浮雏鸭,庭荒噪渴蛙。
诗成赏音绝,自向小儿夸。
()

拣得白云根,秋潮未曾没。坡阤坐鳌背,散漫垂龙发。

持竿从掩雾,置酒复待月。即此放神情,何劳适吴越。

()
搬载渡黄河。
金关牢闭锁。
运九还、须是功多。
光透帘帏红似火。
()
倦揽今书尺,时将晋帖看。
殷生与宰相,一体问平安。
()
宗祀九筵,先直閟宫。
陟自东阶,煌煌兗龙。
于穆圣善,监玄礼容。
是享是宜,介福无穷。
()

清霜涂峻坂,晚日下西岑。客舍黄花满,关门红叶深。

亲朋九日饮,乡土百年心。落帽胡为者,风流直至今。

()

耿耿星河映户明,斋居徙倚不胜情。啼蛩石砌秋声早,落叶银床夜景清。

归计未成心转急,炎威渐退气初平。知公亦有幽栖志,何日联镳出凤城。

()

鹿石晓寒云漠漠,虎溪春浅水潺潺。

()

高秋江汉波,卉木入摇落。荒林拥孤桐,蔓草重绕缚。

凄迷气日丧,憔悴若陨箨。黄彫晚风吹,青裂饥鸟啄。

()

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

()

昔年酾酒地,江汉一茅亭。同会人何在?东风柳又青。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行爱溪中水,坐爱溪上山。
富贵非所愿,悠然心自闲。
地偏轮鞅稀,蓬门昼常关。
清风天外来,入我窗牖间。
()

宴罢春盘转晓风,乾坤生意浩无穷。宿云新卷山前雨,元气淋漓万木中。

()

南浦依依,西墙漠漠,好梦初透兰旌。香珍窃去,药重偷来,易喜易恨多惊。

午睡初醒。早空房帘影,飞动初萤。罗袜痕轻。蹈香阶、猧吠疑听。

()

老去诗还逸,花开酒榼忙。先生饶独兴,斯世久相忘。

鹤巳驯无怨,兰因稚有香。穷年何所事,闭户注蒙庄。

()
行都元帅千蹄马,腰佩角弓箭盈把。
浣花溪头具小舟,击鼓吹箫行酒斝。
舞腰嬝娜锦缠头,风吹金缕随东流。
公孙弟子背面笑,拔剑一击蛟龙愁。
()

但见古河东,荞麦铺如雪。

()

亭亭百尺松,先世栽培厚。阅历已百年,直干大如斗。

翠色干九霄,清阴连数亩。风声响波涛,露气袭窗牖。

()

露垂兰叶光,风翻藕花影。
滩前白莺睡,夜半莫摇稻。

()
到处啼莺倚棹歌,客怀偏向布帆多。
黄云飞尽天如洗,鳌背山前万顷波。
()

春日敞柴门,春风来小园。菜苗随意长,桔槔无时言。

()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

中堂垂垂坐天姥,击鼓坎坎舞栩栩。大儿谁,助边汉卜式,小儿谁,南宫先生配韩愈。

望云思舞笏仰拄,以宁馨归代以舞。各奏尔能曰予武,左中规,右中矩。

()
余寒争令。
雪共蜡梅相照影。
昨夜东风。
已出耕牛劝岁功。
()

我取友兮得水莼,黄黄白白花深深。美髯得非龙子孙,秋风不退香涎痕。

东鲁思,东吴思,所思兮宜相诒,草木溪山今是非。

()

御街多行客,行客悲春风。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

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

纷纷游骑度,暧暧芳尘移。窈窕谁家子,名花折且持。

方为眷嘉节,特用比容姿。紫雾襟前拂,香风手上吹。

()

洛浦冰消润袜尘,野禽何处不呼春。柳梢弄色花条软,已似遥嗤白首人。

()

杉风振旅尘,晚景藉芳茵。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

静依归鹤思,远惜旧山春。今日惜携手,寄怀吟白蘋.

()

柴桑生事日萧然,解印归来只自怜。醉眼不知秋色改,看花浑似隔轻烟。

()

挥空长剑倚天青,万里无云月在庭。双眼阅穷终古意,百年聊复共人惺。

梦甜林麓空群岳,坐拥溪流失四溟。谁道珠江江上水,亦随残腊冻泠泠。

()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
风牵钓线袅长竿,短笠轻蓑细草间。
春雨蒙蒙看不见,火烟埋却面前山。
()
()

自尔龙韬偃,谁当羽扇麾。据鞍还草檄,横槊更谈诗。

禄食群公擅,戎衣野客疑。功成不问赏,应向鲁连知。

()

借屋依乔木,乘凉惬病身。日回山有影,风远竹无尘。

除地平施榻,攀条侧挂巾。应携庞老宅,真作鹿门人。

()

水挪蓝,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图画中,嚣尘外。暮醉朝吟妨何碍?正黄花三径齐开,家山在眼,田园称意,其乐无涯。

()

不断乡心梦里牵,今朝真个赋归田。扬州骑鹤谈何易,张翰尝鲈福已全。

清白依然还故我,艰难犹复说从前。旁观属望殷勤甚,似惜收场早十年。

()
有鹤在林,怀之好音。
载飞载止,食野之芩。
()
昼同学历夜观星,壮日情亲忽老成。
莫恨异乡相见少,一来人物一番更。
()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

白日天门近,青山御帐空。亭虚从眺览,树古自登封。

过鸟层云上,鸣泉万壑中。翠华春不返,惆怅昔人踪。

()
不知残腊即春朝,时见村翁过野桥。
欲访寒梅愁信远,稀闻爆竹觉人遥。
自开画幅闲寻壑,共对铜瓶晚听潮。
释子诗朋相间信,莫嫌还往日萧条。
()

白气横空暑力微,海乡黄树正依依。子安词赋今能几,元亮风流世亦稀。

慰老秋容应晚局,感时寒具且新衣。龙山得酒还乘兴,看菊西邻一扣扉。

()
淮北燕南昔混同,相望却恨马牛风。
往来未省谁为伴,言语从来自不通。
百岁遗民悉绪外,数声羌笛梦魂中。
径须争渡长淮去,三月烟尘一洗空。
()

丞相初下车,忧勤到南亩。旱乾为祈祷,甘雨辄盈缶。

气从钟山发,浪入秦淮吼。奔腾与摆蹙,执热复何有。

()

忆昔美人初别时,长亭两岸柳依依。
今日美人天之涯,美人美人胡不归。
忆昔君别妾,分破青鸾镜,

()

海上青鸾杳未还,至今消息有无间。毋论神女曾捐佩,不向君王乞赐环。

风急乱英迷客路,雨晴圆照满家山。双轮任是催人紧,见说难销物外颜。

()

幽草堂轩秀,盆池遇雨添。
新晴雀哺子,永日燕穿帘。
世事休惊目,闲中且养恬。

()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

清梵木鱼暂放松,园园锯齿绿阴浓。揉香挼翠三更后,刚打乌啼半夜钟。

()
巨鳌昂头鲸掉尾,东顾沧溟天接水。
钱公涉险如通渠,破帆一抹三千里。
岛夷之国远且偏,归来逢人语辄喜。
大荒茫茫最宜松,直从旷野连深宫。
()
秋晓秋莺鸣绿树,我自徘徊不能去。
年年鸣值晚春时,晓窗共听人何处。
莺莺少驻听我吟,我吟未成泪双注。
来年啼上茧头山,为说老人题此句。
()

银烛光摇秋夜永,一天凉侵诗脾。鸣虫唧唧漏迟迟。半生春梦里,彷佛是耶非。万事破除惟有酒,当歌不饮何如。人生七十古来稀。休争强与弱,行乐是便宜。

()

嵯峨阊门北,朱旗散广川。
控带莽悠悠,惨淡陵风烟。

()
放船中流天模糊,淅淅霎霎鸣茭芦。
万顷刹那成玉壶,柔舻荡漾歌吴歈。
老渔直前相招呼,骨相子猷洵且都。
其人岂是斯人徒,相顾而笑掀虬须。
()

()
山云底事夜来雨,藏却奇峰不与看。
政说雨中看更好,划然卷起出晴峦。
()
()
红猊消尽水生花,消夜迢迢玉漏赊。
环佩不知何处去,醉眠应是小卿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