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朗读

译文


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
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
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
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
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
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
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
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
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
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想要随君离去。
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
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
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
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
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
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注释


淫奔:指男女私奔。淫:放纵;恣肆,过度,无节制。
引:拉起,提起。银瓶:珍贵器具。喻美好的少女。
殊:美好。
娟:美好。宛转:轻细弯曲状。远山色:形容女子眉黛如远山的颜色。蛾:代指蝉翼。
青梅竹马:指两小无猜的亲密。墙头马上遥相顾。
语(yù):告诉、倾诉。
合双鬟:古少女发式为双鬟,结婚后即合二为一。
大人:指男方父母。
聘为妻:指经过正式行聘手续的女子才能为正妻,正妻可以主祭。奔:私奔。妾:偏室。不谌主祀:不能作为主祭人。蘋(píng)蘩(fán):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高堂:指父母。
潜来:偷偷来,私奔。
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参考资料:

1、玮光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3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56.78.256.432.588

2、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84.182.241.479.521.566.623.655.752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于公元838年由白居易所作。在封建社会中,淫奔往往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诗人因对此社会现实与习俗无奈和为表达对因自由恋爱而受到迫害的有情人怜惜之情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华宸.白居易诗歌的艺术:宁波诺丁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38-46

2、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84.182.241.479.521.566.623.655.752

赏析

  前三句的两个比喻总体的概括了全诗意旨,那瓶沉簪折正是女子遭遣弃命运的写照。次三句写女子年少时的美貌殊姿,以相识之前的欢悦与相识后四句横遭不幸的痛苦相对比。再下写女子以身相许,决然私奔的过程,表现了痴情女子的天真和纯洁及为情所动的真实形态。之后的五句叙述私奔带来的屈辱和痛苦。“聘则为妻奔是妾”表达了没有经过礼法嘉许的结合,即使相爱情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女子愤然出走,然而天地茫茫,已经无处可归。诗末两句凄凉悱恻,是对后世痴情女子的警策,也是女子自身屈辱悲愤的呐喊。“痴情女子负心汉,教人如何不悲伤。”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为随爱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侍奉公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人的认可,她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她生的儿子也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这位重自尊的女性,终于决定离开这个家庭。一个追求真正爱情的弱女子是难以与强大的封建礼教相抗争的。在那个时代,像这样一个自主追求真正爱情的女子,不但在夫家会受到歧视,就是回到娘家,也会被自己的父母弟妹所鄙弃,她会被看成败坏门风的不祥之物。残酷的封建礼教就是这样直接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因此诗人最后感叹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看似劝戒,实为叹息,诗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他的劝戒。诗歌的基调因之也变得深沉且凝重。

  此诗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除结尾外,整篇作品都是一个不幸女子的内心独白。刻画她的美丽不是通过自我欣赏而是借他人口中说出,手法颇高妙。“知君断肠共君语”,“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等语,刻画少女,贴切自然,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单纯、多情。开头以银瓶、玉簪隐喻美丽的少女,新颖别致,托此以起兴,与下文衔接自然。结尾仅言她出门后没有去处,不进一步描写悲剧的结局,余韵深长,发人深省。

  在这首中长篇叙事诗中,诗人用凝练的语句表现了一私奔女子的悲哀。《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它在题材上与古乐府中的弃妇诗类同,但其风格与情调与传统之作多有不同。从内容上看,全诗所表现的生活现象带有中唐都市生活的色彩,女子能有这样的机会与男子交往并能私奔,这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现,这是唐人都市生活中特有的一个现象。唐朝的商业生活给青年男女的交往带来了一定自由,但传统的礼教观念却扼杀了他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并制造了一些悲剧,而在这一悲剧中女子更是一个更大有受害者。诗人取材典型,对扼杀人性的礼教提出了批判。对不幸的女子表示了同情。其中对礼与情之间矛盾的表现体现了中唐士人的思想个性。其次在艺术表现上诗人也体现了中唐文人的叙事艺术的水平,诗人以女子之口叙述他们相识、私奔以及产生矛盾的整个过程,情节完整生动,极具戏剧性。诗人着重交代矛盾的原因,细致描写女子被弃后的心理, 突出故事的悲剧性与抒情性。诗人便就这种“奔者为妾”的社会现状写了这首长诗。同时,也表达了告诫女子不要轻易与人私奔之情。

参考资料:

1、高晨博.唐代叙事诗:北京大学,2004年:45-47

2、刘航等.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的民俗学问题: 复旦大学,2001年:8-12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落梅流韵游金谷,折柳传情寄玉关。蕴结长思无计解,只应心曲是连环。

()

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好鸟何嘤嘤。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

()

家绍文元学,身安原宪贫。世方推独行,天忽夺斯人。

客路谁倾盖,湖堤几咏春。回看携手处,不语自伤神。

()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

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

五色文禽出洞来,七金山上版图开。秦皇汉武虚劳甚,错听昆明有劫灰。

()

瑶楮镂空蒙,冰纨卷重疊。
寒光欲冲斗,迴秀难藏叶。
谁碎辟邪香,氤氲飞作蝶。

()

()
圣代登庸年独少,清时得谢齿尤高。
官如中令躬无疾,文似司空思不劳。
玉座案经涓对日,金壶加礼赐春醪。
祝公倍享灵椿算,长副吾君序燕毛。
()

白发相看岁月驰,高原深谷路逶迤。巴邛霜后应无橘,商洛春深正有芝。

秦汉运移终不仕,唐虞世远欲求之。高风不为储皇出,羽翼虽成事可疑。

()

江山阑入,想安排、真个有那神物。谁遣是非泥印定,天际一般赤壁。

马援怀珠,燕人抱石,此意凭谁雪。曹刘成败,旁观输与豪杰。

()

吟山歌水嘲风月,便是三年官满时。春为醉眠多闭閤,

秋因晴望暂褰帷。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

()

十月山城气候偏,黄公洞里看春妍。五纹鹖雀娇疑凤,千叶蟠桃大似莲。

巨弹落星天狗碎,神砮出土佛牙坚。杂花冉冉张红锦,芳草茸茸卧绿毡。

()
喜时能笑醉能歌,眉映青山眼映波。
旧日美如潘骑省,只今瘦似病维摩。
()

东君忒巧,调朱搓粉,绣出红霞几幅。朝来细雨一丝丝,似妃子、温泉初沐。

风前欲语,烟中如睡,只合锦禽双宿。枝闲啼罢不能巢,燕燕说、莺莺无福。

()
绿筠移种不多时,添我溪南一段奇。
会看明年春雨后,满林头角箨龙儿。
()

半溪柳色碧于烟。叶叶低枝绾钓船。歧路忽忘羞借问,且随蝴蝶过花前。

()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

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
一鹤西来瘦有余,每将生死问何如。
几回见我扶还拜,两月来书病不除。
枕上希夷千古梦,手中庄子十年书。
人间若果神仙有,愿候新江旧草庐。
()
回头问己。
返照蓬壶明彻底。
一颗玄珠。
上下周流出六虚。
()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
胡不大堤上,隔花听马嘶。
胡不茅屋下,带月听荒鸡。
我疑古之狂,矫世本尚奇。
()
拂袖归来好,亲朋语笑真。
山高多爽气,溪迥只清沦。
帘幕深无暑,琴樽静照人。
短衫吴轂细水长流,团扇越罗新。
()

为客长如醉,听诗忽已醒。共餐香积饭,更舍劫初铃。

扫榻还堪卧,呼舟约再经。黑龙休易点,破壁起雷霆。

()

宦族骄狂羞杀人,愁闻弟侄好肥轻。岂思陵谷犹能改,况复箕裘愧此生。

鬼瞰高明应不爽,人非刻苦竟何成。作书万里遥相寄,涕泣叮咛冀尔听。

()
前浮芙蓉翠,后汎石耳云。
君欲竟幽讨,绝壁更一扪。
()

白头江令还家,吴天极目迷残照。归心何处,桐阴井识,柳前门到。

家国苍凉,人天悲愤,江山凭吊。付残碑翠墨,坏人千里,图画里,西风悄。

()

野岸涨流水,名园纷杂英。
旭景冠盖集,清谈樽酒倾。
重此台省秀,驾言江海行。

()

常时风卷复霞舒,万翥勾勾点点疏。云里岂烦苍颉氏,空中谁读典坟书。

鹅溪展去绡千丈,榆塞回时载几车。毛颖秃来今在否,月天试问老蟾蜍。

()

翩翩五色鸟,乘云自丹穴。览辉千仞冈,弄影寒潭洁。

饮啄岂不谋,腥腐非所屑。虞罗尔何施,清冷坐怡悦。

()
梯险登霞外,乘流过竹西。
寒溪随雨涨,高阁与云霁。
双鹤有时舞,孤猿何处啼。
清吟无尽兴,白石可留题。
()

绕阁长松百尺高,轻花细细落云梢。羽人和露飧金粉,不用嵩山道士教。

()

淅米剑头炊。枵腹雷鸣出险诗。诗客眼高轻视鹤,如鸡。终是鸡群有等威。供饲不如期。柰此瓶储告尽时。也胜劈琴馋俗子,充饥。穷饿相从

()

竹影朦胧松影长,素琴清簟好风凉。连春诗会烟花满,

半夜酒醒兰蕙香。五字每将称玉友,一尊曾不顾金囊。

()

今日良宴会,情深更起愁。
追欢还卜夜,恋别不禁秋。
萤火含风冷,灯花近雨收。

()

定八年间,得遇重阳。感真慈、诀破心王。清中诱化,静里斟量。见紫霞生,祥风至,聚云光。洞也抱一无离,应物圆方。唤东牟、得道婴郎。丹成果满,披挂霓裳。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

()

海内虚游子,山中脱骨仙。一单如老衲,八十又新年。

野马飞窗日,醯鸡舞瓮天。吾今丈人行,肯与众争怜。

()
蹙绣圈金,盘囊密约,未赴意先警。
欲罢还休,临行又怯,倚定画栏痴等。
帘风渐冷。
先自虑、春宵不永。
()
朔风吹冷破檀心,浥露匀铺琐碎金。
喜见鲜鲜长踊跃,只应吏部独知音。
()

铁庵同队亦同庚,鹏鷃}逍遥各问程。
渠梦南柯曾富贵,君归西洛作耆英。
戴花未肯疏刘监,起蕝终当致鲁生。

()

记年时。爱银笺细字,佳客赌填词。花影移帘,月痕过砌,敲句曾费闲思。

遍寻取、名流乐府,抄弹指、小本枕中携。艳合红牙,豪参铁板,风调双宜。

()
鸟鹊欲填河。
**多持更上坡。
虫鸟无知徒自苦,谁呵。
恰似贪人少已皤。
()

望望楚天云,月坠秋江冷。帝子魂不来,为写一枝影。

()

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

寂寂山城风日暖,谢公含笑向南枝。

()
不分无花空折枝,探梅要趁未纷披。
忆常月地携筇去,似许风裳倚竹时。
庄蝶认香怜梦短,墨君写影竟谁欺。
故人底事江南北,驿使来时仅好诗。
()

客久贤王两赐衣,不知春到巳春归。清朝试出都门看,留得残红一片飞。

()

积泪销遗枕,残脂剩藁妆。青裳春已断,碧玉恨何长。

扑蝶閒歌扇,骑鱼出井梁。宝奁芳句在,惆怅墨花香。

()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
石火能留几许红,人生南北马牛风。
春光倒指无多日,相遇要辞酒盏空。
()

五丈原荒草木愁,万家雨泣武乡侯。湖湘建绩称三杰,华夏铭恩遍五洲。

名宦两江班特席,狂澜只手障中流。九原倘遇曾文正,话到中朝一哭休。

()

一水长流出涧溪,众山绵密与云齐。武陵桥上观春色,自笑刘郎去路迷。

()

又与黄花负夙期,天南霜露满人衣。酒尊有禁逢佳节,纱帽无情对落晖。

俯听秋声从树起,仰看云影送鸿飞。登临不用增惆怅,咫尺承恩上紫微。

()

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
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

踯躅初红柳作花,五云西上是京华。承平欲奏钧天乐,莫遣仙舟后别家。

()
鹤怨空山久勒文,买船又访武夷君。
一声铁笛不知处,但觉满身生白云。
()

本无一字尧夫易,八十一篇扬子玄。今古是非那复辨,仲尼尤不废韦编。

()

江山如画里,满目尽乾坤。翠拂旌旗动,风吹鼓歌喧。

晴烟分野色,旭景散春温。喜有同袍在,幽期可共论。

()

客来不骑马,反作艇子嬉。醉来不著巾,倒著白接䍦。

门前一顷菱,个个如红玉。收取当秋租,食菱胜食肉。

()

海花十丈红棉高,珊瑚倒影翻银涛。空濛不辨万里色,长鱼人立风颾颾。

黄木湾头祠最古,东西二庙结构牢。圣世禋宗光祀典,海若欣挟群龙翱。

()
琴堂窗户清无暑。
宫妆争捧黄金注。
劝我醉秋风。
难辞两脸红。
()

飞红盈盈起,跌下铜沟深半指。一湖茜乳,染就鲤鱼猩尾。

浅贮空明翡翠瓶,小唼瀺灂桃花水。蹙锦裁斑,将霞漾绮。

()
饥来驱我几何厌,尘务萦心更可嫌。
不似陶潜恋松菊,未闻胶鬲举鱼盐。
()
破裘百结鬓垂蓬,旋过流年旋已空。
魔眷属如云尽散,性光明似日方中。
极知万事不劳问,欲住一庵谁与同?会向巢居明月夜,五弦横膝写松风。
()

几因离别叹秋蓬,夜榻那期此坐同。邻木冻花疏映月,对檐孤石静含风。

尊前节序忧欢里,烛底亲交梦寐中。休倚少年贪不醉,野夫今是白头翁。

()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

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

夏盖山前湖水平,杨梅欲熟雨冥冥。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

野雾连村迷豹隐,江风吹浪送鱼腥。伯阳旧有参同契,好共云孙讲《易经》。

()

春泉流涧晓潺潺,古院无人尽日閒。落尽碧桃归未得,望仙桥畔望家山。

()

纤鲫上芒针,小儿争大叫。一饵连六鳌,此是任公钓。

()
艳翠春销骨,妖红醉入肌。
花仙别无诀,一味服燕支。
()

攘攘风尘混屦冠,几人忠孝义心肝。画师似有春秋笔,故写寻常草木看。

()

峡雨濛濛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

丹囊朱缬乱垂垂,壁上莲生总不奇;君自瞿昙我自客,相逢疑是岭南时!

()

昨梦到瑶京。仙女飞琼花下迎。曲径回廊香拂袖,闲行。

满架琴书近画屏。

()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
()

偶辞清俸恋烟霞,闲赋归来担旧家。三面云山连翠竹,一庭松菊自栽花。

龙鳞晓捲疏棂月,雀舌时烹小院茶。漫羡前贤完美意,欢联棣萼话桑麻。

()
金门学士富才华,又拥双旌照水涯。
海日三竿随放仗,春风五马去如花。
帐兵夜握龙泉湿,舞女朝垂锦带斜。
君看有唐贤太守,风流常是属诗家。
()

泉石烟霞共此身,总于春雨长精神。窗前更有芭蕉树,一夜输心似向人。

()
上林春色老朱樱,谁见联科纪佛名。
睢苑妍辞俱右席,太丘遗业肯惭卿。
离歌坐写埙箎恨,邑政行闻鲁卫声。
使橐尽堪传尺素,双函同慰一摇旌。
()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

更无别路超生死,前佛后佛同一般。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

()

山馆初寒陨夜霜,径边残菊剩丹黄。石塘鱼躣欢明月,水槛鸦啼眷白杨。

一壑已甘贫亦足,故园翻是老难忘。千峰路邈寻津寡,小洞三珠只自芳。

()

无才加性拙,道理合藏踪。是处非深远,其山已万重。

经时邻境战,独夜隔云舂。昨日泉中见,常鱼亦化龙。

()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

亭亭绿荷叶,密密罩清波。为见湖光少,却嫌荷叶多。

()

遥遥事行役,落落无安居。奉义徂江汉,成旅候轺车。

密亲念暌隔,宾筵集华裾。流声何肃穆,照夜交瑛玙。

()

岂无戴在伯,亦有巩仲至。两贤夙所尚,离怀想憔悴。

吁嗟同窗录,英彦非一二。或富于词章,或穷于道义。

()

映雪先生迹已遐,肯堂重为令孙誇。香芸插架开千叶,玉树临阶缀六花。

璀灿光中书半启,吾伊声里鼓三挝。蹇予曾主程门者,抚卷题诗兴转嘉。

()
余霞飞绮,望长天、顷刻云容凝碧。
今夕江皋风力软,明日波心头白。
客舸东流,语离深夜,遣我新愁积。
春融花丽,定知天相行色。
()
何处飞来白鹭多,潮头已减数分□。
西旋冲却东流散,陈陈将军引战过。
()

车马楚城壕,清歌送浊醪。露花羞别泪,烟草让归袍。

鸟浴春塘暖,猿吟暮岭高。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

落尽莲衣叶尚香,秋衫骑马过横塘。孤烟入涧泉皆绿,野日衔山树半黄。

衰草不劳遮客路,哀笳谁遣断人肠。此时何处投知己,只是吟诗寄夜郎。

()

花宫门户辟朱明,四百芙蓉一掌擎。彼岸从来皆佛度,高山奚必以仙名。

云垂绝壑漫漫下,春转芳塘盎盎生。心迹不知何处住,频从支遁订新盟。

()

江亭感秋至,兰径悲露泫。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兹夕念原衍。绿筱连岭多,青莎近溪浅。

()

汉江非远窜,庐岳此经行。陟险凭云气,寻幽认水声。

香炉时隐现,石镜昼阴晴。缀壑青莲净,悬崖秀瀑明。

()
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睡起夕阳迷醉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
()

一种灵苗异,其他迥不同。法身元洁白,真性本玲珑。

外象头头曲,中间窍窍通。淤泥淹不得,发露满池红。

()

凭高极目意茫然,坐对淮南摇落天。
空把归心同客雁,遂将缄口伴寒蝉。
一罇醒醉黄花外,万事萧条白发前。

()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会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
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

()

游戏人间事事工,何人不爱葛仙翁。那堪一片桃花水,锁住蓬莱未许通。

()

乡音无寐共清宵,得伴何妨归路遥。夜半开头更唤梦,月明如昼竞乘潮。

()
剪剪香云以影寒,更无红粉旧时痕。
只因曾悟桃花偈,閒却春风梦几番。
()
大地绝纤埃,何人眼不开。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羸鹤翘寒木,狂猿啸古台。
长沙无限意。
()

欹斜千百岭,宛转十三抛。云气穿山罅,滩流倒石坳。

澄潭没乌鬼,怪壁断羲爻。最爱悬崖下,疏松着几梢。

()
金粉拂霓裳,凌波微步。
瘦玉亭亭倚秋渚。
澹香高韵,费尽一天清露。
恼人容易被、西风误。
()

戴氏多人物,君尤月旦推。
能传后仓礼,亦擅叔伦诗。
故里悬车蚤,名场解褐迟。

()

澄公屡有寄来书,不著寒温问讯予。老柏依然笼古殿,旃檀无恙锁精庐。

金鳞透网三乘外,大隐居廛千载馀。祗有些儿堪恨处,向人刚觅护身符。

()

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

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溪水。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

()
庞公倒地,灵照扶起。
至今几百年,清风犹未已。
犹未已,东海鲤鱼千尺嘴。
()
济洹之水。
赠我以琼瑰。
归乎归乎。
琼瑰盈吾怀乎。
()

江流走西东,断岸分夹浦。石梁毁何年,涛浪自今古。

下有无底渊,神龙久为府。舟人罢撑篙,渔子但摇橹。

()

片片染秋霜,枝枝映夕阳。纵饶红胜锦,只是恼愁肠。

()
山房秋藓滑,吾亦为诗来。
家远雁初到,边寒菊未开。
贫知心事古,老觉鬓毛催。
能共清谈否,呼童急洗杯。
()

驻跸边庭夜,中秋一镜圆。遥从沧海畔,飞落碧峰颠。

溢彩浮尧斝,流辉拂舜弦。坐深光愈迥,景物倍清妍。

()
雨细云轻,花娇玉软,於中好个情性。
争奈无缘相见,有分孤零。
香笺细写频相问。
我一句句儿都听。
()

漫言人匪木,木亦得人情。不寄东吴土,还从南海生。

()

桥畔修篁下碧溪,君家元在此桥西。
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

()
早岁规模大,中年出处明。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虽作收身去,终余报国诚。
秣陵天下计,惆怅此时情。
()
双金缕胜延嘉节,五彩为幡奉紫廷。
春色渐浓人未觉,玉阶杨柳半青青。
()

宫县声绕凤台春,万舞雍容对玉宸。华表忽惊千岁别,恩波遥借一归人。

边淮独树斜连海,故陇寒楸远入闽。莫向尘中成久别,太平天子重明禋。

()
云脚涛头气自寒,了无閒梦到蒲团。
翠庵只在东堂里,底下扬眉直下看。
()

帝京阴气晴,雉堞浮天举。的的花覆陌,毵毵柳齐渚。

系玉多美人,前驺忽然拒。毂击马群嘶,风沙沸如煮。

()
簇簇上来,却之不回。
簇簇下去,留之不住。
於斯立片时,瞬目不扬眉。
()
点检桑枌泪几行,羞和书屋总荒凉。
孔明景略留遗传,分挂当年夜雨床。
()

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

□□□满山,花落始知静。从他半夜愁猿惊,

()

何处春山不可游,雪消澌水下沧洲。野人垂老藏丹壑,词客高怀念敝裘。

柏叶杯传知己饮,鱼肠剑合拙机投。夕阳西下趋归路,乍看梅梢月似钩。

()

银床露湿井华寒,自挈铜瓶汲水还。
宿雨未乾池馆静,凉蝉犹在栋梁间。

()

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
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风荷老叶萧条绿,

水蓼残花寂寞红。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

四大假合初不真,筋脉缠络相依因。□□□□类芭蕉,须叟变灭如浮云。

风寒暑湿起众疾,痛楚展转劳吟呻。医工对治巧用药,分别佐使甘酸辛。

()
内人倚遍玉楼东,晓色开云腊雪融。
羯鼓一声花尽拆,三郎自唤作天公。
()

兄弟多情有别离,昔年惆怅大苏诗。青山听雨相思处,白日看云独坐时。

慈竹绕檐春瑟瑟,梧桐当户夜迟迟。投簪未觉归来晚,尽散囊金对酒卮。

()

绕屋皆筼筜,高斋自幽敞。时和寒鸟鸣,泠泠滴清响。

()

烂漫黄金百尺台,将军飞骑入蓬莱。何须更奏征东曲,十八铙歌尽手裁。

()

我家梁溪上,梦堕江湖州。块处无与语,谁复为朋俦。

远怀作重阳,置酒临清流。插花独我少,感物增离忧。

()

南州有病客,起卧北窗下。
玉兔衔光照清夜,故人别我京洛游,
不寄一行三改秋。秋色变冷客裘薄,

()

斋厨冷落山头寺,人物萧条水上村。几叶商船泊清浅,一星渔火照黄昏。

()

饮散兰堂月未中。骅骝娇簇绛纱笼。玳簪促坐客从容。

已醉人间千日酒,赐来天上密云龙。蓬仙清兴欲乘风。

()

一曲弹词蹙黛颦,马嵬遗恨袜生尘。阿环枉自为情死,万乘难生一妇人。

()

共识王孙贵,吾知长者贤。逢人多话旧,爱我竟忘年。

对饮频辞酒,相思却放船。别来成寂寞,得句向谁传。

()

()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

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
小阁联雪峰,凭栏憙幽玩。
红接海棠洲,绿对筼筜岸。
有时开罇罍,波影侵几案。
何须架长虹,然后冲霄汉。
()

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

中堂垂垂坐天姥,击鼓坎坎舞栩栩。大儿谁,助边汉卜式,小儿谁,南宫先生配韩愈。

望云思舞笏仰拄,以宁馨归代以舞。各奏尔能曰予武,左中规,右中矩。

()

白马当涂兆,黄家得岁兴。
金符威既重,玉版事堪凭。
汉火承前运,谁龙合旧徵。

()

前代高门今宰邑,怀才重义古来无。笙歌厌听吟清句,

京洛思归展画图。蜀酝天寒留客醉,陇禽山晓隔帘呼。

()

退之谪阳山,始得区生喜。其后迁揭阳,颇复称赵子。

穷荒非人境,瘴海绝涯涘。亲识久去眼,此言不到耳。

()
乐莫乐良朋,同胞瀛海内。
矧复聚此州,此乐无乃太。
晨策披曾巅,夕篙汎晴濑。
羲和鉴余衷,为我祛宿霭。
()
天祥
君住峰头我水濆,相思只隔一孤云。
夜灯影向空中见,晨磬声从树杪闻。
咫尺谁知多役梦,寻常心似远离群。
今朝偶过高栖处,坐接微言到夕曛。
()

崔嵬倚天苍翠匀,罗列百里清无尘。气象不与凡山钧,举目已讶非前闻。

悠悠官道行溪滨,不陟峻险仙源分。穿松度竹微荆榛,古观壮丽依嶙峋。

()

贵贱由来不自齐,巧将躔次说高低。
星环云汉胸罗列,斗挹天浆手独提。
太乙昨传当蜀道,文昌今喜尚江西。

()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
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
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
()

谠言直触大单于,赖有阏氏上谏书。
若把汉唐宫苑比,玉环飞燕总输渠。

()

翛然花木荫茅庵,一炷炉烟经半函。閒向窗前课儿女,微风晴日诵《周南》。

()

轻车初逐李。
定远未随班。
受诏祈连返。

()

甘雨注,三农舞。村村歌且谣,云是史君雨。四月欲尽五月来,政恐腴田变硗土。

史君五马走青原,神龙腾骧离洞府。翻倒银潢挟阴雾,涧溪争赴长江去,一夕良苗青尺许。

()

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彼此无缘著,云山有处行。

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年鬓俱如雪,相看眼且明。

()
相予阴威,厥功浩浩。
一岁之功,何以为报。
府有珪币,我其敢私。
肃肃孔怀,于以将之。
()
春残犹看少城花,雪里来尝北苑茶。
未恨光阴疾驹隙,但惊世界等河沙。
功名塞外心空壮,诗酒樽前发已华。
官柳弄黄梅放白,不堪倦马又天涯。
()

岂弟基岩邑,名声起使华。
台评扶国是,谏纸合谟嘉。
念昔陪东府,看公肃正衙。

()

浦口馀春水,舟前换夏云。黄骊低度曲,绿蚁易成醺。

去鼓桥门箧,行谈虎观文。晓鞍宫月引,宵枕禁钟闻。

()

人生如枯蓬,聚散何足惜。所悲同心人,暄凉异川域。

分手即前路,相思复何益。仰面浮云徂,愧彼双飞翮。

()
生色屏风一面开,轻罗团扇合欢裁。
深深院落青青柳,纵是无花也看来。
()
插天修干已鳞皴,谁挽青枝架水滨。
却退炎威凉满座,都缘清荫布如云。
()
卜畋不从,兆发非熊。
乃倾荒政,爰佐一戎。
盛烈载垂,命祀惟崇。
日练上戊,宿严閟宫。
()

青青离离木拱时,谁镌太守墓前碑。铜仁德泽知深浅,却有贤孙索挽诗。

()

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
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
老鶬衔石宿水饮,穉蜂趋衙供蜜课。

()

二难文彩少人过,落笔寻常祇患多。
兔苑暂游衝霰雪,龙门曾上困风波。
一囊负米犹为客,百步穿扬待决科。

()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

藕丝国里,对湖山况有,同舟仙侣。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

()
几日到于湖,交情未合疎。
相望百里地,不寄一行书。
待此宽相忆,何人念索居。
朔风吹雁断,徙倚正愁予。
()

自君之出矣,我琴不曾弹。弦中哀与乐,只在转指间。

自君之出矣,蛾眉向谁画。思君如明镜,挂在东窗下。

()

每怀樗散郑司户,喜看

()

经时避地隐苍岩,世虑忘来万事堪。
日暮独行南涧侧,遥依疏树望晴岚。

()

()
夫子终年醉不醒,若为问我故丁宁?书因遣仆驮黄蘖,诗许登山斸茯苓。
畴昔但知悲骥老,即今谁不羡鸿冥?清宵定许敲门否,拟问黄庭两卷经。
()

年年玉渚驾晴虹,今夜双星黯淡中。泪洒霓裳收不尽,随风轻著蓼花红。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
岁暮一为别,江湖聊自宽。
且无人事处,谁谓客行难。
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
苍苍远山际,松柏独宜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