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先蚕六首

祀先蚕六首朗读

《祀先蚕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诗词内容表达了一场祭祀活动的景象,探讨了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日吉辰良,礼备乐作。
精诚内孚,俎豆交错。
升歌清越,侑此三爵。
黎民不寒,幽吉同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场祭祀活动的场景,展示了一种庄严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表达祭祀的仪式感和庄重的氛围,传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首句"日吉辰良,礼备乐作"表明祭祀活动在一个吉祥的日子进行,礼仪准备完备,音乐奏响。这一句营造了祭祀典礼的庄严氛围,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

"精诚内孚,俎豆交错"这句传达了人们对祭祀活动的真诚和投入。精神上的诚意和内心的虔诚使得祭祀活动充满了力量和意义。"俎豆交错"指的是祭祀中的祭品、食物等摆放整齐交错的场景,展示了整个祭祀典礼的规范和庄重。

"升歌清越,侑此三爵"这句表达了祭祀典礼中歌声的高亢和悠扬。"升歌"意味着歌声高昂而激昂,与祭祀的庄严仪式相呼应。"清越"表示音乐的清澈和高亢,使得整个仪式更加庄重隆重。"三爵"指的是祭祀仪式中的酒器,表示祭祀典礼的隆重和富丽。

最后两句"黎民不寒,幽吉同乐"传递出了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黎民不寒"意味着人民生活无忧无虑,享受着安定和幸福。"幽吉同乐"表明人们共同享受这场祭祀活动所带来的喜悦和欢乐,展示了社会团结的力量和和谐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活动的场景,表达了对祖先的尊崇和感激之情,同时展示了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通过庄严的仪式、真诚的投入和音乐的高亢,诗人使祭祀活动充满了力量和意义,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团结和共同的快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玄社千年有召封,故应华胄产英雄。居共旧业留馀韵,卜洛新居有定踪。

后学难窥击壤集,先天都属弄丸翁。清风百世谁招得,望断嵩高送去鸿。

()

有鸟何方来,哀鸣向西北。我欲缚此鸟,天路险且棘。

悠悠浮云行,照我暮颜色。丈夫重几微,男儿死邦国。

()

雁来时、晚寒初劲,青灯摇动窗户。

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

()

二尺书檠在,如今久弃捐。鱼膏虽有焰,蠹简独无缘。

墙下偕遗砾,窗间带旧烟。却观提挈处,辛苦悔当年。

()

迷时只欲寻师度,悟了原来自放船。十里芰荷风景好,一天星月水光鲜。

乘流摇曳无拘碍,顺势开帆绝妄牵。大众此时齐到岸,侬家把舵莫迁延。

()
孤灯花烬糁窰台,古驿凉扉傍月开。
数事支持愁外去,十年憔翠梦中来。
()

岳王坟上褒忠寺,地老天荒恨尚存。介冑何堪投狱吏,衣冠无复望中原。

青山能掩苌弘血,落日空悲蜀帝魂。辽鹤不归人事别,吴宫青草又黄昏。

()

人心不忘乡,矧余客已久。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

赠言幽径兰,别思河堤柳。征帆暮风急,望望空延首。

()

我里经丧乱,亲故存者稀。昨来寻旧溪,径路各已非。

石底塌枯井,草间遗败扉。因仍十载馀,荡覆兵与饥。

()

我读醉翁思颍诗,恨不六翮西南飞。頖宫朅来滨颍水,颍水虽同非颍尾。

羡君匹马秋风前,吏隐去作南昌仙。霜威凛凛肃普天,环湖潇洒皆当年。

()
平沙流水。
叶老芦花未。
落雁无声还有字。
一片潇湘古意。
()

松树落钗股,晓行犹见灯。圆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

涧响夜疑雨,云寒春欲冰。山僮错相认,应道我来曾。

()
游龙蹴浪锦江高,节物惊人感二毛。
京洛承平真富贵,江湖风物欢萧骚。
荃芜有恨流千古,驽骥当年共一槽。
圣处相期君不肯,自煎明焰泣流膏。
()

自笑官贫气尚豪,党姬休复论羊羔。卿家能送东园菜,清味还应厌老饕。

()
旧过吴淞屡买鱼,未曾专咏四肋鲈。
鳞铺雪片争光细,腹点星文墨晕粗。
西塞鳜肥空入画,汉江鳊美阻供厨。
季鹰莫道休官去,只解思渠绝世无。
()

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

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

()

絮棉吹入化春衣,渡海山藷足疗饥。一任转输无内外,物情先见大同时。

()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

()

登台纵目望罗浮,台下飞来二鹤楼。君自解囊邀我醉,踏歌归去卧丹丘。

()

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种柳人今天上,对酒歌翻水调,醉墨卷秋澜。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
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谁唱黄鸡白酒,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

()

布谷啼稍歇,修篁满西轩。匡林足薰风,对此昼掩门。

丹经倦披翻,浊酒犹在尊。一饮醒渴肺,再斟咏玄言。

()

五岳先生,天原付、一双高屐。端只为、几篇诗句,漏伊消息。

空自挂冠神武外,依然乞食铜驼陌。记玉鞭、环佩夜朝天,空陈迹。

()

臞仙非臞惟少肥,风骨耸峭无妍姿。
有口不餐世上味,颇黎琢盌盛珠观。
手挼脚踏思烂漫,笔头芳香撷江蓠。

()
谁令未得归,不解忍长饥。
岁晏得无感,书来何况迟。
雁闻伤北客,梅动是南枝。
怅望山庵竹,青青独守墀。
()
落花三月雨,残梦五更钟。
声色俱销尽,玄关又一重。
()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

()

久客心肠怯遡洄,不堪官事紧相催。
踏霜人去繵风吼,冲浪舟行岸冻开。
雪尽野梅红剪腊,春回溪水绿生苔。

()

梨花不碍东城月。月明照见空兰雪。雪底夜香微。褰帘拜月归。
锦衾幽梦短。明日南堂宴。宴罢小楼台。春风来不来。

()

镇日不开关,于书癖好班。贫犹嫌鹤佞,病始觉松间。

答简慵经岁,寻诗梦入山。晨醒身在簟,颇悔又飞还。

()
山翠浮空初过雨,山麓晴云散芳渚。
雾合长林生晓寒,人家更在林深处。
涧泉六月翻松根,石洞千年隐仙侣。
有谁共弈橘中来,无人问路桃源去。
()
隘寺鼓钟透,殊庭瑞庆垂。
上清唐塑像,正一汉遗师。
经录青城派,楼台紫极基。
尧天跻寿域,羽佩有威仪。
()
笑它咄咄向空书,既老投闲计未疏。
釜里有鱼长自足,门前无舜是吾吾。
休论仙子生尘袜,莫问高轩织翠裾。
百念已如灰样冷,更无骄色与人锄。
()

处处鹃声急,春光大半非。绿扶官柳暗,红点岸花飞。

竹坞消残霭,柴门掩落晖。高人寻友罢,独抱一琴归。

()

金猊香褪银灯绿。提鞋悄地来掀幕。只道夜风生。原来却是卿。

卿情真似蜜。侬奈慵无力。要剩抱香眠。尽卿恣意怜。

()

静景须教静者寻,清狂何必在山阴。蜂穿窗纸尘侵砚,

鸟斗庭花露滴琴。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

()

冰文隐隐碧光浮,绣户璚窗映更幽。晻暧半遮金缕带,玲珑分照玉搔头。

迎风响散招仙阁,罩月寒生待凤楼。颇怪新欢晓妆处,不堪临镜捲娇羞。

()

赤嵌之筑始红彝,沙碛空馀旧日基。自恃雄心来鹢首,枉教狡计借牛皮。

南关镇海经三世,北阙朝天又几时。霸业兴亡都是梦,砖城久已兆先知。

()
离家俄十日,千里独衰翁。
蓬响过云雨,帆开逆水风。
新沙增岸脚,小港隐芦丛。
客思难消遣,黄昏月一弓。
()

青山茅屋下,谁肯顾寒微。贫贱论交寡,功名入梦稀。

致身虽有术,临事要知几。异日天风顶,偕君试一飞。

()

总长潭兮括远源,下沈留兮起轻泉。回溪浚兮曲沼阻,冲波激兮濑浅浅。

贯九谷兮积灵芝,飞清寿兮洁澄连。

()

叠嶂忽中豁,杈枒见山城。是时及晚爨,一片烟漫青。

顿与人气接,往恐倏忽平。我马何豗尵,叱驭驱速行。

()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