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唐代。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5-146
《登金陵凤凰台》的创作背景说法不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参考资料:
1、袁行霈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8-340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两岸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王朝的寿命平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来,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淘浪中。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此二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李白此诗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六合》),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在格律气势上不分上下。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参考资料:
1、袁行霈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8-340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月溪赠宗照斋人 其二。明代。王渐逵。四月深山暑气空,半林明月罢孤钟。芳阶更有何人到,独倚云根对晚峰。
登拟岘台。明代。甘瑾。高台俯仰大江驰,南尽瓯闽树影微。白草秋烟遗战骨,青天寒照落人衣。襄阳耆旧心如昨,华表仙翁事即非。东望故园三百里,不堪搔首片云飞。
皇太子释奠会诗。南北朝。王僧令。伊昔上德,体极凝贞。敷文翊典,济美基平。三坟爰畅,六顺斯明。玄风流采,邈代飞馨。洪机泻御,祯符景历。缵承圣辉,盈图蕴册。化协无疆,皇猷匪隔。海裔覃仁,沙方浃泽。帝图远泰,震储克融。识超玄览,志迈谦冲。弘仁博艺,礼让兼崇。倾衢舞■,溢路歌风。询谋有徽,克晨嘉奠。礼光瑶俎,乐泛轩县。飨毕祉流,回神曲燕。庆溢欢悰,情稠恩遍。肃令警辰,祯徽曜节。庆晷逶迤,祥云炤
重有感 其一。清代。张问陶。伏枥长鸣万马惊,唾壶击缺气难平。自甘纵酒逃风雅,不欲因人著姓名。醉后春泥三径滑,梦回雪屋一灯明。拊床忽忆刘琨语,莫道荒鸡是恶声。
探春慢(立春)。宋代。赵以夫。南国收寒,东郊放暖,条风初回台榭。小燕横钗,闹蛾低鬓,根底吴娃妖冶。纤手传生菜,向人道、新春来也。莫须沈醉樽前,这些风景无价。长记年年此日,迎著个牛儿,彩鞭羞打。__金幡,星星华发,得似家山闲暇。都把心期事,待问讯、柳边花下。箫鼓声中,温存小楼深夜。
曾通直见惠风琴。宋代。韩维。剡竹纫丝匠意深,冷然终日自成音。吾君方急民财阜,好助薰风入舜琴。
咏内人昼眠诗。南北朝。萧纲。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送黄符鼎奉表入京 其三。明代。陈邦彦。绿野身名魏阙心,玄成衔谢为恩深。汉廷可但扶阳宠,殷室还期傅说霖。
重过废园有感。清代。洪亮吉。十二窗棂敞绛纱,关心闲看后时花。残春寥落成秋梦,晓日荒黄似月华。忆旧已无机上锦,清游思泛斗间槎。横塘波影空如昔,噪尽官私两部蛙。
延陵道中即事三绝。宋代。朱南杰。笋舆取道自吴干,东作村村喜一般。已拜劝农田畯赐,旧租何似放令宽。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沈约。陵季相沿,训随世殆。政缺雅乖,风漓化改。礼亡衽席,乐沉河海。三雍靡构,四教谁采。瞻震并峻,义属重丽。横书清道,晦彼生知。
寄西弟六首。宋代。刘黻。汝兄望汝撑门户,汝水耽书奈汝何。汝看二程兄弟传,肯将几月付蹉跎。
行东山下至南岩。宋代。陆游。穿林了不厌崎岖,邂逅幽怀得少摅。昔媿出山成小草,今知临水羡游鱼。呦呦驯鹿随轻策,决决流泉入野渠。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蝃蝀。清代。佚名。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故城寄示同里诸子 其二。清代。范当世。大淮以北气萧条,泰岱之间复寂寥。见说潇湘亦枯竭,江流齐赴海门潮。
满江红 其二 次韵奉酬宋荔裳先生。清代。徐釚。彩鹢初停,柳塘外、碧波新涨。更堪喜、寒山夜半,钟声无恙。诗句自疑湘水阔,赋心却在梅花上。愧书生、餐字顿忘饥,神仙饷。抚瑶瑟,清音漾。最难和,高山唱。况新愁未洗,旧愁重酿。踯躅未能摹俊鹃,伶仃窃愿支筇杖。看穷途、俛首欲无言,萧骚状。
忆益姊。清代。祁德茝。拈来阁上黄金线,倚遍亭前白玉栏。徒忆空园悬画板,春风一夜杏花残。
同黎君选欧嘉可碧瓯亭纳凉分赋二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徙倚都无累,亭虚午气清。客来话高枕,风入韵弹筝。危坐能添絮,轻歌屡引觥。采莲归未得,五月送秋声。
竹枝歌十首。宋代。汪元量。白头渔父白头妻,网得鱼多夜不归。生怕渡官搜着税,巴东转柁向巴西。
次韵蒋德言游太白玉几两山。宋代。楼钥。賸欲扶筇随意行,要令心迹得双清。何时同入翠微去,丈室先参老净名。
呈曾仲躬侍郎。宋代。张镃。公道欣从禁路开,世家今有伟人来。共推掌学文清手,突过谈兵杜牧才。老眼知人明月竟,时情荐士冷稭灰。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口号十首呈程殿撰。宋代。陈造。郎君衮绣照鸳行,诗老时须住帝乡。即见翘材辟新馆,预应绿野敞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