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

赠别朗读

赠别翻译及注释

韵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酒杯。

赠别鉴赏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朗读
()

猜你喜欢

挟策才看觐紫宸,买舟又见问通津。青年名擅才华美,玉阙恩承雨露新。

官道雪晴梅褪粉,御河水泮柳含春。行旌明到黄堂日,莫惜音书寄故人。

()
二月中和气序均,酒酣偏觉长精神。
之人欢会何稀阔,惆怅尊前更惜春。
()

左竹恩荣久见分,中州人物重相闻。弦歌夜课黉宫士,饷馈秋供紫塞军。

公暇拟纡防寇策,兴来时草劝农文。他年屈指云中守,卓异功名定数君。

()

满窗晴日督云翰,转侧斯须三上竿。年届五箴毋自怠,烟云供养免寻欢。

()

自入春来早,梅花处处妍。几家深树里,只怕晚风颠。

()

乌衣失偶成孤飞,巢中黄口争告饥。茫茫天地怜只影,择配忽复来其雌。

居梁对语相慰劳,众雏须有更生期。谁知微物有机阱,呴呴相哺成相欺。

()
家家门掩蟾蜍月,处处莺啼杨柳风。
若谓纵横无变异,犹如掷剑拟虚空。
()
三关中隐玉阁,七言味在蕊珠。
妙得养生真诀,善刀四顾踌躇。
()
明眼底人眼碍,悟心底人被心碍。
证道底人被道貌岸然碍,达法底人被法碍。
何谓如此不见道,金屑虽贵,落根成翳。
要得高步大方,直须去此四碍。
()
可笑禅流错用心,或思或罢两追寻。
穷年费煞精神后,陷入泥途转转深。
()

正悲世上事无限,细看水中尘更多。(《永州江干感兴》)

()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
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

一架藤花偃卧深,到门双骑有铃音。懒为薄俗牢骚面,喜见文人整暇心。

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诸君俗事骎骎逼,未必茱萸得共簪。

()
衣分冰洁佩琼瑰,笑斂溪头月下杯。
岁晏得朋真乐在,不须青女作行媒。
()

江市鱼同海市鲜,南湖菱胜北湖偏。
四更枕上歌声起,泊遍冬瓜堰外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