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

张衡传朗读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翻译及注释

翻译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chi]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注释
1、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版)。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
2、南洋西鄂:南阳郡的西鄂县,在今河南南阳。
3、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4、游于三辅:在三辅一带游学。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5、京师:指东汉首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6、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
7、遂:于是。
8、通:通晓,全面透彻地理解。
9、贯:贯通,与“通,为近义词。
10、五经:汉武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定名为“五经”。
11、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12、高于世:比世上的人高明。于:比。
13、骄尚之情:骄傲自大的情绪。尚:矜夸自大。
14、从容:从容稳重,不急躁。淡静:恬淡宁静,不追慕名利。
1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公元89年-105年)。
16、连辟公府不就:连,屡次。辟,(被)召请(去做官)。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不就:不去就职。以上几句的主语“衡”,承前省略。
17、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承平,太平,指国家持续地太平安定。日久,时间长。
18、王侯:封王封侯的大官贵族。
19、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
20、逾侈:过度奢侈。
21、乃:于是,就。
22、拟:模仿。
23、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24、《两都》:指《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
25、《二京赋》:指《西京赋》、《东京赋》。
26、因:介词,通过。后省宾语“之”。
27、以:连词。
28、讽谏:用委婉的语言进行规劝而不直言其事。
29、精思傅会:精心创作的意思。
30、乃:才。
31、邓骘(zhi):东汉和帝邓皇后的哥哥,立安帝,以大将军的身份辅佐安帝管理政事。
32、奇其才: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奇,认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奇:奇特,少有的。
33、累召:多次召请。应:接受。
34、机巧:设计制造机械的技艺。巧,技巧、技艺。
35、致思:极力钻研。致,极,尽。
36、阴阳:指日月运行规律。
37、历算:指推算年月日和节气。
38、于:对于。于……: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作状语。
39、雅闻:常听说。雅,副词,素来,常。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
40、公车:汉代官署名称,设公车令。
41、特征: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为的与平常的乡举里选相区别,故称特征。
42、拜:任命,授给官职。
43、郎中:官名。
44、再迁:再,两次。迁,调动官职。
45、太史令:东汉时掌管天文、历数的官,与西汉以前掌管天象历法兼有修史之责的太史令职责不完全相同。
46、遂乃:于是就。
47、研核:研究考验。
48、阴阳:哲学名词,指两种对立的事物,如日月,寒暑等,这里指天象、历算。
49、妙尽:精妙地研究透了。
50、璇玑:玉饰的测天仪器。
51、正:道理。
52、浑天仪:一种用来表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的天球仪。
53、《灵宪》:一部历法书。
54、《算罔》:一部算术书。
55、详明:详悉明确。
56、再转:两次调动官职。第一次由太史令调任公车司马令,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又调任太史令。
57、复:又。
58、当世,指权臣大官。
59、辄:常常,总是。
60、积年:多年。徙:指调动官职。
61、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自;自从,表时间。
62、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公元132--135)。
63、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的仪器。据竺可桢考证,这是两种仪器,一是测验风向的候风仪,一是测验地震的地动仪。
64、以:用。
65、员径八尺:员径:圆的直径。员,通“圆”。
66、合盖隆起: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隆,高。
67、尊:同“樽”,古代盛酒器。
68、饰:装饰。“饰”后省宾语“之”,“之”代候风地动仪。
69、以:用。据有人研究,候风地动仪外部八方书写不同的篆文以表明方位,脚部装饰山形,东南西北分别绘画代表四方的龙、朱雀、虎、玄武(龟蛇)。
70、都柱:大铜柱。都,大。“都柱”就是地动仪中心的震摆,它是一根上大下小的柱子,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便倒向哪边。傍,同“旁”,旁边。
71、施关发机:设置关键(用来)拔动机件,意思是每组杠杆都装上关键,关键可以拨动机件(指下句所说的“龙”)。
72、外有八龙,首衔铜丸:龙,指龙形的机件。首,头。
73、下有蟾蜍(chánchú),张口承之:下,指龙首下面。蟾
74、牙机巧制: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
75、尊中:酒樽形的仪器里面。
76、覆盖周密无际:指仪器盖子与樽形仪器相接处没有缝隙。
77、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地动,地震。则,就。振,振动。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78、机发:机件拨动。
79、而:顺承连词,不必译出。
80、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激扬,这里指声音响亮。伺者,守候观察候风地动仪的人。
81、发机:拨动了机件。
82、七首:指其余七龙之首。龙、首,互文,都指龙首。
83、验之以事,即以事验之:验,检验,验证。
8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在,可译为“在……中”。
85、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尝,曾经,曾有一次。而,可是。
86、驿:驿使,古时驿站上传递文书的人。
87、至:指来到京师。
88、果:果然。
89、陇西:汉朝郡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陇西县一带。“陇西”前省介词“于”(在)。
90、于是皆服其妙:其,它,代候风地动仪。妙,巧妙,神奇。
91、乃:便。
92、地动:地震。
93、所从方起:从哪个方位发生。
94、时:当时。损:腐败。因:于是。
95、迁:升迁。
96、帷幄: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
97、讽议: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98、左右:身边。
99、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尝,曾经。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
100、目之:给他递眼色。目:名词活用为动词。
101、诡对:不用实话对答。
102、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03、谗:毁谤。
104、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105、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06、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107、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108、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永和:也是东汉顺帝的年号(公元136-141)。
109、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时,当时。国王,即河间王刘政。典宪,制度法令。
110、豪右:豪族大户,指权势盛大的家族。
112、不轨:指行动越出常轨的事,即违反法纪的事。
113、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官员初到任。治威严,树立威信。治,整治。整法度,整顿法纪制度。
11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知,暗中察知。
115、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肃然,这里是敬畏恭顺不敢为非做歹的意思。
116、视事三年,上书乞骸(hái)骨: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 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117、尚书,官名,不同朝代的尚书职权不一样,东汉时是在宫廷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
118、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zú)。卒:死。

张衡传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
今:①连接 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 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
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 方面:古:方向;
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走下来
8.常从容淡静 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连辟公府不就  辟: 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10.其牙机巧制  牙: 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11.覆盖周密无际 周密: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12.振声激扬 激扬 古义:声音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3.中有都柱 都: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1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篆文: 古义:篆,篆文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善: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  1.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2.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皆共目之目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一词多义

①观太学(游历)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⑥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 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一类人)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⑦工欲善其事。(使动用法使...做好)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③从此替爷征(v.远行,走远路)
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⑤岁征民间(征收)
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求学)
⑦旁征博引(寻求)
⑧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征收)

①连辟公府不就(任职)
②金就砺则利(接近)
③荆轲遂就车而去(乘,登上)
④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拨动)
②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发动)
③舜发于畎之中(发迹,兴起)
④发图,图穷匕首见(展开)
⑤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
⑥使人发书至赵王(送)
⑦野芳发而幽香(散发)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③唇吻拿辟仁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精力)
②以精铜铸成(精炼)
③食不厌精(精制)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和天下(精锐)
⑤殚精竭虑(精力)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安置)
②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施行)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

①施关发机(机关)
②天子以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③距关,勿内诸侯(函谷关)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机械)
②衡善机巧(精密机械设备之类)
③其牙机巧制(机件)
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会)
⑤此子机变(机智灵活)
⑥日理万机(事务)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②察纳雅言(正确)
③明经义谙雅故()
④闻弦歌而知雅意(隐含)
⑤附庸风雅(泛指诗歌)

①连辟公府不就(官府)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鲁庄公)
③便可白公姥()
④邪曲之害公也(公道)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官府专门)
⑥公然抱茅入竹去(明目张胆)
⑦公私之积,犹可哀痛(是公家的,这里指国家)
⑧脚著谢公屐()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省略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③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
(5)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在这个器皿上又用小篆所写的子和山龟鸟兽的图纹来装饰)

张衡传整体把握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张衡传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突出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形成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张衡传问题探究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 《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2.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表现屈原的高洁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文笔充满感情,有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观性较强。而《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 在记叙、说明的同时,穿插对张衡为人品格的评价,作者态度鲜明。

  5.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张衡传鉴赏

  《张衡传》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范晔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等人关于史传文写作的传统,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记写人物传记的特色。张衡一生行事众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虑及全又不流于繁,写其形又得其神,确要费一番匠心。
  叙学习,显示其成就的基础。张衡的朋友崔瑗曾称赞他说:“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辞丽说,奇技伟艺,磊落炳焕,与神合契。”张衡多才多艺,德高品洁,是和他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范晔写他的学习,说他“少善属文”,自幼聪颖明慧,而更突出了他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系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而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京城洛阳太学参观、学习。当时学界盛行的是“章句之学”,完全是一套陈腐的死学问,张衡涉足社会,不惜远游,目标远大,直入太学,这就使他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地步。把五经、六艺都融会贯通了,他不是食而不化,也非固步自封,不仅读书本而且看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页而且知世情。张衡贯古通今,知书识世,明道谙理,可是“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条件,也是为人处世的美德。作者仅用了三十四个字,就概及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容、方法、精神、成就。这真可谓用墨精当得能收海于勺,缩龙成寸。作者先叙张衡的学习,为下文叙述他的善为人、善作文、善机巧、善理政奠定了基础。
  叙品行,显示其高尚的节操。张衡对为官作宦,“从容淡静”;对贪官酷吏,嫉恶如仇;对科学技术,不遗余力。有的人把学问作为沽名之具,钓利之饵,登官之梯,而张衡参透人生,洁身自守,他辞谢了多次的举荐与征召。作者连用“连辟”“累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后来的出仕,也只是“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一些从事科技、史学方面的业务性职务。“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不想握权柄以抬高地位,居高位以谋私利。
  张衡没有官欲,但并非没有官才。他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腕。他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模拟班固的《两都赋》,而写了《二京赋》。在《西京赋》和《东京赋》中,极力铺写了二京的所有宫室、动植物、游侠辩论之士、角牴大傩之戏,讽谏当朝的穷奢极侈。这是婉转的讽喻。有时他也挺身而出“上疏陈事”,“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弹劾奸佞。一旦由他掌握了一定权力,也就大力剪锄奸徒丑类。他出为河间王刘政的相时,看到刘政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他一到任就能“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可见张衡不仅具有如何做官的认识、理论,而且有着实际施行的本领。
  张衡上究天文,下穷地理,精于历算,擅于机械,自然也洞察当时社会世情。官场之中,有日天地黑,无风海生浪,所以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不得不入官场,顺帝“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避其锋芒,巧为应对。即令这样,那帮阉竖还“共谗之”,使他更明白在那种政治漩涡中,如履春冰,如捋虎尾,确实是“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而要“常思图身之事”。当他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也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上书乞骸骨”,请求退休还乡了。从他的《四愁诗》《思玄赋》《归田赋》中,都看出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吏、有为的学者,在当时内心的苦闷,无力除恶,无法避祸,只有独善其身了。
  叙术业,显示其卓著的成就。张衡在天文、数学、地理、气象、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学、诗赋、绘画方面成绩斐然。郭沫若曾评价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令,令人敬仰”。范晔为之作传时,既要顾及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文中以“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概及了他多方面的贡献,而重点写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张衡首创,在科技史上居重要地位。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巧制”、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详明介绍。“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着一“神”字,极写仪器功效。“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表明此乃史无前例的独创。更用京师学者最初“咸怪其无征”,后来“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的典型细节,充分证明了张衡“妙尽璇机之正”的“妙”,“善机巧”的“善”。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全文以时间为序,叙其一生;以“善”为纲,统率题材;以“妙”为目,传其精神,因而所写方面多而不杂,事迹富而不乱,文虽简而概括全。范晔之所以能“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文心雕龙·附会》),就在于抓住了总纲领,并内蕴着相互关系。张衡正由于潜心于学才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境界,才使他具有了“善机巧”的知识与才干,也使他具有了“不慕当世”的胸襟。不去追名逐利,求官谋宦,才能居郎中的微职“积年不徙”,得“约己博学,无坚不钻”,有了创造发明。他的做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以利于科学研究。当不得不被推上政治舞台时,还始终保持着明智的头脑。作者将张衡于自然科学、文学、政治活动方面的表现统一了起来,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本文除揭示了张衡多方面事迹的内在的联系外,善于剪裁也是使本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写“善属文”,就以写《二京赋》为主,略涉《思玄赋》,其他甚至不提及;写“善机巧”,以详写候风地动仪为主,其他科技成果则为辅;写“善理政”,以整治法度、收擒奸党为主,请求辞职、上调擢升则为次。在文学、科学、政事三方面,都体现了他“从容淡静”的个性,又突出了“善机巧”的特点,使张衡这么个伟大的形象辉耀于读者面前。

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范晔朗读
()

猜你喜欢

野鹘性决裂,所食唯狞飞。
小鸟不入眼,拳发强弩机。
日暮未有获,岂择大与肥。
瞥下攫蝙蝠,去以填肠饥。
()

阖闾城边回短棹,行行烟柳入江皋。萋迷碧草吴宫里,春色年年发绛桃。

()
末耜之教,帝实开先。
致养垂利,古今民天。
嘉荐报本,于以祈年。
诚格和应,神娭福延。
()

家居对山木,谓是忘言伴。
去乡不能致,回顾颇自短。
谁知有杨子,磊落收百段。

()

南亩晨烟白,西风万宝成。人民减饥色,井陌聚欢声。

高廪还堪赋,馋乌为浪惊。耕耘岂吾事,转觉愧平生。

()

清泉白石两翛然,仙隐何妨日似年。颇厌文章妨大道,却从奇耦玩先天。

云间犬舐烧丹鼎,雨里龙耕种玉田。终岁不闻城府事,闭门閒著养生篇。

()

溪桥雨过看新涨,高柳鸣蝉。荷叶田田。指点儿童放鸭船。

前村浊酒沽来醉,今夜凉天。明月初圆。一枕西窗自在眠。

()

牵役非吾好,宽情尔在傍。经过悲井邑,起坐倦舟航。

相宅生应贵,逢时学可强。无轻吾未用,世事有行藏。

()

倪郎作画如斲冰,浊以净之而独清。溪寒沙瘦既无滓,石剥树皴能有情。

珊瑚忽从铁网出,瑶草乃向斋房生。譬则饮酒不求醉,政自与物无亏成。

()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

震泽烟霞失钓槎,龙门风雪阻行车。别来远道惊蓬鬓,梦里清樽对棣花。

万里移书方占籍,九秋看月定思家。卧谈往事知何夕,注目沅湘雁影斜。

()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

客过漫郎宅,依然不似官。桤林通崦曲,茅屋傍陀干。

白雪芙蕖酒,秋风苜宿盘。两生期未至,犹作孟公看。

()

雨好解开花百结,风括扶起柳三眠。
春醲酽处多伤感,那得心情事管弦。

()
海门风静夜,满月辽天挂。
除非知不知,实相凭谁话。
()
是个人言好性灵,镐京碑记念千厅。
五言出格为诗匠,百盏长杯应酒星。
曾把篆求身上紫,几将金买面前青。
多闻国士相寻访,莫把松门昼夜扃。
()
一本潼川花瑞菜,全蜀知名谁不爱。
夜雨丛凝色染蓝,春风花噀香如麝。
不知何处得灵根,栽遍牛头山后前。
古佛低头看不厌,声闻鼻孔衩渠穿。
()

笄总承归聘,青春媾悯凶。褰帷惊落雁,属纩怨乘龙。

夙抱衾裯苦,未遑组织工。弦琴悲窈窕,中馈失仪容。

()

萧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

一路尽氤氲,看花倍忆君。白杨知己泪,宿草故人坟。

树影含残照,猿声哭暮云。凄凉身后事,地下可能闻。

()
谒舍修容倦刺毛,纷纷朱紫笑银袍。
吴天破月愁归晚,楚俗伤春忌唱高。
江步挐舟双打桨,酒亭横帜一持螯。
平台邹马英游盛,霏霰连天待赋毫。
()

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

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石云昼不收,崖瀑夜逾响。

()

家林沧海东,未晓日先红。作贡诸蕃别,登科几国同。

远声鱼呷浪,层气蜃迎风。乡俗稀攀桂,争来问月宫。

()

两年诞汝日,皆在客途间。正属炎蒸候,其如游子颜。

科名是何物,天性自相关。从此堪偕隐,云深马谷山。

()

山村三月山花齐,千枝万枝杨柳低。捲帘终日坐深竹,空斋时有春莺啼。

幽人谭天莫教去,一杯一曲吾与汝。地偏歌笑人不闻,日暮东风捲庭树。

()

万家充积望,千里绝纖埃。
日辗云头上,风驱雨脚回。
乱帆争古渡,疏叶下高台。

()

缔基发祥,肇源兴庆。乃仁乃哲,克明克令。庸宣国图,善流人咏。

开我皇业,七百同盛。

()

秋阴近午喜妍和,绿野空明霁色多。云盖山低应到海,沙奔水乱各成河。

蛮陬蠢蠢妻和子,舌语醒醒啸且歌。未解卜居何地好,略关形胜有干戈。

()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馀。

()

斗酒那能不醉休,醉来可使不歌不?
黄金虽我无颜色,秋水还谁辨马牛?
笑插落梅花乱鬓,起看城雪筋冰楼。

()

子行快意涉沧溟,六合薰风似砥平。笔下藻词华濯锦,袖中龙剑影含精。

十年旅食同忧患,万里供输独远程。赖有江山容老病,一尊临别若为情。

()
玉泉半潭冰,钓台万岳雪。
汝往访客星,剩挟一磨衲。
()

君行往返一千里,过我屏山山下村。浊酒寒灯静相对,论心直欲到忘言。

()

风吹艳落,剩幽芳、散作露阶痕。莫道秋容憔悴,篱菊未招魂。

镜里翠眉妆浅,料佳人、还要点朱唇。但拈来三径,粉浓脂淡,耐可赋温存。

()

晓窗愁独坐,寒气逼轻衫。人静花初落,烟深竹半芟。

乡心云外鸟,客梦雨中帆。知己东山卧,凭谁寄一函。

()
疑是飞来天柱峰,一尖秀出白云中。
料应宰相书成后,留得残毫倚半空。
()

月出白杨端,乌啼清夜阑。絺衣初淅淅,草露已漙漙。

共喜灯花密,宁辞酒盏乾。有兄怀二弟,应自倚楼看。

()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
群家牡丹深浅红,二十四枝为一丛。
不唯春光占七八,才华自是诗人雄。
()

东风飞雾作轻寒,岁暮闲寻客里欢。法省衣冠分豸鹤,斯文气味混芝兰。

星回运转年年胜,竹爆声传处处安。幸庆云龙同际会,明良相遇亦何难。

()
太滇以西三巨石,错列荆榛对孤驿。
文彩天开海岳图,面面晶光盈十尺。
吁嗟此石生点苍,云谁置之古路傍。
停车顾盼日将晏,仆夫语罢泣数行。
()

抔土铭骐骏,诙如柳子骚。涤新藏缺研,悯旧惜残毫。

射石惩年少,闻鸡仄枕高。云低鸿翼远,弋者不偿劳。

()

九日招文士,东篱醉菊花。懒云神入藻,苦雨脚成麻。

酒量应无敌,吟怀讵有涯。淡香轻桂麝,佳色陋铅华。

()

嘉木何年种,巃嵷护古坟。蛇皮斜溜雨,龙角上排云。

手植传乡土,神游隔世氛。子孙今万派,冠佩日纷纷。

()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
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綀衣。
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

自昔鸿门会,智士咸危疑。当时已默定,事后方始知。

沛公必不死,泰山终难移。项伯以身蔽,意气良为谁。

()

山头围猎日将午,猛士如林尽貔虎。凌云铜角一声落,驰马争前捷飞羽。

草间咆哮谁敢撄,赤手缚之如缚鼠。柙中耽耽目如炬,犹激阴风动平楚。

()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断歌凄咽若为传。

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

()

椿寿期万岁,龟龄亦千秋。伤哉蜉蝣虫,朝生夕不留。

君子与众人,其道亦相侔。计日不计年,吾生将安投。

()
禁中五月紫薇树,阁後近闻都著花。
薄薄嫩肤搔鸟爪,离离碎叶翦晨霞。
凤皇浴去池波响,鳷鹊阴来日影斜。
六十无名空执笔,颠毛应笑映簪华。
()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

当头明月任人看,此夜嫦娥也不寒。宝塔佛空金世界,霓裳人倚玉栏杆。

山河有影归魂魄,冰雪成灵入肺肝。万里管弦专一夕,鸣鸡三叠未曾阑。

()
()
汉家离宫三百所,高卷珠帘沸箫鼓。
车如流水马如龙,兰麝飘香入烟雨。
通衢夹道起青楼,金马铜驼对公府。
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
()

猛虎未出柙,扰如搏鼠狸。
苍鹰方在韝,孱甚伏卵雌。
弭戢以违祸,孰云尔无知。

()

乱石盘东海,群山护北衙。军声震华岛,蜃气逼人家。

日出鱼归市,风回雁落沙。茫茫天宇阔,何处问乘槎。

()

怪石眠云,孤松偃盖。亭亭千尺连青霭。五粒曾沾仙掌露,一拳欲下南宫拜。

谪仙人,元是李,蟠根大。

()

孤塔鹜霄汉,晴影金碧眩。
重来得寓目,归枕尾残汴。
缅怀何姓人,哀祷倾淮甸。

()
冻云留云消较迟,乾风飕飕时一吹。
原野惨淡看不宜,饥乌愁绝噤寒鸱。
饱死帐下羊羔儿,灞桥寂历久无诗。
谁欤凝香清梦回,玉山半侧瘦藤支。
()

乍炙银笙试朔吹,旋抛珠串赛清姿。晓风残月伤心句,不待杨花扑岸时。

()
只从地底一阳来,已把东皇次第催。
烟缕未看原上柳,霜苞先探岭头梅。
()

颜阖鍊术三茆山,术烟如云紫翠间。久御师坛黑虎出,又骑仙岩白鹤还。

符箓登真有要诀,祠灶却老须玄关。宝书仍傅具茨牧,珠实政缀玄都班。

()

峻极惟崧高,尝闻吉甫诵。石今者何为,势若与之共。

偶来试春衣,暂尔解尘鞚。登原路屡回,入门树争滃。

()

藏春有坞贮轻融,直上千寻故御风。平甸下看烟漠漠,孤擎宝露出清空。

()

帻峰之山高插天,扶舆磅礴溟海堧。钟灵擅秀青卓玉,上拄日月褰云烟。

若人结庐在山麓,炯炯虚明夜生屋。生来不喜弄绮纨,架插邺侯书万轴。

()
湘南楼上好凭栏。
西风吹鼻酸。
宦游何处不惊湍。
白鸥盟已寒。
()

女娲鍊石丹之源,补天破碎天亦完。后来此方世不传,仙家之丹说九还。

君今采药须名山,却老起死襕囊丸。世间尘劳空自烦,往逐鸡犬寻刘安。

()

葬汝已六载,那期重抚棺。壮心原不死,遗骨久应寒。

石室灵仪在,铭旌粉字残。一为同气感,双涕夕汍澜。

()

黄云羃羃四山围,翻海阴风撼竹扉。珠向美人帘下撒,花当归客马前飞。

夜窗销烛增寒气,晓艇掀篷失翠微。豪俊不誇金帐饮,新诗联璧自生辉。

()

刑措甫自今。
隆平亦肇兹。
神武超楚汉。

()

去岁归营丘嫂葬,今年那复以家行。挽须无用祇嗔喝,念我只儿同短檠。

()

台岳相逢麋鹿墟,识公风骨秀而癯。
山林访道诚多切,云水期真进所如。
炉鼎丹砂知炼己,关河霜霰不妨渠。

()

剀切忧时论,慈祥济物心。
贾生年尚少,平子虑何深。
徒抱经纶志,俄闻讣告音。

()
山外江村晚,纵横八九家。
过桥无路处,人思渺天涯。
()
万里归来真得仙,七年瞻望漫悁悁。
安闲旧得还丹诀,着论新成古史编。
应接强颜聊复尔,是非袖手独超然。
门人白首侯芭在,眷恋微官愧昔贤。
()
若为可耐昭华得,脱帽看发已微霜。
催尽落梅春已半,更吹三弄乞风光。
()
四肢谁谓可无骨,五肚自信难留寒。
跂予望不之不得语,但愿万里书平安。
()

洒落风标真谪仙,精神犹恐笔难传。文章若出斯人手,壮浪雄豪一自然。

()

作花莫作菊,东篱成荒丛。作木莫作松,孤高孰与同。

何如萧与艾,雨露亦丰茸。节序暗易换,只恐是秋风。

()

翼翼穹祠枕碧山,万株乔木护禅关。若教功在伊周下,赢得名留宇宙间。

生气百年浑不死,高风千古信难攀。天怜忠烈多孙子,剩有遗芬在世寰。

()

先人乙未登天路,今逢花甲又周天。日月征轮惊世接,凤麟呈瑞必开先。

头点朱衣文入彀,金泥信使箭离弦。老妪自笑桃夭候,西抺更涂亦抗颜。

()

劝酒论心夜不疲,含情有待问谁思。

伫看晴月澄澄影,来照江楼酩酊时。

()

鹃魂一片。怪小墅绿阴,都被愁染。鸿阵悄来,凄紧西风黄昏院。

茜裙残缕吹香远。却醉入、秋娘心眼。梦回沟水,红情自老,误他题怨。

()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
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
劳人只合一生休。
()
黄沙白雾昼常昏,嗣岁丰凶讵易论。
寂寂不闻秧鼓劝,哑哑实厌水车翻。
粟囷久尽无遗粒,泪席尝沾有旧痕。
闻道忧民又传诏,苍生何以报君恩?
()
天风吹我登姜山,前岩后岩相封间。
已从积雨得深涧,更趁浮云同往还。
世外空青覆茅屋,屋外凉风吹紫竹。
挂冠何日赋归来,煮石篝灯洞中宿。
()

我昔滥竽两浙宪,君在秋曹曾识面。西江右辖曾几时,君来幕下相追随。

星霜倏忽五六载,君已乔擢南安推。南安雄据梅关路,广南视之若门户。

()

妇道从来不二天,近知王母践斯言。从教白发三千丈,祗保清风五十年。

颁诰旌门今受赐,养姑教子旧称贤。一门盛事归贞节,堂上高名百世传。

()

眼前列杻械,熊挂玄蛇吼。
夜看丰城气,朝光入甕牖。

()

隔溪苍翠各西东,架竹为梁路始通。
缺月罅林凝净绿,断霞明水抹残红。
芒鞋步步幽深处,藜杖声声屈曲中。

()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

杏子成林竹护墙,傍河云物昼苍苍。园中似是林家屋,过客时闻药草香。

()

贪听谯更夜未眠,偶拈一卷向灯前。
凤箫按谱声声叶,鲛帕盛珠颗颗圆。
洛叟曾规秦学士,蜀公晚喜柳屯田。

()
穷冬自萧疏,小垒玄云开。
使君掷虎符,行矣何遽哉。
父老相与言,未言心已哀。
自云好使君,抚我如婴孩。
()

苍壁屯云戟卫森,白云入户衮衣临。千章乔木祇如故,一尺流泉不在深。

剩有桑麻居杜曲,岂无觞咏集山阴。登高却省曾游处,短发搔馀不耐簪。

()

春阴偏是趁今朝,妒暖余寒尚自饶。
花意如人初中酒,柳容似冻未舒条。
踏青游屐方微湿,听雨吟魂却暗销。

()

小斋开卷罢,尚友忆黄君。
语孟能精熟,图书正讨论。
梅黄风送雨,江涨野连云。

()
莺骖复整,鹤驾难留。
白云缥缈,紫府深幽。
庙虽载止,神无不游。
垂佑皇宋,以永鸿休。
()

扇香乍倚,看瘦尽疏红,晓光吹雾。碎阴似舞。冱村烟漠漠,润生窗户。

怨雀空枝,算有东风替补。送春处。又千树媆晴,春未归去。

()

风吹帘网动,对尔惜芳菲。蜀雨何人在,吴宫祇燕归。

烛消春粉尽,泪湿野香微。抱蘤残青子,鸟衔随处飞。

()
一尘具无量刹土,一念超无量劫数。
一身现无量众生,一体合无量诸佛。
()
壁灯花落夜将残,天远那知客思单。
鹤帐不成云外梦,燕楼空锁雨中寒。
千年风雅教谁主,一曲凄凉只自弹。
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相约过长安。
()
蝉薄轻梳鬓,螺香浅画眉。
西湖人道似西施。
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
画烛催歌板,飞花上舞衣。
()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
天边皎月凝清光,圆缺不如人意长。
夜来常娥和月落,清晓镜裹看新妆。
此情同生复同死,君似栏杆要堪倚。
楼高风送管弦声,肠断五陵年少子。
()

风烟浩渺浪拍天,百帆齐开争一先。轻舠荡漾自来去,诗人曾赏古渔父。

山围别浦树参差,水净沙明人迹稀。大罾小罟较得失,鲂鱮暗作枯鱼泣。

()
风凄日薄鬓毛新,岁岁年年乐此辰。
多少昔贤留赋咏,大都九日称清贫。
甕头无酒心仍醉,篱下看山意愈真。
自采黄花供陶谢,迩来嘉兴属何人。
()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

梨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

()
北阙南都象镐丰,我皇身自际时雍。
只应龙种如高帝,何止虹髯似太宗。
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
因思二十年前事,长蹑仙班侍九重。
()

翠辇西巡未有期,玉楼烟锁凤参差。
可怜三月花如锦,狂杀满城年少儿。

()
白首还乡铁铸关,云泥不复计飞蟠。
原田高下雨三日,庵屋中分云半间。
麻麦芃芃回秀色,茅柴薄薄暂酡颜。
若非铃合诗筒至,身在华胥的未还。
()
轻绡乍试依微巧,蜡白仍随掩苒春。
忽得新诗知节物,衰迟浑似梦中人。
()

自汝弃予后,出门益觉难。无人陪笑语,对酒独悲酸。

荆树霜中老,鹡鸰原上寒。茱萸虽满把,含泪不能看。

()

幽人最得幽居乐,山上危亭溪山阁。时容野客到柴关,不放红尘过林薄。

新秋众木青且黄,烟中远浦闻鸣榔。渔樵倘许结新社,便欲垂涎云水乡。

()
闲里心情拙,还知兴自嘉。
饥鸦时立槛,野蝶自寻花。
客至聊从容,僧来不厌茶。
晚烟时伫立,列岫映余霞。
()

一榻萧然竹与兰,拥衾话别转留难。
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

信步寻诗怕雨催,手携筇竹步苍苔。此身自喜无馀事,閒逐浮云任往来。

()

朱门茅屋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

宣发貌如童,藏书比素封。何须二千石,有子是元龙。

()
陈三立
夜海微微一舸巡,飞涛卷雪乱呻吟。
蛟鼍不敢吞奇骨,放作神州学剑人。
()

荆卿卧燕邸,屠狗相过从。朝为太子客,暮出辽城东。

酣歌和渐离,壮士发尽冲。前登咸阳殿,意气何其雄。

()

纵目清秋宇宙宽,五湖浩荡一渔竿。胜游到处疑飞屐,新句拈来似弹丸。

吴岫云停看尺咫,蜀山翠扫忆千盘。如今好作林泉主,茶雨松风草阁寒。

()

汉宫早送瑶池信,荀令堂前夜气浮。凭仗花间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

()

丽泽期良会,蒙泉嘅独登。居常神巳合,到此恨逾增。

休沐知多暇,追随愧不能。五城便笑傲,六月绝炎蒸。

()
江枫摇落市烟青,石壁方严水面平。
若问滩流何太咽,定随行客学吞声。
()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

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

()
烂烂明霞红日暮。
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
倾国倾城恨无语。
彩鸾祥凤来还去。
()

彼美中丞裔,置身文墨场。青金范奇质,玄水溢中肠。

毛颖藉滋淬,陈玄共徜徉。不劳五丁力,宁垦百亩荒。

()

千古登坛大帅,一时出塞诸侯。试较两家得失,莫将毛颖轻投。

()

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閒。

()

行行重行行,送子江之涯。把手不忍分,涕泪俱涟洏。

客途无西东,良会胡可期。努力为功名,世道多崄巇。

()

晓来玉露浥香腮,雪态云裳妙剪裁。不比世情随冷暖,此花端为老人开。

()

恩予琳宫庇病身,闲中得近酒杯频。
偶成五老追前会,仍喜三公作主宾。
欢兴到来歌自发,吝情消尽语皆真。

()

巍巍左纛领干旄,百万神兵涌怒涛。战舰际天笳鼓震,定堪江海戮鲸鳌。

()

去去三春道,莺花绕衲衣。谷旸揩背罢,琼岛论心微。

当道谁相识,知音如此稀。空嗟无雁处,书札不常归。

()
晓出看花到夕阳,归来犹带碧桃香。
王孙不识春光好,夜夜鸣丝向曲房。
()
老去光阴日日悭,更无大药驻朱颜。
近来学得长生诀,十二时中总放閒。
()
经难忆浮丘,吾乡足胜游。
风前惊白发,雨后喜新秋。
仕官情虽薄,登临兴未休。
人间浪忧事,都不到心头。
()

题小山《苏堤渔唱》

()

庭院深深早闭门,停针无语对黄昏。碧纱窗外初生月,照见梅花欲断魂。

()

罢钓归来不系船,坐看秋水落红莲。江鲜野菜桃花饭,高唱夕阳孤岛边。

()

调笑。调笑。自诩年华正妙。怪他阿姊情痴,镇日妆楼锁眉。

眉锁。眉锁。渐渐新愁到我。

()

莲房坠粉梦京华,戎马飘零何处家。无那江城传一纸,隔年又唱落梅花。

()

冻云漏日黄无光,野客禁此手足僵。急走南村觅春信,梅花不见只诗狂。

()
巧话如簧不待频,东皇已为转洪钧。
五更风雨如巢冷,几处宫商隔坞春。
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
恃吾舌在吾何患,从古不无渠辈人。
()

去岁菊花曾有约,今年不待菊花开。予先渡水凭鞍立,尔自冲风带帽来。

旷野逢人偏问姓,残阳投寺且擎杯。此是山行第一日,钟声佛火共徘徊。

()

江头买棹趁春回,万树空嗟邓尉梅。未到铜坑看绰约,且凭铁瓮一徘徊。

鹤铭沙迹终难辨,羊石雄风尚可猜。鸥鸟容吾亲浩荡,不妨盛世老樗材。

()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

诗到穷玄更觉难。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

()

鸳湖今夜月,照我草堂东。却忆鸳湖客,相思应复同。

春风寄愁去,烟水青濛濛。遂有相寻梦,胥山海日红。

()

()
辇路金丝半欲垂,外间玉爪未渠开。
上林柳色休多忆,更趁春风看一回。
()
先帝斋宫内弄儿,阿娇金屋篡歌姬。
披香博士真才子,刘氏家传却未知。
()
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馀。
何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
鬓发尽皤然,眉分白雪鲜。
週遮延客话,伛偻抱孙怜。
无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绵。
假温衾拥背,借力杖搘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