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翻译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chi]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注释
1、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版)。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
2、南洋西鄂:南阳郡的西鄂县,在今河南南阳。
3、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4、游于三辅:在三辅一带游学。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5、京师:指东汉首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6、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
7、遂:于是。
8、通:通晓,全面透彻地理解。
9、贯:贯通,与“通,为近义词。
10、五经:汉武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定名为“五经”。
11、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12、高于世:比世上的人高明。于:比。
13、骄尚之情:骄傲自大的情绪。尚:矜夸自大。
14、从容:从容稳重,不急躁。淡静:恬淡宁静,不追慕名利。
1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公元89年-105年)。
16、连辟公府不就:连,屡次。辟,(被)召请(去做官)。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不就:不去就职。以上几句的主语“衡”,承前省略。
17、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承平,太平,指国家持续地太平安定。日久,时间长。
18、王侯:封王封侯的大官贵族。
19、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
20、逾侈:过度奢侈。
21、乃:于是,就。
22、拟:模仿。
23、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24、《两都》:指《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
25、《二京赋》:指《西京赋》、《东京赋》。
26、因:介词,通过。后省宾语“之”。
27、以:连词。
28、讽谏:用委婉的语言进行规劝而不直言其事。
29、精思傅会:精心创作的意思。
30、乃:才。
31、邓骘(zhi):东汉和帝邓皇后的哥哥,立安帝,以大将军的身份辅佐安帝管理政事。
32、奇其才: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奇,认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奇:奇特,少有的。
33、累召:多次召请。应:接受。
34、机巧:设计制造机械的技艺。巧,技巧、技艺。
35、致思:极力钻研。致,极,尽。
36、阴阳:指日月运行规律。
37、历算:指推算年月日和节气。
38、于:对于。于……: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作状语。
39、雅闻:常听说。雅,副词,素来,常。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
40、公车:汉代官署名称,设公车令。
41、特征: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为的与平常的乡举里选相区别,故称特征。
42、拜:任命,授给官职。
43、郎中:官名。
44、再迁:再,两次。迁,调动官职。
45、太史令:东汉时掌管天文、历数的官,与西汉以前掌管天象历法兼有修史之责的太史令职责不完全相同。
46、遂乃:于是就。
47、研核:研究考验。
48、阴阳:哲学名词,指两种对立的事物,如日月,寒暑等,这里指天象、历算。
49、妙尽:精妙地研究透了。
50、璇玑:玉饰的测天仪器。
51、正:道理。
52、浑天仪:一种用来表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的天球仪。
53、《灵宪》:一部历法书。
54、《算罔》:一部算术书。
55、详明:详悉明确。
56、再转:两次调动官职。第一次由太史令调任公车司马令,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又调任太史令。
57、复:又。
58、当世,指权臣大官。
59、辄:常常,总是。
60、积年:多年。徙:指调动官职。
61、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自;自从,表时间。
62、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公元132--135)。
63、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的仪器。据竺可桢考证,这是两种仪器,一是测验风向的候风仪,一是测验地震的地动仪。
64、以:用。
65、员径八尺:员径:圆的直径。员,通“圆”。
66、合盖隆起: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隆,高。
67、尊:同“樽”,古代盛酒器。
68、饰:装饰。“饰”后省宾语“之”,“之”代候风地动仪。
69、以:用。据有人研究,候风地动仪外部八方书写不同的篆文以表明方位,脚部装饰山形,东南西北分别绘画代表四方的龙、朱雀、虎、玄武(龟蛇)。
70、都柱:大铜柱。都,大。“都柱”就是地动仪中心的震摆,它是一根上大下小的柱子,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便倒向哪边。傍,同“旁”,旁边。
71、施关发机:设置关键(用来)拔动机件,意思是每组杠杆都装上关键,关键可以拨动机件(指下句所说的“龙”)。
72、外有八龙,首衔铜丸:龙,指龙形的机件。首,头。
73、下有蟾蜍(chánchú),张口承之:下,指龙首下面。蟾
74、牙机巧制: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
75、尊中:酒樽形的仪器里面。
76、覆盖周密无际:指仪器盖子与樽形仪器相接处没有缝隙。
77、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地动,地震。则,就。振,振动。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78、机发:机件拨动。
79、而:顺承连词,不必译出。
80、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激扬,这里指声音响亮。伺者,守候观察候风地动仪的人。
81、发机:拨动了机件。
82、七首:指其余七龙之首。龙、首,互文,都指龙首。
83、验之以事,即以事验之:验,检验,验证。
8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在,可译为“在……中”。
85、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尝,曾经,曾有一次。而,可是。
86、驿:驿使,古时驿站上传递文书的人。
87、至:指来到京师。
88、果:果然。
89、陇西:汉朝郡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陇西县一带。“陇西”前省介词“于”(在)。
90、于是皆服其妙:其,它,代候风地动仪。妙,巧妙,神奇。
91、乃:便。
92、地动:地震。
93、所从方起:从哪个方位发生。
94、时:当时。损:腐败。因:于是。
95、迁:升迁。
96、帷幄: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
97、讽议: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98、左右:身边。
99、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尝,曾经。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
100、目之:给他递眼色。目:名词活用为动词。
101、诡对:不用实话对答。
102、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03、谗:毁谤。
104、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105、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06、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107、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108、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永和:也是东汉顺帝的年号(公元136-141)。
109、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时,当时。国王,即河间王刘政。典宪,制度法令。
110、豪右:豪族大户,指权势盛大的家族。
112、不轨:指行动越出常轨的事,即违反法纪的事。
113、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官员初到任。治威严,树立威信。治,整治。整法度,整顿法纪制度。
11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知,暗中察知。
115、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肃然,这里是敬畏恭顺不敢为非做歹的意思。
116、视事三年,上书乞骸(hái)骨: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 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117、尚书,官名,不同朝代的尚书职权不一样,东汉时是在宫廷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
118、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zú)。卒:死。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
今:①连接 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 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
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 方面:古:方向;
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走下来
8.常从容淡静 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连辟公府不就 辟: 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10.其牙机巧制 牙: 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11.覆盖周密无际 周密: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12.振声激扬 激扬 古义:声音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3.中有都柱 都: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1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篆文: 古义:篆,篆文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善: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 1.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2.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皆共目之目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一词多义
观
①观太学(游历)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⑥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 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一类人)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⑦工欲善其事。(使动用法使...做好)
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③从此替爷征(v.远行,走远路)
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⑤岁征民间(征收)
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求学)
⑦旁征博引(寻求)
⑧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征收)
就
①连辟公府不就(任职)
②金就砺则利(接近)
③荆轲遂就车而去(乘,登上)
④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发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拨动)
②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发动)
③舜发于畎之中(发迹,兴起)
④发图,图穷匕首见(展开)
⑤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
⑥使人发书至赵王(送)
⑦野芳发而幽香(散发)
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③唇吻拿辟仁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精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精力)
②以精铜铸成(精炼)
③食不厌精(精制)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和天下(精锐)
⑤殚精竭虑(精力)
施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安置)
②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施行)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
关
①施关发机(机关)
②天子以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③距关,勿内诸侯(函谷关)
机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机械)
②衡善机巧(精密机械设备之类)
③其牙机巧制(机件)
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会)
⑤此子机变(机智灵活)
⑥日理万机(事务)
雅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②察纳雅言(正确)
③明经义谙雅故()
④闻弦歌而知雅意(隐含)
⑤附庸风雅(泛指诗歌)
公
①连辟公府不就(官府)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鲁庄公)
③便可白公姥()
④邪曲之害公也(公道)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官府专门)
⑥公然抱茅入竹去(明目张胆)
⑦公私之积,犹可哀痛(是公家的,这里指国家)
⑧脚著谢公屐()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省略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③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
(5)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在这个器皿上又用小篆所写的子和山龟鸟兽的图纹来装饰)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突出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形成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 《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2.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表现屈原的高洁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文笔充满感情,有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观性较强。而《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 在记叙、说明的同时,穿插对张衡为人品格的评价,作者态度鲜明。
5.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范晔。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孙曼叔暮行汴上见鹘击蝙蝠以去语於予。宋代。梅尧臣。野鹘性决裂,所食唯狞飞。小鸟不入眼,拳发强弩机。日暮未有获,岂择大与肥。瞥下攫蝙蝠,去以填肠饥。休笑老鸱饱,衔得腐鼠归。
经姑苏有感。明代。熊卓。阖闾城边回短棹,行行烟柳入江皋。萋迷碧草吴宫里,春色年年发绛桃。
绍兴祀先农摄事七首。清代。佚名。末耜之教,帝实开先。致养垂利,古今民天。嘉荐报本,于以祈年。诚格和应,神娭福延。
寄杨纬。宋代。苏洵。家居对山木,谓是忘言伴。去乡不能致,回顾颇自短。谁知有杨子,磊落收百段。拣赠最奇峰,慰我苦长叹。连城尽如削,邃洞幽可款。回合抱空虚,天地耸其半。舟行因乐载,陆挈敢辞懒。飘飘忽千里,有客来就看。自言此地无,爱惜苦欲换。抵头笑不答,解缆风帆满。京洛有幽居,吾将隐而玩。
戊申嘉稔。元代。吾丘衍。南亩晨烟白,西风万宝成。人民减饥色,井陌聚欢声。高廪还堪赋,馋乌为浪惊。耕耘岂吾事,转觉愧平生。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 其四。元代。丁鹤年。清泉白石两翛然,仙隐何妨日似年。颇厌文章妨大道,却从奇耦玩先天。云间犬舐烧丹鼎,雨里龙耕种玉田。终岁不闻城府事,闭门閒著养生篇。
丑奴儿令 落红 村居。清代。吴伟业。溪桥雨过看新涨,高柳鸣蝉。荷叶田田。指点儿童放鸭船。前村浊酒沽来醉,今夜凉天。明月初圆。一枕西窗自在眠。
示外生。唐代。严维。牵役非吾好,宽情尔在傍。经过悲井邑,起坐倦舟航。相宅生应贵,逢时学可强。无轻吾未用,世事有行藏。
元镇画。宋代。郑元祐。倪郎作画如斲冰,浊以净之而独清。溪寒沙瘦既无滓,石剥树皴能有情。珊瑚忽从铁网出,瑶草乃向斋房生。譬则饮酒不求醉,政自与物无亏成。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咏蝉/在狱咏蝉。唐代。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那堪)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寄舍弟忠原臣二首 其一。明代。谢肃。震泽烟霞失钓槎,龙门风雪阻行车。别来远道惊蓬鬓,梦里清樽对棣花。万里移书方占籍,九秋看月定思家。卧谈往事知何夕,注目沅湘雁影斜。
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客过漫郎宅,依然不似官。桤林通崦曲,茅屋傍陀干。
白雪芙蕖酒,秋风苜宿盘。两生期未至,犹作孟公看。
初秋吴幼安佘宗汉闵寿卿陈守礼郝谦亨程孺文黄白仲梅季豹集青溪馆汪象初祁羡仲不至得干字。明代。欧大任。客过漫郎宅,依然不似官。桤林通崦曲,茅屋傍陀干。白雪芙蕖酒,秋风苜宿盘。两生期未至,犹作孟公看。
答求谱。宋代。朱淑真。雨好解开花百结,风括扶起柳三眠。春醲酽处多伤感,那得心情事管弦。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宋代。释印肃。海门风静夜,满月辽天挂。除非知不知,实相凭谁话。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宋代。臧丙。是个人言好性灵,镐京碑记念千厅。五言出格为诗匠,百盏长杯应酒星。曾把篆求身上紫,几将金买面前青。多闻国士相寻访,莫把松门昼夜扃。
缘侍者之浙右。宋代。释绍昙。一本潼川花瑞菜,全蜀知名谁不爱。夜雨丛凝色染蓝,春风花噀香如麝。不知何处得灵根,栽遍牛头山后前。古佛低头看不厌,声闻鼻孔衩渠穿。上人携种游江浙,味与首阳薇不别。伏虎岩前清客尝,老饕嚼断娘生舌。余香分饷老芝峰,彷佛家园小摘同。此去零星休卖弄,珍藏大作苏陀供。
哭内十二韵时年十七。明代。张宁。笄总承归聘,青春媾悯凶。褰帷惊落雁,属纩怨乘龙。夙抱衾裯苦,未遑组织工。弦琴悲窈窕,中馈失仪容。垂绝啼沾臆,临危噎抚躬。平生怀冀缺,今日愧梁鸿。弟妹江关外,姑嫜疾疫中。宗姻稀袒免,馀服杀期功。陇庙馀班祔,箕裘冢命空。永怀愁不寐,长恸意无穷。草绿閒门雨,花明后苑风。年年桃李树,凄绝旧行踪。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二。宋代。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峬山看梅过曾文表墓。明代。徐熥。一路尽氤氲,看花倍忆君。白杨知己泪,宿草故人坟。树影含残照,猿声哭暮云。凄凉身后事,地下可能闻。
张生南归。宋代。宋祁。谒舍修容倦刺毛,纷纷朱紫笑银袍。吴天破月愁归晚,楚俗伤春忌唱高。江步挐舟双打桨,酒亭横帜一持螯。平台邹马英游盛,霏霰连天待赋毫。
登太行绝顶 其一。清代。魏源。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石云昼不收,崖瀑夜逾响。数日惟一登,不知所历向。及颠反下视,始悔轻身妄。俯影如在渊,其深不及望。中奥何包孕,山于斯府藏。一降一生妍,一步一回仰。
送友人及第归。唐代。张蠙。家林沧海东,未晓日先红。作贡诸蕃别,登科几国同。远声鱼呷浪,层气蜃迎风。乡俗稀攀桂,争来问月宫。
五月廿七为诞陶儿日时寓都门听覆试念之作此。明代。杨巍。两年诞汝日,皆在客途间。正属炎蒸候,其如游子颜。科名是何物,天性自相关。从此堪偕隐,云深马谷山。
春日斋中示戴子。明代。伍瑞隆。山村三月山花齐,千枝万枝杨柳低。捲帘终日坐深竹,空斋时有春莺啼。幽人谭天莫教去,一杯一曲吾与汝。地偏歌笑人不闻,日暮东风捲庭树。
晚晴。宋代。夏竦。万家充积望,千里绝纖埃。日辗云头上,风驱雨脚回。乱帆争古渡,疏叶下高台。启户晴光入,卷帘秋气来。山心馀霭散,地角乱烟堆。宿鸟幽丛闹,残虹远色开。脱簑人顾步,晒羽鹤徘徊。菌绕枯林下,萍翻曲岸隈。名园添旧笋,幽石长新苔。绮席谁相贺,繁弦拍屡催。
太庙乐歌九首 其四 皇高祖太原府君神室歌。隋代。牛弘等奉诏作。缔基发祥,肇源兴庆。乃仁乃哲,克明克令。庸宣国图,善流人咏。开我皇业,七百同盛。
西螺北行。清代。孙元衡。秋阴近午喜妍和,绿野空明霁色多。云盖山低应到海,沙奔水乱各成河。蛮陬蠢蠢妻和子,舌语醒醒啸且歌。未解卜居何地好,略关形胜有干戈。
雁门太守行。南北朝。褚翔。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馀。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
岁暮夜雪招二王诗人菲果小饮。明代。徐渭。斗酒那能不醉休,醉来可使不歌不?黄金虽我无颜色,秋水还谁辨马牛?笑插落梅花乱鬓,起看城雪筋冰楼。一角忽风天尽黑,万鸦抟雨下枝头。
送金孟章 其二。明代。郑潜。子行快意涉沧溟,六合薰风似砥平。笔下藻词华濯锦,袖中龙剑影含精。十年旅食同忧患,万里供输独远程。赖有江山容老病,一尊临别若为情。
严陵决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骑归,写予老丑,因。宋代。杨万里。玉泉半潭冰,钓台万岳雪。汝往访客星,剩挟一磨衲。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一。宋代。朱熹。君行往返一千里,过我屏山山下村。浊酒寒灯静相对,论心直欲到忘言。
南浦 秋海棠。清代。苏穆。风吹艳落,剩幽芳、散作露阶痕。莫道秋容憔悴,篱菊未招魂。镜里翠眉妆浅,料佳人、还要点朱唇。但拈来三径,粉浓脂淡,耐可赋温存。怪底年年纤影,傍清池、寒逗绿罗裙。暗雨骤鸣蕉屋,惊梦不成春。试看红消翠减,便深情、万种付湘云。盼夜来圆月,画帘人静伴黄昏。
客窗晓坐兼怀包横山。清代。曹复。晓窗愁独坐,寒气逼轻衫。人静花初落,烟深竹半芟。乡心云外鸟,客梦雨中帆。知己东山卧,凭谁寄一函。
十四夜对月柬子彦有怀子中兄。元代。刘崧。月出白杨端,乌啼清夜阑。絺衣初淅淅,草露已漙漙。共喜灯花密,宁辞酒盏乾。有兄怀二弟,应自倚楼看。
夏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酬尧夫招持牡丹。宋代。司马光。群家牡丹深浅红,二十四枝为一丛。不唯春光占七八,才华自是诗人雄。
除夕前一日会心远王都宪宅上次联句韵。明代。王缜。东风飞雾作轻寒,岁暮闲寻客里欢。法省衣冠分豸鹤,斯文气味混芝兰。星回运转年年胜,竹爆声传处处安。幸庆云龙同际会,明良相遇亦何难。
三石篇。明代。张佳胤。太滇以西三巨石,错列荆榛对孤驿。文彩天开海岳图,面面晶光盈十尺。吁嗟此石生点苍,云谁置之古路傍。停车顾盼日将晏,仆夫语罢泣数行。往年天子新明堂,厥材万国争梯航。燕山之石白胜玉,何求此物劳要荒。守臣当日功名亟,檄书夜飞人屏息。程途初不计山谿,男妇征佣无汉僰。鞭石难寻渤海神,凿山谁是金牛力。那许终朝尺寸移,积尸道上纷如织。中兴令主尧舜姿,一苇圣德超茅茨。天门万里竟不知,几使黔南无孑遗。君不见旅獒古训老臣策,枸酱虽甘亦何益。三石砑风雨深,千载行人增叹惜。
次周和州韵 其二。宋代。释居简。抔土铭骐骏,诙如柳子骚。涤新藏缺研,悯旧惜残毫。射石惩年少,闻鸡仄枕高。云低鸿翼远,弋者不偿劳。
赏菊与严宗哲太守长史吴元素乔思孝伴读强景明联句。明代。朱诚泳。九日招文士,东篱醉菊花。懒云神入藻,苦雨脚成麻。酒量应无敌,吟怀讵有涯。淡香轻桂麝,佳色陋铅华。礼秩矜疏放,盘盂愧静嘉。八珍兼鹿豕,诸品杂鱼虾。狂子歌为剧,妖童髻作丫。壮怀轻不落,醉耳厌琵琶。白雪翻新谱,黄流泻紫霞。天空雨新霁,风细日初斜。五亩终殊径,千畦总异葩。佳期人共赏,睿制世争誇。入枕清魂梦,调羹溅齿牙。且倾彭泽酒,莫点玉川茶。百拜情无已,千钟数更加。龙涎真可拟,羯鼓不须挝。雅趣同三益,雄才陋五车。仁贤光帝胄,富贵自天家。幸际明时好,何妨逸兴奢。东平名独盛,北阙望应赊。任落参军帽,休乘博望槎。风流怜楚客,结束笑吴娃。酩酊人分散,疏林集暮鸦。
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 其十 千年木。明代。程敏政。嘉木何年种,巃嵷护古坟。蛇皮斜溜雨,龙角上排云。手植传乡土,神游隔世氛。子孙今万派,冠佩日纷纷。
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宋代。徐铉。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綀衣。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惟汉行。明代。释函是。自昔鸿门会,智士咸危疑。当时已默定,事后方始知。沛公必不死,泰山终难移。项伯以身蔽,意气良为谁。临难心乃见,一诺安可欺。壮心樊参乘,死且不足辞。帝王匪偶然,龙起云相随。观世以知人,忠邪各自为。范曾数目羽,于羽焉足非。卖主曹无伤,身戮有馀灾。兴废古今常,天授多明扬。
奉教围猎擒虎歌。明代。杨士奇。山头围猎日将午,猛士如林尽貔虎。凌云铜角一声落,驰马争前捷飞羽。草间咆哮谁敢撄,赤手缚之如缚鼠。柙中耽耽目如炬,犹激阴风动平楚。生擒一虎直百兽,况乃杀获连四五。睿情所重扬威武,奏凯归营叠笳鼓。山村羔豚散不收,扫除民患民无忧。欢呼仰荷储皇赐,道傍拜舞歌千秋。
临江仙 枕上得家山二语,漫谱此调,梦生于想,歌也有思,不自知其然而然也。清代。王鹏运。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断歌凄咽若为传。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南云回首落谁边。拟呵湘水壁,一问左徒天。
感兴六首 其五。明代。顾清。椿寿期万岁,龟龄亦千秋。伤哉蜉蝣虫,朝生夕不留。君子与众人,其道亦相侔。计日不计年,吾生将安投。
次韵景彝阁後紫薇花盛开。宋代。梅尧臣。禁中五月紫薇树,阁後近闻都著花。薄薄嫩肤搔鸟爪,离离碎叶翦晨霞。凤皇浴去池波响,鳷鹊阴来日影斜。六十无名空执笔,颠毛应笑映簪华。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唐代。刘长卿。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八月十五夜玩月 其二。明代。王邦畿。当头明月任人看,此夜嫦娥也不寒。宝塔佛空金世界,霓裳人倚玉栏杆。山河有影归魂魄,冰雪成灵入肺肝。万里管弦专一夕,鸣鸡三叠未曾阑。
阳春歌二首。宋代。曹勋。汉家离宫三百所,高卷珠帘沸箫鼓。车如流水马如龙,兰麝飘香入烟雨。通衢夹道起青楼,金马铜驼对公府。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玉窗朱户尽婵娟,丝竹声中喧笑语。玳筵珠翠照樽罍,继烛临芳醉歌舞。醉歌舞,醉歌舞,天长地久无今古。
补感寓诗。宋代。贺铸。猛虎未出柙,扰如搏鼠狸。苍鹰方在韝,孱甚伏卵雌。弭戢以违祸,孰云尔无知。幸遭纵释仁,返谓人可欺。岂复念前辱,摇尾垂翅时。择肉毙侪类,戕忍犹天姿。吾将罪虞者,奈何生致之。南山有重阻,邓林无樛枝。机穽与罗罻,今也将安施。
磐石卫看操。明代。钟渤。乱石盘东海,群山护北衙。军声震华岛,蜃气逼人家。日出鱼归市,风回雁落沙。茫茫天宇阔,何处问乘槎。
千秋岁引 题长松柱石图为李含馥运长寿。明代。宋琬。怪石眠云,孤松偃盖。亭亭千尺连青霭。五粒曾沾仙掌露,一拳欲下南宫拜。谪仙人,元是李,蟠根大。伊吕功名方未艾。何事丹砂句漏外。邓禹封侯喜将届。梦松之占今验矣,黑头堪羡风云会。紫泥书,丹山凤,衔来快。
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晋年王蔚之谒普照塔。宋代。洪迈。孤塔鹜霄汉,晴影金碧眩。重来得寓目,归枕尾残汴。缅怀何姓人,哀祷倾淮甸。是身如皎月,有水著处现。弹指遍大千,何止数乡县。惟应因缘地,聊尔洪流转。颠危悔勒马,善涉悟觅扇。君看悔与悟,只在一转齿。至人独何心,示此祸福变。当知夙缘定,莫作邪道见。哀哉众生愚,积恶稔天谴。云何一朝急,赖此香火荐。我来适灯夕,宝蜡明邃殿。还揩客眼尘,重睹浮屠面。朝来塔上铃,告我风色便。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葱蒨。
和张岳州雪夜弹琴。宋代。陈杰。冻云留云消较迟,乾风飕飕时一吹。原野惨淡看不宜,饥乌愁绝噤寒鸱。饱死帐下羊羔儿,灞桥寂历久无诗。谁欤凝香清梦回,玉山半侧瘦藤支。意行仿佛鹤氅披,画堂五丈閒朱旗。胡床冷月浸元规,膝上素弦呵手挥。木声正与丝声比,避君三舍高渐离。忽然曲终雪满衣,洞庭水涌鱼龙知。急麾颓魄鞭倾曦,吾声岂与肃杀期。不然持此将安之,折胶无续指无医。我亦从君妄听奚,雪中作操终何为,古有履霜思伯奇。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 歌梅。明代。王夫之。乍炙银笙试朔吹,旋抛珠串赛清姿。晓风残月伤心句,不待杨花扑岸时。
次韵探梅二绝。宋代。郭印。只从地底一阳来,已把东皇次第催。烟缕未看原上柳,霜苞先探岭头梅。
送颜陋隐道士。宋代。郑元祐。颜阖鍊术三茆山,术烟如云紫翠间。久御师坛黑虎出,又骑仙岩白鹤还。符箓登真有要诀,祠灶却老须玄关。宝书仍傅具茨牧,珠实政缀玄都班。是中有人炼玉质,不逐颓景凋朱颜。脩辞如兰吐酷烈,濯足古涧听潺湲。企余东望不可即,天风泠然锵佩环。
阳山大石联句。明代。王鏊。峻极惟崧高,尝闻吉甫诵。石今者何为,势若与之共。偶来试春衣,暂尔解尘鞚。登原路屡回,入门树争滃。叠处譬为山,呀然忽成洞。横陈类涅槃,分峙譬翁仲。啾啾猿度悲,贴贴鸟飞恐。跃治祥金流,黝垩圣铁冻。化工孰燃炉,气机潜理综。一整还一欹,谁迎复谁送。阳山划中开,虎阜凛旁从。灵壁岂同侪,岐阳真异种。仰窥天阙低,侧压坤维重。蹲猊怒将齧,奔马猛难控。有并若肩随,或分如斗讼。龙象整法筵,鼪鼯失家巷。凿须神禹功,炼待娲皇用。岩岩挹孟轲,侃侃立子贡。洲边楼碎槌,江上城卧瓮。凭焉或言晋,砰尔倏霄宋。五丁安能驱,百神互相奉。负戴赖鲲鲸,点化谢铅汞。支倾力已疲,任大材堪中。攫拿鬼亦惊,秀杰天所纵。好事来重寻,佳句时一讽。宁能辞脚茧,且得愈头痛。秦禅偶遗吴,汉封当始雍。扛非九鼎雄,富比八珍供。咄叱起老羝,搏拊来仪凤。太湖隐见微,远山朝挹众。沈船露危樯,败屋横折栋。苔古积成衣,藤枯倒穿缝。赑屃下倒悬,嵌空旁或拥。凌兢步难移,瑟缩心屡动。幔亭危冠颠,梵宇巧补空。举酒欲浩歌,援琴时一弄。云生殿阁浮,风发钟磬䃔。上帝关九重,下界市一閧。目中无全吴,胸次有云梦。便当结幽庐,采撷当月俸。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 岭梅。明代。王夫之。藏春有坞贮轻融,直上千寻故御风。平甸下看烟漠漠,孤擎宝露出清空。
题南山读书处卷。宋代。王绅。帻峰之山高插天,扶舆磅礴溟海堧。钟灵擅秀青卓玉,上拄日月褰云烟。若人结庐在山麓,炯炯虚明夜生屋。生来不喜弄绮纨,架插邺侯书万轴。青灯夜雨声伊吾,鸡窗晓雪清光敷。神交太古隘流俗,尚友颜孟游唐虞。美人自昔多意气,折得蟾宫一枝桂。共誇平步上皇州,回首故山渺何处。渺何处,在天台,天台之境如蓬莱。三年驰驱走南北,吁嗟旧隐生苍苔。
阮郎归。宋代。向滈。湘南楼上好凭栏。西风吹鼻酸。宦游何处不惊湍。白鸥盟已寒。空饮恨,废追欢。沈郎衣带宽。故人休放酒杯干。而今行路难。
赠炼丹士。宋代。萧立之。女娲鍊石丹之源,补天破碎天亦完。后来此方世不传,仙家之丹说九还。君今采药须名山,却老起死襕囊丸。世间尘劳空自烦,往逐鸡犬寻刘安。
亡弟赋改葬述哀。明代。边贡。葬汝已六载,那期重抚棺。壮心原不死,遗骨久应寒。石室灵仪在,铭旌粉字残。一为同气感,双涕夕汍澜。
次韵姜叔德冬雪。元代。梁寅。黄云羃羃四山围,翻海阴风撼竹扉。珠向美人帘下撒,花当归客马前飞。夜窗销烛增寒气,晓艇掀篷失翠微。豪俊不誇金帐饮,新诗联璧自生辉。
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二。南北朝。沈约。刑措甫自今。隆平亦肇兹。神武超楚汉。安用道邠岐。百拜奄来宅。执玉咸在斯。象天则地体无为。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其二。宋代。赵蕃。去岁归营丘嫂葬,今年那复以家行。挽须无用祇嗔喝,念我只儿同短檠。
送怀英访庐山。宋代。曹勋。台岳相逢麋鹿墟,识公风骨秀而癯。山林访道诚多切,云水期真进所如。炉鼎丹砂知炼己,关河霜霰不妨渠。它时应有衡阳雁,莫忘南来一纸书。
挽薛艮斋。宋代。何伯谨。剀切忧时论,慈祥济物心。贾生年尚少,平子虑何深。徒抱经纶志,俄闻讣告音。朔风传薤挽,谁不泪沾襟。
寄子由二首。宋代。张耒。万里归来真得仙,七年瞻望漫悁悁。安闲旧得还丹诀,着论新成古史编。应接强颜聊复尔,是非袖手独超然。门人白首侯芭在,眷恋微官愧昔贤。
从王都尉觅千叶梅云已落尽戏作嘲吹笛侍儿。宋代。黄庭坚。若为可耐昭华得,脱帽看发已微霜。催尽落梅春已半,更吹三弄乞风光。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宋代。洪咨夔。四肢谁谓可无骨,五肚自信难留寒。跂予望不之不得语,但愿万里书平安。
李白祠堂 其一。宋代。孔平仲。洒落风标真谪仙,精神犹恐笔难传。文章若出斯人手,壮浪雄豪一自然。
古意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作花莫作菊,东篱成荒丛。作木莫作松,孤高孰与同。何如萧与艾,雨露亦丰茸。节序暗易换,只恐是秋风。
题吴尚书忠烈卷。明代。徐溥。翼翼穹祠枕碧山,万株乔木护禅关。若教功在伊周下,赢得名留宇宙间。生气百年浑不死,高风千古信难攀。天怜忠烈多孙子,剩有遗芬在世寰。
店家谈罢马报中春闱有感。明代。饶与龄。先人乙未登天路,今逢花甲又周天。日月征轮惊世接,凤麟呈瑞必开先。头点朱衣文入彀,金泥信使箭离弦。老妪自笑桃夭候,西抺更涂亦抗颜。
陪王员外北楼宴待月。唐代。独孤及。劝酒论心夜不疲,含情有待问谁思。伫看晴月澄澄影,来照江楼酩酊时。
绛都春 赋壶园雁来红。清代。郑文焯。鹃魂一片。怪小墅绿阴,都被愁染。鸿阵悄来,凄紧西风黄昏院。茜裙残缕吹香远。却醉入、秋娘心眼。梦回沟水,红情自老,误他题怨。还见。披烟浣露,正灯暗绛屏,和泪妆点。霜信曼催,吴锦飘零无人剪。可怜生是江南晚。更解替、幽花肠断。几回立尽斜阳,故山冷艳。
浣溪沙。清代。纳兰性德。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闵雨。宋代。陆游。黄沙白雾昼常昏,嗣岁丰凶讵易论。寂寂不闻秧鼓劝,哑哑实厌水车翻。粟囷久尽无遗粒,泪席尝沾有旧痕。闻道忧民又传诏,苍生何以报君恩?
姜山。宋代。任三杰。天风吹我登姜山,前岩后岩相封间。已从积雨得深涧,更趁浮云同往还。世外空青覆茅屋,屋外凉风吹紫竹。挂冠何日赋归来,煮石篝灯洞中宿。
赠司理李君之南安。明代。钟芳。我昔滥竽两浙宪,君在秋曹曾识面。西江右辖曾几时,君来幕下相追随。星霜倏忽五六载,君已乔擢南安推。南安雄据梅关路,广南视之若门户。昔贤司理著高名,台存风月人争慕。桁杨卧庭嚣讼稀,诗书万户临清溪。丈夫志趣会有定,举头肯负苍天知。
贞节堂为王宪使母赋。明代。薛瑄。妇道从来不二天,近知王母践斯言。从教白发三千丈,祗保清风五十年。颁诰旌门今受赐,养姑教子旧称贤。一门盛事归贞节,堂上高名百世传。
浮翠桥。宋代。何耕。隔溪苍翠各西东,架竹为梁路始通。缺月罅林凝净绿,断霞明水抹残红。芒鞋步步幽深处,藜杖声声屈曲中。回首忽惊桥已远,泠然身御圃田风。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唐代。孟浩然。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泊河口却寄林医士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杏子成林竹护墙,傍河云物昼苍苍。园中似是林家屋,过客时闻药草香。
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宋代。刘克庄。贪听谯更夜未眠,偶拈一卷向灯前。凤箫按谱声声叶,鲛帕盛珠颗颗圆。洛叟曾规秦学士,蜀公晚喜柳屯田。江湖冷落词人少,难起花翁傍酒边。
送开守解印。宋代。冯时行。穷冬自萧疏,小垒玄云开。使君掷虎符,行矣何遽哉。父老相与言,未言心已哀。自云好使君,抚我如婴孩。天不为我旱,人不为我灾。使君今已行,力挽不可回。举手向父老,听我勿我猜。赤骥万里足,瑶池倏往来。伏枥方丈间,何其等驽骀。丹凤隘寥廓,五湖看如杯。修羽落樊笼,安得一毰毸。骥非伏枥姿,凤当翔九垓。使君禀天秀,磊磊真长才。峡裹三家村,胡为久徘徊。况与艰运偶,中州涨胡埃。天子急亲贤,搜访群草莱。一麾谅其微,千里良需材。弃去自腾踏,为国除祸胎。父老休嗟惜,功勋在云台。
苍壁屯云戟卫森,白云入户衮衣临。千章乔木祇如故,一尺流泉不在深。
剩有桑麻居杜曲,岂无觞咏集山阴。登高却省曾游处,短发搔馀不耐簪。
至顺四年四月九日同王叔能柳道传钱翼之胡古愚游天平山次古愚韵。元代。干文传。苍壁屯云戟卫森,白云入户衮衣临。千章乔木祇如故,一尺流泉不在深。剩有桑麻居杜曲,岂无觞咏集山阴。登高却省曾游处,短发搔馀不耐簪。
赋得花朝遇雨。明代。范景文。春阴偏是趁今朝,妒暖余寒尚自饶。花意如人初中酒,柳容似冻未舒条。踏青游屐方微湿,听雨吟魂却暗销。烟裹空濛飞翠冷,总无红紫亦堪描。
怀黄令裕二首。宋代。李吕。小斋开卷罢,尚友忆黄君。语孟能精熟,图书正讨论。梅黄风送雨,江涨野连云。何日相寻去,书灯共一尊。
真宗汾阴礼毕亲谢元德皇后室三首。宋代。真宗。莺骖复整,鹤驾难留。白云缥缈,紫府深幽。庙虽载止,神无不游。垂佑皇宋,以永鸿休。
扫花游 新绿。清代。蒋春霖。扇香乍倚,看瘦尽疏红,晓光吹雾。碎阴似舞。冱村烟漠漠,润生窗户。怨雀空枝,算有东风替补。送春处。又千树媆晴,春未归去。芳讯休更数。但早与安排、听莺情绪。秀眉斗妩。画新妆暗换,旧时花谱。万剪齐匀,渐隐楼台细雨。燕归阻。淡斜阳、翠深庭宇。
雨中观海棠。宋代。谢翱。风吹帘网动,对尔惜芳菲。蜀雨何人在,吴宫祇燕归。烛消春粉尽,泪湿野香微。抱蘤残青子,鸟衔随处飞。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一尘具无量刹土,一念超无量劫数。一身现无量众生,一体合无量诸佛。
冬夕寄友。宋代。蔡槃。壁灯花落夜将残,天远那知客思单。鹤帐不成云外梦,燕楼空锁雨中寒。千年风雅教谁主,一曲凄凉只自弹。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相约过长安。
南柯子(方钱唐出侍儿,范谢州要予作此词)。宋代。周紫芝。蝉薄轻梳鬓,螺香浅画眉。西湖人道似西施。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画烛催歌板,飞花上舞衣。殷勤犹劝玉东西。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
竹枝。唐代。刘禹锡。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倚楼曲。宋代。王铚。天边皎月凝清光,圆缺不如人意长。夜来常娥和月落,清晓镜裹看新妆。此情同生复同死,君似栏杆要堪倚。楼高风送管弦声,肠断五陵年少子。
为曹仲坚题渔父图。元代。程钜夫。风烟浩渺浪拍天,百帆齐开争一先。轻舠荡漾自来去,诗人曾赏古渔父。山围别浦树参差,水净沙明人迹稀。大罾小罟较得失,鲂鱮暗作枯鱼泣。直针为钩饵亦无,烟波不见真钓徒。林中茅屋是谁子?袖手无言方隐几。
闲居复遇重九悠然兴怀颇谓此节特宜于贫盖富。宋代。苏泂。风凄日薄鬓毛新,岁岁年年乐此辰。多少昔贤留赋咏,大都九日称清贫。甕头无酒心仍醉,篱下看山意愈真。自采黄花供陶谢,迩来嘉兴属何人。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唐代。刘禹锡。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大行皇帝挽歌辞(二首)。明代。李东阳。北阙南都象镐丰,我皇身自际时雍。只应龙种如高帝,何止虹髯似太宗。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因思二十年前事,长蹑仙班侍九重。¤
又和八首。宋代。刘克庄。白首还乡铁铸关,云泥不复计飞蟠。原田高下雨三日,庵屋中分云半间。麻麦芃芃回秀色,茅柴薄薄暂酡颜。若非铃合诗筒至,身在华胥的未还。
和范倅十首。宋代。曹勋。轻绡乍试依微巧,蜡白仍随掩苒春。忽得新诗知节物,衰迟浑似梦中人。
九日忆亡弟岩。明代。杨巍。自汝弃予后,出门益觉难。无人陪笑语,对酒独悲酸。荆树霜中老,鹡鸰原上寒。茱萸虽满把,含泪不能看。
题周草庭驸马二小景画 其一。明代。程敏政。幽人最得幽居乐,山上危亭溪山阁。时容野客到柴关,不放红尘过林薄。新秋众木青且黄,烟中远浦闻鸣榔。渔樵倘许结新社,便欲垂涎云水乡。半枕悠悠梦初起,忽见丹青如梦里。披图说梦两茫然,蕉鹿分明浪惊喜。草庭都尉冰雪颜,胸中丘壑非等閒。何时对景瀹新茗,细话江南溪与山。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闲里心情拙,还知兴自嘉。饥鸦时立槛,野蝶自寻花。客至聊从容,僧来不厌茶。晚烟时伫立,列岫映余霞。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宋代。金履祥。一榻萧然竹与兰,拥衾话别转留难。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次春日閒坐閒行二绝韵 其二。明代。朱诚泳。信步寻诗怕雨催,手携筇竹步苍苔。此身自喜无馀事,閒逐浮云任往来。
朱门。宋代。周端臣。朱门茅屋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陈翁六十于鳦先请诗寿之得一绝句。明代。王世贞。宣发貌如童,藏书比素封。何须二千石,有子是元龙。
题程道存之罘出险图。。陈三立。夜海微微一舸巡,飞涛卷雪乱呻吟。蛟鼍不敢吞奇骨,放作神州学剑人。
咏史八首 其七。明代。胡应麟。荆卿卧燕邸,屠狗相过从。朝为太子客,暮出辽城东。酣歌和渐离,壮士发尽冲。前登咸阳殿,意气何其雄。左操督亢图,右揕秦王胸。剑术岂云疏,天运良已穷。寥寥易水上,万古悲寒风。
和响泉叔父九月七日游惠山韵二首 其一。清代。顾飏宪。纵目清秋宇宙宽,五湖浩荡一渔竿。胜游到处疑飞屐,新句拈来似弹丸。吴岫云停看尺咫,蜀山翠扫忆千盘。如今好作林泉主,茶雨松风草阁寒。
香闺十咏 其三 鹊尾炉。宋代。张玉娘。汉宫早送瑶池信,荀令堂前夜气浮。凭仗花间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
山泉楼寄陈实卿。宋代。朱升。丽泽期良会,蒙泉嘅独登。居常神巳合,到此恨逾增。休沐知多暇,追随愧不能。五城便笑傲,六月绝炎蒸。乐共难兄被,心传季父灯。重来应旦暮,留语谢溪藤。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唐代。皎然。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回瞻平芜尽,洪流豁中区。气吞江山势,色净氛霭无。灵长习水德,胜势当地枢。朝宗动归心,万里思鸿途。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宋代。张孝祥。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铜牛水滴联句。明代。张弼。彼美中丞裔,置身文墨场。青金范奇质,玄水溢中肠。毛颖藉滋淬,陈玄共徜徉。不劳五丁力,宁垦百亩荒。肌骨竦寒瘦,筋骸束坚强。长眠恊坤静,时滴运乾刚。惯助鱼龙化,何愁鼷鼠伤。脰翻石田雨,涎落研池霜。宁戚舍汝相,刘宽为彼偿。登台岂觳觫,注腹何汪洋。出匣见头角,濡毫润文章。奚烦丙吉问,焉比僧孺行。判事中书省,受宣天子堂。行藏依孔子,饮吸希杜康。蠢是驾辕轭,领穿日彷徨。
端居述怀六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千古登坛大帅,一时出塞诸侯。试较两家得失,莫将毛颖轻投。
景定壬戌冬得数椽于城南慈感渡侧询之故老云。宋代。韦居安。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閒。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
赠别三首 其三。宋代。周密。行行重行行,送子江之涯。把手不忍分,涕泪俱涟洏。客途无西东,良会胡可期。努力为功名,世道多崄巇。
浔阳白牡丹 其二。宋代。陈谠。晓来玉露浥香腮,雪态云裳妙剪裁。不比世情随冷暖,此花端为老人开。
予招宾和微之。宋代。韩维。恩予琳宫庇病身,闲中得近酒杯频。偶成五老追前会,仍喜三公作主宾。欢兴到来歌自发,吝情消尽语皆真。时人不用惊疏放,同是义皇以上人。
阅兵奏凯 其二 阅兵二。明代。陶安。巍巍左纛领干旄,百万神兵涌怒涛。战舰际天笳鼓震,定堪江海戮鲸鳌。
送愿来上人还谷旸祝其本师生日即□赴范总戎之约。宋代。何绛。去去三春道,莺花绕衲衣。谷旸揩背罢,琼岛论心微。当道谁相识,知音如此稀。空嗟无雁处,书札不常归。
依韵和王不疑少卿招饮。宋代。邵雍。经难忆浮丘,吾乡足胜游。风前惊白发,雨后喜新秋。仕官情虽薄,登临兴未休。人间浪忧事,都不到心头。
【双调】殿前欢_题小山《苏。元代。高栻。题小山《苏堤渔唱》小奚奴,锦囊无日不西湖。才华压尽香奁句,字字清殊。光生照殿珠,价等连城玉,名重长门赋。好将如意,击碎珊瑚。
绿窗诗十八首 其十八。元代。孙蕙兰。庭院深深早闭门,停针无语对黄昏。碧纱窗外初生月,照见梅花欲断魂。
调笑令。清代。薛时雨。调笑。调笑。自诩年华正妙。怪他阿姊情痴,镇日妆楼锁眉。眉锁。眉锁。渐渐新愁到我。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一。清代。李鸿章。莲房坠粉梦京华,戎马飘零何处家。无那江城传一纸,隔年又唱落梅花。
苦寒行二首 其二。明代。孙一元。冻云漏日黄无光,野客禁此手足僵。急走南村觅春信,梅花不见只诗狂。
百舌。宋代。方岳。巧话如簧不待频,东皇已为转洪钧。五更风雨如巢冷,几处宫商隔坞春。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恃吾舌在吾何患,从古不无渠辈人。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去岁菊花曾有约,今年不待菊花开。予先渡水凭鞍立,尔自冲风带帽来。旷野逢人偏问姓,残阳投寺且擎杯。此是山行第一日,钟声佛火共徘徊。
拟寻邓尉梅花不果回舟次镇江。清代。光聪诚。江头买棹趁春回,万树空嗟邓尉梅。未到铜坑看绰约,且凭铁瓮一徘徊。鹤铭沙迹终难辨,羊石雄风尚可猜。鸥鸟容吾亲浩荡,不妨盛世老樗材。
下第述怀。唐代。张蠙。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干。
月夜怀秀水马五。清代。张问陶。鸳湖今夜月,照我草堂东。却忆鸳湖客,相思应复同。春风寄愁去,烟水青濛濛。遂有相寻梦,胥山海日红。
咏史上·武帝。宋代。陈普。先帝斋宫内弄儿,阿娇金屋篡歌姬。披香博士真才子,刘氏家传却未知。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宋代。邵雍。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馀。何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老儿诗五十韵。宋代。张师锡。鬓发尽皤然,眉分白雪鲜。週遮延客话,伛偻抱孙怜。无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绵。假温衾拥背,借力杖搘肩。貌比三峰客,年过四皓仙。唤方离枕上,扶始到门前。每爱烹山茗,常嫌飣石莲。耳聋如塞纩,眼暗似笼烟。宴坐羸凭几,乘骑困亸鞭。头摇如转旋,脣动若抽牵。骨冷愁离火,牙疼怯漱泉。形骸将就木,囊橐尚贪钱。胶睫干眵缀,黏髭冷涕悬。披裘腰懒系,濯手袖慵揎。抬举衣频换,扶持药屡煎。坐多茵易破,行少履难穿。喜婢裁裙布,嗔妻买粉钿。房教深下幕,床遣厚铺氈。琴听怜三乐,图张笑七贤。看经嫌字小,敲磬喜声圆。食罢羹流袂,杯馀酒带涎。乐来须遣罢,医到久相延。裹帽纵横掠,梳头取次缠。长呈思往事,多感听哀弦。气注腰还重,风牵口便偏。墓松先遣种,誌石预教镌。客到唯求药,僧来忽问禅。养茶悬灶壁,晒艾曝簷椽。怒僕空睁眼,嗔儿谩握拳。心惊嫌蹴踘,脚软怕秋千。局缩同寒狖,摧豗似饱鸢。观瞻多目眩,举动即头旋。女嫁求红烛,男婚乞彩牋。已闻颁几杖,宁更佩韦弦。宾客身非与,儿孙事已传。养和屏作伴,如意拂相连。久弃登山屐,惟存负郭田,呻吟朝不乐,展转夜无眠。呼稚临床畔,看书就枕边。冷疑怀貯水,虚讶耳闻蝉。束帛非无分,安车信有缘。伏生甘坐末,绛老让行先。拘急将风夜,昏沈欲雨天。鸡皮尘渐渍,齯齿食频填。每忆居郎署,常思钓渭川。喜逢迎佛会,羞赴赏花筵。径狭容移槛,阶危索减砖。好生梵鸟纲,恶杀拆渔船。既感桑榆日,常嗟蒲柳年。长思当弱冠,悔不乘狂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