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凉

已凉朗读

已凉翻译及注释

翻译
翠绿色的栏杆外绣帘儿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着草木花卉。
龙须草织成的席子铺上锦褥,天气已凉却还未到寒冷时候。

注释
⑴绣帘:一作“翠帘”。
⑵猩血:一作“猩色”,猩红色。屏风:一种用来遮挡和做隔断的东西。画折枝:一作“画柘枝”,指图绘花卉草木。
⑶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这里指草席。

已凉鉴赏

  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透过门前的阑干、当门的帘幕、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障碍,聚影在那张铺着龙须草席和织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房间结构安排所显示出的这种“深而曲”的层次,分明告诉读者这是一位贵家少妇的金闺绣户。

  布局以外,景物吸引读者视线的,是那斑驳陆离、秾艳夺目的色彩。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酝酿了合适的氛围。主人公始终未露面,她在做什么、想什么也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却不由得使人生发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感叹。面对这幅画图,主人公不可能不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思索,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门前帘幕低垂,簟席上增加被褥,表明暑热已退,秋凉刚降。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在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阵阵波澜。诗篇结尾用重笔点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时令变化,当然不会出于无意。配上床席、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的情怀,也就隐约可见了。

  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渲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味。这类命意曲折、用笔委婉的情诗,在唐人诗中还是不多见的。这首小诗之所以广为传诵,原因或在于此。无论从题材旨趣,还是从手法、风格上讲,这首小诗都开启了五代两宋闺情词缛丽婉约的先河。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韩偓朗读
()

猜你喜欢

无了禅师劚草莱,清江使者六眸开。
我今筑屋虚空里,亦复蹒跚出海来。
()

魂归溟漠魄归泉,却恨青娥误少年。自是桃花贪结子,只应梅蕊故依然。

风流肯落他人后,哀乐犹惊逝水前。何事黄昏尚凝睇,孤灯挑尽未成眠。

()
穉女春间绕舍嬉,手挑野菜满篮归。
细{奭斗}碧涧和极煮,旋掬香粳芼糁稀。
久识道腴知隽永,更从禅悦悟精微。
投床忽作还乡梦,雪暖西山笋蕨肥。
()

羸骖破帽约轻寒,破费春风半日閒。
一事无成年四十,又随花柳过东山。

()

隔屋谁歌玉树花,飘飘鸾鹤海天涯。书中自许论今古,金帐何消说党家。

()

曲水穿林,平桥架石,数家可是先秦。小园谁种,花落锦成茵。

竹粉乾含凤尾,松膏湿吐龙鳞。遮亭畔、三株老桂,酿酒最芳辛。

()

百花洲上地,无复旧花枝。夙昔衔杯客,今来挂剑谁。

风流一恸尽,山水寸心私。若语蓝田重,非关有胜儿。

()

流水绕柴门,门前小径村。棘篱喧鸟雀,桑野散鸡豚。

午灶黄粱熟,春缸白酒浑。田翁无少事,閒坐弄诸孙。

()

霜花映水夜含虚,画角声中片月孤。一自罗浮清梦觉,又随香影到西湖。

()
南州初会遇。
记惺惺、说底语。
而今精神□,倾下越风措。
雍门人独夜,客舍停杯处。
()

出宰动星文,孤城百里分。山犹富春古,道以子陵闻。

凫舄双看别,牛刀独树勋。重寻治县谱,美政接番君。

()

又见炊烟出树头,参差野水暗通沟。胸罗怪史支离叟,坐有黄花烂熳秋。

宜雨宜晴天亦暝,为陵为谷我何求。西兴钟鼓无人问,远作空山一夜愁。

()

八咏楼空月色饶,青衫憔悴沈郎腰。西风露白金盘冷,咫尺恩波下绛霄。

()

春日猎汀洲,欢声拍浪浮。云樯排八阵,桂棹竞中流。

鸣镝摧腾羽,飞烟罨彩斿。昆明夸水舰,岂足拟宸游。

()

亭废独遗基,灵踪托雨师。湖山元自胜,风月故相宜。

龙驾云中度,鸾笙岭上吹。世人空想像,赍酒日来嬉。

()

楚国王孙后,梁台赋客贤。
贪磨盾鼻檄,重冠玳簪筵。
去路南溟地,离魂北斗天。

()

哀乐满今古,独聚诗人心。诗人有真气,发之为元音。

客夜读君诗,如闻太古琴。其节悲以壮,其意郁以深。

()

涉猎愧醇儒,南州入幕初。
力疲三尺法,尘满一床书。
不有刘宽恕,何堪阮籍疏。

()

原上车千两,倾城出送终。孟邻怀旧好,防墓怆新封。

鹤吊孤峰顶,牛鸣半驿中。会携刍一束,自往唁林宗。

()

华屋辞荣养,佳城合旧封,
浮生无定相,众善有遗踪。
家盛金籯在,山长玉案重。

()
春来何处最花繁,湖水西头百亩园。
无限游人折红蕊,可怜桃李自无言。
()

自顾卑栖色,慵迂匪一端。鸡坛增潦倒,榆社旷盘桓。

顷怵狂氛扰,方忧圣泽阑。受降隓远略,朝汉失雄观。

()
官闲久愧叨祠廪,身幸真堪学种瓜。
月给郡仓三斛米,日寻山路一川花。
盘空婢去催娆笋,炉暖妻来趁焙茶。
阅尽邻僧闲况味,官供粥饭胜僧家。
()
金鹤飞来尺素通,新诗字字挟光风。
三年湖海关心处,都在先生句子中。
()
岁事方虞旱,山行敢愿晴。
雨花才若洒,冰霰忽如倾。
孤役宁私己,群生足慰情。
泉源滋久竭,陇亩动深耕。
()

云峰苔壁绕溪斜,江路香风夹岸花。树密不言通鸟道,

鸡鸣始觉有人家。人家更在深岩口,涧水周流宅前后。

()

前日题诗自侯官,计程今日到云端。家人定得平安字,最念痴儿不解看。

()

心下事,不思量。自难忘。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

闲日多少韶光。雕阑静、芳草池塘。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

()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

燕寝追遗事,沈痾叹积年。未扶鸠杖起,已报鹿车悬。

显服登三品,荣名谢九迁。英姿宁复见,归伴玉台仙。

()

合共祥麟侍衮龙,回翔暂息海门风。蓬山二月群仙会,又看桃花一度红。

()

()
夜榻近虚檐,独葭玉蟾冷。
梧桐气先夺,端不碍清影。
()
凄风转林杪,露坐感衣单。
不道山中冷,翻忧世上寒。
()

磴曲盘难尽,边诈州著阿迷。一丸天罅小,连笮瀑痕低。

客榻依琴室,斋钟彻鹤栖。松滋旧图画,感触故山蹊。

()

与子避俗祇园深,高阁雨鸣如洗心。芳草杜门无马迹,墨云缠树有龙吟。

堪怜把笔临池水,况复衔杯对竹林。终岁驱驰城郭里,幸于支遁此开襟。

()

竹里将云去,窗间看鸟归。酒香沾净具,花气著僧衣。

老圃推先达,星坛礼少微。尘劳君莫问,问著与心违。

()
照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
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
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
()

移却松筠致客堂,净泥环堵贮荷香。衡茅只要免风雨,

藻棁不须高栋梁。丰蔀仲尼明演易,作歌五子恨雕墙。

()

夜窗灯黯郁,春枕梦交加。

二交随朝露,余生任岁华。

()

思如涌泉出,句似琢冰清。刻烛翻千偈,撞钟助一鸣。

磨天无刃迹,掷地有金声。好是衔杯处,云烟落纸生。

()

娟娟蜡啄鸟,挺挺当风立。斜压一枝低,寒梅冻无力。

()

一室清如洗,翛然绝俗嚣。字临春景蚓,画辨午时猫。

烟净芸香细,风微竹汗消。还期太乙老,藜杖烛清宵。

()
日出各驰趋,皆为利所迫。
秋虫至微物,役役网自织。
古来高世人,林下遗忧责。
扛鼎绝膑者,乃自恃以力。
()

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
近川花柳尽容华,为过佳人若桃李。
节旄前路光辉拥,受诏采择复充送。

()
金飚替暑,觉庭梧湘簟,凉生秋意。
玉露宵零仙掌洁,云卷碧天如水。
银汉波澄,蟾光练静,依约山横翠。
清商佳景,笑它宋玉憔悴。
()

才说休悲泪已侵,暖言相慰恨还深。只消一刻含愁态,值得萧郎到死寻。

()
路人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横。
祗缘胸次规模别,便有江湖气象生。
云影恍疑帆影度,啸歌中有棹歌声。
人生聚散无劳较,万里青天白鸟鸣。
()

青林抱涧阿,直上更嵯峨。田凿云根种,人盘鸟道过。

乱泉鸣暗谷,丰草被阳坡。彷佛疑山鬼,衣裳隐薜萝。

()

湍流湱湱走平田,清旷园林未暑天。绕圃曲堤都种竹,泛舟双沼不栽莲。

沙边白鹭翘来静,丛上幽花晚更妍。乘月陪欢忘夜久,莎间潜有露珠圆。

()
秋风吹裂旧荷衣,自读离骚倚落晖。
已觉芦花洲渚冷,水天归雁着行飞。
()
运行南陆赤精然,阁外新篁箨未蠲。
冉冉绿阴刚昼永,焦桐谩欲继薰弦。
()
故人十年别,墙宇今密迩。
谭胜复诗工,排日有欢喜。
所嗟连城璧,过诧窭人子。
何况政术疎,一一赖提耳。
()
半世婆娑厌宦途,时危结绶计何迂。
非干避地游巫峡,且欲从军捍蜀都。
巴水秋深添别恨,金陵天近试雄图。
平心勿管风涛恶,阴有神明巨力扶。
()
野岸江村雨熟梅,水平风软燕飞回。
小舟送饷荷包饭,远旆招沽竹酝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