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宋代。刘过。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不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贺新郎》是一首宋代刘过的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弹铗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
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不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中文译文:
弹琴的人从西方而来。
记得匆匆,经过十天的旅行,经历了几番风雨。
梦中寻找秋天,但秋天在远处的平原和树林里。
雁儿带来了家乡的信,不知家乡在何处。
万里的西风吹拂着客人的发鬓,拿起菱花自嘲自己如此模样。
留不住,年轻人离去。
男儿的事业没有确凿的证据。
记得当年,悲歌击楫,酒醉后坐。
腰间佩挂着三尺长剑,时常解下来,点亮灯火夜语。
有谁更能理解此时的情绪?
唤起杜陵的风景和月色,却写不出东渭北方的相思之句。
唱起这份悲愤,慰藉着漂泊旅途的心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一位远行客人的心情为主题,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漂泊旅途中的孤寂和无奈。诗中的新郎象征着年轻人,他离开了家乡追求事业,但却没有确凿的依据和保障。他经历了漫长的旅途,风风雨雨,但在梦中寻找不到他怀念的秋天,只能在遥远的平原和树林中感受到秋天的存在。
诗中描绘了新郎离别时的情景,西风吹拂着他的发鬓,他自嘲自己的模样,感叹男儿事业无凭据。他回忆起过去的情景,悲歌击楫,酒醉后坐,腰间佩挂着剑,夜晚解剑挑灯夜谈。他感叹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此时的情绪,他想起了杜陵的风景和月色,但却无法写出东渭北方的相思之句。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和漂泊的深切感受。通过描绘新郎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流离失所的青年一代的关注和思考。诗中用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追求事业的困境,展现了作者对年轻人的理解和同情。整首《贺新郎》是刘过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弹铗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
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不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中文译文:
拉弦琴的人从西方而来。
记得匆匆,经过十天的行程,历经几番风雨。
在梦中寻找秋天,却未能见到秋天,秋天在平坦的原野和远处的树林里。
雁儿的信落下,家乡在何方?
万里的西风吹拂着客人的发鬓,拿起菱花,自嘲自己如此模样。
留不住,年轻人离去。
男子的事业没有确凿的证据。
记得那年,悲歌击船桨,酒醉后坐。
腰间挂着闪闪发光的三尺长剑,时常解下来,点亮灯火夜谈。
有谁更能理解此时的情绪?
呼唤起杜陵的风景和月色,却写不出东渭北方的相思之句。
唱出这份悲愤,慰藉流离之旅。
诗意和赏析:
《贺新郎》这首诗词以描写一个远行客人的心情为中心,表达了离别之苦以及漂泊旅途中的孤寂和无奈。诗中的"新郎"代表年轻人,他离开家乡追求事业,但却没有确凿的依据和保证。他经历了漫长的旅途,风雨交加,但在梦中却找不到他怀念的秋天,只能在遥远的原野和树林中感受到秋的存在。
诗中描绘了新郎离别时的情景,万里的西风吹拂着他的发鬓,他拿起菱花,嘲笑自己的模样,感叹男子的事业没有确凿的证据。他回忆起过去的情景,悲歌击船桨,酒醉后坐。腰间挂着闪闪发光的三尺长剑,时常解下来,点亮灯火夜谈。他感叹没有人真正能理解此刻的情绪,他想起杜陵的风景和月色,却写不出东渭北方的相思之句。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漂泊的深切感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新郎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流离失所的年轻一代的关注和思考。诗中使用意象生动地描绘了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双调】殿前欢_寿阳妆,更。元代。卢挚。寿阳妆,更何须兰被借温芳。玉妃不卧鲛绡帐,月户云窗。前村远驿路长,空惆怅,凭谁问花无恙?被春愁晓梦,瘦损何郎。万花丛,殢韶光肯放彩云空。痴呆呆未解三生梦,娇滴滴一捻春风。歌喉边笑语中,秋波送,依约见芳心动。被啼莺恋住,江上归鸿。海棠庭,这红妆也见主人情。被东风吹软新歌咏,都为花卿。黄鹄飞白鹿鸣,山林兴,佳丽相辉映。是烟霞翠袖,锦帐云屏。小楼红,隔纱窗斜照月朦胧。绣衾薄不耐春寒冻,帘幕无风。篆烟消宝鼎空,难成梦,孤负了鸾和风。山长水远,何日相逢。作闲人,向沧波濯尽利名尘。回头不睹长安近,守分清贫。足不袜发不巾,谁嗔问?无事萦方寸,烟霞伴侣,风月比邻。寿阳人,玉溪先占一枝春。红尘驿使传芳信,深雪前村。冰梢上月一痕,云初褪,瘦影向纱窗上印。香来梦里,寂寞黄昏。八葫芦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酒频沽,正花间山鸟唤提壶。一葫芦提在花深处,任意狂疏。一葫芦够也无,临时觑,不够时重沽去。任三闾笑我,我笑三闾。酒新篘,一葫芦春醉海棠洲。一葫芦未饮香选透,俯仰糟丘。傲人间万户侯,重酣后,梦景皆虚谬。庄周化蝶,蝶化庄周。酒频频,一葫芦风味扶诗兴。一葫芦仗挑相随定,荷插银瓶。爱诗家阮步兵,宽沽兴,身世都休竞。螟蛉蜾蠃螟蛉。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 其一。南北朝。邹浩。汎汎莲花池,日月几宾送。乳燕辞故窠,征途亦飞鞚。会合安可常,万事惊残梦。何以宽我愁,风流在民众。
情痴幸挽香魂住。别七载、一朝重遇。词人得近免泥涂,问旧梦还如故。
恼煞封姨生来妒。难都把、锦帏深护。残香零粉遍天涯,那是可留春处。
留春令 偶阅花蕊夫人宫词,内藏垂丝海棠花瓣,尚系七年前所收,感成一词。清代。陈爱真。情痴幸挽香魂住。别七载、一朝重遇。词人得近免泥涂,问旧梦还如故。恼煞封姨生来妒。难都把、锦帏深护。残香零粉遍天涯,那是可留春处。
送太医院使仲惟馨致仕。明代。王云凤。长安卧病只斯须,苦忆丘园或谓迂。烟月又看归北老,云霄还自有双雏。晓来车马谁能却,春尽风花我亦酤。天下疮痍待公手,不须踪迹遍江湖。
拟卜居朴庵诸君附近寓怀二首 其二。明代。曹于汴。野旷襟期爽,入望惟青林。时伴耘瓜侣,踞地谈昔今。情投言俱质,礼简坦吾心。悠尔酌村酿,醺然互清吟。城市勿见招,于斯胶漆深。
舟中杂咏十首 其八。元代。袁桷。恶马少驾车,驽马多驾船。驾船勿戚戚,驾车何翩翩。渠命有通塞,谁能别媸妍?君看盐车下,泪陨如奔泉。
竞渡櫂歌。唐代。黄公绍。马如龙,马如龙,飞过苏堤健斗风。柳下击船青作榄,湖边荐酒碧为筒。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宋代。苏轼。高田生黄埃,下田生苍耳。苍耳亦已无,更问麦有几。蛟龙睡足亦解惭,二麦枯时雨如洗。不知雨従何处来,但闻吕梁百步声如雷。试上城南望城北,际天菽粟青成堆。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半年不雨坐龙慵,共怨天公不怨龙。今朝一雨聊自赎,龙神社鬼各言功。无功日盗太仓谷,嗟我与龙同此责。劝农使者不汝容,因君作诗先自劾。
忆王孙八首 其七。清代。奕绘。小园一雨便成秋,枕簟凄清思旧游。梦到苍茫东海头,水悠悠,沙岸题诗今在不。
至汉嘉简李悦夫。宋代。晁公溯。一别相望费岁时,盛山父老至今思。才高方朔三千牍,名配韦郎十二诗。论荐久闻章奏上,推迁独怪玺书迟。少留剩看平羌水,更继风流太白词。
送陈监岳参告宜春。宋代。赵蕃。不见存斋老,风流尚竹林。一官香火吏,五字短长吟。快阁鸥鹭渚,仰山钟磬音。何当同蜡屐,不用动离襟。
醉桃源(会饮丰乐楼)。宋代。吴文英。翠阴浓合晓莺堤。春如日坠西。画图新展远山齐。花深十二梯。风絮晚,醉魂迷。隔城闻马嘶。落红微沁绣鸳泥。秋千教放低。
忆过徐偃王祠下作。宋代。谢翱。徐王遗迹地,花落旧岩阿。山鬼下茅屋,野鸡啼苧萝。别祠江路见,疑冢草间多。寒食思家客,空村记所过。
奉川道中四绝。宋代。释宝昙。夜宿樟林海边寺,海风吹梦五更寒。此身不似天涯近,枉作并州老泪看。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金朝。元好问。亭亭祠宫桧,郁郁上云雨。扶持几来年,造物心独苦。青馀玉川润,根入铁岸古。虽含栋梁姿,斤斧安得取。沇洑地中久,骇浪思一鼓。天柱屹不移,水国奠平土。乾坤此神物,甲乙存世谱。濑乡留耳孙,阙里传鼻祖。秦松徒自污,蜀柏聊共数。会待十抱成,兹焉重摩拊。
挽陈勉斋文昌二首。宋代。李曾伯。几年间气一全才,天以经纶属勉斋。动盛十年词两制,寿开九袠位三阶。公於南国恩尤在,人惜东山望莫偕。岁晚倏闻梁木坏,君王应亦为伤怀。
壮士行。唐代。施肩吾。一斗之胆撑脏腑,如磥之筋碍臂骨。有时误入千人丛,自觉一身横突兀。当今四海无烟尘,胸襟被压不得伸。冻枭残虿我不取,污我匣里青蛇鳞。
登宾林应天塔。元代。仇远。越王城下草青青,眺远须登第几层。白发山僧閒指点,斜阳古木是诸陵。
别谢提刑。元代。何中。峨峨楼观地,寂寂风雨墟。可怜零落身,万里投修涂。窅窕千蛾眉,已奉他人娱。主恩天罔极,苟生岂良图。行行重行行,善保千金躯。别怀不敢诉,顾步复踟蹰。
晓上人还浙东。宋代。释法平。鸟宿柴门静,更深别意倾。孤灯寒有晕,细雨夜无声。渡晓人争立,潮平橹乱鸣。君今成独往,老罢苦为情。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宋代。刘克庄。先帝初更化,公曾以谏闻。身虽迁柱史,袖尚有弹文。晚境图成佛,它山预作坟。那知非变幻,止在石桥云。
贺皇太子生辰。宋代。王炎。凤姿日表极高明,讲习诗书若性成。参决万机裨独断,力行三善答舆情。绮园何必来为助,启诵安能更擅名。日侍两宫慈孝洽,万年主鬯共安荣。
丁收仲寺丞挽诗。宋代。蔡戡。元佑名卿后,甘盘旧学臣。肯堂真有子,论世岂无人。仕至二千石,年垂八十春。哀荣子毋憾,全福更谁论。
鹧鸪天。宋代。向子諲。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来贤堂。明代。罗伦。晓天光霁动千山,回首英灵见二难。铁鹤夜留玄露饮,金童朝煮白云餐。笔头澜涌文翻水,镜里春回酒上颜。谁在青霄望牛斗,可教长剑倚虚寒。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唐代。杜甫。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委曲承颜体,鶱飞报主身。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驎。
吾侪龙种,任峰头个个,腾云兴雾。顷刻飞烟成九点,好似星罗棋布。
公亦犹人,安能多口,喷出烟无数。摅词掞藻,恐徒然拾馀唾。
念奴娇·戏为九龙与九烟问答词,时黄九烟有九峰舆十峰相谑词见赠。明代。钱肃润。吾侪龙种,任峰头个个,腾云兴雾。顷刻飞烟成九点,好似星罗棋布。公亦犹人,安能多口,喷出烟无数。摅词掞藻,恐徒然拾馀唾。公乃大笑而言,神龙无首,岂若君浮露?五岳层层方寸起,笔底千山奔赴。为雨为云,霎时骤至,惹得天公怒。九峰众服,从今愿结心素。
卜算子。明代。李达。一日一回来,暗径昏镫影。听罢烟钟每夜分,馀响秋林静。莫怪此身閒,前世谁能省?巡遍宫墙塔级馀,坐尽炉香冷。
再赋弈棋五首 其五。宋代。洪炎。凝神迷远躅,致一有全功。皎皎妇姑月,冥冥鸿鹄风。置君愚宁子,议乐哂温公。谁谓商山老,飘然到橘中。
咏史上·武帝。宋代。陈普。商车不足算缗来,桑孔咸阳悉茂材。一撮茂陵无觅处,建章门户至今开。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其二。明代。孙一元。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玉楼春 代和金沧洲韵。元代。陈栎。新篁摇翠添波绿。妆点?溪深一曲。青衫司马缓来游,卜夜清欢孤继烛。江心桃杖聊开束。更好着鞭驰骏足。樽前聊有遏云声,劣可纤纤扶药
子夜四时歌 秋歌 三。南北朝。萧衍。吹漏未可停。弦断当更续。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
战国策引鄙语。清代。佚名。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秋游六首。宋代。邵雍。九月风光虽已暮,中州景物未全衰。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美酒易消闲岁月,青铜休照老容仪。若言必使他人信,沥尽丹诚谁肯知。
混沌何年分宇宙,天地日月常如旧。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
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 其五。元代。方回。混沌何年分宇宙,天地日月常如旧。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行人自无兮百年寿。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
青门路。唐代。刘驾。青门有归路,坦坦高槐下。贫贱自耻归,此地谁留我。门开送客去,落日懒回马。旅食帝城中,不如远游者。舟成于陆地,风水终相假。吾道谅如斯,立身无苟且。
董子祠。明代。顾璘。周道昔云季,王风荡无章。宣尼辑麟史,诛赏慎天常。秦灰讵终泯,汉教方再昌。夫子隐龙德,下帷正迷方。发愤缀道论,述圣冀升堂。统真建礼乐,稽疑质灾祥。斗酒碍吞舟,鱼目妒夜光。迢迢江都相,郁郁东南行。王泽永凋歇,明略不获张。作赋悼迟暮,空文竟谁偿。蹇予缅遐代,祇役迈维扬。弭棹讯幽逸,凭轼仰堂隍。朱轩覆重墄,琼栖妥灵相。礼崇祀弥肃,迹往德愈芳。怀贤轸遥眷,悠悠圣谟长。云龙古难际,恻惋令神伤。
夜梦与罗子和论药名诗。宋代。朱翌。钻破故纸我拙计,该贯众史子得意。签排百部象齿悬,陟厘万张蝇头字。分甘遂如百两金,作苦躭成五车记。地锦天花出妙机,琼田水英生爽气。诗成欲度甫白前,冠弹请继王阳起。天门冬夏鸢尾翔,香芸台阁龙骨蜕。任真朱子老无用,得时罗君政如此。今宵月白及风清,想君不作呼卢会。泉石膏育肯过予,饮量定能加五倍。
谩成 其二。元代。吴当。十洲麒凤落江湖,遗老相逢说旧都。春日琼林看锡宴,天门金榜听传胪。
山隐竣事海棠正花二首。宋代。钱时。春风亭馆久生埃,不见花开知几回。日日登山君莫笑,山翁不为海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