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至七字诗·竹。唐代。韦式。竹。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抱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诗词:《一字至七字诗·竹》
竹生在临池之旁,像白玉般的清瘦。
裛露而静,与烟一起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它包裹着节,不轻易改变,坚守着内心的纯洁。
在渭曲地区种植的竹子特别多,但是王家还是觉得不够看。
仙杖也被竹子惊为龙,美实应该像凤一样成熟。
只是愁人吹响竹笛时那别离的声音,让人回头看着驾着骖马快速跑进战阵。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象和特质,抒发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和思考。
诗中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竹子,比如“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竹子清瘦、洁白、幽静、翠绿的形象。
表达了竹子“抱节宁改,贞心自束”的特质,竹子坚守自己的本性,不易改变。这种坚持和纯洁的品质使作者感到敬佩。
作者还提到在渭曲地区种植的竹子很多,但王家还是觉得不够看,说明了竹子的价值和美的表达。
最后,作者以“仙杖”比喻竹子,喻示竹子的高贵和神秘。竹子成熟时,就如同凤一样宝贵,具有美实。而吹响的竹笛声,则带有别离和伤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象和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通过竹子和仙杖的比喻,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竹子的向往和渴望,以及思考人生中的离别和快速的变化。
生卒年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韦应物三世孙,韦庄伯父。曾官郎中。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韦式赋一字至七字诗《竹》相送。《全唐诗》存此诗。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诗纪事》卷三九及卞孝萱《元稹年谱》大和三年《辨證》。...
韦式。生卒年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韦应物三世孙,韦庄伯父。曾官郎中。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韦式赋一字至七字诗《竹》相送。《全唐诗》存此诗。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诗纪事》卷三九及卞孝萱《元稹年谱》大和三年《辨證》。
初秋社集同用飞花二韵 其一。明代。邓云霄。华馆辟风扉,疏林澹晚辉。星随座密叶,叶共羽觞飞。秋色清于酒,云光薄似衣。良宵须尽兴,明月待人归。
石亢之出铜雀台砚相示信笔题其后。宋代。强至。铜台遗荒基,寂寞千载下。黄埃朽壤间,所得或片瓦。砚材世共珍,购金不论把。浪好昧所别,往往乱真假。
湖州亲旧。宋代。赵蕃。搔首对青波,萧萧半欲皤。不关年运迫,政为别离多。落魄空长恨,飘零谩短歌。残春与倦客,已矣更如何。
西江月。宋代。朱敦儒。穷后常如囚系,老来半似心风。饥蚊饿蚤不相容。一夜何曾做梦。被我不扇不捉,廓然总是虚空。寺钟官角任西东。别弄些儿骨董。
绍兴别庙乐歌五首。宋代。真宗。新庙肃肃,茂事以时。陟降阶城,雍容有侠。鞠躬周旋,罔敢不祗。祝史正辞,灵其格思。
泰和南行罗通政舟送。明代。李梦阳。开船日午君俄至,逆水开尊得并船。贪数岸花杯不记,巳冲江雨缆犹牵。云山楚越相逢地,剑佩京华始识年。感昔愿仍还省阁,顾今俱巳静风烟。
溪馆送别。宋代。周弼。旅馆成佳集,临觞送远征。厨烟含烛焰,溪雨夺琴声。愁动草边色,恨牵花外情。明朝过平望,应念隔春更。
宿严陵钓台。唐代。神颖。寒谷荒台七里洲,贤人永逐水东流。独猿叫断青天月,千古冥冥潭树秋。
十台怀古 其二 章华台。明代。陈琏。灵王意气淩寰宇,十万雄兵辟疆土。登临更有章华台,睥睨中原瞰荆楚。穷奢极丽非良谋,纵乐日向高台游。皓齿能歌细腰舞,蛾眉宁识人间愁。一朝霸业归萧索,江上游魂招不得。夕阳衰草栖寒烟,伤心忍过荒台前。
清平乐。宋代。连久道。阵鸿惊处。一网沉江渚。落叶乱风和细雨。拨棹不如归去。芦花轻泛微澜。蓬窗独自清闲。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
讯囚。宋代。唐庚。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切:“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为吏掌管钥,反窃以自私;人不汝谁何,如摘颔下髭。事老恶自张,证佐日月明。推穷见毛脉,那可口舌争?”有囚奋然出,请与参军辨:“参军心如眼,有睫不自见。参军在场屋,薄薄有声称。只今作参军,几时得骞腾?无功食国禄,去窃能几何?上官乃容隐,曾不加谴呵。囚今信有罪,参军宜揣分;等是为贫计,何苦独相困!”参军噤无语,反顾吏卒羞;包裹琴与书,明日吾归休。
次韵梁谏议吴殿院二诗 其二 阻雨未到金焦。宋代。史浩。万古金焦浪拍沙,隔江虽迩到何赊。颇闻敌马轻千里,未省瓜州今几家。阴雨连宵舟懒动,好风吹晓日方华。会须急作登连计,建邺明朝在一涯。
送萧司空之南都四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剑履新南国,旌旗旧朔方。一麾移细柳,万舸静扶桑。虎豹军容肃,麒麟帝眷长。异时书太史,宁复论平阳。
马当。明代。王一鸣。早发鲟鱼嘴,西风过马当。日连波皛皛,天入树荒荒。远岫能相迟,归鸿不计行。禹功疏瀹苦,今古戒垂堂。
美人睡起曲。宋代。徐照。睡起胡蜂已退衙,袖中犹带郁金牙。懒拈青扇遮微雨,斗摘庭前紫笑花。
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宋代。王安石。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
同袁公弼饮吴邦辅家。宋代。王绅。初阳布轻燠,群卉擢新芳。良辰属嘉会,烦嚣涤中肠。慨我二三友,出处各异方。遂合孰使然,萃此君子堂。珠玑溢篇帙,肴核间壶觞。情真饮逾量,话洽心两忘。东邻陈绮筵,珍羞灿辉光。西舍列吴讴,徽声绕高梁。岂知侈心荡,欢乐殊易央。何如文字饮,澹泊趣味长。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八十七。明代。郭辅畿。闲愁拟向醉中灰,玉液能倾酒一杯。身似孤云难入梦,琼花影里独徘徊。
和寄问刘白 时梦得与乐天方舟西上。。唐代。白居易。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爱君金玉句,举世谁人有。功用随日新,资才本天授。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遂留梦得眠,匡床宿东牖。
鞭春微雨。宋代。范成大。旛胜丝丝雨,竹歌步步尘。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漫兴八首 其四。元代。胡奎。采采芙蓉花,涓涓弄秋水。停君木兰棹,聆我歌声起。采花欲寄远,思君隔千里。红颜能几何,悲哉远游子。
魏塘荒僻春来无杂花一枝可慰逐客二月二十六。宋代。张嵲。狂风几日涨黄尘,篱外桃花忽照人。不有繁花慰逐客,二年不识浙江春。
太和宫杂曲 其五。明代。区大相。小童学炼白朱砂,轮向天坛扫落花。玉管金炉解迎客,碧云遥指太清家。
以旧诗寄投谢昌国三首。宋代。赵蕃。昔在方斋老,南游为我言。庐陵得佳士,康乐有贤孙。许可渠不易,殷勤相与论。元宾虽已矣,所与见如存。
借问如何,春能好、客怀偏恶。消遣底、闲言闲语,近都慵作。岁月从今休点检,江湖自古多流落。倚危亭、目断野云边,孤舟泊。
人事改,人情薄。退后步,争先著。且开尊洗盏,为君斟酌。拂拭凤凰池上景,凄凉猿鹤山中约。更东阳、憔悴到腰围,浑如削。
满江红(京口凤凰池和芦川“春水连天”韵。池,苏魏公旧游也。)。宋代。吴潜。借问如何,春能好、客怀偏恶。消遣底、闲言闲语,近都慵作。岁月从今休点检,江湖自古多流落。倚危亭、目断野云边,孤舟泊。人事改,人情薄。退后步,争先著。且开尊洗盏,为君斟酌。拂拭凤凰池上景,凄凉猿鹤山中约。更东阳、憔悴到腰围,浑如削。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宋代。赵蕃。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雕。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题马世功豁野堂。宋代。左璵。欢言赴幽期,作意理烟艇。曳缆松篁阴,未觉心地迥。舍舟登爽垲,微步水云净。扶舆登斯堂,遐眺方一骋。开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心随片云远,目送孤鸿影。坐久襟宇宽,万事讵容省。永愿陪清游,栖身白鸥境。
次任教授见寄诗韵。明代。吴与弼。独怜樗散滥时名,何意珠玑落玉京。侧喜满城新教化,男儿端不负平生。
刁景纯得假还丹阳。宋代。刘攽。晨霜落川水,行子自相趣。帝城桂为薪,斗米胜白玉。丈人乘老犹爱书,十年厌直承明庐。汉廷三最得予告,此行亦是思鲈鱼。沙头打鼓朝发船,捩柂已见江湖天。落帆京口望北固,此溪此山如宛然。壮年封侯岂不好,金朱祇令夸者道。闻公东冈长万杉,采芝何似商山老。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宋代。黎廷瑞。悠悠楚水,霭霭吴云。孰作之合,胡然而分。岂无良朋,我独子忻。於穆令德,有粲其文。
颂古 其三十一。宋代。释道颜。平生侍奉老师,全无些子气息。佛法妙性天机,一字教他不得。
挟弹篇。宋代。梅尧臣。长安细侯年尚小,独出春郊不须晓。手持柘弹霸陵边,岂惜金丸射飞鸟。金丸射尽飞鸟空,解衣市酒向新岂。醉倒银缾方肯去,去卧红楼歌吹中。不管花开与花老,明朝还去杜城东。
自题小像。明代。朱诚泳。石田挥笔写吾真,身外谁知更有身。报国寸心元自赤,流年双鬓欲成银。爱山常与山为主,种竹谁知竹是宾。茶灶笔床随处有,优游天地一閒人。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中孚南馆。唐代。韦应物。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稍爱清觞满,仰叹高文丽。欲去返郊扉,端为一欢滞。
延卿负约不来寄诗为谢次韵还促之同仲弟作。清代。范当世。五尺虚廊月到初,洒然凉气满襟裾。病妻药物饶清味,俊弟诗篇称隐居。风翮渐看新养鸽,海鲜初馔远方鱼。谁令吾友悭嘉会,无意柴门枉寄书。
哭王司寇元美四首 其四。明代。欧大任。书邮度岭下梅关,问我朱明日驻颜。司寇忽辞玄武署,丈人终隐洞庭山。大鹏南徙将何去,兜率西归不可还。世缔未忘琴已绝,三号吾亦泪潺湲。
水龙吟 初夏,舟中感怀,用苏子瞻韵。清代。邹祗谟。金台游倦初回,兰舟南望遥天表。千尺征帆,两堤断岸,归心萦绕。波漾轻鲦,岸驱野犊,断烟风袅。问故乡何处,杂花满树,此日莺飞多少。猛听城头芦管,见皓月、一钩犹小。工愁善恨,装酸捻冷,何时方了。欸乃数声,晚鸦几点,惊飞林杪。且叵罗笑把,樗蒲醉掷任他昏晓。
嫩晴踏访残梅次莲公韵 其一。明代。王彦泓。屡欲寻梅过野塘,卧闻檐雨暗心伤。喜看淡日穿云色,痛惜寒花委地香。数朵仅存聊慰限,全枝若尽枉回肠。春霜况作连阴兆,莫厌端相到夕阳。
平山堂。清代。行照。广陵山阁好跻攀,放眼乾坤夕照閒。十里松涛传石磬,万重云树接江关。雷塘尚积千秋恨,法海旋偷半日閒。幸得有人同此意,五泉亭上竟忘还。
别月华严。宋代。陈师道。寓世生同里,随方去有情。来为百年别,不惜片时程。斋鉢须勤供,经钟莫倦鸣。当来第三会,此界郤逢迎。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元代。方回。陆走无非水,楼居并是泥。褰裳难跋涉,执盖困扶携。国虑白圭壑,城危智伯堤。旸乌果安在,转觉漏天低。
胡谷元池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一 飞啸台。明代。胡应麟。高台四无人,啸声堕林樾。彷佛罗浮仙,空山弄明月。
收两京后还上都兼访一二亲故。唐代。方干。离堂千里客,归骑五陵人。路转函关晚,烟开上苑新。天涯将野服,阙下见乡亲。问得存亡事,裁诗寄海滨。
贺新凉(戊申生日)。宋代。方岳。一笑君知否。笑当年、山阴道士,行歌樵叟。五十到头公老矣,只可鹭朋鸥友。便富贵、何如杯酒。好在归来苍崖底,想月明、不负携锄手。谁共酌,翦霜韭。乾坤许大山河旧。几多人、剑倚西风,笔惊南斗。俯仰之间成陈迹,亡是子虚乌有。渺烟草、不堪回首。隔坞筑亭开野迳,尽一筇、两屦山前后。春且为,催花柳。
戏成。清代。孙元衡。一室难为理,卑栖傍草莱。秋衣炎未著,夜户瘴难开。肘腋防蚊患,床帷告蚁灾。从教迟簿领,莫遣负樽罍。
明月生南浦。清代。郑兰孙。评花醉月才人事。倚马千言,独树骚坛帜。开府参军多逸思。清新别具天然致。琳琅一卷藏遥笥。丽句仙心,密密珍珠字。此日胸存湖海志。它年风送摩天翅。
承李叔刚韵。明代。张天赋。何时水打留湖田,却认先生发解元。人杰时应生宇宙,神光先已显山川。羲之沼墨书如昨,曾子湖澄孝可传。不识后来谁继武,敢将消息问青天。
题七星岩 其二。明代。谭胜祖。村湾小舸短无篷,泛入清深倒影中。潭漾骊珠微借日,石吹花雨不闻风。怪来阁道危桥促,遂使仙源俗客通。我自无声钟鼓寂,移舟前浦看花丛。
送张端明赴召。宋代。周必大。公门如海亦如龙,解榻铃斋独见容。惭愧深知何以报,岁寒千尺涧边松。
月珠寺明月楼。宋代。程少逸。秀爽盘空翠不收,阴晴俱好更宜秋。沧江也爱楼头月,故抱青山月样流。
题临漳台 其二。宋代。廖刚。画栋岧峣倚翠微,玉箫声断紫烟飞。凭阑万里秋光老,谁会长吟久未归。
元夕。宋代。韩琦。万家灯火彻重闉,通夕熙然本顺民。谁道升平无可状,请观丰稔及兹辰。月随游骑何曾动,莲嫁春风不是真。半病使君心未伏,欲驱歌吹逐香尘。
京丞相挽诗。宋代。王炎。郁郁松坡上,潭潭甲第成。家方藏宝墨,地已献佳城。拱极三阶动,扶天一柱倾。只应余应远,遗德在苍生。
如梦令。宋代。赵崇。日日酒围花阵。画阁红楼相近。残月醉归来,长是雨羞云困。低问。低问。独自绣帏睡稳。
春园读书。清代。胤禛。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香惹游蜂窥几席,晴熏舞蝶傍帘栊。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偈颂十二首。宋代。释如净。打破黑漆桶,十方空豁豁。爆雷一喝变通,掣电千机顿发。便可以东行撑架门庭,西班怒骂佛祖。收放绝来由,纵横透今古。
早春浐水送友人。唐代。温庭筠。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鸭卧溪沙暖,鸠鸣社树春。残波青有石,幽草绿无尘。杨柳东风里,相看泪满巾。
次赵耘轩见寄韵。明代。高逊志。曾游海上望蓬莱,结友惟寻世外才。宏景已闻勾曲去,图南重见华阴来。大鹏奋翼轻千里,独鹤凌风遍九垓。我亦吹笙云汉侣,误撄尘网转堪哀。
白下春游曲七首。明代。何良俊。万片夭桃迎笑靥,千条弱柳斗纤腰。潘妃死后芳魂在,散作城南一段娇。
游灵山。明代。李玉。紫烟初散洞门开,水泛桃花出涧来。红映绿波三十里,个中深入是天台。
春帖子 妃嫔閤。宋代。王安中。曈昽晓日上金铺,的皪春冰泮玉壶。绣户绿窗尘不到,凝酥点就辋川图。
寄莫万安升之二首。宋代。赵蕃。我坐移官不作忧,得君为主见风流。移官得此天如恶,遣落江西尽处头。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雪野寒空冻云晚。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洞仙歌。宋代。朱敦儒。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雪野寒空冻云晚。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李泰发雪中见过有绝句次日会叔问舍和酬三首 其二。宋代。程俱。幽寒长似北枝梅,鹓鹭英游不再陪。邂逅故人成一笑,衰颜华发觉春回。
始至金陵承姚佘二侍御过访。明代。黎民怀。龙虎纡回王气中,千秋阊阖锁玲珑。山河影射王侯宅,松桧香飘御史骢。竹径幸无题凤侣,兰台还倚搏雕雄。晚来云雾沧洲隔,搔首长空思不穷。
海棠欲开雨作。宋代。范成大。春睡花枝醉梦回,安排银烛照妆台。苍茫不解东风意,政用此时吹雨来。
送僧还四明。宋代。释智圆。远携瓶锡秣陵城,又逐秋风过四明。白石清泉寻旧约,碧云红树动离情。路从朱雀桥边去,舟自丹阳郭里行。惆怅客中频送客,更堪疏柳暮蝉声。
满江红。宋代。黄机。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鲵剪,于菟缚。单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过康山忠臣祠。明代。夏良胜。曾于此处夹龙飞,血溅孤冈迹未知。反火威灵归后著,得糠符谶炳先几。函尸僭伪来何暮,破胆腥膻遁恐迟。真主默交天地相,元功犹自说刘基。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宋代。梅尧臣。昨日会饮我後至,谁欲比我为王戎。笑知卿辈意易败,起诮便与俗物同。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
相约登高蹑白云,云中鸡犬坐来闻。小山丛桂留车辙,微雨空濠落雁群。
醉里乾坤真自足,老来风月合平分。吾方落帽公先去,投辖虚烦李使君。
重阳后一日李挥使山庄雅集雪湖先归有作次韵奉答。明代。谢迁。相约登高蹑白云,云中鸡犬坐来闻。小山丛桂留车辙,微雨空濠落雁群。醉里乾坤真自足,老来风月合平分。吾方落帽公先去,投辖虚烦李使君。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唐代。虞世南。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清风涤暑气,零露净嚣尘。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宿草诚渝滥,吹嘘偶搢绅。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答友生。宋代。刘克庄。读易参禅事事奇,高情已恨挂冠迟。清于楚客滋兰日,贫似唐人乞米时。家为买琴添旧债,厨因养鹤减晨炊。君看江表英雄传,何似孤山一卷诗。
开元寺试泉和伍国开韵 其一。明代。何吾驺。楼悬明月夜深归,访得山泉碧在衣。乍语当垆神欲洗,赠来试火露方晞。新诗嚼去偏调渴,秋色筛将可耐饥。此后秫田还种否,欲携茗碗醉烟扉。
刘都翰送伊川山谷二像。宋代。项安世。十年道学诚明处,四海诗篇雅颂馀。元祐向来基宥密,涪江相逐伴樵鱼。坐中苍白谁安立,身后丹青独久如。再拜两公何所见,衣巾端肯过吾庐。
葛村夕照。明代。陈完。崎岖葛村路,路小行人稀。閒门带晚照,独树留馀晖。何处笛声起,牛羊迤逦归。
与周希颜游灵泉归途偶作。宋代。陈文蔚。花日迟迟暖似烘,杖藜飞舞趁东风。野桥傍水柳先绿,山寺留春桃正红。信步听诗忘日晚,因言契理觉春融。莆田远在千山外,长使灵泉信息通。
下元日暖甚夜风雨大作早微雪从子潗以酴醿来。宋代。楼钥。眼明喜见早酴醿,窗外风号集霰时。梅蘂已慙前腊破,芳心休用怨春迟。纳凉除夜昨几似,见雪芭蕉今不疑。若使洛人真得此,应须更诧百宜枝。
龙门游眺。唐代。韦应物。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缘云路犹缅,憩涧钟已寂。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长啸招远风,临潭漱金碧。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貂裘换酒 其二。清代。姚燮。妖獭唐宫爨。浪抽来、太真玉笛,野狐银管。赚紫煞红如梦呓,谁解宫移羽换。便小部、甘陵称冠。怪底应刘都下第,让犨麋、中贵文名擅。些子恨,各分半。情场那有蚣蝑馆。几消磨、横流哀涕,华思灵盼。巧借同昌缠钿缕,系紧湘兰蕊串。莫误把、樱桃痴唤。腻月流烟荷影活,拓红蟆、斗阁春无畔。纤凤语,织花段。
湘中纪行十首 斑竹岩。唐代。刘长卿。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书适。宋代。陆游。老人去健羡,饭足便有余;此外一壼酒,荐以园中蔬,手种数畦花,时开一编书。近者苦足蹇,复营一柴车。时时访溪父,亦或游僧庐。上下山泽间,视身等禽鱼。既归则浩歌,幽抱亦少摅。一笑谓儿子;不须起犁锄。
武陵春。宋代。刘处玄。遥望崓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佳节春温春昼长。最好泛霞浆。酩酊歌欢忘世虑,吟笑胜轻狂。来往仙乡住道者,过此庆重阳。
鹿夫人挽词。宋代。楼钥。内外言无间,初终志不移。白头供妇职,彤管著贤规。庆术珠三树,芳先桂一枝。凤岑归去路,含笑不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