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至七字诗·竹

一字至七字诗·竹朗读

诗词:《一字至七字诗·竹》

竹生在临池之旁,像白玉般的清瘦。
裛露而静,与烟一起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它包裹着节,不轻易改变,坚守着内心的纯洁。
在渭曲地区种植的竹子特别多,但是王家还是觉得不够看。
仙杖也被竹子惊为龙,美实应该像凤一样成熟。
只是愁人吹响竹笛时那别离的声音,让人回头看着驾着骖马快速跑进战阵。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象和特质,抒发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和思考。

诗中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竹子,比如“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竹子清瘦、洁白、幽静、翠绿的形象。

表达了竹子“抱节宁改,贞心自束”的特质,竹子坚守自己的本性,不易改变。这种坚持和纯洁的品质使作者感到敬佩。

作者还提到在渭曲地区种植的竹子很多,但王家还是觉得不够看,说明了竹子的价值和美的表达。

最后,作者以“仙杖”比喻竹子,喻示竹子的高贵和神秘。竹子成熟时,就如同凤一样宝贵,具有美实。而吹响的竹笛声,则带有别离和伤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象和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通过竹子和仙杖的比喻,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竹子的向往和渴望,以及思考人生中的离别和快速的变化。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韦式

生卒年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韦应物三世孙,韦庄伯父。曾官郎中。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韦式赋一字至七字诗《竹》相送。《全唐诗》存此诗。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诗纪事》卷三九及卞孝萱《元稹年谱》大和三年《辨證》。...

韦式朗读
()

猜你喜欢

华馆辟风扉,疏林澹晚辉。星随座密叶,叶共羽觞飞。

秋色清于酒,云光薄似衣。良宵须尽兴,明月待人归。

()

铜台遗荒基,寂寞千载下。
黄埃朽壤间,所得或片瓦。
砚材世共珍,购金不论把。

()

调羹商鼎愧非才,孤负百花头上开。夜半西湖空有梦,月明谁见鹤飞来。

()

白石长碧苔,閒庭落珠蕊。老鹤去不还,空山自流水。

()
搔首对青波,萧萧半欲皤。
不关年运迫,政为别离多。
落魄空长恨,飘零谩短歌。
残春与倦客,已矣更如何。
()
穷后常如囚系,老来半似心风。
饥蚊饿蚤不相容。
一夜何曾做梦。
被我不扇不捉,廓然总是虚空。
()
新庙肃肃,茂事以时。
陟降阶城,雍容有侠。
鞠躬周旋,罔敢不祗。
祝史正辞,灵其格思。
()

开船日午君俄至,逆水开尊得并船。贪数岸花杯不记,巳冲江雨缆犹牵。

云山楚越相逢地,剑佩京华始识年。感昔愿仍还省阁,顾今俱巳静风烟。

()

旅馆成佳集,临觞送远征。
厨烟含烛焰,溪雨夺琴声。
愁动草边色,恨牵花外情。

()

寒谷荒台七里洲,贤人永逐水东流。

独猿叫断青天月,千古冥冥潭树秋。

()

灵王意气淩寰宇,十万雄兵辟疆土。登临更有章华台,睥睨中原瞰荆楚。

穷奢极丽非良谋,纵乐日向高台游。皓齿能歌细腰舞,蛾眉宁识人间愁。

()
阵鸿惊处。
一网沉江渚。
落叶乱风和细雨。
拨棹不如归去。
()
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
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切:
“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

万古金焦浪拍沙,隔江虽迩到何赊。颇闻敌马轻千里,未省瓜州今几家。

阴雨连宵舟懒动,好风吹晓日方华。会须急作登连计,建邺明朝在一涯。

()

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马卿思一醉,不惜鹔鹴裘。

()

剑履新南国,旌旗旧朔方。一麾移细柳,万舸静扶桑。

虎豹军容肃,麒麟帝眷长。异时书太史,宁复论平阳。

()
早发鲟鱼嘴,西风过马当。
日连波皛皛,天入树荒荒。
远岫能相迟,归鸿不计行。
禹功疏瀹苦,今古戒垂堂。
()

睡起胡蜂已退衙,袖中犹带郁金牙。
懒拈青扇遮微雨,斗摘庭前紫笑花。

()
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
()

初阳布轻燠,群卉擢新芳。良辰属嘉会,烦嚣涤中肠。

慨我二三友,出处各异方。遂合孰使然,萃此君子堂。

()

闲愁拟向醉中灰,玉液能倾酒一杯。身似孤云难入梦,琼花影里独徘徊。

()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
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

()
旛胜丝丝雨,竹歌步步尘。
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
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
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

何处春风拂苑墙,飞花片片入昭阳。
多情尚有池边柳,留得啼莺伴日长。

()

采采芙蓉花,涓涓弄秋水。停君木兰棹,聆我歌声起。

采花欲寄远,思君隔千里。红颜能几何,悲哉远游子。

()
狂风几日涨黄尘,篱外桃花忽照人。
不有繁花慰逐客,二年不识浙江春。
()

小童学炼白朱砂,轮向天坛扫落花。玉管金炉解迎客,碧云遥指太清家。

()
昔在方斋老,南游为我言。
庐陵得佳士,康乐有贤孙。
许可渠不易,殷勤相与论。
元宾虽已矣,所与见如存。
()

借问如何,春能好、客怀偏恶。消遣底、闲言闲语,近都慵作。岁月从今休点检,江湖自古多流落。倚危亭、目断野云边,孤舟泊。
人事改,人情薄。退后步,争先著。且开尊洗盏,为君斟酌。拂拭凤凰池上景,凄凉猿鹤山中约。更东阳、憔悴到腰围,浑如削。

()
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雕。
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
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
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
洗花染线刺春罗,凤翼双飞锦作窠。
暂起非关针力倦,海棠时节困偏多。
()
欢言赴幽期,作意理烟艇。
曳缆松篁阴,未觉心地迥。
舍舟登爽垲,微步水云净。
扶舆登斯堂,遐眺方一骋。
()

独怜樗散滥时名,何意珠玑落玉京。侧喜满城新教化,男儿端不负平生。

()

晨霜落川水,行子自相趣。帝城桂为薪,斗米胜白玉。

丈人乘老犹爱书,十年厌直承明庐。汉廷三最得予告,此行亦是思鲈鱼。

()

悠悠楚水,霭霭吴云。
孰作之合,胡然而分。
岂无良朋,我独子忻。

()

平生侍奉老师,全无些子气息。佛法妙性天机,一字教他不得。

()
长安细侯年尚小,独出春郊不须晓。
手持柘弹霸陵边,岂惜金丸射飞鸟。
金丸射尽飞鸟空,解衣市酒向新岂。
醉倒银缾方肯去,去卧红楼歌吹中。
()

石田挥笔写吾真,身外谁知更有身。报国寸心元自赤,流年双鬓欲成银。

爱山常与山为主,种竹谁知竹是宾。茶灶笔床随处有,优游天地一閒人。

()

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稍爱清觞满,仰叹高文丽。

()

五尺虚廊月到初,洒然凉气满襟裾。病妻药物饶清味,俊弟诗篇称隐居。

风翮渐看新养鸽,海鲜初馔远方鱼。谁令吾友悭嘉会,无意柴门枉寄书。

()

书邮度岭下梅关,问我朱明日驻颜。司寇忽辞玄武署,丈人终隐洞庭山。

大鹏南徙将何去,兜率西归不可还。世缔未忘琴已绝,三号吾亦泪潺湲。

()
俗缘已断宁容续,幽事虽多不厌增。
折简迎医看病鹿,舂粳炊饭供游僧。
()

金台游倦初回,兰舟南望遥天表。千尺征帆,两堤断岸,归心萦绕。

波漾轻鲦,岸驱野犊,断烟风袅。问故乡何处,杂花满树,此日莺飞多少。

()

屡欲寻梅过野塘,卧闻檐雨暗心伤。喜看淡日穿云色,痛惜寒花委地香。

数朵仅存聊慰限,全枝若尽枉回肠。春霜况作连阴兆,莫厌端相到夕阳。

()

广陵山阁好跻攀,放眼乾坤夕照閒。十里松涛传石磬,万重云树接江关。

雷塘尚积千秋恨,法海旋偷半日閒。幸得有人同此意,五泉亭上竟忘还。

()

寓世生同里,随方去有情。
来为百年别,不惜片时程。
斋鉢须勤供,经钟莫倦鸣。

()
陆走无非水,楼居并是泥。
褰裳难跋涉,执盖困扶携。
国虑白圭壑,城危智伯堤。
旸乌果安在,转觉漏天低。
()

高台四无人,啸声堕林樾。彷佛罗浮仙,空山弄明月。

()

离堂千里客,归骑五陵人。路转函关晚,烟开上苑新。

天涯将野服,阙下见乡亲。问得存亡事,裁诗寄海滨。

()
一笑君知否。
笑当年、山阴道士,行歌樵叟。
五十到头公老矣,只可鹭朋鸥友。
便富贵、何如杯酒。
()

一室难为理,卑栖傍草莱。秋衣炎未著,夜户瘴难开。

肘腋防蚊患,床帷告蚁灾。从教迟簿领,莫遣负樽罍。

()

评花醉月才人事。倚马千言,独树骚坛帜。开府参军多逸思。

清新别具天然致。

()

何时水打留湖田,却认先生发解元。人杰时应生宇宙,神光先已显山川。

羲之沼墨书如昨,曾子湖澄孝可传。不识后来谁继武,敢将消息问青天。

()

村湾小舸短无篷,泛入清深倒影中。潭漾骊珠微借日,石吹花雨不闻风。

怪来阁道危桥促,遂使仙源俗客通。我自无声钟鼓寂,移舟前浦看花丛。

()
公门如海亦如龙,解榻铃斋独见容。
惭愧深知何以报,岁寒千尺涧边松。
()
秀爽盘空翠不收,阴晴俱好更宜秋。
沧江也爱楼头月,故抱青山月样流。
()

画栋岧峣倚翠微,玉箫声断紫烟飞。凭阑万里秋光老,谁会长吟久未归。

()

万家灯火彻重闉,通夕熙然本顺民。谁道升平无可状,请观丰稔及兹辰。

月随游骑何曾动,莲嫁春风不是真。半病使君心未伏,欲驱歌吹逐香尘。

()
郁郁松坡上,潭潭甲第成。
家方藏宝墨,地已献佳城。
拱极三阶动,扶天一柱倾。
只应余应远,遗德在苍生。
()
日日酒围花阵。
画阁红楼相近。
残月醉归来,长是雨羞云困。
低问。
()

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

香惹游蜂窥几席,晴熏舞蝶傍帘栊。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
打破黑漆桶,十方空豁豁。
爆雷一喝变通,掣电千机顿发。
便可以东行撑架门庭,西班怒骂佛祖。
收放绝来由,纵横透今古。
()

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鸭卧溪沙暖,鸠鸣社树春。

残波青有石,幽草绿无尘。杨柳东风里,相看泪满巾。

()

曾游海上望蓬莱,结友惟寻世外才。宏景已闻勾曲去,图南重见华阴来。

大鹏奋翼轻千里,独鹤凌风遍九垓。我亦吹笙云汉侣,误撄尘网转堪哀。

()
万片夭桃迎笑靥,千条弱柳斗纤腰。
潘妃死后芳魂在,散作城南一段娇。
()

紫烟初散洞门开,水泛桃花出涧来。红映绿波三十里,个中深入是天台。

()

曈昽晓日上金铺,的皪春冰泮玉壶。绣户绿窗尘不到,凝酥点就辋川图。

()
我坐移官不作忧,得君为主见风流。
移官得此天如恶,遣落江西尽处头。
()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雪野寒空冻云晚。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

幽寒长似北枝梅,鹓鹭英游不再陪。邂逅故人成一笑,衰颜华发觉春回。

()

龙虎纡回王气中,千秋阊阖锁玲珑。山河影射王侯宅,松桧香飘御史骢。

竹径幸无题凤侣,兰台还倚搏雕雄。晚来云雾沧洲隔,搔首长空思不穷。

()
春睡花枝醉梦回,安排银烛照妆台。
苍茫不解东风意,政用此时吹雨来。
()

远携瓶锡秣陵城,又逐秋风过四明。白石清泉寻旧约,碧云红树动离情。

路从朱雀桥边去,舟自丹阳郭里行。惆怅客中频送客,更堪疏柳暮蝉声。

()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

曾于此处夹龙飞,血溅孤冈迹未知。反火威灵归后著,得糠符谶炳先几。

函尸僭伪来何暮,破胆腥膻遁恐迟。真主默交天地相,元功犹自说刘基。

()

昨日会饮我後至,谁欲比我为王戎。
笑知卿辈意易败,起诮便与俗物同。
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

()

相约登高蹑白云,云中鸡犬坐来闻。小山丛桂留车辙,微雨空濠落雁群。

醉里乾坤真自足,老来风月合平分。吾方落帽公先去,投辖虚烦李使君。

()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清风涤暑气,零露净嚣尘。

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

()
读易参禅事事奇,高情已恨挂冠迟。
清于楚客滋兰日,贫似唐人乞米时。
家为买琴添旧债,厨因养鹤减晨炊。
君看江表英雄传,何似孤山一卷诗。
()

楼悬明月夜深归,访得山泉碧在衣。乍语当垆神欲洗,赠来试火露方晞。

新诗嚼去偏调渴,秋色筛将可耐饥。此后秫田还种否,欲携茗碗醉烟扉。

()
十年道学诚明处,四海诗篇雅颂馀。
元祐向来基宥密,涪江相逐伴樵鱼。
坐中苍白谁安立,身后丹青独久如。
再拜两公何所见,衣巾端肯过吾庐。
()

崎岖葛村路,路小行人稀。閒门带晚照,独树留馀晖。

何处笛声起,牛羊迤逦归。

()
花日迟迟暖似烘,杖藜飞舞趁东风。
野桥傍水柳先绿,山寺留春桃正红。
信步听诗忘日晚,因言契理觉春融。
莆田远在千山外,长使灵泉信息通。
()

眼明喜见早酴醿,窗外风号集霰时。
梅蘂已慙前腊破,芳心休用怨春迟。
纳凉除夜昨几似,见雪芭蕉今不疑。

()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

妖獭唐宫爨。浪抽来、太真玉笛,野狐银管。赚紫煞红如梦呓,谁解宫移羽换。

便小部、甘陵称冠。怪底应刘都下第,让犨麋、中贵文名擅。

()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
卷地沙尘扑面来,归舟不进去帆飞。
世间何事无迟速,逆者由来顺者机。
()
世人往往嗜甘言,正味多嫌橄榄严。
寄我要须并海物,花猪顿顿饭难厌。
()
老人去健羡,饭足便有余;此外一壼酒,荐以园中蔬,手种数畦花,时开一编书。
近者苦足蹇,复营一柴车。
时时访溪父,亦或游僧庐。
上下山泽间,视身等禽鱼。
()

遥望崓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佳节春温春昼长。

最好泛霞浆。

()
内外言无间,初终志不移。
白头供妇职,彤管著贤规。
庆术珠三树,芳先桂一枝。
凤岑归去路,含笑不应悲。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