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宋代。杨无咎。水寒江静。浸一抹、青山影。楼外指点渔村近。笛声谁喷。惊起宾鸿阵。往事总归眉际恨。这相思、□□谁问。泪痕空把罗襟印。泪应尽。争奈情无尽。
诗词《品令》是宋代杨无咎创作的一首诗,内容描写了一个人在江边回忆往事,怀念过往的爱情而感到伤感无尽的情绪。
译文如下:
水很冷,江很静。
泛起一片青山的倒影。
楼外有人指点着渔村的近处。
笛声是由谁吹奏的?
宾鸿们想起了过去的往事,慌忙地飞起来。
回忆总是带来眉头上的悲伤。
这份相思,没有人能理解。
泪痕空留在罗襟上,
泪水应该都流尽了,
可情感还是无尽。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水冷江静、青山倒影、渔村指点等细腻的描写,营造了寂静、静谧的江水景象,同时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情绪。诗中的主人公通过听到笛声,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失去的爱情的思索。通过对泪痕留印的描述,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唯美,凸显了宋代诗人典型的婉约风格。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杨无咎。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霖雨堂成增气象。麟袍敕赐来天上。共羡龙头老状元,雅称凤池真宰相。
鹓班著处人瞻仰。衣被新恩夸浩荡。更看高阁画仪形,要使苍生谐属望。
玉楼春 其二 贺未斋阁老新拜麟袍之赐。己亥秋日。明代。夏言。霖雨堂成增气象。麟袍敕赐来天上。共羡龙头老状元,雅称凤池真宰相。鹓班著处人瞻仰。衣被新恩夸浩荡。更看高阁画仪形,要使苍生谐属望。
题查声山学士花溪石漾图 其二。清代。周起渭。春风吹钓丝,偶逐蜻蛉起。还同花溪鱼,演漾花溪水。长空写潭影,澄怀澹如此。出处偶然事,论心付葭苇。
子夜四时歌 冬歌十七首 其四。清代。佚名。夜半冒霜来,见我辄怨唱。怀冰暗中倚,已寒不蒙亮。
九日奉怀子济兄。宋代。李洪。霜天寥落雁行孤,九日还能行乐无。料想山风吹醉帽,也应溪女解携壶。赏心乐事今难偶,弟劝兄酬叹莫俱。篱下黄花应笑我,独哦短韵看茱萸。
自挽(二首)。明代。赵宜生。呜呼骑牛人,汝往一何速。形神如此癯,寿命岂终促。壮岁即抱病,有书不能读。守兹固穷节,不能养亲禄。既无耕种力,靡水与菽。日月忽不掩,今晨当就木。大化已云终,何劳妻子哭。永别竟无归,荒坟草余绿。¤
寄唐渔石司寇赐告归养。明代。顾璘。横玉纡朱八座身,重闱列鼎百年亲。君王孝理先三事,司寇高风动万人。平法正资于定国,陈情偏奈范纯仁。中堂问寝馀清夜,还向深山礼北辰。
对月寄同志。唐代。刘得仁。霜满中庭月在林,塞鸿频过又更深。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宋代。王令。彼雪晚何淫,乘时横此临。必将滋及物,自合大为霖。也道春来好,何余臈後阴。冬冥诚不道,苍帝亦何心。俗口夸同粉,愚观谓似琳。独于平处薄,火似险中深。逆吹争为力,凌寒苦助侵。落疑天未悟,压恐地难任。蛰户开重墐,冰鱼上复沉。欲开花谩妒,垂死草奚禁。短韵徒堪叹,凭君附入琴。
赠祁门不老山高法师。宋代。汪莘。鳌山万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拔足壮能轩物表,洗心清不浑尘嚣。洞天别有风光异,人世那知宇宙遥。云覆醮坛闲悄悄,烟凝仙室静萧萧。步虚韵稳吸晨礼,环佩声迟识晚朝。饭啗青精颜色好,词歌白鹤利名消。囊空阿堵缘辞宠,匣蓄干将为斩妖。折角巾多裁氎布,隐居衣尽屏鲛绡。神游汗漫趋蓬岛,禹步回旋指斗杓。九转丹砂盈日月,三千功行继松乔。密渠细石通泉窦,斜插疏篱护药苗。瓮裹香醪斟琥珀,壁间修扇阁芭蕉。蟠桃欲熟人争窃,野菜初生手自挑。花卉得时舒锦绣,瓶汤娱客奏笙箫。长松夭矫龙千尺,嫩竹琳琅玉万条。凤翅乱峰森洞口,羊肠微径绕山腰。床眠瘿木肱常曲,兀坐文藤足屡翘。衮衮骞河倾俊辨,温温和璞琢孤标。我惭未跃三春浪,君去行看八月潮。好把阴功拯存没,西归宜早买吴舠。
岛夷行。元代。黄镇成。岛夷出没如飞隼,右手持刀左持盾。大舶轻艘海上行,华人未见心先陨。千金重募来杀贼,贼退心骄酬不得。尔财吾橐妇吾家,省命防城谁敢责。
答宗人衮。唐代。罗隐。昆仑水色九般流,饮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鴒原谩欲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棹五诸侯。
戏婴图。明代。高启。芍药风栏侧,梧桐露井傍。娇婴争晚戏,少妇斗春妆。共诧珠生蚌,还怜玉产冈。半披文锦褓,斜佩紫罗囊。额发葳蕤短,胸胞细腻光。庭前王氏子,陌上卫家郎。弱草身眠软,芳英手弄香。随人贪作剧,避伴学迷藏。莫扑花蝴蝶,宜为蜡凤凰。涂添云母粉,浴试水沉汤。麟送徐卿宅,兰生谢傅堂。爱均看总好,年并比谁长。骥种虽难匹,鹓雏已作行。欣君得此画,真是梦熊祥。
晓度梅关。明代。李之世。晓霜犹湿径,驱马望山城。乡月临关近,归云傍岭生。人今辞北地,雁始背南征。去住虽殊致,同为羁旅情。
渡黑水洋。元代。戴良。舟行沧海上,魂断黑波前。好似星沉夜,仍逢雨至天。鲸迷川后国,龙触估胡船。强起推篷看,惟应发欠玄。
三月过行宫。唐代。李贺。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出灵羊峡望香炉诸峡山。明代。区大相。香炉复灵峡,信美且吾州。伊昔投荒路,今看拥上游。猿啼千嶂雨,枫落片帆秋。作赋何年客,偏怜风景幽。
喜陆大景宣归河渚。明代。柴绍炳。征途几岁朅归来,庾信江南重可哀。春雨草连村市没,晓风花傍战场开。我思卖药仍无地,君定垂纶何处台?总是他乡成浪迹,故人相见且衔杯。
行卫河中。明代。归有光。风雨霏微送客舟,天涯魂梦日悠悠。可怜双泪空零落,却付潭河向北流。
春初雨中寄隔溪孔二和卢方伯。明代。庞尚鹏。醉看高竹受风斜,喜有青钱付酒家。十里长溪连夜雨,一池新水满园花。双飞紫燕占春社,倒转银河望斗槎。偏忆辽阳同卧雪,雁书愁绝海天涯。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 其五。清代。丘逢甲。高台不可上,中有道士庵。不知何因缘,奔走善女男。上悬百尺崖,下俯千尺潭。同行各倦游,我力差能堪。兴尽且姑止,胜境非不探。滩头有村店,恰坐人两三。绿茶香盈瓯,丹橘珠满篮。是时日加午,鸡声隔烟岚。小溪何清浅,溅溅来西南。溪上读书堂,一饭秋茹甘。
春贴子词 其六。宋代。司马光。东宫归政五年馀,隐几时观黄老书。禁闼无为民自化,熙熙不独在春初。
次东坡雪诗十六韵三首 其三。宋代。项安世。高低互腾凌,先后更唱和。密密骄有馀,斜斜困无奈。翔空久未集,到地期不堕。云惜暗遮围,风欺恶掀簸。林光夜毰毸,瓦色晨玭瑳。犬喜吠若惊,儿颠走如磨。体虚君勿嫌,窖实更堪货。飞逾絮毛弱,藏耐刀斧剉。三缄桃李蹊,十袭莓苔坐。填沼害鱼游,封巢妨鹤卧。经厨忽涣汗,度井翻坎坷。入水恨先融,沾泥悲易涴。苦遭柔条翻,故压坚竹破。已积深可量,方来密难课。宵明宿雀哗,昼合盘鸱饿。东日漏微光,穷人起相贺。
送天台吴蟾友奉董宗师命主桐柏观。元代。贝琼。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中有飞仙共来往。东方未白天鸡号,扶桑赤日三更上。山人曾识玉蟾翁,丹砂九返面如童。吹笙醉跨千年鹤,朝上崆峒暮庐霍。葛洪井西松树老,子晋台下桃花落。日边人寄董师书,别我却入天合居。麻姑相见已白发,蓬莱弱水人何如。我亦张帆上南斗,餐霞有诀能相授。青天更约借龙骑,福地应知今虎守。
再和。宋代。李新。忆访东坡旧婚居,飘飘儿倒几家书。闭门草牍人谁识,抱膝吟诗客自疏。枳棘那栖云表翼,壶浆争雪中车。穷愁定笑江干尉,瘦骨空长六尺余。
和陆务观用张季长吏部韵,寄季长兼简老夫补。宋代。杨万里。别去公怀我,诗来我梦公。半轮笠泽月,一信镜湖风。岂有诗名世,而无鬼作穷。管城言晓事,犹欲策元功。
出燕别大哥三哥。明代。袁宏道。长安二月时,阳缓北风厉。霜刃割地皮,古木领寒气。纷纷骡马尘,晓起如云辟。置酒上南冈,别我好兄弟。一母生三人,顶踵皆相类。发愿穷无生,百劫相砥砺。言前识锋机,死里寻关捩。居身如竖铜,蓄口唯谈义。兄性温而真,弟性坦而毅。余性兼宽猛,弦韦时相济。堕地便同根,飞天亦共翅。一旦忽分首,能不添憔悴。白马望吴门,惨淡无边际。畏路如畏虎,猜官如猜谜。长兄见老成,劝余勉为吏。钱谷慎出入,上下忌同异。小弟发狂谭,兄言胡乃赘。胸臆自可行,荣枯安足计。纵使挂弹章,亦只数行字。八十日彭泽,独非男儿事。言罢日西沉,强起各分袂。马尾对马尾,东西倏异位。欲哭近妇人,一笑飞寒泪。
书东山草堂扁 其一。明代。庄昶。封题云卧东山扁,歌咏司空表圣诗。天阙星辰遗旧履,橘洲岁月有残棋。石横流潦潜虬角,梅迸垂萝屈铁枝。自笑野人閒袖手,云烟浓淡忽交驰。
泛若耶谿。唐代。丘为。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短褐衣妻儿,馀粮及鸡犬。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书案上三种梅三首。宋代。赵蕃。人人共说梅花好,试问梅花好奈何。到底物名嫌太甚,市区酒肆尽东坡。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明代。刘基。邯郸有才人,艳色如朝霞。嫁作厮养妇,云鬓埋泥沙。忆昔赵王全盛日,夜夜绮筵张宝瑟。中山美酒盈羽觞,一笑黄金满千镒。繁华过眼如转蓬,故宫禾黍秋芃芃。明珠白璧走函谷,坠簪遗珥空悲风。人生最苦是衰老,白首无归向谁道。荜门夜永月光寒,卧听骀驽龁枯草。
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良人得意。集英殿、首攀仙桂。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秦楼十二。知他向、谁家沉醉。
剔银灯·小院烟凉雨细。宋代。关注。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良人得意。集英殿、首攀仙桂。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秦楼十二。知他向、谁家沉醉。
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唐代。皎然。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挽许马帅二首。宋代。刘宰。万旅云屯独鼓行,将军誓死不求生。祗今淮浦耕桑满,瞻落胡儿不敢争。
喜雨呈安国 其二。宋代。张栻。早秧出陇蚕已丝,眼中一雨正垂垂。农家辛苦渠能识,请诵周公七月诗。
括苍烟雨楼。宋代。楼钥。莫为看山只凭栏,远怀犹恨两山间。坐深却得无穷趣,只看平川一半山。
将出都门留别彭衣春韩公复李西园罗台山。清代。彭绍升。我怀江海意,未免念离群。落叶辞庭树,秋山带暮云。春明同作客,樽酒更酬君。为有平生事,行藏了不分。
哀词哀亡女也。明代。吴琏。念乃容,忆乃心。莹然一圭璧,允矣双南金。未鼓瑟与琴,何地扬清音。后妃天命使若汝,国风那见关睢吟。关睢吟,作于古不作于今,汝翁一泪常沾襟。
入涌泉道中。宋代。程师孟。道出横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风吹舴艋轻如驶,日照浮图峻若翔。远岸渔樵三两两,近村鹅鸭一行行。回头却指城南路,云屋朱楼气郁苍。
赋张参政四老堂 其二。宋代。周麟之。西望斜川烟霭低,荆溪东下泛清漪。夜来风雨秋怀共,春草池塘昼梦迟。江左便传花萼集,曲中休奏紫芝词。安车不日联镳至,银角桃枝上玉墀。
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宋代。真宗。神之来游,风马云车。淹留彷佛,顾瞻唏嘘。神之还归,钧天帝居。监观于下,何福不除。
寄谢宗伯何公四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灿烂遗编在,峥嵘大雅留。黄河龙马出,紫阁凤凰游。李薛年谁少,徐边誉岂俦。不辞扳逸驾,世业在瀛洲。
和硕夫兄五松韵。宋代。王柏。重开甲子旧年华,莫问行程差不差。幸有数杯浇舌本,不须一笔镂心花。岁无腊雪非人福,时到春风不我赊。两手托天缘有气,箪瓢陋巷也为家。
步韵和曹云霖「浯岛秋怀」二首。明代。张煌言。天长地阔总伤秋,闽峤寒云路更悠。戴汉节旄空自脱,沼吴薪胆向谁谋!百年形胜留天堑,一望风烟达帝沟。堪笑鱼龙还寂寂,祗应陵树锁江流。
严隐君九龄适轩。宋代。谢谔。陶公勋业在姑苏,扁舟归来春水湖。张良亦从赤松子,抛掷兵閒黄石书。平吴戮项本无事,所适定非真适意。战酣人境强回头,晚乃逍遥脱尘累。先生之适真天然,浩气养得归林泉。一生袖却夺标手,名利噎眼如云烟。清风丈室数椽足,幕天席地月为烛。径有幽花杖履香,窗延野竹缥缃绿。天边白云不可呼,空中野鹤随所如。延年美意复谁解,拂尘岸巾聊自娱。松纹簟滑琉璃色,卧展南华书一帙。先生之适真天然,不速成还嗔叩门客。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三 夏歌。明代。张时彻。女郎宛转歌,轻舟棹碧波。打动明珠碎,团团落青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