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戊申沿檄衡永,舟泛潇湘)。宋代。赵师侠。溪山佳处是湘中。今古言同。平林远岫浑如画,更渔村、返照斜红。两岸荻风策策,一江秋水溶溶。苍崖石壁景尤雄。人自西东。利名汨没黄尘里,又那知、清胜无穷。何日轻舠蓑笠,持竿独钓西风。
诗词:《风入松(戊申沿檄衡永,舟泛潇湘)》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侠
溪山佳处是湘中。
今古言同。
平林远岫浑如画,
更渔村、返照斜红。
两岸荻风策策,
一江秋水溶溶。
苍崖石壁景尤雄。
人自西东。
利名汨没黄尘里,
又那知、清胜无穷。
何日轻舟蓑笠,
持竿独钓西风。
中文译文:
在湘中的溪山佳处,
今古传颂一致。
平坦的林间远山如画,
渔村更映着斜阳的红光。
两岸的荻芦在微风中摇曳,
江面上的秋水波光粼粼。
苍崖和石壁的景色格外雄伟,
人自东西往来。
追求功名的人们将自己埋没在黄尘之中,
却不知道清幽胜境无穷。
何时才能乘轻舟,身披蓑笠,
独自持竿垂钓西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湘中的山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并对名利的追求提出了反思。
诗中描述了湘中溪山的美景,平坦的林间远山如画,渔村被斜阳映照成红色。这些景色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中提到荻芦在微风中摇曳,江面上的秋水波光粼粼,苍崖和石壁的景色雄伟壮观。这些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思考。诗人指出追求利名的人们将自己埋没在黄尘之中,忽视了周围的清幽胜境。这是对功名利禄盲目追求的批判,诗人认为人们应该更加珍惜自然之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向往,希望能够乘轻舟,身披蓑笠,独自垂钓西风。这种向往可以理解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对功名利禄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远离功名利禄的情感。
...
赵师侠。
寄赠河中孙大谏兼简刘大著李渎处士。宋代。魏野。暂出皇州路不赊,莫同梦得动咨嗟。双旌况镇重华国,五府犹为大尹家。刘耀卿方知属邑,李长源旧寄生涯。相逢应是星频聚,岂独山河势可夸。
泛江。明代。韩上桂。天地日流此,平空一划开。鸟过云共没,湍急岸将颓。草树微茫尽,鱼龙喷薄回。壮怀那可竞,坐久意悠哉。
寒食前一日大雨不止。宋代。张耒。寒食穷愁叹陋邦,可怜终日雨淙淙。不妨农亩连云稼,独惜园花脱锦杠。最苦繁声欺屋漏,愿看霁色放春江。明朝日出谁能料,已喜灯花照夜窗。
步虚四章。宋代。白玉蟾。帝在蕊珠殿,骞林白鹤翔。方会琪花宴,遽听青鸾歌。云笼六六天,下界徒嗷嗷。尔不慕玉府,轮回复奈何。
杂曲歌辞。桃花行。唐代。李峤。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侍圣君。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宋代。李新。富贵贫贱无巧拙,时来火光递生灭。世路不容一井宽,哑哑跳蛙笑东鳖。残盃冷炙勿复道,故交惟有西山雪。呜呼七歌兮歌章毕,死血埋坟色应碧。
大明水。宋代。赵鼎。咫尺城中膏火煎,空山竹柏固苍然。赠君杯酌清心骨,此是人间第一泉。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十。宋代。沈与求。邦侯言语妙天下,学海故自吞百川。传杯击钵尽具眼,醉中莫漫思逃禅。
小游仙七首 其五。宋代。周密。一径松花满路香,琤琤玉杵捣玄霜。有时骑鹤月中去,流水白云生晚凉。
近观歌。明代。曹于汴。近以观远,人以观天。我以观物,后以观前。小以亲巨,偏以观全。粗以观细,显以观玄。枝头一珠露,万古包鸿濛。鸿濛不缘腐草隔,仍向秋萤见化工。一呼天地始,一吸天地终。所以圣王不下榻,康民阜物成丰功。
落日射罴诗。南北朝。萧绎。促宴引枚邹,中园观兽侯。日度■阴广,风横旗影浮。移竿标入箭,叠鼓送争筹。附枝时可息,言从清夜游。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五。明代。释函可。结交若如初,何必重雷陈。学道若如初,释尊满界尘。大法本无多,久长难得人。
夜雨 其二。金朝。李俊民。夜半天公号令催,即时惊起阿香雷。须知稼穑艰难甚,谁把阴阳燮理来。不使魃为周地虐,定应龙自葛陂回。邻家酒熟留连客,聊与愁人共一杯。
浣溪沙 其十二 送唐宰牧之武宁。明代。夏言。凫趋丹陛御炉边。鹄立桥门壁水前。十年京国共称贤。单父琴清庐阜月,河阳花满大江烟。几时飞舄早朝天。
赠杭僧道潜。宋代。苏辙。月中依松鹤,露下抱叶蝉。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潜师本江海,浪迹游市廛。髭长不能翦,衲坏聊复穿。瘦骨见图画,禅心离攀缘。出言可人意,一一皆自然。问师藏何深,不与世俗传。旧识髯学士,复従琏耆年。尘埃既脱落,文彩自精鲜。落落社中人,如我亦有旃。柰何一相见,抚卷坐长叹。归去勿复言,山林信多贤。
惠安公署次毛白泉佥宪韵。明代。饶相。男儿须作一完人,错节盘根可立身。自信荣枯原有数,备尝艰窘不言贫。休明幸矣遭虞世,尽瘁还应学汉臣。拟效涓埃裨海岳,却披蓑笠出风尘。
还发闾延留赠白瞿山赵绛雪。清代。李尚迪。归旌东指路无穷,靺鞨遗墟落照红。山泽气蒸常作雨,铙笳声咽故多风。他时我恋空桑宿,今日谁推大树功。离思乡愁同错莫,戍楼西去月如弓。
艳歌行三首 其一。南北朝。顾野王。夕台行雨度,朝梁照日辉。东城采桑返,南市数钱归。长歌挑碧玉,罢尘笑洛妃。欲知欢未尽,栖乌已夜飞。
合江亭月夜。清代。余廷灿。绿净月高炯,一碧不可界。空阔危矶,瞪瞰忘欠噫。矶影入双流,吞吐势欲嘬。波纹复牵挽,风簸如罥絓。尚恐钓鳌者,一举乘其懈。心口敕六丁,守护严藩砦。吁嗟何太痴,天与设幽怪。讵比荆关图,十日五日画。宵分绝声影,衣润浥沆瀣。傲兀坐青空,俯仰发长喟。
暮江吟。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
明日至邻水又雨。宋代。范成大。昨日方无雨,今朝又不晴。满山皆屐齿,随处有泉声。颇怪阴霖差,应催老病成。泥涂千骑士,与我共劳生。
四月二十九日作。宋代。陆游。假馆犹三日,还家甫四旬。昏眸云雾隔,衰鬓雪霜新。尊酒虽慵近,囊诗却未贫。但愁门有客,流汗强冠巾。
廷对谢恩。宋代。缪蟾。清朝赐第缀群英,器浅如何向晚成。细把愚衷摅骞谔,惟其圣德在高名。桑榆奉对惭韦布,恩泽叼封冠姓名。睿眷天隆何以报,敢将忠节誓平生。
鹿颈亭观海绵作在仙居县。明代。李达。海门日暖鸟飞迟,鹿颈亭边雨霁时。万里顽云画阑外,唯馀一抹远山眉。
迁居小陂。明代。吴与弼。小陂桥畔记吾庐,七载经营今陟居。一片灵台无别想,孜孜惟是圣人书。
用德祖韵送毛彦时二首。宋代。程俱。往者玉楼客,栖迟感秋蓬。龙钟江海士,屑屑悲穷冬。今我亦羁旅,号寒思祝融。故乡邈千里,胡马长嘶风。平生饮最少,亦复贤圣中。其谁共谈笑,无乃志所同。泮宫备文质,楩楠饰雕栊。毛子亦好古,摛辞丽春工。飘然适我愿,一舸来自东。明时猎英奇,备问罗皋龙。逢辰若公等,附凤云从龙。遥知赋伐木,相望有梁鸿。
送上超古还径山。宋代。姚镛。相见忽秋初,言诗足起予。身虽披坏衲,手未释群书。双径云多润,诸山木易疏。此心超万古,禅诵特其馀。
复出莆阳即事因之有怀家兄。明代。王世懋。五马骖驔又复东,剧怜行色有壶公。江潮不雨常生白,山叶无霜也自红。野店风腥鱼市近,官桥石老砺房空。亦知橘柚荣堪寄,只是长天少片鸿。
赠王别驾仲谐金陵浩歌篇。明代。谢榛。建业世居风俗古,盛年游好谁相与。石头城影落晴波,扬子江声喧暮雨。豪贵笙歌虚岁华,即今礼乐几名家。日蔼低浮杜蘅色,春深半吐梧桐花。凤凰台上青天近,文物好谈吴与晋。北瞻形胜帝王州,王气茫茫殊不尽。
览古五首 其三。元代。方回。父子具曰圣,相谓为仲尼。独于春秋学,盲心无能稽。僻说竺老滓,苛政斯鞅靡。神天有弗察,大柄斯人尸。典午起九死,众鬼宗魔师。紫宫坐张楚,赤县生刘齐。镠帅岂办□,□阜实召之。至今二百年,遗祸殃蒸黎。
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四 克官渡。清代。佚名。克绍官渡由白马。僵尸流血被原野。贼众如犬羊。王师尚寡沙堆傍。风飞扬。转战不利士卒伤。今日不胜后何望。土山地道不可当。卒胜大捷震冀方。屠城破邑。神武遂章。
过鸡鸣山忆王少参。明代。杨巍。下临诸塞上摩空,百丈天桥一径通。可怪两人俱好事,夜深曾到白云中。
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赠妓琼芳。宋代。毛滂。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姑苏台。元代。宋无。妖艳分明搆祸胎,黄金瑰丽更危台。笙歌夜倚东风醉,粉黛春从南国来。原草翠迷行辇迹,野花红发舞衣灰。豪华肯信今为沼,烟水翻令后世哀。
浪淘沙(示吴应奎)。宋代。陈著。迟饭甑炊红。青翦蔬丛。鸡声邻里狎田翁。兵后故人能有几,岁晚江空。谁信淡交中。依旧情浓。白头青眼转惺忪。相见莫教轻别去,负月孤风。
过阎氏桥亭。宋代。李廌。绿芰红蕖照眼新,池塘风软起青苹。远山碧映重林暮,委径香传别洞春。五月独为长道客,沧浪自有濯缨人。谁知雅意在丘壑,惭对箕嵩愧路尘。
江夜 其二。明代。释今无。总是无家客,家居亦野航。江边知月阔,水底见星长。林动疑豺虎,时危问稻粱。岩能孤坐好,贫只百般忙。
铅山遇霜。明代。陈淳。冒风冒雪冒霜寒,手足胼胝百状艰。只为胸中春一点,未能忘世卧溪山。
刘节推行可尚宝仕可出饯郭外赋此志别。明代。谢榛。杯酒苍忙强自吟,江淹能赋别时心。绿波春草魂犹断,白首寒天感益深。布泽二龙周海宇,栖閒孤鹤老山林。谁知多病仍飘泊,雨雪愁人几暮阴。
韩佥宪寿词。清代。屈大均。南越分三道,枢机在岭西。台门开石室,使节出端溪。四郡归观察,诸侯待整齐。声华高绛阙,文采冠金闺。燕喜多山雉,龙骧罢水犀。芙蓉园正启,鹦鹉赋争题。九节蒲为寿,三珠树可栖。纷葩公宴曲,传自大铜鞮。
唐应德挽诗二首。明代。皇甫汸。矢心怀北阙,扶病起东山。迢递萧关外,驱驰戎马间。龙韬聊自试,鹤驭竟无还。落尽淮南桂,悲来谁为攀。
经行塞上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山作垣篱海作池,弯弓百万羽林儿。桑乾化作银河水,北极光芒夜夜垂。
读秦纪七绝。宋代。刘克庄。匈奴驱向长城外,当日蒙恬计未非。欲被筑城夫冷笑,輼凉车载鲍鱼归。
赠绍明上人。唐代。贾岛。未住青云室,中秋独往年。上方嵩若寺,下视雨和烟。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不知能已后,更有几灯然。
湘怀。明代。蒋冕。欲向江头买钓蓑,短篷轻楫溯烟波。末赓楚泽骚人赋,且听沧浪孺子歌。杜若雨晴秋色老,芙蓉霜冷月明多。湘灵倘肯怜乡曲,应傍西风鼓瑟过。
送张益宣州法曹。宋代。刘攽。谢守宣城句,偏矜吕法曹。郡斋应似旧,廷掾不徒劳。东北归流驶,空虚去棹高。木瓜因赠客,并择兔千毫。
四月奉教作。唐代。李峤。暄籥三春谢,炎钟九夏初。润浮梅雨夕,凉散麦风馀。叶暗庭帏满,花残院锦疏。胜情多赏托,尊酒狎林箊.
上丞相寿。宋代。戴栩。帝里熙熙笑语闲,新春胜事总相关。眼看长乐鸿名建,心爱淳熙盛象还。雪晓万家沾廪玉,月宵九陌涌灯山。升平此德将谁报,一炷晨香斗柄间。
读李斯传。唐代。曹邺。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
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万重珊翠里,不数尚书郎。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五。清代。龚自珍。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万重珊翠里,不数尚书郎。
读金元诸公遗集各赋一章凡五首。明代。何允泓。南冠憔悴老钟仪,大府人传草檄时。书剑旧参横海幕,铙歌新咏渡淮师。伯才共惜陈琳老,京国空怀庾信悲。奏罢谈洋尝药后,刘基何事笑陈基。¤
九日颜子携饮西郭。明代。薛蕙。九日愁空卧,西园喜并游。閒居同栗里,置酒得荆州。树拥楼台出,云随鼓吹浮。不辞重落帽,短发自堪羞。
九峰十景 其七 乌头竹坞。明代。林光。乌头疗白头,种药堪自足。日长陟高坞,心洗千挺玉。
春秋战国门。庄公。唐代。周昙。齐甲强临力有馀,鲁庄为战念区区。鱼丽三鼓微曹刿,肉食安能暇远谟。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南来北去及东西,万物难归一等齐。倏忽争知兴变易,幽玄恬澹不昏迷。区分有截无邪见,轨范如空咏好题。天且岂容私辅德,功成自竖入云梯。
挽邓子益。元代。刘崧。犹闻卧病柘塘村,忽报冥栖敛绿原。哭母仅馀三日泪,忆兄空断十年魂。藏书已逐家人散,吟卷翻凭故友存。乱定重寻迷旧迹,萧萧秋草閟荒园。
湖上。明代。谢廷柱。蒙庄谷里几旬逃,多事閒窗应接劳。甲马夜鸣湖雨急,楼台晓出海云高。鸥群点雪归唐律,茝叶和烟入楚骚。为乏辋川诗画手,未遑标品署林皋。
次薛鹤斋真人见寄韵。明代。高逊志。赢得閒身便入山,只留名字在人间。最怜白发多情者,直待移文始厚颜。
渡峡。明代。黎民表。沧江流正急,山势划中开。绝壁交青竹,寒冰滴翠苔。树翻栖鹘动,藤接饮猿哀。不为耽形胜,能无夜雪回。
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家弟出建除体诗诸公既和。宋代。陈与义。建康九醖羙,侑以八品珍。除瘴去热恼,与茶不相亲。满月堕九天,紫面光磷磷。平生酪奴谤,脉脉气未申。定论得公诗,雅号知凝神。执持甘露椀,未觉有等伦。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宾。危楼与世隔,万事不及唇。成公方坐啸,赏此玉花匀。收杯未要忙,再试晴天云。开口得一笑,兹游念当频。闭眼归默存,助发梨枣春。
归。明代。范景文。素衣生怕染京尘,乞得江湖老此身。无用将从樗栎伍,有家愿与鹭鸥邻。陶潜避世非为菊,张翰思吴岂在莼。夜月几回劳北望,关心国事涕沾巾。
宝相花。宋代。董嗣杲。谁趱珍芳态度呈,风香露色谩敷荣。纵矜百媚留春色,难压群花殿晚名。暗绿园林黄鸟静,嫣红篱落粉机明。禁持光景无多日,冶艳随飘逐雨晴。
明朝。元代。仇远。秋风嫋嫋雨潇潇,兀兀郊居出市遥。未欠三杯通大道,且欣九日是明朝。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莫恨登高无脚力,强搘湘竹造山椒。
游山七绝 栖霞洞。宋代。张釜。云封雾锁半天寒,短杖攀缘扣玉关。见说碧虚风景别,傥容投老寄尘颜。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 其四。明代。程敏政。晏岁风霜多,朔气动墟落。畏寒老觳觫,引犊屡前却。霭霭向阳坡,梅花点放萼。养力待春来,郊原事东作。
和北城友人。宋代。丘葵。桐边一叶地,相望立秋风。昔别已三载,今来成两翁。醒初无异醉,穷亦岂殊通。却笑甲辰一,雌雄自不同。
山中少憩。宋代。戴复古。地僻人稀到,山寒水欲冰。闻钟知有寺,见犬不逢僧。断垅森乔木,颓檐挂古藤。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昨夜蝍{潦氵换虫}吞跛鳖,天明屙出一团铁。平地翻身触险崖,擘破昆仑成八橛。捻土为香供养伊,细问因由不肯说。不肯说,太饶舌。莫管他人屋上霜,自家扫取门前雪。
邻家送萝菔并借棋具戏作一篇欲简泮宫后不往。宋代。郑刚中。有客饷园蔬,借我兼棋局。幽人本多睡,欣起快双目。念兹两奁中,胜负等荣辱。勿作胜负观,此戏殊不俗。要须先生来,一笑供拜腹。馀{上瞿去隹下卸去卩}犹有酒,晚食正无肉。愿共南窗风,糁此菜根玉。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唐代。孟浩然。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明扬逢圣代,羁旅属秋霖。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真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喜雪和吴逊之韵。明代。王云凤。木杪风声乍报严,已从云罅落疏檐。真成月色夜当户,误喜杨花春扑帘。客馁要逢贤令起,民贫亟向有秋占。吟喉不惯烹羔味,一嚼清寒去手拈。
金丹诗四十八首。宋代。张继先。只见神炉当子夜,岂知火力散阴邪。忽於金鼎凝寒玉,倏尔真身现彩霞。沆瀣露中分白雪,华池水内养黄芽。此中便见真消息,莫浪驱驰觅鹿车。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宋代。贺铸。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