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宋代。辛弃疾。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鹧鸪天》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木落山高一夜霜。
北风驱雁又离行。
无言每觉情怀好,
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
为谁春草梦池塘。
中年长作东山恨,
莫遣离歌苦断肠。
诗意:
《鹧鸪天》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木叶掉落,山峰高耸,一夜之间霜降临,北风吹走了飞翔的雁群。诗人心境沉静,无言地感慨自己的情怀良好,不饮酒却能让自己的兴趣持久。常常的聚散让人思考许多事情。诗人独自思索,为了谁的事情而埋怨自己,像是在梦中看到春天的青草和池塘。诗人已经到了中年,却一直怀恨于东山(即远离朝廷的地方),不要让分别的歌曲让人心痛。
赏析:
《鹧鸪天》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物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辛弃疾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中的木落山高、夜霜、北风驱雁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寥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相呼应。诗人在无言中,感慨自己的情怀良好,表达了对独立思考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中的“频聚散,试思量”表明诗人经历了许多离别和分别,通过思考自己的境遇,深化了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中年以后的遗憾和不满,表明他对于远离朝廷的选择感到无奈和痛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离别和别离的痛苦的抱怨。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给人以深沉的印象。
辛弃疾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以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著称。《鹧鸪天》展示了他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思,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离别的痛苦的抒发。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思考人生的同时,也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以深远的艺术感受。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游云岫寺。清代。徐熊飞。落叶四卷迷松根,山风吹之如有人。草间一径出岭背,石气上逼秋空云。千年古寺冠峰顶,佛炉无火僧关门。野猿窃果堕檐瓦,惊起蝙蝠飞承尘。阶前老树雷斧劈,长藤倒挂花缤纷。当门巨石平贴妥,瀑泉赴壑风霆奔。夜深饥虎痒磨疥,爪牙印齧青苔痕。森然动魄不能住,出林步步循荆榛。天时人意两清旷,在野且与芒鞋亲。题名石壁记幽兴,入山不早山灵瞋。
见率斋王帘使。宋代。刘鉴。汉唐礼乐成三代,南北车书又一家。鸣鹿歌诗将意厚,臣忠端出自宾嘉。
九月十日。宋代。陆游。不须扇障庾公尘,散地翛然学隐沦。风帽可怜成昨梦,菊花已觉是陈人。昏昏但苦余酲在,草草久无佳句新。叹息吾生行已矣,老来岁月似奔轮。
畏途暂喜出深山,僻地初便候野关。逖矣风尘千嶂外,依然兄弟一堂间。
共寻绝涧樵薪去,相望空村负米还。斜日频来看稚子,满庭霜树叶斑斑。
十月二日假馆下径罗氏庄予兄弟所寓相距若东西家喜赋一首柬子中子彦。元代。刘崧。畏途暂喜出深山,僻地初便候野关。逖矣风尘千嶂外,依然兄弟一堂间。共寻绝涧樵薪去,相望空村负米还。斜日频来看稚子,满庭霜树叶斑斑。
丁丑元旦。明代。黄公辅。条风一夜遍江滨,凤历初翻丁丑寅。人事看来仍是旧,化机环转又更新。堪怜堤柳多情态,暗度春光似媚人。鹒鸟不知岁序急,枝头犹自唤声频。
驾幸西太一宫道傍耕桑者皆以茶绢赐之。宋代。韩琦。杪春时泽未全滂,西祷真祠徯福祥。蚕女舍笼惊法从,耕夫投耒目天光。劳勤率有优恩及,拜赐皆知佚道长。海内承风谁不劝,何须躬籍与躬桑。
遣病 其八。明代。方孝孺。春风已两月,闭户不相知。百舌强言事,众芳空满枝。官途多世难,卧病亦天时。应有簪缨者,低头羡我为。
豫章贺丁漕建台宴口号。宋代。曹彦约。车马盈六拨不开,彩衣新著乡衣来。壮怀风月归英荡,满意江山入酒杯。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
满江红五首 其五。清代。高士奇。万里银河,凭空里、倒翻车轴。双阙外,沉云乍涌,六鳌山矗。骇浪欲倾三峡水,飞流似挂庐山瀑。喜乾坤,顷刻变新凉,消烦燠。风不断,烟还续,雨势急,雷声伏。见雕栏,碧甃跳珠溅玉。天上甘霖膏泽远,人间禾黍沾濡足。算秋来,洗涤四郊清,吾君福。
蝶恋花 甲申岁南都作。元代。元问好。牢落羁怀愁有信。流水浮生,几见中秋闰。千古诗坛将酒阵。一轮明月消磨尽。八月人间秋满鬓。桂树扶疏,更与秋风近。天上?娥应有恨。
赴鸿福示众。魏晋。释慧远。十处住山今已老,半生云水未忘机。今朝又作浮山梦,暗写愁肠寄与谁。
京城杂言六首 其五。元代。乃贤。高槐拱朱垣,楼阁倚空起。剑佩何陆离,车马若流水。昔有社稷臣,艰难辟荆枳。歃血饮黑河,剖券著青史。国家感勋劳,报施及孙子。
风入松。明代。释宗泐。高堂初宵山月明,长松飗飗奏清声。清声希微坐独听,援琴细意写得成。调弦转轸声方起,忽觉松风生绕指。更深鬼哭岩前云,夜半龙吟泽中水。一弹一奏声缓促,有似松风时断续。含商流徵清复哀,能使幽人听不足。听不足,琴忽罢。此时寂寂松无风,明月满天凉露下。
沩山水牯牛颂。近现代。释敬安。识得沩山牯,林閒任自然。身毛亦将白,鼻孔也曾穿。牧笛斜阳里,閒情野水边。一犁微雨足,不负祖翁田。
送易安道往金陵。明代。陈镒。易侯来栝苍,朔雪尚留冻。春阳一以敷,生物欣稍众。辟书复宠招,急起走鞭鞚。江山丽金陵,阔视天宇空。我惭遁林陬,道远阻迎送。寄情聊赋诗,语拙不可诵。期君在丹霄,伫听清风颂。文运时方兴,及兹为大用。
立秋呈范先生。清代。李刚己。仰陪夫子下阶吟,呜咽鸣蝉向我瘖。半月偎城动凉色,一风入木作秋音。星云高灿还相媚,雾雨横凄忽见侵。应有列仙在空阔,徘徊不下暝烟深。
水龙吟 秋日过饮蝶庵纪坐上人语。清代。陈维崧。万家砧杵秋城,重来何处寻门巷。三年一别,孤身作客,蛮江烟浪。绿帻榕城,金尊荔浦,惯陪牙将。自连天烽火,舞衫换了,亟为买,归吴榜。屈指当年俦侣,旧梨园、蜂惆蝶怅。或伴侯王,或成驵侩,或沦厮养。纵剩柔条,也应不似,灞桥模样。趁啼乌乍歇,霜天渐晓,拨筝琶唱。
同心结。宋代。耶律铸。湖中己种藕,湖边还种柳。柳丝与藕丝,同在佳人手。除是结同心,同心最长久。
辛丑仲夏恭贺鲁王千秋。明代。卢若腾。瞻望寿星光陆离,岱宗祥霭亘天池;神呵十斛丹砂鼎,客醉千年白玉卮。鹤背吹笙来子晋,螭头献药集安期。谩言好道非雄略,潜见跃飞贵及时。
和韵问魏石川疾。宋代。何梦桂。冰是尘中骨相凡,蓉裳蕙带芰荷衫。勿疑有疾淫成虫,须信无心感是咸。裹药曾经丹灶火,裁书只欠土区椷。病余努力加蔬饭,莫笑筼筜太守馋。
赵千里聚扇上写山次韵题。元代。张雨。翠水丹山气旁礴,几叠香痕经手握。何年破镜飞上天,吴淞水剪并刀薄。江南宝绘多遗馀,王孙不归恨蘼芜。蘼芜消歇秋风起,班姬为我歌乌乌。
大麦行。唐代。杜甫。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大司成颐庵先生二郎君怀珠玉下顾次韵奉酬。明代。吴与弼。客窗重笃弟兄忱,竹树交加午院深。喜极翻令清泪堕,凄风折尽百年心。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唐代。白居易。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刘子有金陵之差遂便觐省。明代。李梦阳。使君昔居紫荆关,日登燕峤望吴山。逢人颜色郁黯黕,对酒涕泗交潺湲。使君南向金陵去,孤帆夜拂春天树。旅枕常欹月落时,梦魂先到云飞处。杨子江头青草斜,大孤山前开杏花。行人三月重回首,游子一年初到家。出门烟草满芳甸,凤凰台接麒麟殿。游陌联翩追宿娱,墨场婉㜻罗宾宴。人生意气无南北,白马青袍动江色。即看舣舸石头城,还闻税鞅钟山侧。钟山崒嵂压秦淮,燕赵风云入望来。芙蓉秋雁多愁思,问君何日锦帆回。
点绛唇·借问嫦娥。宋代。杨无咎。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空中呈露。不坠凡花数。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清如许。醉看歌舞。同在高寒处。
送谈思永下第还江南。明代。欧大任。咸阳貂弊出关迟,回首丹霄未易窥。晓色楼台长乐树,秋风麟甲定昆池。飞腾有路时犹待,摇落何心客自悲。剑气尚寒星斗侧,大江南下寄相思。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宋代。苏辙。秋鸿一何乐,空际乘风飞。秋虫一何忧,壁间终夜悲。忧乐本何有,力尽雨无依。物生逐所遇,久行不知归。少年气难回,老者百事衰。聊复沃以酒,永与狂心违。
无庵道人赠砚报之以诗。宋代。徐瑞。别云惊离宗,重来列剧谈。送人还有砚,住世俗无庵。白鹤千年化,黄粱万枕酣。区中缘未毕,一见一回惭。
悼亡友周诗二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昔我求友生,周郎早投分。藻掇摅玄思,雄谈发孤愤。壁立常晏如,崖检若乖性。落魄怀英风,晤言每祛吝。岁中从薄游,时复惠芳讯。谢秩始归田,延益拟开径。讵意云靡依,忽随露先尽。登座挥素琴,巡檐度哀磬。遗令视约终,裂书寄遐殡。
古意送蒋中丞抚赣州 其三。明代。顾璘。直道易摧折,烈士匪阿亲。志义苟不达,抱关甘隐沦。往昔股肱宰,吐哺接贤人。所以风云气,长随龙虎身。四岳举明圣,天下称尧仁。鲍公进仲父,齐桓霸图新。圣朝理文化,群材登凤麟。东方列城士,承风望车尘。愿公广末照,勿弃舆台臣。
弥陀寺遣暑作。明代。王世贞。岩泉饶奇趣,松柏寄远迹。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遣兴。宋代。陆游。出仕才堪斗大州,初归便拟筑糟丘。虚名大似月蟾兔,荣路久如风马牛。啷啷悲蛩常吊夜,萧萧蠹叶更禁秋。静观世事频兴叹,千载前时有许由。
暑夜简赵驸马。明代。薛瑄。大扇频挥汗不乾,那堪酷暑夜漫漫。寂无风露徘徊处,空有星河怅望间。真是流金兼铄石,定应焚泽更焦山。清凉只有仙侯府,长夕冰传玛瑙盘。
白公草堂。宋代。孔武仲。朝贵偶谪宦,郡侯真好贤。吏事不到门,身与白云闲。堂下有流水,堂前俱青山。时携孟光来,冷语夕阳间。登览兴已尽,浩然亦俱还。颇竹沉湘人,戚戚多愁颜。
凤山崎归途口号。清代。林占梅。尽日笋舆间,轧轧听繁响。薄暮凤山巅,凭高时俯仰。城垣一气中,迷离浑灌莽。日入家尚遥,性急心如痒。努力飧舆夫,踉跄促前往。妻孥盼我归,久候皆怅惘。瞥然已到家,相见襟怀爽。
高开国挽诗。宋代。魏了翁。并游英俊半归泉,何事夫君又弱焉。廉退风标留万口,勤劳心事入尘编。团团故步八千石,落落浮名四十年。除地江东肤使在,一时旧话几谁传。
次韵吕芳卿春游。宋代。于石。春光美於酒,我得醉其淳。春情浩於海,我得涉其滨。人生贵适意,何须苦悲鼙。轩轩远游志,恨不穷入垠。流连虑忘返,岂徒玩芳新。游子多愒日,志士惟竞辰。二者孰得失,谁能究其因。俯仰天壤间,何轻用此身。骄惰由放逸,美好出艰辛。此日何足惜,我思古之人。
送希古。南北朝。邹浩。清都不敢梦中游,何况通明侍冕旒。分手知从天上去,望云深感岭边留。三年瘴疠精神在,一日功名謦欬收。骥足风生谁绊得,绿杨芳草谩高楼。
铜雀砚。宋代。赵文。老瞒智计笼天下,歌舞未终铜雀夜。可怜用破一生心,不及当时台上瓦。屑金作瓦费精神,那知身后旋成尘。流传千百僅一二,付与所不知何人。快阁仙人谀墓得,品题更费东坡墨。研磨辛苦政未休,怜尔何年返真宅。摩挲岁月白发生,建安七子俱雕零。安得春醪三万斛,醉来快写短歌行。
夏雨。宋代。梅尧臣。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桃源忆故人。宋代。朱敦儒。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巧画远山不就。只为眉长皱。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
大雪三绝句。宋代。苏辙。连岁金明不见冰,上春风雪气棱棱。台中曾奏五行传,到此施行愧未曾。
送刘明远客和州。宋代。徐玑。边郡三年守,知陪后乘安。远游登览易,老大别离难。红日千峰晓,清霜几树丹。江皋一回首,念尔去凌寒。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宋代。徐暄。庚子秋中忆请违,先生温语扣还期。去年匍匋双溪路,迨似当年失母时。
发衢城。明代。郑鹏。晚发衢城外,中宵宿远岑。乱云迷客梦,微雨碎乡心。犬吠知村近,泉鸣觉涧深。凄凉无复寐,起坐更沉吟。
鸿沟。元代。赵秉文。山川依旧霸图空,楚汉分沟一峡中。金翅鸟王分海立,却应筦尔笑英雄。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念奴娇·胭脂井。清代。郑燮。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万里。清代。许孙荃。万里驱车亦壮哉,西征咫尺是轮台。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北极来。关到玉门中土尽,槎浮博望使星回。犹看定远封侯道,却忆嫖姚佐汉才。
浣溪沙。宋代。葛胜仲。斗鸭栏边晓露沾。华堂醉赏轴珠帘。插花人好手纤纤。遮护轻寒施翠幄,标题仙品露牙签。词人遗恨独江淹。
区季方司徒以咏梅八绝索和次来韵赋答 其五。明代。张萱。暗香非鼻观,疏影岂近玩。醉嗅立如痴,一词不能赞。
傅材甫窗前白月桂开材甫索诗戏作。宋代。陈文蔚。 天然容貌本施朱,喜异羞同世不趋。化得丹砂成玉雪,也知人着半工夫。
蜡梅。宋代。朱淑真。天然金蕊冠群英,谁信鹅黄染得成。昨夜南枝报春信,摘来香露月中清。
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一作送宋震先辈赴青州)。唐代。李频。满阁终南色,清宵独倚栏。风高斜汉动,叶下曲江寒。帝里求名老,空门见性难。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
题屿南林遵性学圃轩。明代。王恭。君家书室依林坰,日夕清辉多在庭。出户时看花屿近,卷帷唯见董山青。苍苔古木连深曲,悬萝石上孤云宿。露叶垂篱菘薤香,水藤拂槛瓠瓜熟。任是閒门客到疏,自甘萧散学犁锄。新凿小池宜抱瓮,时閒高馆复携书。纷纷甲第皆粱肉,何事丘园未干禄。稚子能羞苜蓿盘,家人解压葡萄绿。寂寂林扉绝四邻,角巾野杖亦容身。公门若更栽桃李,先数林泉种圃人。
闲咏。宋代。龚炳。年逾八袠雪蒙头,时对亲朋话旧游。万事无心闲日月,一杯有味小公侯。痴儿粗尔逃讥议,家训从来戒刻掊。世道渐艰宜勇退,为吾及早理松楸。
偈颂一百零二首。魏晋。释慧远。良宵三月十五,依旧神歌鬼舞。未须三四吐吞,且看七八吞吐。临济瞎驴倒跨,云门正法眼普。三人证鳖成龟,一任衲僧气鼓。休气鼓,甜者甜兮苦者苦。偃月长蛇不用呈,发机自有千钧弩。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唐代。张祜。窗中独自起,帘外独自行。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窗外山魈立,知渠脚不多。三更机底下,摸著是谁梭。郎去摘黄瓜,郎来收赤枣。郎耕种麻地,今作西舍道。
送王嘉叟编修出佐南昌。宋代。陆游。玉殿求衣早,鸾台退食迟。君看多故日,宁是弃言时。小作南州计,方观急诏追。归来上霄汉,莫遣此心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