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点绛唇朗读

《点绛唇》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去何之,骈阗车马朝来起。
扬鞭西指,意气眉间是。
闾里儿童,竞瞩秦萧史。
归时几,快瞻行李。
还看如云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热闹喧嚣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车马喧嚣、人群熙攘的情景,表现了节日或特殊场合下的热闹景象。作者扬起鞭子指向西方,表示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喧闹的场所,但在他的眉宇间却充满豪情和自信。他观察到闾里的儿童们都争先恐后地仰望着秦萧史,这是指在当时的社会中,秦萧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在归程中,作者快速地回望自己的行李,同时也看到了如云般喜悦的人们。

赏析:
《点绛唇》以热闹繁忙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细节,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归乡的期盼。首句“此去何之,骈阗车马朝来起”以反问的方式引出离别之事,车马喧嚣的声音伴随着朝阳的升起,给人一种热闹繁忙的感觉。接着,“扬鞭西指,意气眉间是”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和自信,传递出一种决然离去的意味。诗中提到的秦萧史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儿童们都向他仰望,这暗示了作者的家乡是一个有着文化底蕴和传统的地方。最后两句“归时几,快瞻行李。还看如云喜”展现了作者的急切归心和对归乡之喜的情感。整首诗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辛酸和归乡的喜悦,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朗读
()

猜你喜欢

问俗经遗里,钦贤得并祠。知人孔圣叹,策士汉皇私。

径寂榛从塞,园荒鸟任窥。平生守正意,景行必于斯。

()

万植御洪波,森然倒林薄。千颅咽云上,过半随潮落。

其间风信背,更值雷声恶。天道亦裒多,吾将移海若。

()

三边无警静烽烟,客散辕门思悄然。池面雨晴荷盖小,庭中日午树阴圆。

清心闭户看周易,解愠临风鼓舜弦。菲薄将何称献纳,两藩旌节漫留连。

()
夜光流未曙。
金波影尚赊。
照人非七子。
含风异九华。
()
隔花窥半面,带天香、吹动一天秋。
叹行云流水,寒枝夜鹊,杨柳湾头。
浪打石城风急,难系莫愁舟。
未了笙歌梦,倚棹西州。
()

广陵祠里寻常见,又向山阳楼外开。
须信月明风露下,飞仙玉节有时来。

()

谩多忧思绕东篱,举目江山异昔时。落日边城悲鼓角,西风天地动旌旗。

荒村乱后愁无酒,野老胸中喜有诗。风景不同人事别,菊花何必上寒枝。

()

点化八珍爽,须烦一品虀。
付寒求瓮下,面法记山西。
宫徵难忘味,膏梁勿遽迷。

()
岁收粗足蛰饥雷,不赖门生送酒杯。
坐遣将军扪腹笑,端知此惠有从来。
()

众水必返壑,万木终归根。乾龙抱四德,维贞乃生元。

谈子魁杰士,诗书富钻刓。汗漫四十载,及此见本原。

()

汉使得张纲,威名摄远方。恩沾柱下史,荣比选曹郎。

江带黔中阔,山连峡水长。莫愁炎暑地,秋至有严霜。

()
白首独一身,青山为四邻。
虽行故乡陌,不见故乡人。
()

村墟疏我久,竟不信春回。一点波云皱,千山豆蔻开。

和风煖筋骨,晓雾湿尘埃。徐步轻撩袂,沿途尽落梅。

()
穿洞扳岩日几回,瘦筇欲去复徘徊。
园丁亦怪经行数,笑道今朝官又来。
()

雍容存器局,沈细入经纶。心好难为弟,身危活得民。

馀生盟蕙帐,急召应蒲轮。松下旧游处,为谁芳草新。

()
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
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
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
我笑刘伯伦,醉发蓬茅散。
()
卫武当年解赋诗,若挥椽笔定应疲。
先生名德都相似,馀事才能更过之。
云岫图书供宴坐,沧浪风月足追随。
久闲精力天教健,更看三为帝者师。
()

空山坐寥落,疋马邀俊哲。入门肆高谈,清风扫烦热。

忆昔治平年,姑熟溪上别。岁时激箭急,倏忽三十月。

()

春风双鬓换年华,兀坐一官仍旧衙。书几浮灰披汗竹,墨池香沫散冰花。

十年裘马尘中路,一枕江山梦里家。欲傍疏梅问春信,出门残雪思无涯。

()
故人闽海结茅堂,海上相思更渺茫。
地气未春先见草,山风迎腊不飞霜。
林深采药窥猿啸,田熟开书觉稻香。
我欲移家同避世,可能白发老沧浪。
()
使旃尽道有回期,独陷羁臣去牧羝。
小尔含沙浑小事,白云飞处楚天低。
()

客食突不黔,马上肉消髀。
所得知几何,此生亦茅靡。
何如丰岩公,一室万缘止。

()

出门即群峰,引领成遐眺。青青天畔松,历历云中峤。

世事岂徒然,清风一长啸。

()

尚忆鸿胪第,淹留白日斜。新坟俄宿草,旧圃更残花。

地迥悲邻笛,天清咽暮笳。异时风雪满,孤棹问谁家。

()

青泉盈池底白石,中有高山高不极。连峰绝壑知几许,朝霏暝烟无定色。

山下清波清浅流,鱼龙浩荡芥为舟。今君欲渡何由得,纵有神仙君不识。

()

古寺白日丽,东风吹蹄轮。川红澹颜色,落砌痕犹新。

群贤会高座,送客兼送春。春既不我留,客复追红尘。

()

芝山携酒诗犹在,芹泮横经梦已空。箧底更藏书数纸,不堪和泪对秋风。

()

避俗人皆弃,安贫世共遗。临风歌对酒,倚竹坐题诗。

雨冷閒松榻,灯昏冷蕙帷。青山对马鬣,引领泪交颐。

()

人心轻万仞,吾志在兼山。
知止今真止,求閒复得閒。
天应念衰病,人免笑痴顽。

()

总角年华致此身,涓埃无复答君恩。诗书聊欲酬先志,名字深惭籍党人。

北阙觚棱重回首,南山风雨独伤神。从今膝下承欢去,清泪潸潸出国门。

()
巉岩石壁{左扌右处}崖嵬,烟槛风篁十数栽。
约客偶成花外迳,举头俄见竹边梅。
背阴寒谷无人问,著句阳春有意裁。
惭愧心肠非铁石,携壶绕树日千回。
()
古来五子伊谁,有唐室、五王称首。
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柳。
英名不朽。
更东汉、马良并秀。
()

青天荡荡摩青铜,紫微将相环西东。
大鹏一击九万里,两翼不鼓乘长风。
大鹏飞到天门下,天门无不耸观者。

()

遮莫花神溷乃公,登楼夜夜问阴宗。密语林花须著意,楼头昨夜月如弓。

()
早岁儒风唱,中年德望尊。
行藏真玉洁,容色自春温。
天与清名胜,人饮大雅存。
寥寥今熟继,积庆在于门。
()

茫然不省是人间,却有人家住近湾。一处便须终日坐,百年能得几时閒。

将开复合雨馀雨,乍有忽无山外山。安得扁舟如范蠡,遍寻七十二孱颜。

()

莲褪红衣蒲稗老,西风吹冷汀洲。翠罗簇护锦云稠。

借来三月景,点破一江秋。

()

旟隼晴翻万井烟,騑騑五马拥连钱。同曹倚玉曾三载,把臂通家忆廿年。

老眼幸披千里雾,白头犹戴两重天。应知黍谷春常满,四百峰头得稳眠。

()
自从华表去蹁跹,縠顶丹深不计年。
万里孤光中夜月,一声清唳九重天。
偶然梦觉思辽海,不是饥驱向野田。
赤壁秋高风露下,无心曾唤老坡仙。
()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

杨柳正萋萋,门前碧草齐。别离如昨日,白发满春闺。

飘花兼泪落,行云逐望迷。绿苔凝履迹,粉汗浥书题。

()
桃李漫山,风日暖、朝来开彻。
东溪上、落花流水,暮春三月。
一片花飞春意减,有花堪折君须折。
恨百年、春事短长亭,匆匆别。
()
梅边玉琯月边横,吹落银河与晓星。
城里万家都睡著,孤鸿叫我起来听。
()

浩浩尘风,骤聚萍踪,似此远哉。讶金戈铁马,频年带甲,颓垣断井,遍地飞埃。

剑倚长空,衣穿短后,热血淋漓付酒杯。无聊甚,且招邀俊侣,醉舞千回。

()
今夜行云何处。
还是月华当午。
倚遍曲阑桥,望断锦屏归路。
空去。
()

嗷嗷誇毗子,自谓挈瓶智。达者笑观场,翻同傀儡戏。

君王怒偃师,手触歌声碎。谁知造化心,塞翁以为识。

()

晚山新一雨,绿水漾秋霞。孤鹤来何处,低飞傍钓槎。

()

闲闲一老人,衣食不须纪。平生了万事,抱膝忽在此。

耳聪目亦明,无病聊自喜。已忘胸中书,并扫文字轨。

()

作诗所患格不高,君今已和诗中格。
吾乡风物最清丽,君向其间作诗客。
定余绝景在幽深,更欲烦君用刀尺。

()
玉钗空中堕,金钏色已歇。
独泣谢春风,秋夜伤明月。
()

献岁郊坰出,悠悠野兴饶。山通明月峡,溪入彩虹桥。

览古遵夷陆,凭高望远霄。列窗湘浦岫,涨沼海门潮。

()

日色川上媚,烟光草际重。横塘夹修竹,十里蝉声中。

我来古渡头,岁月多行踪。行踪一何多,言瞻墓上松。

()

赤壁轻风放船好,兴来谁复碧萝前。洞箫吹月夜如昼,孤鹤横江秋满天。

()
百年过半也。
怅壮心零落,鬓星星也。
风儿渐凉也。
近中秋月儿,又初生也。
()
溪南十里山,有客今渊明。
归来厌城市,着脚鸥鹭汀。
客来笑谈剧,日暮车马行。
我昔曾见之,浩气犹凭陵。
()

甘蕉不实恨如何,秋雨萧萧叶上多。夜夜玉琴相伴宿,閒情不复着青娥。

()
_颐江畔,问收拾多少,山光水色。
此是朝宗东去路,准拟鸣鼍浮鹢。
儒馆英游,侯藩贤望,便合还丹极。
九重渴想,甘泉闻道虚席。
()
岂无锦幄翠帘垂,匝树胆灯正赫曦。
共惜月华方满夜,更当秋色中分时。
乌皮几稳风侵鬓,白玉楼高冷透肌。
千里浮云何处断,北来试问雁应知。
()
皇朝诞节号乾明,此日亲贤间世生。
处贵从来如白屋,爱闲真定压专城。
但知笃孝终身乐,不慕纡朱万事轻。
黄阁功名知未晚,飞鸿心事亦冥冥。
()

直木无繁柯,安能附茑萝。托身苟得所,时命如吾何。

()

古柏寒冬翠欲侵,小塘云馆草亭阴。避人未拟蛟龙卧,忧世不忘风雨深。

积岁簿书疑梦鹿,有时樽酒对鸣琴。射雕跃马非吾事,流水高山明素心。

()

西风连日急,夜冷过春三。淰淰云阴合,冥冥雨色酣。

水深将烂麦,暖至或苏蚕。衣食关民命,天应慰不堪。

()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
诚斋万事悟活法,诲人有功如利涉。
嗟我大类醯鸡然,时复一窥甕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