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四首。宋代。曹勋。再拜升车望已过,却教红粉保山河。当时岂止毛延寿,对面欺君事更多。
诗词:《昭君怨四首》
作者:曹勋(宋代)
诗意:
这首诗是曹勋创作的四首怨恨之诗,描绘了昭君与汉宫中的一些不公正待遇和痛苦的经历。诗中昭君表达了对当时的境况的不满和对对面的人的愤怒,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世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诗中的怨恨情绪,表达了昭君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总共有四首,每首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情感表达了昭君的怨恨之情。诗中使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昭君内心的痛苦和不满。同时,通过描绘昭君远望已逝的景象、红粉保山河等细节,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她的无奈和悲伤。
《昭君怨四首》体现了曹勋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通过昭君的形象,曹勋展示了一个被困于宫廷权谋中的女性的苦衷和无助。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昭君个人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受到的束缚和压迫。
这首诗以昭君的视角来叙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命运的不满。诗中的对面指的是宫廷内部的权贵和昭君面对的一些欺压和不公。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昭君对自己遭遇的愤懑和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女性的困境。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昭君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也能够体味到曹勋对封建社会不公对待女性的揭露和批判。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宋代女性诗歌中的一部佳作。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赠行医龙杖道人。宋代。孙伯容。忽报求诗有客来,诗魔正此费驱催。内丹却喜君能炼,青眼何妨我为开。袖里蛇应传似续,手中龙漫事剸裁。传玄神物经当合,道合仙陂试验哉。
宿灵感院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现身犹有宰官缘,且作吴门忍辱仙。欲以诗书为佛事,利生一念几生前。
赠胥尊师。唐代。熊皎。绿发童颜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房闭十洲烟浪阔,箓开三洞鬼神惊。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
题汪水云诗卷 其九。宋代。刘师复。北去南来无定居,水流云在意何如。湖边倘有西飞雁,只寄诗筒莫寄书。
答颜生见寄。宋代。陈师道。阙然车马不闻音,行路艰危已备更。求舍问田真得计,临流据石有余清。江山满目开新卷,韦杜诸人得细评。闲处著身容我老,忙中见记识君情。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宋代。吴则礼。笼葱峭蒨朝日微,时出奇诡解吾颐。已听胡笳有韵曲,更行摩诘无声诗。
访张其玉山居。元代。刘崧。十载奔驰未息戈,幽人依旧碧山阿。小桥断岸穿杨柳,高竹清池荫薜萝。抱膝真成梁甫叹,过门空感接舆歌。田园坐废还漂泊,辜负东皋雨满蓑。
和晏子忠。宋代。吴泳。天地肇开辟,江山谁主盟。岸深沙走白,石秀水含清。鱼自春来美,猿虽蓝不惊。汀洲生杜若,薄欲采其英。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其四。明代。袁宏道。琴绝休悲大小弦,长贫长病岂须怜。朝春暮绩生尤苦,争得魂归自在天。
独卧有怀。宋代。王安石。午鸠鸣春阴,独卧林壑静。微云过一雨,淅沥生晚听。红绿纷在眠,流芳与时竞。有怀无与言,伫立锺山暝。
记梦 其二。清代。陈忠平。秋月自圆缺,知音梦不难。牵衣风袅娜,把臂夜阑珊。倩影柔能握,清华凉可餐。晓来一挥别,只隔万重山。
海上谣。明代。卢龙云。东来渤澥浸扶桑,下见南溟接渺茫。潮平半拍中华岸,流远时通异域航。十洲三岛知何在,兴雨腾云多变态。曾闻鞭石总成虚,复拟扬尘焉可待。登高望远苦难超,百川并注归沃焦。忘机鸥鸟狎烟艇,遭睡骊龙弃纬萧。有客三年居海上,大观饱目心神爽。倘可浮槎伴列仙,不然乘桴穷沆漭。昔逢若士吾家子,蒙谷行游苍雾里。今应何处访安期,我欲从之隔弱水。安得乘风生羽翰,飞越蓬壶周历金台玉阁三千里。
横江词四首 其三。明代。王世贞。锦缆罗帆翡翠舠,长年催趁午时潮。江头杨柳深相恨,折损春风几万条。
兴化见刘融斋先生还至欧家坊馆次寄内弟吴肇嘉。清代。范当世。湖水连江绿,扁舟载梦归。病消杯在手,寒尽树更衣。樵牧各余契,弟昆惟汝违。松花开落处,应有彩云飞。
处暑后风雨。元代。仇远。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梅花集句 其五十一。金朝。李龏。尽日含毫有所思,残花应逐夜风吹。春郊雨尽多芳草,立马烦君折一枝。
雪佛碑。明代。程本立。天花阴坠空,平地忽三尺。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摩娑雪佛碑,碑断字莫识。金石亦已坏,况非金石质。万事等幻影,感之三叹息。
林下于今不乏贤,君归却是地行仙。数茎白发诗千首,一片青毡官十年。
觅句但寻归咏客,卖文须买耦耕田。劝君婚嫁蚤宜毕,更向烟霞续旧缘。
曾元陟亲家以湘阴广文谢事还里喜而赋之 其三。明代。张萱。林下于今不乏贤,君归却是地行仙。数茎白发诗千首,一片青毡官十年。觅句但寻归咏客,卖文须买耦耕田。劝君婚嫁蚤宜毕,更向烟霞续旧缘。
吊草堂禅师。唐代。李洞。杖屦疑师在,房关四壁蛩。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见性,倚遍寺前松。
客至。明代。陈镒。客至衡茅下,晴暾破晓新。径花红半堕,门柳绿初匀。市远盘无馔,村深酿颇醇。呼儿具蔬笋,聊尔见情真。
古柏行。宋代。许及之。太华山头有古柏,宿柯成铜根化石。自从出地受雪霜,直到于今几千尺。向来移种向中州,挽之不动艰万牛。根连玄圃渗七泽,凤凰将雏鸣上头。春草寒花几衰歇,枯蔓朽株风屡拔。岿然此柏安如山,匝地清阴覆椒樾。不辞孤立成大厦,匠石踌蹰少须暇。
洛阳有怀岐山旧游。宋代。寇准。绿鬓年来已渐凋,旧游芳草路迢迢。山横远翠疑歌黛,柳拂轻梢认舞腰。秦甸梦回空有恨,洛城吟断独无憀。斜阳更上高楼望,始觉离情一倍饶。
太湖诗·游毛公坛。唐代。皮日休。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摆履跨乱云,侧巾蹲怪树。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两水合一涧,潈崖却为浦。相敌百千戟,共攂十万鼓。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一窥耳目眩,再听云发竖。次到炼丹井,井干翳宿莽。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将山待夸娥,以肉投猰貐。欻坐侵桂阴,不知巳与午。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登望海亭。宋代。喻良能。谁将龙脊置新亭,一饷登临耳目醒。欲识海门山尽处,烂银堆里数螺青。
别秦中亲故。清代。张印。人生聚散等浮萍,九载茫茫一梦醒。握手恐劳坚后约,掉头莫笑少乡情。终南马首愁难见,灞水关前惜此行。今日将雏何处去,也同春燕暂南征。
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宋代。卫泾。双人翠艾垂朱户,三角琼糜护箬衣。闻道内家行乐秘,先将节物奉重闱。
飞将。宋代。胡宿。曾从嫖姚立战功,胡雏犹畏紫髯翁。雕戈夜统千庐会,缇骑秋畋五柞宫。后殿拜恩金印重,北堂开宴玉壶空。从来敌国威名大,麾下多称黑槊公。
褒字诗已得十二章请各赋其一以足巨鳌。宋代。洪适。纷纷吏道誇吹毛,未肯留心效此曹。象齿好辞降二妙,鲈鱼归思羡三高。吟毫未秃一千兔,诗轴须联十五鳌。敢道严霜起中夏,益知趁韵有龙褒。
刺左臂膊诗。唐代。宋元素。昔日已前家未贫,苦将钱物结交亲。如今失路寻知己,行尽关山无一人。
清平乐·金风细细。宋代。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题林盘所学民家藏温日观葡萄。明代。许伯旅。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当时豪贵争邀迎,掉头辄走呼不应。酒酣耳热清兴发,挥洒始觉通神灵。东家雪练西家帛,布地待师师不惜。芒鞋踏墨云海翻,满把骊珠轻一掷。百年画意谁见之,破幅萧条今尚遗。心垢都除入清净,不尔妙悟何能为。忆我携书客淮右,大官都送葡萄酒。寒香压露春瓮深,风味江南未曾有。林君对此心忉忉,谓余亦种葡萄苗。何当酿酒二千斛,愁来一饮三百瓢。
足亭张康节南亭也台数尺亭在其上。宋代。李廌。人生天地间,海中一浮沤。欲求无厌心,无乃不胜求。知足有真乐,不然多悔尤。浅儒急名誉,夸人矜智谋。语默偕蟪蛄,生死等蜉蝣。不如知足者,澹然乐忘忧。袖手阅万变,默坐观九州。众舍吾独存,同波终异流。君看至足处,无得亦无修。万物固皆备,反照靡不周。昧者强务外,巧伪日向偷。昔饥止愿饱,既饱思膳羞。昔寒止愿温,既温思孤裘。非徒漫自苦,动辄成赘疣。相圃有足亭,可见好善优。公孙皆秉哲,克念践先猷。欲种岂弟德,求异恩泽侯。秀岭耸苍玦,寒溪摇翠钩。云传邓林雨,月送沧浪秋。晓暝竹烟暗,午薰花气浮。凉颸泛南荣,返照过东畴。所遇皆可乐,觞咏友浮丘。岂必朝玄圃,弭节夕瀛洲。永怀树亭意,足焉此优游。
初至县。明代。王廷相。芙容殿里罢通籍,沧海洲边远寄家。水客珊瑚秋荡月,鲛人冰縠夜生花。五湖今遂鸱夷舸,三岛终逢博望槎。鹤驭鳌竿真入手,金符黄绶未须誇。
系舟长芦作。宋代。孔武仲。夜泊长芦星满川,晚来吴楚气昏然。云雷相会还成雨,江海交流独舣船。废室与人喧白浪,荒村何处起青烟。文书满眼从抛弃,却倚蒲团学坐禅。
村居杂感 其五。清代。李慈铭。侧身天地一登台,极望东南事可哀。流水自将遗恨下,夕阳无数乱山来。我生不幸值多故,平世犹难容废材。许国谁能信年少,千秋人惜贾生才。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宋代。王之道。依依杨柳绕溪斜,黑白溪头鹄伴鸦。雨过芜菁自春色,一丛茅屋野人家。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宋代。张栻。送子目力短,朔风吹我裾。心焉独如结,子也当念予。
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唐代。李商隐。昔帝回冲眷,维皇恻上仁。三灵迷赤气,万汇叫苍旻.刊木方隆禹,陛陑始创殷。夏台曾圮闭,汜水敢逡巡。拯溺休规步,防虞要徙薪。蒸黎今得请,宇宙昨还淳。缵祖功宜急,贻孙计甚勤。降灾虽代有,稔恶不无因。宫掖方为蛊,边隅忽遘迍。献书秦逐客,间谍汉名臣。北伐将谁使,南征决此辰。中原重板荡,玄象失钩陈。诘旦违清道,衔枚别紫宸。兹行殊厌胜,故老遂分新。去异封于巩,来宁避处豳。永嘉几失坠,宣政遽酸辛。元子当传启,皇孙合授询。时非三揖让,表请再陶钧。旧好盟还在,中枢策屡遵。苍黄传国玺,违远属车尘。雏虎如凭怒,漦龙性漫驯。封崇自何等,流落乃斯民。逗挠官军乱,优容败将频。早朝披草莽,夜缒达丝纶。忘战追无及,长驱气益振。妇言终未易,庙算况非神。日驭难淹蜀,星旄要定秦。人心诚未去,天道亦无亲。锦水湔云浪,黄山扫地春。斯文虚梦鸟,吾道欲悲麟。断续殊乡泪,存亡满席珍。魂销季羔窦,衣化子张绅。建议庸何所,通班昔滥臻。浮生见开泰,独得咏汀蘋.
雨后分种秋葵。明代。陆深。早葵花已繁,晚葵始萌滋。迎阳与应肃,物性各有宜。吾欲备四气,代谢任所之。往者固已尔,来者当自知。人生会有适,迟速何足疑。但愿风日妍,临秋挹高姿。眷此尺寸间,寻丈以为期。殷勤付畦叟,爱养贵及时。
九月初一日晨起 其一。清代。郑孝胥。世变方兴孰了期,息肩何地事堪疑。睡乡万户鸡声裹,却是閒吟缩手时。
晚春小园观物。宋代。宋庠。小园乘暖敞孤斋,畦埒经春尽绿苔。新筍偶随枯篠出,野花閒抱故藤开。双桐夹路元标井,酸枣依墙本乏台。北户清风时一至,此身疑到上皇来。
好事近·春早不知春。宋代。汪莘。春早不知春,春晚又还无味。一点日中星鸟,想尧民如醉。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开处。正是太平风景,为人间留住。
送陈太祝使江浙收礼器乐书二首 其一。元代。贡师泰。天子齐明奉宗庙,容台祇饬备仪章。云雷出地雕彝鼎,日月悬天画衮裳。驿骑昼停山木荫,船窗风度水花凉。过家莫醉红楼月,上国回鸾欲禘尝。
宿野人家。宋代。赵蕃。凛若将崩石,狂哉既倒流。诗危欠好语,日晚觅安投。劳我行何苦,嗟渠戍未休。田居与官籍,俱坐有身忧。
和知宗喜雨。宋代。阳枋。灾祥何秘问圆穹,自是承流得失中。旱魃凭谁投远裔,灵科复启仙宫。天怜南国人民困,雨走西郊畎举通。前日勤民均此念,尊前一笑大家同。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吴芾。搔首寒窗下,荒山草树迷。鸟声喧昼寂,雁阵接天低。更欲开三径,终当把一犁。此心非傲世,揣分合幽栖。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宋代。苏轼。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锺我辈一酸辛。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满江红 寿张良卿学士。南北朝。王沂。九万扶摇,试看取、垂天鹏翼。追往事,星辰剑履,玉陛山立。为问宝香黄阁梦,何如仙阙丹台籍。写风流、杖屦人耆英,今犹昔。诗酒部,笙歌席。松菊社,烟云屐。早东风为报,日边消息。虎节貂蝉端旧物,分封准拟如椽笔。对西山、一笑五千年,髯如戟。
绝句(三首)。明代。刘基。花落江皋宿雨晴,野烟消尽见芜城。凤箫一去无回日,不及年年绿草生。
得京友信问曾观三叠水否因寄。宋代。董嗣杲。破橐萧然不自休,芦黄苇白九江秋。抗尘狂作两年客,看水悭为三叠游。得酒问鱼愁入市,有书无雁却登楼。征裘几揾思家泪,两眼凝穷桑落洲。
寄华州周侍郎立秋日奉诏祭岳诗。唐代。李景让。关河豁静晓云开,承诏秋祠太守来。山霁莲花添翠黛,路阴桐叶少尘埃。朱轓入庙威仪肃,玉佩升坛步武回。往岁今朝几时事,谢君非重我非才。
答和吕侍读。宋代。欧阳修。昔日题舆媿屈贤,今来还见拥朱轓。笑谈二纪思如昨,名望三朝老更尊。野径冷香黄菊秀,平湖斜照白鸥翻。此中自有忘言趣,病客犹堪奉一樽。
走笔代颜西叔次途中即事之什。宋代。释绍嵩。逦迤前冈压后冈,鸟鸣山馆客思乡。孤村树色昏残雨,满耳蛙声正夕阳。对酒已成千里客,怀人空结九回肠。平生忧患谙偿遍,乃避红尘是所长。
寿溧阳陆时休侍御乃尊封君。明代。王缜。诗骨棱棱海鹤清,天将全福副耆英。门庭自信文章贵,杖履不知身世轻。老去豸冠归物望,闲来霜简驻乡评。人间家庆真难事,重见花骢昼锦行。
神仙曲。明代。邓云霄。蕊珠宫里琼帘卷,下望九州烟九点。一局残棋尚未终,七国战馀三国战。茫茫浩劫如车轮,蟠桃花下几回春。晚过蓬莱曾濯足,晓看东海起红尘。
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宋代。王居安。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纵横更簨虡,埋没见追蠡。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着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徜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
村居述所见。明代。钟芳。龙丘居士食脱粟,新构疏茅数间屋。飘风一夜吹海立,满床湿漏濡菅褥。篝灯起坐掩荆扉,独卷衾裯不成宿。俄然雷奋千山裂,东邻墙倾栋摧折。男啼女哭无宿处,来傍低檐话愁绝。话愁绝,其奈何,人生乐少愁何多。阴晴互变若反掌,何用愁绪空煎磨。悬鹑不作蒙袂叹,捉衿岂厌清商歌。君来依我失所庇,我如杕杜无蕃柯。为君起歌君击筑,鸣蛩唶唶残更促。暂时款语却相投,踟蹰共待东方白。
呈寇公二首。宋代。蒨桃。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相和歌辞·挽歌。唐代。白居易。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旧垄转芜绝,新坟日罗列。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寄陈生。明代。释宗泐。叠嶂楼前九曲坊,曾同墨客坐华堂。卿家好事能投辖,帘卷春风白昼长。
刘生。唐代。杨炯。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三月十九日作。清代。方文。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南徐郭外三停棹,北固山头独怆魂。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钱生未死重相见,双袖龙钟尽血痕。
菩萨蛮 其二 落梅,伤纬青亡妹。明代。张绉英。西风吹满空山雪。冰姿自是神仙格。小劫堕尘寰。相逢一晌闲。花幡谁解护。悔煞当时误。倩影杳难寻。幽香空外沉。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 其五。宋代。葛胜仲。云巘回环出远青,千层万叠莫知名。白茅峰独如黄宪,不见须臾鄙吝生。
九江春半雨中寒甚忽见梨花。宋代。杨冠卿。江城一雨春强半,寒色著人芳信迟。赖有梨花遮病眼,一枝带雨出疏篱。
蜀中竹枝词 其五。明代。杨慎。青江白石女郎神,门外往来祈赛频。风飐青旗香雨歇,山桂花开瑶草春。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元代。耶律楚材。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风回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
题已上人墨梅。宋代。郑洪。故园梅树三年别,长忆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篱便萧散,近遭碧水更分明。扬州何逊足诗兴,茅屋己公无俗情。画图忽见转愁绝,遥想月华枝上生。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伤足。宋代。苏辙。少年谬闻道,直往寡所疑。不知避碍险,造次逢颠危。中岁鲍忧患,进退每自持。长存鄙夫计,未免达士嗤。前日使胡罢,昼夜心南驰。中涂冰塞川,滉漾无津涯。仆夫执辔前,我亦忘止之。马眩足不禁,拉然卧中坻。异域非所息,据鞍几不支。昔尝诵《楞严》,闻有乞食师。行乞遭毒刺,痛剧侵肝脾。念觉虽觉痛,无痛痛觉知。念极良有见,遂与凡夫辞。我今亦悟此,先佛岂见欺。但尔不即证,欲往常迟迟。咄哉后来心,当与初心期。
偈颂二十五首。宋代。释如净。金刚王宝剑在匣,有望风不犯之威。天童喝下飞出,变作无孔铁鎚。辊入荒田乱草,任教日炙风吹。拈匙把箸知多少,不是知音不易知。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唐代。岑参。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王忠铭宗伯山房四咏 其三 石陇马鞭。明代。于慎行。石陇双峰控锦鞍,五花蹀躞驻云端。不禁更向吴门望,海色遥分练影寒。
晨兴。宋代。姚勉。晨兴未梳盥,此兴亦何清。看竹钩帘坐,浇花绕迳行。葛巾聊复正,尘事即时生。安得箪瓢足,扃门遂野情。
弟僓归乡。宋代。杨亿。客儿诗思掩春塘,杖策来观上国光。举白万钱酤酒饮,杀青千卷买书藏。梁园绿篠将欹雪,楚岸苍葭已变霜。跃马还家那隔岁,预应干鹊报高堂。
感寓 其八十九。明代。朱诚泳。万物有成败,造物自制之。天定不可胜,人谋空尔为。达人自知命,顺受尚奚辞。嗤彼智巧徒,而徒用其私。项羽败乌江,沛公成帝基。虽云仁与暴,实乃天所思。起家良不易,兴国亦如兹。天地尚终坏,勿为千载悲。
溪上月。唐代。皎然。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蟾光散浦溆,素影动沦涟。何事无心见,亏盈向夜禅。
思帝乡·闺怨。清代。商景兰。鸳帐冷,烛光浮。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 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
杂曲歌辞·夜寒吟。唐代。鲍溶。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罗幕画堂深皎洁。兰烟对酒客几人,兽火扬光二三月。细腰楚姬丝竹间,白纻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玉簟凉 己未七夕,和其年韵。清代。徐釚。菡萏生香。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穿针当此夕,漫亸却钗梁。纵今莲漏夜永,金门客、谁许清狂。只别院,有红牙齐拍,同唱伊凉。清光。玉绳低转,银汉斜横,牵起愁海难量。拥衾和月睡,且闲闭云窗。双鱼音信都断,怎能够、梦到回廊。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
和江邻几梅圣俞同蔡学士观宋家书画。宋代。刘攽。中郎石经天下传,江翁说诗当世贤。南昌子真亦禄仕,读书养性希神仙。雄豪相遇古莫及,所至衣冠争愿焉。贵公子孙谁是胜,广平家书盈万千。当时交友皆父行,贾生论议欺老先。开门迎客车结辙,而此三士相周旋。牙签插架尘土绝,宝轴出囊瑶玉联。前秦篆籀颇磨灭,中世粉墨仍新鲜。咨嗟古人不可见,但觉能者心意专。知音自昔贵一遇,千岁相望犹比肩。况有清诗纪实事,豪壮入耳如哀弦。鄙夫观书识难字,古文愈野心谓然。要当乘兴过君所,刮膜一使头风痊。
用前韵序山家幽寂之趣呈前人十首 其八。元代。叶颙。云舒山色千峰秀,雨过蛙声两部鸣。多谢知心峰顶月,夜深常到寝床明。
赠玄溟鍊师。元代。丁鹤年。神仙中人毛外史,方瞳深碧虬髯紫。了知大道本无为,况是谷神元不死。偶因救旱驱玄溟,倒泻银河如建瓴。功成不居拂衣去,洞庭渺渺君山青。
重游新安。清代。林云铭。频日缘溪箬茧船,到来犹见旧山川。烽烟甫靖多空巷,戎马成群杂市廛。鬓雪自怜前貌改,晨星难得故人全。扶藜父老争相问,忆唱骊歌十二年。
喝火令 戊申新秋望日偶成。清代。顾太清。残暑留余热,罗纨尚未捐。露华庭院早秋天。又到一年今夕,七见月团圆。深草藏萤火,凉蝉咽柳烟。生憎虫语太缠绵。恼煞喓喓,恼煞搅人眠。恼煞几重花影,和月到帘前。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宋代。梅尧臣。远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我思永叔滁阳时,大夸古翠菱溪获。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殿後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络无益
春日途中五首。宋代。项安世。破艇冲风去似疑,短篷经雨漏如筛。无端更著连宵雨,大似波神得厮欺。
木兰花慢 和郑禧。元代。吴氏女。看红笺写恨,人醉倚,夕阳楼。正故里梅花,才传春信,先认儒流。此生料应缘浅,绮窗下、雨怨共云愁。如今杏花娇艳,珠帘懒下银钩。丝萝乔树欲依投。此景两悠悠。恐莺老花残,翠嫣红减,辜负春游。蜂媒问人情思,总无言、应只自低头。梦断东风路远,柔情犹为迟留。
题二马图。元代。贡师泰。铁喙騧,连钱骢。何年坠影江水中?蒲梢西来八尺龙。天闲十二为尔空,五花云锦吹东风。
送游山道者。唐代。齐己。我亦游山者,常经旧所经。雪消天外碧,春晓海中青。可见乱离世,况临衰病形。怜君此行兴,独入白云屏。
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宋代。欧阳修。寒窗明夜月,散帙耿灯火。破砚裂冰澌,败席荐霜笴。废书浩长吟,想子实劳我。清篇追曹刘,苦语侔岛可。酣饮每颓山,谈笑工炙輠。驾言当有期,岁晚何未果。幽梦乱如云,别愁牢若锁。雪水渐涟漪,春枝将婀娜。客心莫迟留,苑葩即纷堕。何当迎笑前,相逢嘲饭颗。
蝶恋花(欹枕)。宋代。毛滂。不雨不晴秋气味。酒病秋怀,不做醒忪地。初换夹衣围翠被。蔷薇水润衙香腻。旋折秋英餐露蕊。金缕虬团,更试康王水。幽梦不来寻小睡。无言划尽屏山翠。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入理深谈,语非语,默非默。量材补职,武是武,文是文。用舍临埋,剸裁在我。只如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将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寰中天子勑,塞外将军令。
黑雪。明代。释函可。关东有黑雪,今乃睹其形。青天无纤云,皎日争光明。土人指往事,曰此非佳徵。清白本其性,远近无殊称。厥色稍不如,遂加以黑名。雪尔宜自慎,最险是人情。
芍药歌(一本作王司马红芍药歌)。唐代。韩愈。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和人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李之仪。雍容閒雅许君都,万绪相逢一笑无。休把盛衰观世谛,且将言语共诗图。人亡人得同吹吷,潮落潮生等据梧。只恐后庭歌不尽,曲终翻被鬼揶揄。
俞舜俞作墨梅八轴皆取古人诗句请余赋之。明代。沈继祖。天生万物俱森罗,诗人于梅诗独多。不言成蹊桃与李,何敢当此不类歌。由来画中有新诗,俞君造次以笔追。浑然莫知诗画异,手与心犹不自知。红杏花开惊羯鼓,虞美草认歌声舞。笔能招此玉梅梦,花非解语如欲语。我生身世两茫茫,独与此花交分长。书窗有月半弄影,山驿无风远有香。溪流落英送我别,谁念孤芳增皎洁。此时我有万斛愁,吹断参差山石裂。吴霜忽点双鬓华,故人各在天一涯。南望一枝书断绝,临风不复三叹嗟。天花何曾着禅定,百忧炼心澄古井。世有铁心石肠人,举似我诗应首肯。
即事戏作四首 其三。宋代。程俱。鹤唳固有似,云何啄泥取蚯蚓。蚯蚓食泉曾不恶,鳅䱇蜿蜒尤不忍。何如忍饥向芝田,腥涎溷尔不得飞上天。
浣溪沙 答在山堂主人。清代。吴灏。蒲艾迎风午梦凉。蝉声噪耳隔蓬窗。浓阴覆夏日初长。渐老情怀閒有得,吟风弄月太疏狂。觉来佳节近重阳。
十二月中旬书戴溪亭。宋代。王铚。天上东风转斗星,天涯羇客尚飘萍。道涂况复经残岁,风雪那堪宿旅亭。春到怯添双鬓白,夜寒愁对一灯青。残年万古凄凉恨,不计樽前一醉醒。
杨凝式行书。宋代。黄庭坚。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玉岭驻车 其一。明代。苏升。青山环古木,车驻有浓阴。一径野花落,孤村溪水深。鸟啼俱妙曲,尖吠亦清音。未得长优暇,披襟尽日吟。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默默有句兮祖祖相传,心心无住兮灵灵自然。石蕴玉而辉山,渊含珠而媚川。千亿门开弥勒弹,三十年用俱胝禅。一乘底事,百草头边。
破雨山啼鸟,登台衣湿云。卯酲仍命酒,泥饮亦论文。
花晕露初泫,岸痕潮已分。美人贻杂佩,兰蕙日缤纷。
甲子秋七月入宝安过访邓玄度观察镜园同尹用平温尔惇两年丈饮邻仙楼用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诗四十韵 其九。明代。张萱。破雨山啼鸟,登台衣湿云。卯酲仍命酒,泥饮亦论文。花晕露初泫,岸痕潮已分。美人贻杂佩,兰蕙日缤纷。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宋代。舒岳祥。身后不遗封禅藁,吟梅全是自题真。画工岂识凌云意,童子趋炎鹤附人。
水龙吟 白莲。清代。陈维崧。水明楼下相看,凉荷一色珑松地。赤栏低压,绿裳轻蘸,月明千里。小苑梨花,重门柳絮,算来相似。傍前汀白鹭,几番飞下,寻不见,迷花底。无数弄珠人戏。小酥娘、水天閒倚。明妆束素,非关只爱,把秾华洗。为怕秋来,满湖红粉,惹人憔悴。拚年年玉貌,江潭夜悄,凝如铅泪。
赠梦得。唐代。白居易。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宋代。苏轼。次旧诗韵赠宝觉长老谁能斗酒博西凉,但爱斋厨法豉香。旧事真成一梦过,高谈为洗五年忙。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稽首愿师怜久客,直将归路指茫茫。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船。唐代。皮日休。剡桂复刳兰,陶陶任行乐。但知涵泳好,不计风涛恶。尝行麹封内,稍系糟丘泊。东海如可倾,乘之就斟酌。
导引。唐代。无名氏。治平天子,景至肇严禋。华玉礼威神。六龙齐捧銮舆动,采仗转钩陈。归来瑞气满清晨。金石舜韶新。楼前山鹤衔书下,天地已为春。
纪梦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昔梦游阊阖,谒帝明光宫。天衣冯玉几,顾笑回春风。眷言苦行役,赐酒盈金钟。飶芬满襟袖,色莹玻瓈空。吸之不能半,已觉衰颜红。洗爵再拜谢,幸免倾侧容。小臣升斗器,既醉心怦忡。沈湎岂不愉,无乃灾微躬。大福谅不再,君恩既有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唐代。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邪?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