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十二韵。唐代。许棠。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所思千里便,岂计万方忧。首甚资功济,终难弭宴游。空怀龙舸下,不见锦帆收。浪倒长汀柳,风欹远岸楼。奔逾怀许竭,澄彻泗滨休。路要多行客,鱼稀少钓舟。日开天际晚,雁合碛西秋。一派注沧海,几人生白头。常期身事毕,于此泳东浮。
《汴河十二韵》是唐代诗人许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汴河的壮丽景色,并通过对河流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
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
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
所思千里便,岂计万方忧。
首甚资功济,终难弭宴游。
空怀龙舸下,不见锦帆收。
浪倒长汀柳,风欹远岸楼。
奔逾怀许竭,澄彻泗滨休。
路要多行客,鱼稀少钓舟。
日开天际晚,雁合碛西秋。
一派注沧海,几人生白头。
常期身事毕,于此泳东浮。
诗意和赏析:
《汴河十二韵》以对汴河壮丽景色的描绘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往昔辉煌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首先描述了当年开辟汴河的历史场景,认为汴河的开通源自于某种神秘的原由。然后,诗人将汴河与通向楚塞的水道相比,认为汴河的重要性不亚于通向楚塞的水道。诗中描绘了汴河在平原上笔直地穿过,将河水分隔成不同的颜色,同时也分隔了岸边的积石。作者认为,汴河的存在使得思念可以遥远地传递,不再计较距离的遥远而产生忧虑。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汴河象征的龙舟和锦帆的怀念,但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再见到它们了。同时描绘了汴河的波浪倒影长汀柳,风似乎侧倾了远岸的楼宇。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对将汴河水引入许竭感到遗憾,并希望清澈的水能够流入泗河的海滨。这里,作者对改造水道的渴望可以视作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最后,诗人称汴河是一个人行路的必经之地,但人们很少看到行船捕鱼的场景。诗人将太阳升起在天边,晚霞与回鸟碛西而合的景象描绘出来。最后,诗人借用“泳东浮”一词表示自己希望能够在这片大海中尽情地畅游。
整首诗以汴河为线索,通过对河流和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同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使诗中的景色更加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许棠。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次明仲韵 其三。宋代。赵鼎。尘沙渺渺暗城楼,心切尧云泪欲流。慷慨一卮戏下酒,诸郎谁是舞阳侯。
超然亭。宋代。折彦质。超然亭上鬓毛斑,浩荡秋风小立閒。岂为诗情堪过海,只缘脚力要寻山。峭峰断续天容缺,高壘萦纡地势悭。回首不堪东北望,桂林万里是秦关。
幽居遣怀用王象川韵。明代。吴允禄。藏身何必武陵溪,心远人间路自迷。容膝不妨茅屋小,爱云聊放竹垣低。书成药谱还亲校,钓罢鱼筐祇自提。一醉杜门閒蜡屐,任教风雨溅春泥。
题游仙阁白公庙。唐代。李嘉祐。仙冠轻举竟何之,薜荔缘阶竹映祠。甲子不知风驭日,朝昏唯见雨来时。霓旌翠盖终难遇,流水青山空所思。逐客自怜双鬓改,焚香多负白云期。
贻净居寺新及第。五代。谭用之。秋池云下白莲香,池上吟仙寄竹房。闲颂国风文字古,静消心火梦魂凉。三春蓬岛花无限,八月银河路更长。此境空门不曾有,从头好语与医王。
次山房赠阮尉烛诗韵。宋代。何梦桂。翩翩佳公子,青丝络白颠。黄绶映春花,来作吏隐仙。鸣琴镇白下,赋剑起通泉。谁分读书烛,良价重蜡鞭。官烛不以照,持此当坐前。釜炊陋贵羽,炬围嗤少年。东壁得余光,夜绩长不眠。好留待他日,列照修史编。
送卢章侯年丈罗定应试。明代。张嗣纲。弯孤策杖耀威风,名冠时流自不同。幕府定应虚左席,诸曹何敢望前戎。拟将长技穿杨绿,况复精忠贯日红。此去纪昌知遇早,看君千骑即飞雄。
喜种隐君授正言直馆。宋代。夏竦。鹤版招幽士,龙墀袭茜袍。道因间上得,名向隐中高。密地栖芸阁,清涂历谏曹。终南明月夜,松桧自萧骚。
书事十首。宋代。刘克庄。天堑犹艰限臭夷,江边蚌鷸久相持。昔珠帘阁俱清野,今琵琶亭亦浚池。户万八千封作麽,计三十六走安之。平生师慕尧夫者,老去无端也皱眉。
洞仙歌 秋日独游某氏园。清代。况周颐。一晌闲缘借。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秋光取次披图画。恣远眺、登临台与榭。堪潇洒。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忍把。鬓丝影里,袖泪寒边,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误作少年游冶。残蝉肯共伤心话。问几见斜阳衰柳挂。谁慰藉,到重阳,插菊携萸事真假。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
秋怀四首 其四。明代。于慎行。旧隐林皋几放歌,蓬玄西洞长烟萝。清溪日落鱼梁出,翠嶂天长鸟道过。醉里白云挥袖满,秋来明月倚阑多。不辞便作风尘客,鹤怨猿惊可奈何。
青衫飘泊江海生,十年篷底载我行。每逢胜地一长望,江山举目难为情。
登楼几作仲宣赋,在野犹带倪宽经。迩来困甚几执热,愿焉一濯秋风清。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九。宋代。周麟之。青衫飘泊江海生,十年篷底载我行。每逢胜地一长望,江山举目难为情。登楼几作仲宣赋,在野犹带倪宽经。迩来困甚几执热,愿焉一濯秋风清。
东湖四咏。宋代。陈宓。我筑屋三间,在湖东南隅。上号曰宽闲,观耕风雨馀。下作小山房,可以读诗书。维南有松竹,轻阴绕室庐。维北有芰荷,浓绝涵窗虚。四壁何所有,经训揭砭愚。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园蔬尚可饱,老矣复何须。
溪行二首 其二。明代。张煌言。小立寒林意独醒,清泉石窦自泠泠;拨云更望前溪去,树底飞来一片青。
寓陈杂诗十首。宋代。张耒。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新居亦苟完,佳木颇扶疏。洒扫寻丈地,琴书遣朝晡。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落点若强箭,穿我老屋涂。中夜起明烛,移床护吾雏。传闻北城隅,老弱堤上庐。官吏操畚锸,纷纷役千夫。蚁漏或一决,城闉变江湖。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
散策。宋代。洪咨夔。窈窕薜荔径,勃窣檐葡林。六出无他香,御此众绿阴。低头拾摽梅,齿老酸不禁。仰看栗鼠度,危梢与云侵。百舌巧滕颊,时过声自沉。搏黍晚得意,睍睆流好音。水旁两三家。煮茧矮屋深。午忙不暇馌,荷锄归藁砧。夹桥女萝密,趋坞孙竹森。仙人左元放,拍手东西岑。一气地依天,万事古犹今。溪山岂不好,感概霜满簪。前乎千百年,有人获我心。后乎千百年,知谁同此襟。
黄石山。宋代。胡安国。凤吹鸾舆向戚姬,满朝无策定倾危。直须致得商山老,能遣君王意自移。
雨中宿受之馆惜别。明代。程嘉燧。别馆风花急,停舟问数移。莫辞经夜宿,已值暮春时。身远归难定,家贫出每迟。消魂南浦上,不觉泪如丝。
遐方怨·帘影细。五代。顾夐。帘影细,簟文平。象纱笼玉指,缕金罗扇轻。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凤箫歇,镜尘生。辽塞音书绝,梦魂长暗惊。玉郎经岁负娉婷,教人争不恨无情。
汝华岩。宋代。李廌。道人居此岩,诵经岁云久。鬼神夜护持,空岩击刁斗。吁嗟已成尘,藤萝穿石牖。
朝中措。唐代。无名氏。山城水隘小桥傍。竹里早梅芳。纵有丹青图画,难描幽韵清香。妖娆天赋,偏宜素淡,杨氏宫妆。雅态何须艳丽,孤标不在春光。
谒金门。宋代。程垓。浓睡醒。惊对一帘秋影。桐叶乍零风不定。半窗疏雨影。愁与年光不尽。老入星星双鬓。只拟上楼寻远信。雁遥烟水暝。
乙巳春次中隐先生韵。宋代。杨冠卿。密勿筹帷今几春,故山猿鹤尚关情。中书历遍令公考,乐道要从莘野耕。
代宜孙。宋代。项安世。潭潭厦屋照春天,初作生申第一筵。清畅惠和三月四,炽昌耆艾万年千。窦郎植桂枝枝茂,荀里生龙个个贤。汲井餐葵同此润,捧觞来赋从孙篇。
送季言弟还锡山省先垄四首 其三。宋代。李纲。每忧吴会太繁雄,虏骑凭陵掌股中。若到新经兵火地,莫将有限悼无穷。
又和欧阳国瑞韵。宋代。陈文蔚。台高无奈月明何,岂惮攀缘上岌峨。万壑秋声归草木,百年乡思动关河。遥知素影千家共,不独秋光此地多。中夜酒酣狂欲舞,停杯且复听吴歌。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新开灵窟起何年,旧号青城小洞天。千古山川留胜迹,一时名字证真缘。丹台晓落绵江月,石室春浮宝树烟。自是君家称相馆,三巴别业似平泉。
岁朝。明代。谭虬。海日凝寒生紫烟,门庭几度揭红笺。鸠车竹马儿童市,椒酌辛盘兄弟筵。头插梅花人蹴鞠,架悬绒线院鞦韆。万方尽祝君王寿,一个苍生借一年。
杂诗十首。唐代。李涛。明主不弃士,我自志山林,爵服岂无华,才疏力难任。鸟向深山栖,鱼由深渊沉。
宿府池西亭。唐代。白居易。池上平桥桥下亭,夜深睡觉上桥行。白头老尹重来宿,十五年前旧月明。
文徵仲王绳武袁永之过访草堂不值一首。明代。黄省曾。上客乘花候,城南问隐沦。一遵芳草径,三过玉堂人。倒屣逢迎
诉衷情(鉴止初夏)。宋代。赵师侠。清和时候雨初晴。密树翠阴成。新篁嫩摇碧玉,芳径绿苔深。雏燕语,乳莺声。暑风轻。帘旌微动,沈篆烟消,午枕余清。
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二。清代。何震彝。马上新声奏管弦,春江花月自年年。官河杨柳今犹在,夜夜西风泣杜鹃。
寄沈洞主。宋代。翁卷。想当清夜醮,带月叩仙钟。指上雷霆诀,庵前虎豹踪。药收阳地草,薪采故枝松。拟即寻师去,茅峰叠几重。
白牛岩。明代。林仕猷。幽怀旷冲赏,陟彼东山巅。山人邀我饮,满座皆英贤。披云望海水,拂石听流泉。昔贤有遗迹,遐哉弗可攀。矫首见白云,悠悠在青天。
罢官杂言则鲍明远体十章 其八。明代。王世贞。饮用葡萄九酝清泠之美酒,焚用都梁百和旖旎之妙香。骑用金錽流铃蹑恍之宛马,坐用垂苏浑银平脱之胡床。博场姬馆使意气,东郊南陌争辉光。顾谓竖儒子安用,终日仰面看屋梁。胸中贮书千万卷,两人担将瘗北邙。
小园。宋代。陆游。松菊仅三亩,作园真强名。驯禽惊不去,熟果坠无声。倦就盘陀坐,闲拈楖栗行。茅亭亦疏豁,凭槛看春耕。
久不雨里河舟不可行戚桥平氏小舫在东壩予介。宋代。岳珂。里河累月雨不时,河流一线田拆龟。冯河无地访一苇,有舫舣岸知为谁。尺笺扣问真漫与,白头虽新还亟许。从来遇合无古今,加流一壶真千金。
空明楼。明代。刘麟。望中楼观倚天开,老恊山林胜事催。槛外风云扶雨过,梁间日月近人来。幽寻出世延诸佛,逸兴辞家近五台。已卜吾身有仙骨,青牙残醉斗边回。
送曹水部 其二。明代。边贡。君从北部入南台,我别南曹向北来。华馆漫为迁转地,法垣深倚激扬才。峰峦过雪青青出,桃李逢春宛宛开。公暇有诗堪写兴,后湖新水正如苔。
思佳客(全美久不通,偶伯禧去,间录前所赋,复作一首)。宋代。吕渭老。薄薄山云欲湿花。双双燕子入帘斜。西楼尚记垂垂雪,酌酒犹残片片霞。人已远,发成华。小楼疏竹宅谁家。试凭去雁通消息,仙子当乘八月槎。
与惟秦夜话因怀惟起客水西。明代。徐熥。春宵何太短,忽忽已三更。灯散疏林影,蛩传古砌声。谈深尘虑息,坐久月华生。为忆溪行者,应含两地情。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二。明代。霍与瑕。微雨三更清路尘,晓来山郭物华新。朱衣衮衮都前辈,骢马萧萧多近臣。树影参天金殿古,溪声动地玉桥春。升中子夜人神协,细听虞韶笙磬匀。
和邵尧夫霁登石阁。宋代。司马光。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目穷莽苍织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点绛唇 闺思。南北朝。王寂。疏雨池塘,一番雨过香成阵。海榴红褪。燕语低相问。冰簟纱ε,玉骨凉生润。沈烟喷。日长人困。枕破斜红晕。
凝秀轩为新安人作。明代。魏时敏。地接古新安,人閒乐考槃。溪声当坐听,秋色捲帘看。小径留残霭,遥峰生暮寒。扁舟会乘兴,应与结诗坛。
中秋月直禁苑。唐代。郑畋。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三和 其二。宋代。刘克庄。暂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宋代。司马光。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闻四槐丈至。明代。余继登。才凭尺素慰相思,忽报輶轩已在兹。握手乍看疑是梦,论心久语却成悲。君才岂合长林壑,此意聊将付酒卮。南北于今多战伐,即看明主问非螭。
杨柳枝。元代。侯善渊。孰见西明画锦妆。景非常。烟波柳岸映斜阳。水云乡。咫尺家山人不到,好风光。步虚升入碧云房。洞天长。
书红绡帕。唐代。李节度姬。 囊裹真香谁见窃,鲛绡滴泪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金珠富贵吾家事,常渴佳期乃寂寥。偶用志诚求雅合,良媒未必胜红绡。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元代。方回。久缺笺筒到霅滨,相逢依旧气如春。深藏尺璧元无价,时击圆蓍尚有神。桑梓兵戈三峡路,衣冠文物五朝人。片时略得陪清话,一扫胸中万斛尘。
王昭君。唐代。梁献。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亲。泪点关山月,衣销边塞尘。一闻阳鸟至,思绝汉宫春。
太孺人蒋氏挽词。宋代。楼钥。之死靡他志,天乎不谅人。嫠孤蓬在首,艰苦棘成薪。晚福容千指,心空灭六尘。平生贞烈意,终作坐忘身。
高邮赠别杜介供奉。宋代。苏辙。淮南鱼米年年贱,直便归休无俸钱。锦背图书何益事,尘生弦筦正参禅。逢人未废一樽酒,送客长随百里船。世上得如君自在,不须开府事开边。〈几先去年送家兄子瞻至高邮,今年复留此相别。〉
沁园春(和伍子严避暑二首)。宋代。赵师侠。雨接梅霖,风祛槐暑,麦天已秋。正榴燃红炬,枝头色艳,荷翻绿盖,池面香浮。心景俱清,身名何有,且向忙中早转头。尘劳事,枉朝思夕计,细虑深谋。悠悠。不复徼求。但安分、随缘休便休。纵官居极品。徒为美玩,家称钜富,未免闲愁。遇酒开颜,逢欢乐意,有似木人骑土牛。从他笑,看一朝解悟,八极遨游。
赠笔工沈秀荣。元代。仇远。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攜椽笔游江湖。
和阎聚奎子游学万军。明代。唐穆。丈夫到处是豪游,万卷生涯此担头。道大浑忘天地老,心閒那解利名休。岩封去去黎侯胜,桃李森森狄圃收。一枕诗成君正别,锦囊端副友生求。
怀胡元瑞。明代。欧大任。十载披榛共雅游,君诗正始见风流。兰阴山下船船雨,瀫水城边岁岁秋。知有诸编藏宛委,自堪一褐老沧洲。蒹葭不尽怀人意,独送飞鸿万里楼。
凤凰台上忆吹箫 步月。明代。沈宜修。帘影横阶,翠■垂榥,花阑芳径苔肥。看小庭烟醉,白月澄漪。帘外将舒玉药,寻萼梦、雪汗凝蕤。金壶送,回廊静悄,墨洒花筛。微微。罗衣耐冷,双繶向轻阴,夜渐阑时。想夕阳初下,云树参差。又是婵娟千里,长相见、淡景霏霏。还待去,浓香软叠,绣幕重帏。
荆门送兴禅师。唐代。齐己。洒落南宗子,游方迹似云。青山寻处处,赤叶路纷纷。虎共松岩宿,猿和石溜闻。何峰一回首,忆我在人群。
江上人家。清代。孙桐生。春水腻如油,春树绿于染。可怜小桃花,临水照春脸。人家在何处,茅屋枕孤崦。麦苗郁青青,菜花飞点点。比户事耕桑,高风足勤俭。儿童放学归,一笑柴扉掩。古来黄绮风,即此应无忝。何当早卜邻,永辞仕路险。
杂咏七言十首。宋代。刘克庄。造物将如此老何,悬车以后稿犹多。晋刘伶醉戏为颂,楚接舆狂偶作歌。
答朱兵宪秉器九日潼关见寄二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登高闻汝在关城,重镇今屯十万兵。霜角晓声临虢略,露盘秋色傍秦京。千山白雁书犹寄,一院黄花径欲成。独笑太行为客久,旌旗遥望亚夫营。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宋代。赵蕃。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屈原语醉醒,孺子歌清浊。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山中。宋代。白玉蟾。天台山头梅花时,天台仙人去不归。晓猿夜鹤不堪听,丹井药炉何所依。老竹数竿濒碧涧,寒鸦几点饯斜晖。幽人无限萦心事,未得工夫隐翠微。
寄示儿孙。唐代。翁承赞。力学烧丹二十年,辛勤方得遇真仙。便随羽客归三岛,旋听霓裳适九天。得路自能酬造化,立身何必恋林泉。予家药鼎分明在,好把仙方次第传。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唐代。杜甫。送远秋风落,西征海气寒。帝京氛祲满,人世别离难。绝域遥怀怒,和亲愿结欢。敕书怜赞普,兵甲望长安。宣命前程急,惟良待士宽。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垂泪方投笔,伤时即据鞍。儒衣山鸟怪,汉节野童看。边酒排金醆,夷歌捧玉盘。草轻蕃马健,雪重拂庐干。慎尔参筹画,从兹正羽翰。归来权可取,九万一朝抟。
和苏汝载雪诗四首 其三。明代。邓云霄。薄暮寂无哗,同云冷万家。不闻吹玉笛,但见落梅花。翠失梁园竹,晶凝剡曲沙。三杯催作赋,字字是瑶华。
白海棠和妹作用原韵。明代。朱氏。清光如许照仙姿,那逊蟾宫第一枝。幽意自怜良夜永,庭阶瘦影月扶持。
昭君怨。清代。纳兰性德。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寄睦之。宋代。葛立方。室如悬磬众推贤。蓍草占来命尚邅。不耐扊扅愁妇室,且歌欸乃上渔船。杀青聊卒檀溪业,破白难耕好畴田。外日同归鞯尚暖,依然清梦绕苕川。
扊扅歌二首 其二。元代。胡奎。燃蜡不如炊扊扅,炰凤不如烹伏雌,太官之羊不如五羖皮。妾弹秦筝君不知,吁嗟乎百里奚。
点绛唇 咏杨花。清代。徐应坤。何处飘来,窗前帘外深深舞。凭风无语。又入邻家去。曲径长堤,曾号风流树。春无主。行云卓午。下阵黄梅雨。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宋代。欧阳修。小院深深门掩亚。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欲近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傅粉狂游犹未舍。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锦荔枝。明代。张宁。柔枝弱蔓不胜春,竹里薰风锦样新。滋味虽然异南国,免教长路起红尘。
竹在亭四绝为贞吉赋 其四。明代。黎民表。斋阁夜萧寥,风林散清影。天籁忽刁骚,幽人梦初醒。
春日过丹阳石仲和宅会茅山道士石山辉。元代。萨都剌。杏花一夜雨声寒,酒醒丹阳几日还。却遇茅君三白鹤,借骑一只到三山。
一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使楚。两汉。刘向。一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二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三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