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柏岩禅师

赠柏岩禅师朗读

《赠柏岩禅师》是唐代诗人周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寺绝依念,灵山会遍行。
老来披衲重,病后读经生。
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
多年柏岩住,不记柏岩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柏岩禅师的赞颂和敬意。柏岩禅师是一位隐居在野外的禅宗高僧,诗人周贺通过描写禅师的生活和修行境地,表达了对禅宗精神和修行道路的赞赏。

赏析:
诗的第一句“野寺绝依念,灵山会遍行”描绘了柏岩禅师居住的野外寺庙,远离尘嚣的喧嚣,净化心灵,使其在灵山上游走。禅修者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与宇宙融为一体,达到心境的升华。

第二句“老来披衲重,病后读经生”表达了禅师年事已高,但仍坚持披着僧袍,读经修行,以此寄托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修行的追求。即使在年老和病痛困扰下,禅师依然坚持修行,表现出对禅宗道路的执着和奉献。

第三句“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揭示了禅师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禅师不喜欢乞讨食物的生活,但他却喜欢在宁静的山溪旁寻找平坦的小路,享受与自然的亲近,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多年柏岩住,不记柏岩名”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重和佩服之情。禅师长年居住在柏岩,但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因为禅宗追求无我、超越个人的境界,不重视名利,注重向内心的觉醒和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柏岩禅师的生活和修行状态的描绘,表现了对禅宗精神和修行道路的赞美,强调了禅修者对宁静、自然和内心的追求,以及对超越个人名利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贺

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周贺朗读
()

猜你喜欢

蜀道登天难,尤难泝流入。
自峡上夔渝,江险滩节密。
前年冲寒来,水落且石出。

()

夜静乘凉坐水亭,草头隐映见孤萤。
瞥然飞过银塘面,俯仰浮光几点星。

()

昆岗峻且崇,凿出双玉华。磨之劳沙石,坚好无纤瑕。

制为双玎珰,组以杂玄黄。其价且万镒,以佩君子裳。

()

野外篱边烂漫香,晚风孤影弄霓裳。飞花满地无人管,却趁春泥上燕梁。

()
溪山掩映斜阳里。
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
出墙红杏花。
()
少皞不用事,八月犹苦热。
南方本炎蒸,况乃甘泽阙。
雨师弛厥职,旱魃逞馀孽。
金石铄欲流,污池龟甲裂。
()

()

从宦非吾愿,归心奈尔何。关河秋雁少,驿路暮云多。

怀壑空腾笑,栖林独寤歌。向来游赏地,芳草讵堪过。

()
百尺长藤垂到地,千株乔木密参天。
只在郡城边。
()
归梦迢迢。
分明曾见,舞遍云韶。
解道相思,愁宽金钏,瘦损宫腰。
觉来情绪无聊。
()

频年俗累客中纷,怎比樊川乞紫云。我似塞鸿常印爪,卿如厩马久空群。

六宫粉黛休争宠,五夜帏房且策勋。待得蓝桥寻玉杵,可能新妇配参军。

()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

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

()

木落曙江晴,寒郊极望平。孤舟三楚去,万里独吟行。

鸟占横查立,人当故里耕。十年来复去,不觉二毛生。

()
离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
当时同出师门下,今日多伤井屋前。
取重欧公名有自,肯教勤老迹空传。
此铭此意留千古,凿石为庵不可眠。
()

每忆黄冠侣,相逢白下时。竹床丸宿药,松屿拾残棋。

客路从浇俗,仙家悟化期。今年授衣节,摇荡菊花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