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道士房

题卢道士房朗读

《题卢道士房》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卢道士的庭院,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仙之道的向往和景仰。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秋天的砧杵声敲击着落叶,
我们一起坐在茅屋道士的家中。
只见两个童子,
在门外汲水井旁玩耍。
空坛上的白日静谧无声,
神鼎中飞散着红色的丹砂。
道士用麈尾刷拂着霜草,
金铃摇动雾霭中的霞光。
升仙的道路遥不可及,
我看见桐树阴影斜斜倾斜。
我低头请问道士,
黄精可不可以用作仙草?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和卢道士的庭院为背景,通过对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番宁静神奇的仙境之感。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如秋天的砧声和落叶、童子汲水井旁玩耍、空坛上的白日、神鼎中的丹砂等,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深山修道者、修仙之道的向往和景仰之情。同时,诗人也以自己的身份,向道士请教有关仙草的事情,表达了对仙界神奇事物的好奇和求知欲。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通过诗人对道士和仙草的神秘描写,表现了人们对仙境和仙草的向往和仰慕之情。它使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展现了修道者的清静与超脱。诗人希望通过修仙,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表达出了对宁静、神秘的道家修仙之道的向往,并以此为背景展示了一幅奇幻、超然的仙境画面。通过用意象描写的手法,使得诗人把对仙境的向往和仰慕之情表达得更为深刻和隐晦。整首诗意境高远,构思独特,给人以遐思和想象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顾况朗读
()

猜你喜欢

度朔山尤远,酆都狱甚宽。
傩驱顽不去,愈送瞥然还。

()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

()

怨入江云结昼阴,潮痕清浅泪痕深。白头重见黄泉下,方尽寒灯一寸心。

()

出门茫茫,明日异乡。川路修阻,烟波无梁。饥寒驱我,不知其可。

悠悠素怀,生事相左。南山采葛,北山采蕨。各抱纷纭,谁为相悦。

()
斋馆从容接燕申,每临佳树走觥巡。
兵锋却后知神物,年寿高来况主人。
并赏昔闻思故友,分甘今喜奉慈亲。
岂唯持祝公难老,兼欲灵株比大椿。
()
深深涧谷唐昌县,莽莽桑麻古歙风。
但得长官能阜俗,不消此外别言功。
()

草动三江色,林占万壑晴。

篱边春水至,檐际暖云生。

()

穷檐有婺妇,容貌独修洁。不受贾客金,甘心对明月。

士苟不得意,朝秦莫适越。贞女存纲常,丈夫愧名节。

()
半痕霜月晓窗低,三两梅花作伴栖。
盂饮花边更风度,石泉汤泼嫩盐虀。
()

净几寒窗日,悠然万虑忘。
诗筒忽到手,花信已催妆。
茅舍斜斜彴,冰溪短短墙。

()

斜日水南行,苍然云景清。
远山时在望,仙洞故知名。
枫叶凝秋色,藤花落晚晴。

()

天气冲寒入砚池,呼童融冻写新诗。客边浑是凄凉意,传与家人总不知。

()

酌君以葡萄千斛之酒,赠君以玫瑰连理之花。饱君以波罗径尺之果,饮君以天竺小团之茶。

处君以琉璃层累之屋,乘君以通幰四望之车。送君以金丝压袖之服,延君以锦幔围墙之家。

()
夜来春信到南枝,姑射神人逞雪肌。
多谢长须解予意,送将羁客换新诗。
()

今古一相如,飘飖赋子虚。元文披带草,碧个仿林于。

兰叶肥还瘦,银钩蹙已舒。稻粱非汝志,投笔莫欷歔。

()

迢迢来极塞,连阙谓风吹。禅客呵金锡,征人擘冻旗。

细填虫穴满,重压鹤巢欹。有影晴飘野,无声夜落池。

()
斗起喧卑地,尘埃不入颜。
微寻清书梦,静看别州山。
隐几孤鸿没,调琴远鹤还。
何时了吾事,来此伴君闲。
()
冶铸求来不记年,贮汤宿火早朝天。
如今冷落浑无用,且与鸱夷伴醉眠。
()

东风摇众木,即有看花期。紫陌频来日,沧洲独去时。

郡因兵役苦,家为海翻移。未老多如此,那堪鬓不衰。

()

侬年不及时,其于作乖离。素不知浮萍,转动春风移。

()
幽意曲中传。
总是才情得处偏。
唱到断肠声欲断,还连。
一串骊珠个个圆。
()

危机垂跌又平过,宿处扪心幸盖多。

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

()
旱气如燬民其咨,漂然一雨喜可知。
醮席龙坛揭精意,青章祝号免愧辞。
馨香了知罔时怨,耕耦亟用发尔私。
四鬴足食可倚俟,三年馀蓄夫何疑。
()
一盆堪作沼,寻丈讵非塘。
底用荷花盛,方能心境凉。
忍将禾黍地,凿出水云乡。
极目平畴阔,时看白鹭翔。
()

白酒欺人易醉,黄花笑我多愁。一年只有秋光好,独自却悲秋。
风急常吹梦去,月迟多为人留。半黄橙子和诗卷,空自伴床头。

()

结屋云林度半生,老来翻向海中行。
惊看水色连天色,厌听风声杂浪声。
舟子夜喧疑岛近,估人晓卜验潮平。

()
千堆白浪卷彭湖,一叶青帆映大孤。
梦里东坡魂尚魇,岸傍梅福笑相呼。
开门翠壁连天是,回首惊波一事无。
推下黄紬见真意,的知陶令是贤乎。
()

柔风香天散沉水,春灯欲眠更扶起。饮中成就八仙歌,红裙队里纷才子。

回廊井头鹦鹉呼,绛桃飞落扑青奴。酒酣传杯碎耳语,催使颜郎扶醉逋。

()

披裘曳杖歌西颢,宋玉悲秋空懆懆。长寿宫前遇老樵,伴我罗浮拾瑶草。

()
赤日途中嚼冰雪,红尘城外见林泉。
一时邂逅犹快意,十载清閒我谢天。
()

万仞峰头一振衣,孤松苍翠欲成围。干霄壁峡何年劈,绕杖浮云万壑飞。

涧竹每于声律细,僧居多傍石林扉。银河好向津头问,忽听疏钟报晓晖。

()

驿路长松树,风来作万呺。龙吟翻翠盖,凤舞奏琅璈。

列陈初严鼓,连营乍竖旄。犹疑宋飞将,水上战方鏖。

()

月到衡门有意无,相随出塞又归吴。适来此夕又何夕,照见今吾即故吾。

屈指秋光重自省,满身花影再谁扶。阴晴圆缺寻常事,消得平生酒几壶。

()

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睍睆。
风光流转。客游汗漫。莫问鬓丝长短。即时杯酒醉时歌,算省得、闲愁一半。

()
一夕狂风雨万英,醉扶筇竹踏疏星。
归来衫袖天香冷,一洗人间龙麝腥。
()

柏叶春醅,为君亲酌玻璃盏。玉箫牙管。人意如春暖。鬓绿长留,不使韶华晚。春无限。碧桃花畔。笑看蓬莱浅。

()

前驱驻马问林塘,遥望褰帷见绣裳。松径画轮重有辙,草亭诗刻旧凝香。

官阶秪任归青简,民隐还应入皂囊。惭愧山人疏懒惯,旋求巾舄为君忙。

()

江北江南雪未消。此花独步百花饶。青枝可爱难为杏,绿叶初无不是桃。
多态度,足风标。蕊球仙子醉红潮。绝怜竹外横斜处,似与芗林慰寂寥。

()

绯衫不碍鬓丝苍,令子承恩在帝乡。欲识故园山色好,一官犹号白云郎。

()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
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
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

()

十二阑干压锦城,半空人语落滩声。风流近接平津阁,

气色高含细柳营。尽日卷帘江草绿,有时欹枕雪峰晴。

()
日午烟凝山突兀,夜央天淡月婵娟。
混然寂照寒宵永,明暗圆融未兆前。
()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事是文词。

()

畴昔侍严亲,俱为綵服人。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风树悲欢异,萍波聚散频。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
东山正脉,不绝如线。
睡虎去无踪,一斑今复见。
()

正徯朝阳听凤鸣,忽传鹈鴃作秋声。

百年事会纷成毁,一日光阴屡晦明。

()

沙弥舞袈裟,走向踯躅飞。闲步亦惺惺,芳援相依依。

噎塞春咽喉,蜂蝶事光辉。群嬉且已晚,孤引将何归。

()

剪棘移门不费钱,好山无数碧巉然。病夫愦愦真堪笑,反衣狐裘三十年。

()
中春膏雨歇,雕阑晓,最好海棠时。
正新梢吐绿,万苞凝露,暖铺云锦,香点胭脂。
向枝上,绪风开秀色,桃李尽成蹊。
朱唇晕酒,脸红微透,翠纱轻卷,红映丰肌。
()

端坐无时事,春秋读圣经。逐风惊退鹢,陨石看飞星。

自谓心将愦,何期眼倍青。获麟应绝笔,三叹动虚灵。

()

乞与天随子,此间销夏宜。堂虚云不去,山近雨先知。

嫩竹新成个,浮蘋乱吐丝。便无花亦好,况遇有花时。

()

量似饮河鼹鼠,居同粘壁蜗牛。阅世惟须满腹,谋身只合藏头。

()

樱桃一树傍红墙,书到翻怜客异乡。酒癖更沾衣袂湿,花疏时入枕函香。

删除好梦缘妨睡,检点闲身未肯狂。我欲悟君先学道,携编三月坐匡床。

()

青羊宫观郁崔嵬,远忆函关紫气来。雪岭地应通阆苑,锦城江自绕蓬莱。

万竿脩竹生玄圃,三秀仙芝长石苔。千古谁能识玄牝,只疑虚谷有风雷。

()

夜落无人见,朝看到处新。非君有分别,力不柰松筠。

()

松陵驿里雨骚骚,剪拂谁甄汗马劳?扁石呼儿朝授简,疏棂启帙夜焚膏。

不因圣药无熊胆,每为神山有凤毛。老我江湖读书眼,会看攀桂月轮高。

()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
平和毛公诗,训传固已久。
纷纭齐鲁失,浪自开记牖。
至哉一言蔽,可用严墨守。
渊源见云仍,梦泽吞八九。
()

素车犹忆十年前,生死交情更不迁。曾记邮筒传岭月,独赍镜老破江烟。

何人报国身能在,赖汝孤臣节已全。一瓣香消寒泪溅,乱鸦啼上古城边。

()
秋桂荷君亲拍赠,倾盘高插傍胡床。
儿童谩自温金鸭,三日炉金不敢香。
()

自从游紫陌,谁肯隐青山。

()
今冬寒早风光好。
休怪搀先欹絮帽。
蟹肥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
年年闲梦垂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