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唐代。郎士元。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
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中文译文:
赠送给五諲,以示他告别濠州的业务。
常常知道放弃官职的想法,果然与世人疏远了。
再次感受这凉爽的风起,仍然听闻濠上的住所。
故山期待着采摘菊花,秋水中回忆着观赏鱼游。
一去蓬蒿小径,羡慕你能够闲散有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给朋友五諲的赠诗。诗人自己常常有放弃官职的念头,也因此与世人疏远。而现在,他再次感受到凉爽的风起,也听说朋友五諲又回到了濠州的住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羡慕之情。
诗中提到的故山、采菊和观鱼等意象,都是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想象。故山是诗人思乡的象征,采菊和观鱼则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诗人以此勉励朋友,希望他能够过上闲散自在的生活,不再为权力和名利所困扰。
整首诗朴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羡慕。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思和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追求自由的渴望,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表达。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题花岩。宋代。刘黻。厌听朝鸡唱,归来觅柳栽。半山张锦绣,一水隔尘埃。寻壑疑无路,看潮别有台。仙人不可见,孤鹤夜深回。
忆江南 其一 寄外。清代。赵我佩。人去也,人去短长亭。却向君前佯忍泪,不因别后始关情。无计阻征程。
家藏耕烟散人东篱图为唐半园作吴君圣俞谓与所居适相当索临一纸因题二首 其二。清代。陈式金。写出篱边旧日秋,寄居有客最风流。匠门已觉难为役,崔颢还加在上头。
别席中兵诗。南北朝。朱超。数年共栖息,一旦各联翩。莫论行近远,终是隔山川。长波漫不极,高岫郁相连。急风乱还鸟,轻寒静暮蝉。扁舟已入浪,孤帆渐逼天。停车对空渚,怅望转依然。
送李谦道入省叔父。元代。郭钰。中郎不见十年过,千里趋陪意若何。骨肉共论青眼旧,形容应接白须多。三关虎豹传新捷,百粤莺花入醉歌。莫叹他乡为客久,故乡是处阻干戈。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
丙午元夕六首 其五。明代。何吾驺。春事催残杨柳枝,明朝蓑笠又江湄。荡游正好穷今夜,却数闺中是别期。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宋代。胡寅。大壑谽谺十里宽,云庄高榭渺雄观。西天日堕余霞绚,南嶂猿啼晓月寒。
山园。宋代。陆游。山泉引派涨清池,野蔓移根络短篱。艺果极知非老事,接花聊复效儿嬉。提壶言语开颜听,斫木衣襦缓步窥。莫笑题诗还满纸,小园幽事要君知。
鸡鸣寺望后湖。清代。吴芳培。寺在鸡笼最上头,后湖千顷望中收。绿萝丛里曾书库,白藕香中只钓舟。北极浮云孤阁迥,西风残照六朝秋。一声玉笛红牙拍,肠断秦淮旧酒楼。
冬大雷电。宋代。高斯得。方冬十月天炎蒸,雷公吼怒声凭凭。投壶玉女忽大笑,晦明倏烁来相乘。天方收声地藏蛰,激怒岂为阴所陵。圆苍寓意端有在,要使强臣生战兢。强臣闻之但一笑,小儿怖我终何能。白鸡巨浸九龄亚,青鼠妖星千道棱。我犹视尔为戏剧,此雷何啻虫薨薨。圣君小变亦知惧,奸臣大异那能惩。寄语天公停此小伎俩,只须一声霹雳王茂宏。
蓟门述 其二。明代。戚继光。无何奉明诏,油幢移北壤。假之旷代私,谬叨诸帅长。庙议阅秋冬,未能定衔鞅。枳橘诚足疑,参辰竟殊象。边行历艰虞,拊膺频恻怆。封章几万言,激烈一朝上。圣明不予罪,天恩益骀荡。开府蓟门东,复俾孤臣往。至尊忧时殷,卿辅惜才广。护持过婴儿,信任鲜猜党。感深继以泣,何从展榛莽?杪春复行边,严风尚萧爽。柳条青未回,烧痕黑犹敞。拟筑敌虏台,三千列嵣㟐。庶几沙漠踪,一顾在指掌。天险真足乘,天威益堪仰。巨工眇程期,虑材更镌磉。石涧深莫穷,遥岑几万丈。联臂攀复登,丁丁振余响。于役固焦劳,输诚靡抢攘。
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宋代。杨公远。凡卉徒妖迥不同,输渠篱下自丛丛。趋时示肯隐君子,比竟依然带晋风。
入塞。宋代。王安石。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吹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送谭永明山人之康州时以州乘应沈使君之辟。明代。卢龙云。旅游何地不逍遥,自爱云林隔市朝。刺灭独存狐史笔,路难宁羡马卿桥。古文鸟迹谙奇字,方椠蝇头记里谣。见说郡斋悬榻久,可无高士应嘉招。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宋代。曹彦约。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藂。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策师南游过三峡见予求施以诗会余忧悲苦恼无。宋代。冯时行。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开时徵我诗。我诗悲瘁作无意,借梅代我陈其词。梅云最先得春意,桃花乱搀作佛事。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
呈刘子卿四首。宋代。赵蕃。近喜周公相,初传荐士章。非才孰为治,与国倍生光。故国异乔木,白驹空食场。弹冠与结绶,吾道不其昌。
赠冯元甫。明代。王彦泓。浊醑倾罢奈愁何,客有冯驩慰放歌。伏枥志偿燕市价,困鲸羞借楚江波。更薪灭灶鸿应少,集菀辞枯鸟更多。肝胆只君堪付托,为抽心铁一横磨。
中秋看月二首 其二。明代。薛蕙。秋光秋兴最相关,中夜中林犹未还。似闻鸾鹤青冥外,遥见楼台桂影间。
苏瀛洲广文过寺话旧。清代。成鹫。閒云野鹤一身轻,何似为儒早得名。官作模楷先十郡,手栽桃李遍三城。半生潦倒惭亲友,两世交游忆盛平。咫尺清风桥下水,依稀犹记踏歌声。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唐代。赵冬曦。浅术方观海,深恩忽见天。学开丹殿籍,名与石渠贤。良辅膺休命,微生谬采甄。春馀仍哢鸟,夏近未舒莲。笺札来宸禁,衣冠集诏筵。史臣知醉德,欲记升中年。
證因亭。唐代。司空图。峰北幽亭愿證因,他生此地却容身。上方僧在时应到,笑认前衔记写真。
湖上简閒中。元代。廖大圭。秋近清波荷叶圆,叶阴疏处见青天。偶临湖坐得佳树,欲傍花行无小船。林院鹤归山色外,水亭人去夕阳前。深知碧玉壶中乐,一笑临风揖地仙。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宋代。韩元吉。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读开少御史谏章漫书。清代。钱澄之。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吾兄勇报恩,有怀无不吐。会稽初入国,冀马方东渡。恤邻宜见哀,况乃唇齿傅!如何元子诞,封爵遍
钱塘春感六首。元代。王逢。王气凌虚散晓霞,虎闱麟阁静烟花。中天日月迂黄道,沧海风云冷翠华。望帝神游夔子国,乌衣梦隔野人家。当时举目山河异,岂但红颜泣塞笳!
芦。宋代。萧崱。江客因贫识荻芽,一清鏖退杂鱼暇。烧来味挟蠔边雨,掘得身离雁外沙。春馔且供行釜菜,秋妆莫管钓舡花。食根思到萧骚叶,痕感边声咽戍笳。
甲申元日偶成。明代。游朴。几年竽滥佩鱼班,云署优游吏隐关。金马朝回春昼永,玉猊烟静午囱闲。数杯绿酒欢婪尾,一卷《黄庭》欲驻颜。却笑东方多浪迹,岁星何事到人间。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三。元代。吴当。许国心犹壮,驰书路更长。物情移白黑,士气转苍黄。郡邑风烟里,衣冠日月傍。共谁清海岳,持以报君王。
宿开元寺楼。唐代。周贺。西峰残日落,谁见寂寥心。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寒扉关雨气,风叶隐钟音。此爱东楼望,仍期别夜寻。
次韵叶教授小院室中瓶梅二首。宋代。项安世。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相赏阿咸清到骨,风流元自竹林来。
续白燕 其二。明代。徐渭。青壁红窗映苑墙,冲花泛羽唼群芳。霜迷万瓦单栖渺,草绿千提片影凉。云母屏深低缟袖,水晶帘动拂流黄。西园蝴蝶浑无赖,暗粉飘尘上海棠。
三月十一日由栈道入京师发成都作 其一。清代。张问陶。春风吹梦蜀山深,又改清弦谱爨琴。对影此时怜绿鬓,登台何处筑黄金。飘流婚娶如重耳,慷慨交游想季心。二十五年身世感,匆匆抡指去来今。
送山人二首。唐代。王建。嵩山古寺离来久,回见溪桥野叶黄。辛苦老师看守处,为悬秋药闭空房。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遗却颍阳书。人间亦有妻儿在,抛向嵩阳古观居。
宴俞光禄宅飨自毙象脯闻侍朝仪五十馀载矣二首 其一。明代。黄省曾。南越当时献,充庭五十年。天房叨上豢,龙陛杂多贤。徒毙空瑶象,为珍秪御筵。如何髦约美,传向草茅边。
卜算子(二月二十六日夜大雷雨,枕上作)。宋代。郭应祥。午夜一声雷,急雨如飞雹。枝上残红半点无,密叶都成幄。苦恨簿书尘,刚把闲身缚。却忆湄湘春暮时,处处堪行乐。
傅尧俞草堂歌。宋代。刘攽。汉朝名臣有傅伯,谏诤由来犯颜色。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石渠昨者承明直,虎符今为二千石。邀我请赋草堂诗,草堂欲归那可得。太行之上无高山,济水之外无清源。闻君筑居山水际,清高正为君家言。上有无心之云出幽谷,下有劲节之竹森寒玉。四邻空地犹几许,容我东西一茅屋。
新市杂咏十首。宋代。华岳。迟迟莲漏不相催,亭馆地人午夜开。风欲卷帘花影动,梦魂疑是故人来。
题金侍讲所藏赵仲穆画马 其三。明代。杨士奇。养育天闲久,常怀万里心。太平无用武,自愧主恩深。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谁将活眼窥空劫,我道宗枝染浩春。头角峥嵘藏不得,青原门下有祥麟。
杂曲歌辞·游侠篇。唐代。崔颢。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悬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竹居。宋代。释文珦。檐外竹珊珊,空房住一间。无人曾到此,老子有余闲。士蚀铜樽绿,苔滋粉壁斑。於焉自成乐,遮莫笑痴顽。
七言四韵十六首。宋代。张伯端。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谩守药炉看火候,但看神息任天然。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
王母致语口号。宋代。李曾伯。碧虚飞信八蓬莱,约我骖鸾伴侣来。蔼蔼祥云射虹渚,缤缤香雾下龟台。喜乘莲叶经琼海,笑指梅花荐玉杯。圣算自应天地久,蟠桃不计几回开。
读退之集偶书。宋代。张嵲。宰书三上已间关,见辱功官又大难。当日之人定谁子,竟无人字在人间。
咏残花。明代。贺言。满架开初尽,唯留几许春。轻风南陌上,落日莫江滨。影淡帘栊月,香消辇路尘。漂零莫飞去,别院有愁人。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唐代。刘长卿。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送滕审言归长沙别无聊。宋代。戴复古。折柳亭前送故人,平沙留得马蹄痕。云生渡北迷行路,烟起江南认别村。恨不与君同上道,归来无伴自开樽。西楼独倚黄昏月,欲倩飞鸿寄断魂。
答何舍人仲默。明代。顾璘。严城寒夜共闻笳,马首西来客路赊。落景离心临碧草,故山幽兴绕黄花。高歌旧忆燕京市,多难今逢洛水涯。到处交亲争下榻,鲁人元自敬东家。
杂曲歌辞·回纥。清代。佚名。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唐代。杜审言。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