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日作(一作口号)。唐代。包佶。更劳今日春风至,枯树无枝可寄花。览镜唯看飘乱发,临风谁为驻浮槎。
诗词《岁日作(一作口号)》是唐代诗人包佶的作品。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更劳今日春风至,
枯树无枝可寄花。
览镜唯看飘乱发,
临风谁为驻浮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洞悉。
在诗的开头,“更劳今日春风至”,描绘了春风的到来,但作者并不因此感到欢喜,相反,他使用了“更劳”这个词,表达了他更加感到疲劳和劳碌,意味着他年岁已经不轻,不再对春风时光充满期待。
接着,诗中出现了“枯树无枝可寄花”的描写,这句话通过枯树无法开花的形象暗喻着作者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朝气和活力,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去追求激情和美好。
第三句“览镜唯看飘乱发”,诗人借用镜子中看到的飘乱发来暗示自己的形象已经不再年轻,朽老的岁月已经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
最后一句“临风谁为驻浮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懊悔。驻浮槎就像一艘漂流的船,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停地漂荡。作者在临风之际思考,为什么自己没有像那船一样静止不动地追求和守护一些珍贵的事物。
整首诗以简洁的措辞描绘了岁月无情的流逝和人生瞬息的脆弱。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从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出发,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
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包佶。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飞来寺。明代。伦以训。尘踪何日定,梵迹向飞来。细雨维舟访,幽花对酒开。黄金布地日,白马授经台。欲结青莲社,鸣春好鸟催。
齐太庙乐歌十六首 其十二 宣德凯容乐。南北朝。谢超宗。道閟期运,义开藏用。皇矣睿祖,至哉攸纵。循规烈炤,袭矩重芬。德溢轩羲,道懋炎云。
多岳先生祠。宋代。费德厚。天荒初破起乡风,东普声名日愈隆。回想国人矜式处,先生功倍蜀文翁。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 其四。元代。李序。亭前月色散斜曛,林外滩声隔岸闻。碧浪有烟浑似雪,青天如水不生云。风吹白露千崖耸,秋映银河两派分。吹断紫箫闻鹤过,空中疑是玉宸君。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刘基。柔桑生中国,婀娜当阳春。下滋灵泉液,上承膏露津。美人望蚕月,倾筐竞明晨。荣盛方及时,采捋一何频。≥根不盈拱,何以御霜辰。复闻刍荛子,磨砺待为薪。冥观成感激,踯躅含酸辛。
次范无外孙花翁游法喜寺韵二首。宋代。叶茵。江流环合路纡回,香火千年地少埃。佛法本从方寸起,逢人刚道自西来。
阳春曲 春江题梦。清代。郑文焯。绮罗丛,芳菲节,春到梦中乡国。凝澹画楼人,行云断、翠袖重倚暮寒恻。几年相忆、曾醉蹋、凤城灯夕。谁念繫月黏花,仗东风、总愁无力。怅流水钿车,繁华地。空冷落、珠尘绮席。天涯伤春不见,剪梅枝、怨寄遥驿。凭阑对此叹息。更泪尽、离亭残笛。看归雁、更带冥冥雨,西山自碧。
送淳甫之南都。明代。皇甫汸。怜君避难频为客,非是干时谒贵公。百亩已荒吴苑上,全家犹寄冶城中。莺啼驿路关春意,帆落津亭候晓风。年少相看头易白,无言江夏是黄童。
何副使景明。清代。严遂成。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名成互诋諆,鼓旗树战场。狱急莫为直,上书杨文襄。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
西山次林尉韵。宋代。李弥逊。凯之半痴黠,我来痴更深。手除一抔土,坐待千亩阴。三年客东都,高山但鸣琴。归来见此君,挺挺环苍琛。居然觉影秽,鬓白况已森。浮生关朝市,渠用多赢金。无烦北山移,自濯尘土襟。茂树独箕踞,清流恣窥临。蝶游入窈窕,蛇捕寻崎嵚。鞭鸾叩门谁,乱我风竹音。能回折腰态,来和支颐吟。妙香□壑源,慰子千古心。霜天丽初日,石壁乾馀霖。相携步林杪,烟中见孤岑。
梧桐树。元代。牧常晁。早修竹,听劝谕。绿鬓朱颜易变故。光景流如注。妻儿金宝暂相遇。到了何曾将得去。不用萦怀虑。
春游湖。宋代。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丰城夜行。明代。张弼。踪迹劳劳愧野鸥,眠沙泛碧蓼花秋。烧灯夜发丰城道,谁信临江五日留。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其十一 圣祖位酌献用《祖安》。御制。。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瑶源诞启,玉牒肇荣。覆育群有,监观圆清。酒醴既洽,登荐惟诚。无有后艰,骏惠云仍。
感旧诗 其三。清代。宋育仁。一听啼鹃感不胜,罗䣕蔽日隐觚棱。麻鞋行在翻无泪,独向青烽哭佛灯。
凤哀十首 其三。明代。李江。鸾影分飞镜里虚,彼苍于此意何如。福缘不计千多岁,命分空教十八馀。恍惚音容疑似昨,悽凉心事恨难除。西风落月堪流涕,鸾影分飞镜里虚。
望云亭。明代。边贡。觱沸此槛泉,脉自龙湫来。飞出两白龙,划然丹壁开。倚亭望长云,从天喷风雷。
鹧鸪天 其二 青阳峡对酒。宋代。段克己。古木寒藤荫小溪。溪边更著好山围。波閒容与双鸥净,空外飘飖一鹗飞。湍浪泻,万珠霏。风前天棘舞青丝。兰亭豪逸今陈迹,不醉东风待几时。
送班同知。宋代。陆文圭。专城镇西土,世禄食南方。纨绔洗馀习,先缨袭旧芳。高风仰乔木,遗爱指甘裳。他日循良传,应留姓字香。
送化士。宋代。释子淳。春云不世情,滋泽兴还普。从龙向海飞,散作人间雨。幽洞无门任卷舒,悠悠莫忘青山父。
东风第一枝 忆家中二梅。清代。何振岱。绿鬓斜欹,红心暗沁,娉娉忆傍檐甃。寻悰翠毂芳尘,炫目玉虬晴昼。虚廊笼袖。看啅雀、因风飞骤。正向晚、月丽风柔,一掬春愁微逗。归梦好,南枝袅遍,离绪积、北溟寒又。年芳腊底江鱼,客趣雪中蓟酒。销魂依旧。算此际、新开时候。甚绿窗、消息来迟,可念咏花人瘦。
东坡八首。宋代。苏轼。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古意二首送朱鹤阜。宋代。陆文圭。蓬首寒机女,枉顾生光辉。一登君子堂,松罗相因依。茂陵喜新聘,中路忽有过。顾垂堂上镜,照妄心中微。生死要在嗾,悠悠空是非。出门念远道,岁晏将安归。膏沐更谁容,为君疊罗衣。
题陈守宰仁和无倦堂二首。宋代。陈造。仲尼治道师,今古谁造阃。公与由也果,有得非二本。为政贵无倦,圣语要自反。吾宗宰仁和,条教仰瓴建。吟对千挺竹,日课五升饭。胶扰付冰解,隐幽莫形遁。器资铜百炼,心地兰九畹。人绝悬鱼续,自诡割鸡偃。秉心宁作辍,提耳悟顽谖。岂伊不可耐,据以为益损。譬如岁丰凶,良农守穮蔉。功名自民庸,君子计岁晚。
赋夹竹桃 其一。明代。王弘诲。夹竹称桃树,当轩花几丛。漪漪时间绿,灼灼半舒红。裛泪含朝雨,浓妆媚晚风。东君无限意,点缀不言中。
清平乐 春去。南北朝。王沂。宿酲初醒。袅袅吟鞭影。蜀道秦川行路永。罗袖残香消尽。清明寒食匆匆。能消几日东风。蝴蝶不知春去,画桥贪趁流红。
闻龚伯建下第。宋代。司马光。文章真长物,堪叹又遗贤。利器空埋土,灵光久照天。赵锥犹未出,荆璧会须传。道在虽穷困,知君不慨然。
看书。元代。舒頔。一日不看书,此心若有失。看书心未已,细字费目力。六经皆糟粕,中有味如蜜。古来圣与贤,孜孜复汲汲。流传百世下,相见不相识。今人不如古,古人岂今日。时还看我书,抚卷三叹息。
闺怨 其三。明代。何荆玉。每愁长夏每思秋,及至秋来亦是愁。眉学卧蚕低不起,泪如江水只知流。
阳翠岭。明代。欧大任。丛霄积翠筑金墉,仙仗曾过第一峰。海日夜摇三殿玉,园霜秋落七陵钟。石当御路皆成鹿,松起中天半是龙。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
重用韵荅严上人 其二。明代。刘基。江水东流西日微,闲身不系独何依。尘埃爽飒枯蓬鬓,霜露凄凉破衲衣。百粤雨馀山翠合,三韩云净海青飞。沧溟自古通天汉,梦绕黄姑织女机。
都玄敬见访夜话。明代。史鉴。跫然步履忽闻声,喜极翻成倒屣迎。一别五年如转眼,重来信宿见交情。溪云杳杳随流去,池月娟娟入牖明。夜半孤灯挑欲尽,更传馀爝在薪荆。
贺兰千队驻征麾,山后山前毳幕移。列嶂厂天攒剑戟,重关画地守熊罴。
夏王暑殿馀荒址,汉将高台接古陴。一自三城收戍卒,胡奴无复泣燕支。
登贺兰山眺望夏元昊避暑宫在焉平虏城北则汉卫青大将台也。明代。周光镐。贺兰千队驻征麾,山后山前毳幕移。列嶂厂天攒剑戟,重关画地守熊罴。夏王暑殿馀荒址,汉将高台接古陴。一自三城收戍卒,胡奴无复泣燕支。
八音诗。南北朝。沈炯。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飙。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送友。明代。边贡。十里黄冈道,萋萋露草繁。青骊将客子,白日过乡园。水国春先到,云程凤独骞。行看鲁儒化,流泽被元元。
答寄魏衍。宋代。陈师道。往昔敦朋好,犹能成报书。老衰浑得懒,疏密略相如。名堕网中蝶,身随冰下鱼。填门车马客,左席为君虚。
赠琉球典簿程氏赐归番易。明代。王恭。冠带趋朝沐宠光,曾将声教化夷王。扶桑东际非吾土,彭蠡西流是故乡。白首还家江上骑,青山独对雪边房。悬知陆贾风流在,不羡裴家绿野堂。
某寒热伏枕已数日忽闻车骑明当接顿睡中得韵。宋代。张耒。山羊卷酥如切玉,翦毛胡羊花作肉。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客来但办君且去,卧听涓涓雪消屋。因山事严京兆出,十驿人人如在目。驼裘便面行野时,晴郊已动陈根绿。
忆旧游 东湖感旧有作。清代。屈大均。记花中放舸,竹下飞觞,当日嬉游。未尽狂歌兴,苦山公要去,奏事螭头。暮烟已隐金谷,馀得懊侬楼。叹粉黛难灰,松杉易拱,几度高秋。风流。更谁与,镇日日弹棋,夜夜藏钩。恨绝如泥惯,令太常妻小,空白霜头。一声雍子悲涕,猿啸助啾啾。与别鹄离鸾,兰闺一一同泪流。
蒋氏寿萱堂。明代。袁凯。湜湜黄浦,东流为莆。维莆之阳,季硕氏居。维季硕氏,夙失其怙。母氏是拊,是复是顾。是乳是哺,燥湿易处。不敢笑语,不敢恐惧。母也劳苦,既长而教。出就于校,复因复好。克荷克绍,母也其耋。嗟嗟我母,如彼昊天。何以报之,维以永年。烨烨芳草,树之于阴。翼翼高堂,匪高且深。维此芳草,其气扬扬。母氏覯止,其忧乃忘。既忘其忧,其乐悠悠。无有灾咎,维康维寿。维寿其何,如山如河。不竭不磨,寝食具宜。水有游鲤,陆有粳米。烹炙淅洗,甘膏氵修。酌此春醴,于堂之北。于堂之北,旦旦若是。曷其有既,我歌我诗。置之于楣,告尔后来。告尔后来,季也可仪。
镜。明代。释函是。当台光自满,与像一无穷。信此空成色,悬知异亦同。徽猷千古上,掩映十方中。寒照无人处,深潭吼夜龙。
往日东风帝子家,濡毫上客写妍华。时乖竟值忧危议,春尽难留锦绣花。
节概青编悲志士,文章白发笑生涯。从游紫柏犹吾愿,绮语何烦甲乙加。
观明贤在楚宗室宅咏绣毬花诗卷郭美命首唱凡十九人王梦楼跋尾有评绣毬花诗以宋牧仲为冠语因题其后。清代。姚鼐。往日东风帝子家,濡毫上客写妍华。时乖竟值忧危议,春尽难留锦绣花。节概青编悲志士,文章白发笑生涯。从游紫柏犹吾愿,绮语何烦甲乙加。
天竺呼猿。宋代。胡仲弓。眠云啸月走枯藤,不是园丁中不膺。自恋香林不归去,前生恐是住山僧。
木兰花 秋日怀德媗侄女。清代。周贻繁。阴阴庭院天如雾。睡□烟霏香一炷。雁声远带别愁来,风意冷催秋色暮。屏风八幅潇湘路。片片归帆烟外树。酒杯若会此时情,醉送别魂江上去。
秋景 客愁连蟋蟀。宋代。刘辰翁。梧桐惊客梦,去住两茫然。晓觉鸡鸣未,愁惟蟋蟀连。江湖无汉地,家世本秦川。唧唧月共语,涓涓人独眠。青灯寒四壁,衰鬓织千年。唐晋他人有,荒凉故殿前。
题荔枝。明代。陶宗仪。大唐置驿贡遐方,火齐虬珠裹蔗浆。博得玉环才一笑,教坊曲奏荔枝香。
大观蜡祭二首。清代。佚名。穆如薰风,敷舒文藻。气湿消除,岂予黍稻。神之听之,钟鼓咸考。于万斯年,惟皇之报。
为友于题水禽。宋代。释绍昙。衰草汀烟寂寞秋,忍寒孤立懒盟鸥。江湖风味骎骎恶,得缩头时且缩头。
守局一首。宋代。苏籀。悠悠疏逖皮冠守,朝著於何置漫郎。不计少多凫藻汎,岂怀吞啄鹤轩昂。执舆投刺初嫌闹,视荫言归久蹈常。饮酒读书私务尔,涣然意喻俾言忘。
题李典仪云东卷。明代。程本立。母老今犹健,儿行久不归。一官淹白首,万里梦斑衣。越郡东溟阔,秦关西日微。只将双泪眼,日日看云飞。
寄送邢侍御子愿晋参楚藩。明代。于慎行。芳草春前绾别愁,除函又下殿东头。书回阊阖千门月,人上芙蓉万里舟。望断浮云燕市远,歌残白雪楚天秋。依然法从偏承宠,三十参藩是壮游。
用韵答萧济翁。元代。仇远。想君不欠买山钱,要学骑驴孟浩然。拂袖径行轻万里,著书直待后千年。林泉短褐凄树老,斋馆孤灯耿不眠。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顶看芝田。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清代。王时翔。一镜香云绾玉簪。两湾秋水带秋岚。海中明月梦中探。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毵毵。牵丝千尺老春蚕。
盖世名豪,壮岁鹰扬,拥兵上流。把金汤固守,精诚贯日,衣冠不改,意气横秋。北阙丝纶,南朝家世,好在云间建节楼。平章事,便急流勇退,黄阁难留。菟裘。喜遂归休。着宫锦、何妨万里游。似谢安笑傲,东山别墅,鸱夸放浪,西子扁舟。醉眼乾坤,歌鬟风雾,笑折梅花插满头。千秋岁,望寿星光彩,长照南州。
沁园春 十二月十四日为平章吕公寿。元代。白朴。盖世名豪,壮岁鹰扬,拥兵上流。把金汤固守,精诚贯日,衣冠不改,意气横秋。北阙丝纶,南朝家世,好在云间建节楼。平章事,便急流勇退,黄阁难留。菟裘。喜遂归休。着宫锦、何妨万里游。似谢安笑傲,东山别墅,鸱夸放浪,西子扁舟。醉眼乾坤,歌鬟风雾,笑折梅花插满头。千秋岁,望寿星光彩,长照南州。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清代。吴锡麒。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建德道中。宋代。韩元吉。风雨回头已十日,野花狼籍春可惜。水深泥滑行路难,但见千山好颜色。青青稻畦初布秧,人家掩扇弄事忙。驾言有咯不可驻,鶗鴃一声归梦长。
次韵王待制题予庐山记后二绝。宋代。喻良能。山阿诗刻照云松,到处逢人问我公。白傅苏仙名不灭,公名今在两贤中。
初晴艋溪小泊。清代。林占梅。绕峡穿崖曲折行,朦胧旭日弄新晴。云埋林麓山家隐,雨漫溪流水道平。沃野青黄禾半熟,沿堤斑驳笋初生。吟航小泊垂杨下,欹枕篷窗听语莺。
题临川道中玉虚观。宋代。张镃。拔宅清都去不还,尚留仙事警其顽。灵茅岁久香犹发,丹井功成水自閒。日转空庭松影瘦,雨馀幽径藓痕斑。云軿鹤驾何曾远,满耳天风吹佩环。
玉帘泉用刘德馨太史韵。明代。释函是。飞空素练玉同莹,万古长留花雨声。曾借东坡深夜偈,更逢摩诘对山楹。影摇皓月沉空谷,梦绕枯藤濯此生。好景莫随黄鹤去,遐踪应共白云情。
重题五友五首 其一 竹。明代。薛瑄。长日无风亦自清,疏篁况复满秋声。几回睡醒窗前月,疑是瑶阶佩玉鸣。
青阳龙池山潮泉其应有时祷于泉上坐顷三应山。宋代。韩元吉。八月钱塘岸,江潮昼殷雷。岂知惊浪诵,不转此峰来。古窦深无际,神渊秘莫开。山灵如爱我,三送雪成堆。
四言诗 其二。魏晋。嵇康。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摇荡清波,与之沈浮。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宋代。苏轼。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