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履霜操。唐代。韩愈。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琴曲歌辞·履霜操(Treading on Frost)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
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儿在中野,以宿以处。
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
儿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众儿,有母怜之。
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中文译文:
父亲哟,孩儿被寒冷所折磨,母亲哟,孩儿被饥饿所折磨。
孩儿有罪当受笞打,被驱逐的孩儿有何过错?
孩儿在中野,以此为住宿。
四周寂静无人声,谁来与孩儿交谈?
孩儿衣衫何处寻,孩儿饥饿如何解?
孩儿在野外行走,脚下踩着霜冻。
母亲生下了众多子女,有母亲的关爱疼惜。
唯独孩儿无人怜爱,孩儿何不悲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一个被寒冷和饥饿折磨的孩子的悲苦遭遇。诗人表达了对这个孩子所受的苦难的同情和愤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不公和冷漠的批判。
诗中的父母呼喊着孩子的苦难,表达了对孩子遭受折磨的痛心。孩子被罪责难当,被驱逐无处可去,四周荒凉寂静,无人与其交流。孩子身上缺少衣物和食物,却被迫履霜行走。最后,诗人提到母亲对其他子女的呵护,但这个孩子却没有人关爱,孩子的悲伤由此显露。
通过这首诗,诗人韩愈表达了对弱势群体(尤其是无财富无地位的普通人)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关切,批评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冷漠。这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家庭的冷落,充满了对人道主义和公正的呼唤。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谢仁老寄所画李长者出山相五首 其四。南北朝。邹浩。贝叶卷文无表示,于菟曳尾不求怜。昂藏岂是维摩诘,终日相从也默然。
出郭。宋代。潘柽。酤酒三家市,题诗十里塘。薄云鸥外影,空翠马头香。出郭知无事,寻僧有底忙。终当成野逸,小筑近沧浪。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唐代。钱起。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名与玄珠出,乡宜昼锦还。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欲见宁亲孝,儒衣稚子斑。
次韵李秬赏花。宋代。晁补之。天香国色竞新奇,初过清明未觉稀。困舞尚迎风袅袅,醉妆犹弄日晖晖。飘零洛下千金价,惭愧江南百草非。谢守多才最怜尔,百篇能伴羽觞飞。
句。唐代。司空图。忍事敌灾星。(以下《困学纪闻》)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咏房太尉》。自注:初琯建亲王分镇天下议,明皇从之,肃宗以是疑琯,受谗废。先是禄山见分镇诏书,附膺叹曰:“吾不得天下矣!”)鼎饫和方济,台阶润欲平。(《纬略》)。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虚。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见图与人论诗,举得意者二十二联,无全什者附记于此)官路好禽声,轩车驻晚程。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虞乡县楼)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趁朝参。(华下乞归,见《摭言》)十年太华无知己,只得虚中两首诗。(王禹偁云:人多以四皓、二疏目图,惟僧虚中赠图诗云:道装汀鹤识,春醉野人扶。言其操履检身,非傲世也。又云:有时看御札,特地挂朝衣。言其尊戴存诚,非邀君也。故图诗云云,言得其意趣)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赠z6光,见《宣和书谱》)
和潘倅新溪七首。宋代。姜特立。浓淡燕脂千树开,崇光香雾袭人来。如今不共梅花笑,步绕行吟日几回。
重登兴真观小楼。元代。范梈。濒湖观户旧倒颠,新起小楼明且鲜。道人不惯养白鹤,食豕却来堂下眠。偶闻使者薄暮至,考鼓挝钟吟昊天。春茶煮就且莫试,慷慨凭高询往年。
广陵。宋代。蔡襄。广陵归客叹飞蓬,怀古伤离向此中。前世翻波那复问,十年弹指已成空。楼头画角催残日,城上寒鸦噪晚风。井径萧条人不见,又随潮信度江东。
访邵子弁是日以友人王太史聘入京不遇。明代。王世贞。萧萧寒雨叩柴关,匹马冲泥去不还。倘遇故人留禁直,莫将诗句乞青山。
岩桂。宋代。华岳。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谩与篱花争晓色,肯都盆蕙压秋芳。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郄家墙。
登惠山绝顶瞻望吴越五湖。明代。顾可久。兹游亦已屡,今上最高峰。水落洞庭远,山围吴会重。顾瞻悲浊世,凌厉觅奇踪。独羡鸱夷子,扁舟欲往从。
答周德夫见寄。宋代。黄庭坚。自我官东南,久无西北书。周郎纵横才,欬唾落明珠。寄声相劳苦,敦厚不忘初。穷山江莽苍,胸次赤宽舒。念君怀白璧,故作短褐趋。秋官方按剑,不与计吏俱。惊嗟相见晚,天子识严徐。想当搜逸民,耕钓起海隅。鹤翎需啄饮,龟尾且泥涂。功名好采来,五白成一呼。小人邱壑心,日月半谢除。何时真得归,猿鸟为先驱。投身婴世故,葛蔓恐难图。相思欲写寄,滴尽玉蟾蜍。
楚州龙庙迎享送神辞 其三。宋代。崔敦礼。君之去兮朱宫,乘飞云兮御回风。贝阙兮丰敞,金台郁兮穹隆。珠胎兮炫耀,周玉树兮青葱。天琛兮水碧,众宝萃兮玲珑。良辰兮高燕,命冯夷兮展舞。鸣
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陈三立。郎君儒雅亦谈兵,手泽摩挲念老成。莫忘图中破茅屋,却灰飞尽待归耕。
除夕前三日阅戊戌历。明代。林光。骄阴断送过冬频,黄纸新开得早春。甲子巧当元日脚,屠酥偏待少年人。杖藜俯仰难供世,行几跏趺称病身。料理太平堪击壤,鹃声何敢到天津。
寄王承可。宋代。朱翌。籍甚王郎子,扬州一再逢。至今清夜梦,犹在笑谈中。想见芙蓉句,空怀杨柳风。着鞭来不晚,声价动诸公。
水调歌头。唐代。无名氏。帆落松陵浦,枯柳缆琼艘。杖策无人独步,浪厌百花桥。我挂风裳水佩,一笑波寒月白,馀韵触惊涛。绝景有谁赏,雾暮闭三高。不须臾,千古事,一萧条。鲈鱼纵有,泽荒甫里失溪桥。更吾名高业茂,终归荒田野草,且稳一枝巢。举酒酹空阔,烟远路迢迢。
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 其七。明代。薛瑄。自笑官贫气尚豪,党姬休复论羊羔。卿家能送东园菜,清味还应厌老饕。
金州行衙。宋代。张嵲。城头翻鼓罢,庭树晚风愁。破隙华星大,当檐素月流。滩声侵夜急,江雾入城浮。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楼。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唐代。张循之。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晓,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初夏即事二首 其一。清代。金应澍。皓首八旬外,炎荒七载过。庭前诏诗礼,境内听弦歌。地僻风犹古,时平海不波。日长官舍静,一卷伴维摩。
高士咏。冲虚真人。唐代。吴筠。冲虚冥至理,体道自玄通。不受子阳禄,但饮壶丘宗。泠然竟何依,挠挑游大空。未知风乘我,为是我乘风。
自怜游目爱三馀,却恨初年不读书。今已据梧亲药裹,谁同击壤咏康衢。
青编尘箧吾衰矣,白首玄亭意晏如。见说冯彝今佩犊,烦君同卜屈平居。
庚午季秋病困一月尹用平年兄以诗见怀因及潢池多警欲入居罗浮用来韵赋答。明代。张萱。自怜游目爱三馀,却恨初年不读书。今已据梧亲药裹,谁同击壤咏康衢。青编尘箧吾衰矣,白首玄亭意晏如。见说冯彝今佩犊,烦君同卜屈平居。
秋晚山行。元代。黄庚。铿然短策声,无事觉身轻。落叶山行软,流泉涧饮清。蟹痕沙露湿,雁影夕阳明。归路逢林叟,斑荆歃隐盟。
落帆后赋得二绝。唐代。李群玉。平湖茫茫春日落,危樯独映沙洲泊。上岸闲寻细草行,古查飞起黄金鹗。水浮秋烟沙晓雪,皎洁无风灯影彻。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拾明月。
满庭芳 刘公索贤。金朝。王哲。智慧皆全,痴顽总至,两般自是殊方。一能明哲,一个性迷荒。尽是灵中分定,各分别、此理昭彰。还知否,上人九窍,下没膏盲。彷徨。思这事,暗中积行,便得贤良。稍胡为做作,愚戆来匡。奉劝诸公速悟,行平等、永永清凉。真诚显,唯邀本有,前路*仙乡。
捕鱼图。明代。董纪。道士矶头春雨晴,桃花水涨柳风轻。妻孥不缺鱼羹饭,何必人间利与名。
失调名(宫人鼓瑟奏霓裳曲)。宋代。汪元量。绿荷初展。海榴花半吐,绣帘高卷。整顿朱弦,奏霓裳初遍,音清意远。恍然在广寒宫殿,窈窕柔情,绸缪细意,闲愁难剪。曲中似哀似怨。似梧桐叶落,秋雨声颤。岂待闻铃,自泪珠如霰。春纤罢按,早心已笑慵歌懒。脉脉凭栏,槐阴转午,轻摇歌扇。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宋代。张耒。洛阳宫殿锁埃尘,翠辇东还几度春。双阙晓云连太室,九明晴影动天津。地藏宝鼎宁无祲,龙护灵书固有神。游豫此时期圣主,保厘从古仗元臣。
下章安杜渎七首。宋代。姚宽。平生顾挹山阴道,种竹栽花越水东。海角天涯心未稳,吴头楚尾信难通。
元宵雪感怀次韵 其二。元代。叶颙。金帐羊羔酒里仙,醉观皓鹤下瑶天。寒英忽舞颠狂絮,香燄俄开烂漫莲。阆苑有花春未老,芳城不夜月空圆。茅斋僵卧袁夫子,也玩鳌山懒去眠。
自号在家衲子。宋代。曾几。绝胜人间万户侯,不称俗士不缁流。又随拄杖去行脚,未办把茅来盖头。但使宗风嗣庞蕴,谁能佛事觉裴休。只应除却閒名字,一听人呼作马牛。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 其二。清代。吴敬梓。乌犍稳卧闭柴门,千树桃花又一村。翻恨阳禽声聒耳,春原无处不消魂。
寄贺建康留守范参政端明二首。宋代。杨万里。一生狂杀老犹狂,只炷先生一瓣香。不为渠侬在廊庙,无端将相更文章。江南海北三千里,玉唾银钩十万行。早整乾坤早岩壑,石湖风月剩分张。
宿幻住草庵 其二。明代。姚广孝。一灯长夜佛前明,庭树枝多宿鸟争。野外霜寒人未起,林僧肃肃又经行。
一阳才动,万物生春意。试与问宫梅,到东合花枝第几。疏疏淡淡,冷艳雪中明,无俗调,有真香,正与人相倚。
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再拜引杯长,看两颊、红潮欲起。天教难老,风鬓绿如云,对玉笥,与芗林,岁岁花前醉。
蓦山溪(老妻生日作,十一月初七日)。宋代。向子諲。一阳才动,万物生春意。试与问宫梅,到东合花枝第几。疏疏淡淡,冷艳雪中明,无俗调,有真香,正与人相倚。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再拜引杯长,看两颊、红潮欲起。天教难老,风鬓绿如云,对玉笥,与芗林,岁岁花前醉。
浪淘沙(与前人)。宋代。陈著。有约泛溪篷。游画图中。沙鸥引入翠重重。认取抱琴人住处,水浅山浓。一笑两衰翁。莫惜从容。瓮醅灰芋雪泥菘。直到梅花飞过也,桃李春风。
道室晨起。宋代。陆游。纸帐晨光透,山炉宿火燃。鸡鸣犹喔喔,鸦起已翩翩。形槁寒岩木,心凝古涧泉。何须更临镜,断是一癯倦。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宋代。刘克庄。巫祝讙言岁事祥,丛祠十里鼓箫忙。衣冠优孟名孙□,□□□□□□□。□□阏氏成妒妇,幻教穆满作□□。□□□□□□□,何必区区笑郭郎。
送刘振之还常熟。明代。程敏政。几年相识刘师服,命棹还家不可留。客路晓风吹雁度,关河春水带冰流。行边佳什倾诸老,醉里高情薄五侯。无限江南好花月,待君收拾付诗邮。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宋代。张嵲。三日山中游,溪山未全究。却羡畲田人,春晴斸烟岫。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唐代。李益。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宋代。楼钥。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传家风。君家几代擅儒业,高曾艺苑俱称雄。大父谦尊古君子,诸父名高表吾里。一门子弟更竞爽,挹取乙科自君始。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忘年论交正相予,叱驭欲往难留连。老我秋来抱病久,临岐无由置尊酒。只从卧内叙离怀,恋恋掺祛仍握手。鹏程万里兹权舆,平时义方师有余。送人以言古所重,虽诵所闻宁起予。君看公孝与孟博,太守坐啸仍画诺。一郡之政赖关决,千里应须念民瘼。乡州义事烦主盟,纤悉於余无隐情。处事条理亦为政,知君出仕当有声。尊公亦入闽中幕,公退著书端不恶。君才更得江山助,简书既省寻家学。君行远业未可量,弟兄丹桂终齐芳。老悖无庸况多病,尚能留眼看翱翔。
闻舍弟下狱。明代。韩邦奇。邸报封章事,敷陈与世违。怪来明主怒,原是小臣非。事业千年远,存亡一叶微。高堂双白发,如我只宜归。
题月山亭。宋代。李新。山如偃月江如玦,我歌骊驹与公别。出门大路礲砥平,何得却言新径捷。新径无人可问迷,荆棘勾衣马蹄折。急行先到决不疑,大路知公笑人拙。巾车和銮长中节,缓绥脂毂循安辙。此身逸乐无疏虞,五里少体会十里歇。一迟一速勿复论,只将大路指儿孙。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唐代。李白。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
浣溪沙(王称心效颦,亦有是请,再用前韵赠之)。宋代。向子諲。曾是襄王梦里仙。娇痴恰恰破瓜年。芳心已解品朱弦。浅浅笑时双靥媚,盈盈立处绿云偏。稀人心是尽人怜。
久雨。宋代。陆游。梅子青青苦未黄,经旬积雨欲颓墙。蠹生书帙时须火,润入衣篝剩得香。邻舍相逢惊间阔,通宵不寐听淋浪。定知又发韩公笑,有底鸣蛙两股长?
次韵李袁州绝句七首。宋代。赵蕃。先生句法从江夏,今代词人孰比肩。戏出小诗还会否,要收万斛作泓泉。
春近四绝句。宋代。黄庭坚。梅英欲尽香无赖,草色才苏绿未匀。苦竹空将岁寒节,又随官柳到青春。
岁暮感怀次感春韵 其六。清代。丘逢甲。禾黍何须怨狡童,是非从古论难公。可怜神化丹青手,剩粉零缣写北风。
浴罢。元代。宗衍。浴罢振轻袂,漱齿汲石井。木落岁已秋,山深夜逾静。细咏馀幽响,清心寄真境。松门凉月阴,挂杖一僧影。
代简汪明卿。宋代。金履祥。闻道君居向紫岩,为渠征役未遑安。从来古语贫为累,岂谓今时富亦难。六十里间无一字,几多心事付三叹。秋来好着新鞭策,要把规模远大看。
春日村居 其三。明代。杨光溥。晓雨初晴满院清,瑶琴一曲遣浮生。柳依花坞传春信,水隔山城远市声。酒贱每逢田父醉,诗成还就野僧评。尚嫌村客人烟闹,拟就烟霞学向平。
游真意亭得二绝句示良器 其二。宋代。葛胜仲。清波澄澈复萦纡,照影湘缨得自娱。寄语溪光容笑傲,人愚那敢便相愚。
雪后游石湖。宋代。陈深。众峰戴雪玉催鬼,风定湖光镜面开。山色可堪西子笑,溪声曾送越兵来。天寒野水摇孤艇,日落浮图封古台。回首风斋翳城嵌,愁来谁伴倒清罍。
鹧鸪天·腊後春前暖律催。宋代。范纯仁。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软欲开梅。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华阳吟 其二。宋代。白玉蟾。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
西湖竹枝。元代。贝琼。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蕖。芙蕖花开郎更远,玉泉鱼少亦无书。
清平乐 其四。清代。俞士彪。金铺深闭。花影频摇曳。十五鸦鬟娇欲睡。倚着熏笼不起。鬔松头上残妆。架前叠罢衣裳。冷淡西窗月落,恹恹犹爇沉香。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唐代。白居易。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
酬安之谢药栽二章。宋代。司马光。护根带土我亲移,荷锸汲泉君自种。悦目宁将恶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折桂令·崔徽休写丹青。元代。乔吉。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赵提荆挽词。宋代。楼钥。毓秀从天派,盱衡动至尊。使星方炳耀,卿月遽侵昏。已矣悲吴馆,谁欤护北门。庆源流未艾,文献蔼诸孙。
送内弟袁德师。唐代。窦群。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题王子贤云樵山房 其二。明代。陈谟。王质当年底事痴,斧柯烂后觅归蹊。君歌一曲下山去,不向仙人局上迷。
皇后庙十五首。宋代。真宗。为太宗后,为天下母。诞圣继明,膺乾作主。玉振金相,兰芬桂芳。于万斯年,永奉孙赏。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代。白行简。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馀。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沁园春•美人乳。清代。董以宁。拊手应留,当胸小染,两点魂销。讶素影微笼,雪堆姑射,紫尖轻晕,露滴葡萄。漫说酥凝,休誇菽发,玉润珠圆比更饶。开襟处,正粉香欲籍,花气难消。当年初捲芳髫。奈坟起、逾丰渐欲高。见浴罢铜洼,罗巾掩早,围来绣袜,锦带拴牢。逗向瓜期,褪将裙底,天壤何人吮似醪。幽欢再,为娇儿抛下,湿透重绡。
过玩鞭。宋代。李之仪。姑熟溪头近请违,玩鞭亭上再相期。留连话旧忘尘虑,把盏枰棋得自怡。
减字木兰花。宋代。蔡伸。初用乐彤庭龙尾。礼备天颜知有喜。九奏初传。耳冷人间十七年。盈成持守。仁德如春渐九有。三辅名州。好整笙歌结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