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提荆挽词。宋代。楼钥。毓秀从天派,盱衡动至尊。使星方炳耀,卿月遽侵昏。已矣悲吴馆,谁欤护北门。庆源流未艾,文献蔼诸孙。
《赵提荆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示了作者对时代荣光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毓秀从天派,
盱衡动至尊。
使星方炳耀,
卿月遽侵昏。
这四句描述了美丽的景象,以及星月的神奇光辉。"毓秀从天派"表明大地孕育了美丽的景色,美不胜收。"盱衡动至尊"则表达了天空中的星辰行动中的崇高和壮丽。星星熠熠生辉,展示了它们的辉煌和壮丽。"使星方炳耀"描述了星星的明亮光芒,照亮了夜空。"卿月遽侵昏"则暗示了明亮的月亮突然笼罩了夜晚,使得黑暗降临。
已矣悲吴馆,
谁欤护北门。
庆源流未艾,
文献蔼诸孙。
接下来的四句表达了作者对时代荣光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已矣悲吴馆"表明了作者对失去荣光的感伤之情,吴馆指的是南宋朝廷的官署,暗示了政权的衰败。"谁欤护北门"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呼唤有志之士能够守护北方边防,保卫国家安全。"庆源流未艾"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乐观态度,认为传统的文化底蕴仍然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文献蔼诸孙"则表示对后代能够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并为之发扬光大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时代命运的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观念。诗词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时代兴衰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思考。同时,通过诗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承托和对后人的期望,呼唤有志之士共同努力,保卫家园和文化传承。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子规啼。元代。危素。子规啼,白月低。春云迢迢春水远,芳草绕庭花乱飞。子规啼时征梦苦,郎船定发潇湘浦。潇湘江上风浪多,春晚胡为不归去。子规好去潇湘啼,重来借汝春树栖。
瑞鹧鸪。金朝。王哲。春季裁量十四郎。风流玉貌好轻狂。每夜房中怜美妇,常时腹内痛饥肠。以此街前来背箱。利多扑入采帛行。刀尺使时无作念,妻儿爱处越馨
无题。明代。释今无。每到无言处,频行望九霄。中郎不可见,残爨自应烧。短褐欲成癖,萤光似见招。秋风一夕乱,寒气满山腰。
去年。宋代。张耒。去年四月多风雨,麦秀不实农夫苦。今年麦好风雨调,万口嗷嗷饥待哺。何事今晨还衣夹,朝日无光寒惨切。天工与物无怨尤,安用日与人为仇。
三更汎舟谢达其一渰。元代。仇远。渰水不盈尺,大舟行水中。朦胧微有月,潋滟寂无风。时序三秋半,阴晴万里同。山歌与村笛,醉卧听渔童。
示老马十首 其七。明代。释函可。幸无伯乐能垂顾,价重何曾老不才。青草渐长溪渐溢,骐驎终欲羡驽骀。
颂古九十八首。宋代。释印肃。无相光中弄影人,形同异类性天真。披毛戴角冰和水,削发披衣水合冰。
次韵李元量见赠。宋代。李若水。先生学业自无双,当代闻人共叹降。文采羡君高楚梦,诗声笑我类吴江。槐花过雨金堆砌,山色经秋碧满窗。一幅珠玑照尘眼,龙文端信笔能扛。
赠人求赙。元代。吴澄。德甫死数月,家贫不能葬。其子泣告予,听之为惆怅。予谓其子曰,今日汝宜往。汝父在世时,满眼知识广。高闳惯奔走,所事尽豪爽。资财既饶裕,意气亦倜傥。故人之子至,宁不动念想。生死见情谊,真实非勉强。应有郭元振,钱送几万镪。应有柳仲涂,金馈几千两。尧夫清廉吏,麦且五百饟。子瞻酸寒儒,绢且四十丈。彼但抽毡毛,此已归泉壤。汝其试扣门,伫看赙盈帑。予助嗟薄少,忝作汝父党。苏诗赠季明,鄙语谩相仿。
山中偶成。宋代。文天祥。白鹤飞来牵我衣,东风吹我下渔矶。当年只为青山误,直草君王一诏归。
偶得牡丹数本移植窗外将有著花意二首 其一。宋代。朱淑真。王种元从上苑分,拥培围护怕因循。快晴快雨随人意,正为墙阴作好春。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宋代。罗公升。若以俗眼观,荣枯几翻手。若以法眼观,穷达竟何有。吾身以觉赘,身外安足守。若□谢□□,为我作不朽。
晚晴见终南诸峰。唐代。贾岛。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
辛巳元日。明代。李梦阳。倏忽吾生五十春,两朝遗佚太平身。望乡心逐关云起,怀国情将汴柳新。自信右军非墨客,谁言高适是诗人。南征昨报龙旗返,伫想嵩呼动紫宸。
游雁宕山次韵。明代。杨旦。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讯黄乙山於寿宁寺。宋代。黄敏求。客中听雨况僧寮,尽日无人访寂寥。一枕秋声供痛快,隔窗风里有芭蕉。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唐代。郎士元。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二首。宋代。杨万里。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蜺。
题何石川一苇所如卷次韵。明代。庞嵩。柳色晴分绿蘸川,风轻云淡雨馀天。冯夷狎对空明桨,赋客时开锦绣筵。缥缈洞箫舷外度,翩跹皋羽梦中缘。目穷烟岛扶胥路,肯逊苏家赤壁船。
怀激发尚书伯纪。宋代。李伯玉。一曲清歌一弄琴,十千美酒十分斟。江流不动潮初上,斗柄将垂夜向深。沙觜露溥孤鹤警,潭心月冷老龙吟。此时最是怀乡国,云里征鸿閒远砧。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宋代。郭印。辩嗟孟轲劳,清笑伯夷隘。秋毫满六虚,须弥藏一芥。
刘羽庭太守携酒晏倪氏池亭。明代。乌斯道。太守携壶看藕花,倪家池馆似仙家。佳人行酒杯频覆,童子催诗鼓数挝。鸟傍竹阴啼侧岛,鱼翻日影近晴沙。佩环未入天台去,几席叨陪岂有涯。
答张伯子比部。明代。卢龙云。回首看花越廿年,风流文藻故依然。非缘天上无知己,自是人间有谪仙。玩世我同方朔隐,倦游君似马卿贤。相逢欲就餐霞侣,共听庐山瀑布泉。
陪留宰游灌溪回饮县圃六绝。宋代。王炎。高烧蜡炬照深红,恐负一年花人风。恶客敢辞今日醉,明年别去定匆匆。
浣溪沙 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榇,于苏公祠却归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清代。周之琦。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玉棺好伴魏城君。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烛灰香冷自温存。
拟白香山有木诗 其一。宋代。倪涛。有木名梧桐,栖凤临清池。朝阳承新色,碧玉拂疏枝。春风及万物,枝叶方荄滋。别类或刺手,花发眩赪姿。浮华惜无实,讹似空参差。排云高百尺,孤立耀后时。知音傥可待,《韶》《雅》夸天资。槃阿厉名节,澍雨敷丹墀。
甘雨应祈。唐代。贯休。春雨偶愆期,草木亦未觉。君侯不遑处,退食或闭阁。东海浪滔滔,西江波漠漠。得不愿身为大虬,金其角,玉其甲。一吸再喢,云平雾匝。华畅九有,清倾六合。使不苏者苏,不足者足。情通上玄,如膏绵绵。有叟有叟,鼓腹歌于道边。歌曰:“麦苗芃芃兮鶬鹒飞,日出而作兮日入归,如彼草木兮雨露肥。古人三乐兮,我乐多之。天之成兮,地之平兮。柘系黄兮,瓠叶青兮。乳女啼兮,蒸黍馨兮。炙背扪虱兮,复何经营兮。
答江南友人。金朝。李龏。却笑孤云未是闲,书来未报几时还。江南无限萧家寺,名画偏求水墨山。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宋代。戴复古。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答怀母舅朱箕作先生。明代。陈子壮。桃花水阔九江滨,兰桨经时一问津。愧矣刘家评月旦,难于郢客和阳春。窗间蜗篆摊书后,谷口莺声对酒频。不为京尘能障目,停云兼寄倚闾人。
赠卫南长官赴任。唐代。李嘉祐。吏曹难茂宰,主意念疲人。更事文犀节,还过白马津。云间辞北阙,树里出西秦。为报陶明府,裁书莫厌贫。
送李廷玉。明代。陈繗。故人萍水喜相逢,尊酒那堪又不同。见日山边飞旅骑,温泉地上候归蓬。登堂好竭黄香孝,为国应怀吉甫忠。仕版注名深有望,莫耽乡玉老英雄。
观田魏二廷尉射歌。明代。徐祯卿。魏子手挽高丽弓,气满两石开青虹。田郎亦自号猛手,谈笑弯弓自裹肘。秋风系马古原下,合耦翩翩习步射。眼中何有百步的,彊干惯使千年柘。共惊二子手法利,突如流星中如树。侧身仰视秋云开,飞鸟顾之不敢度。壮哉二子气如虹,左挥右霍真两雄。燕山秋高太白动,寒日猎猎吹胡风。前时出军大同垒,红缨白马多乳子。柔丝斗弩不解持,吹竽之滥诚可嗤。彼乳子者何足道,可惜王师直为老。吁嗟田魏二子真雄才,高坛大纛何有哉。
减字木兰花。宋代。苏轼。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攻落佳人白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