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伯山行韵二首

和南伯山行韵二首朗读

《和南伯山行韵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千峰踏尽又层坡。
冠染征尘不暇峨。
佳处赏心惟酒尔,
愁时引睡奈诗何。
憩亭尚远日先书,
脚力力穷山更多。
白发对山聊自醉,
如公自富郢中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南伯山之间的行程和心境。诗人踏遍了千峰和层坡,冠带上沾染了征尘,但仍然不觉得疲倦和厌烦。在美景之处,他用美酒慰藉自己的心灵,但在忧愁时刻,他却引不出睡眠,无法用诗歌来宣泄内心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憩亭是一个休息的地方,但它似乎离诗人还很远,因为他需要先写下日程安排。脚步已经走遍了力穷山,但眼前的山峦却更多,似乎永无止境。尽管头发已经斑白,但诗人仍然自得其乐地与山相对,仿佛回到了富饶的郢中,心情愉悦地歌唱着。

这首诗通过山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过往岁月的回忆。尽管旅途劳累和内心的忧愁,诗人仍然能够通过酒和对山的思索来获得片刻的宁静和欢乐。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它通过描绘山行的经历,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忧愁与欢乐、疲倦与豁达相互映衬,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冲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入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
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
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
飞上金鸾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

寻山凭一杖,芳草绿萋萋。花落无人管,春深叫竹鸡。

()

朝望夫,暮望夫,
一夕化作山石枯。潮水去却回,
行人来不来。

()

旧业青山下,长谣绿水边。近村逢浣石,远树起炊烟。

竹密藏樵路,芦疏泊钓船。谁知谷口者,名在汉廷前。

()

华颠何意软红尘,霄汉聊收退鹢身。方喜长松倚东野,又从净社得遗民。

高山流水知音少,霁月光风发兴新。赖有好诗相慰藉,不然开口欲谁亲。

()

东梁河水自西流,漠漠凉烟隐戍楼。我欲停骖问华表,夕阳城郭锁凉秋。

()

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

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

()
居士窗前檐蔔花,清香不断逗窗纱。
伤和错底风过关,照夜偏怜玉雪葩。
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
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
莫爱庭前树,一爱百誉随。
向非谏臣言,不知佞者谁。
不知尚自可,不去安用知。
甘言终幸怜,逆耳先防辱。
()
戢戢骈头戏,悠悠掉尾行。
莫言盆盎窄,犹胜网罗横。
竞触浮萍乱,时吹细浪生。
嗟予遭病缚,羡汝遂微情。
()

经始宗庙,神明戾止。申锡无疆,祗承享祀。假哉皇祖,绥予孙子。

燕及后昆,锡兹繁祉。

()

离群应已久,远地只孤飞。月冷呼声疾,云閒顾影稀。

萧萧蒲苇老,粒粒稻粱微。几夜回塘梦,分明向北归。

()
松风亭下盛开时,曾辱苏仙与赋诗。
今日折花怀此老,端如嗅菊念东篱。
()

和风暖日作霜天,冰雪相投岂偶然。特枉新诗咏陈迹,便同佳趣赏当年。

学优曼倩三冬足,才过荆州十部贤。为问醉衾应好在,莫教痴望似蚕眠。

()

玉体金钗一样娇。背灯初解绣裙腰。衾寒枕冷夜香消。
深院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和梦更无聊。

()
漂泊天隅佳节,追随花下群贤。
只欠山阴修禊帖,却比兰亭有管弦。
舞裙香未湔。
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
()

天下之宝,惟玉为最。
然不受触,触之则碎。
如何如何,可全其粹。

()

百盘天益孟门雄,赵魏山川指掌中。一柱雨缭穿落日,千岩云脚断回风。

黄龙倒挟河流上,白马俄惊练影空。自是壮游尊驭在,不将愁向阮车穷。

()

西湖秋夜

()

西京蔼蔼。
东都济济。
秋祓濯流。

()

谁道昔人痴,穗帏犹昔时。昔时人皆慕,今日人皆悲。

亭亭西陵台,歌吹声迟迟。不关歌吹异,人心有盛衰。

()

日西落,月东生,乌鸦绕天飞且鸣。鸦飞来宿府中树,府官坐衙不归去。

暮归独宿公房西,柰尔哑哑中夜啼。五更鸦鸣月未堕,披衣又向衙中坐。

()

平生喜栽花,赖以娱寂寞。小园财一亩,粲粲万跗萼。

典衣买紫桂,辍食致红药。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

()
经纬智何多,网张犹设罗。
但知为物穽,更有物谁何。
()

占断西风第一芳,精神真欲傲严霜。红颜浪说天魔队,金粟如来独面黄。

()

侍郎如苍官,岁寒友梅竹。
步行以当车,瓢饮不如掬。
旧人存者少,灵光岿然独。

()

为君栽向南堂下,记取他年著子时。
酸酽不堪调众口,使君风味好攒眉。

()

洪乔亦作邮,信陵非一客。半日豫章城,匆匆若遗迹。

含意各未申,我行良独迫。南雁复相催,诗才遽殚索。

()

珠帘怕卷春残景。小雨牡丹零欲尽。庭轩悄悄燕高空,风飘絮、绿苔侵径。
欲将幽恨传愁信。想后期、无个凭定。几回独睡不思量。还悠悠、梦里寻趁。

()
醉来长铗为谁弹。
憔悴入函并。
一带秦川如画,夕阳仙堂空闲。
门边肮脏,胸中丑磊,何苦人间。
()

遮得冥冥翼,谁云汉网宽。劫谋飞隼疾,克爱拔山难。

旒恐悬中断,盂从覆处安。不如甘嫚骂,莫受子房谩。

()

天地涵元氛,梅花得独先。空山风雪里,世外有神仙。

()

芳情惯向歌前结,郁抱遍从醉后开。
何事酒乾衔不放,杯香暗送口脂来。

()

闽有凌孝子,十六丁丧乱。辛苦奉双亲,岩谷日奔窜。

晨汲寒涧饮,暮拾枯薪爨。跬步皆畏途,触目增愁叹。

()
已雪又复雨,天寒行路难。
船中寒尚可,未若堰头寒。
已雨又欲雪,泥深行路迷。
岸边泥尚可,未若堰头泥。
()

穷年易感复多悲,却向尊前对别离。绕郭青山日欲暮,严风锦树岁将辞。

人情乖错今可见,陵谷深危起当面。镆铘为钝铅刀铦,莸蕙同藏朱紫乱。

()
景物随人也解愁,年来谖草不忘忧。
薇官自缚敢辞冷,倦鸟纵归何处投。
一岁又闻禾黍熟,百年惟喜甲兵休。
人生佳节真难遇,莫惜重阳菊满头。
()
霏霏弄间熊,滟滟扬素纹。
幽人不可即,但见水与云。
苍狗纷世情,瞿塘在平地。
所以盟白鸥,万荷最深处。
()

民在华胥正乐康,高秋宾雁指衡阳。蒹葭渐见凝清露,鶗鴂先惊歇众芳。

节值登高真胜会,年逢大有是殊祥。宸心悦豫流新唱,星汉垂文示八方。

()

山围画障。风溪弄月清深漾。玉楼苕馆人相望。下若醲醅,竞欲金钗当。
使君劝醉青娥唱。分明仙曲云中响。南园百卉千家赏。和气兼春,不独花枝上。

()

出门见遥山,翠色纷在眼。不知所到处,更隔几丘坂。

烟云何苍苍,道途方坦坦。策驾属所之,怅然念时晚。

()

仁皇下诏急求贤,糠秕当时偶在前。两榜复科新大比,三人联事旧同年。

关山道路寻常梦,台阁风云尺五天。但使得材今胜昔,吾侪宁复叹华颠。

()
照人精采驻元戎,与我驱驰录近功。
想见玉箫声远夜,乱芟篁竹剉春葱。
()

一树丹枫掩映,盈条橘蠹,碧茧双连。拾去暗藏,金合羽化翩跹。

粉糁糁、徐开金翅,风拂拂、渐褪香绵。晚霜天。齐纨已弃,无计留仙。

()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
无酒可销夜,随僧早闭门。
照墙灯影短,著瓦雪声繁。
飘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

澹泊明吾志,孤贞谢世嚣。蛾眉妒任老,鸡肋毁防销。

未拟三休去,真成独酌谣。自公多暇日,堪自慰蓬飘。

()

秋林何翅一般香,楚思无穷属野航。不必再参庞老语,要须先会接舆狂。

青灯渐向韦编熟,白露初添玉井凉。久矣荡除人我相,莫疑高尚鄙侯王。

()

疏枝冷蕊,腊前时初破。年后才多玉妃堕。问梅轩白发,寂对空株,期三百六十,谁同幽坐。孔方兄善幻,半幅溪藤,貌出缁尘素衣*。当盛暑展图看,据失炎蒸,甚欲摘倾筐三个。又却被、旁人劝休休,怕他日盐羹,凤毛无和。

()
古木环池竹数竿,疏篱补菊屋三间。
白云不放红尘入,无怪山人懒出山。
()

古今重良牧,乐只歌台莱。眷兹山水郡,合仗经纶才。

君惟青琐彦,謇谔众所推。先声布海曲,欢迎拥旌绥。

()

太清竟罢散鸣环,梧竹萧疏一径间。地主冰霜森武库,使君车骑自庐山。

流云下拂罘罳影,仙气遥连虎豹关。一别玄都知几日,对君双鬓已成班。

()
欲作归田计,无如二顷何。
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日下乌声乐,尘生鸟迹多。
渡头留小楫,乘兴得相过。
()

轩前无物但长空,孤月忽来东海东。
圆满定从何处得,清明许与众人同。
怜渠生死未能免,顾我盈亏略己通。

()
病眸犹远眺,惟恨鬓霜侵。
稻色云连亩,桂香风满襟。
野桥横落照,晚磬出幽林。
牧笛数声外,明霞襯碧岑。
()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
名为泉布者,无足走人间。
善发难言口,能开不笑颜。
償逋小续命,赒急大还丹。
唯有商山老,非干买得闲。
()
抱琴来会锦沙溪,音响能清一世埃。
不学晋人反招隐,颇知陶令欲归来。
羡君雪里骑驴兴,哀我年前戏马台。
留取老翁看云月,乾坤撑拓赖奇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