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有感一首

九日有感一首朗读

《九日有感一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阮。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国家陷入困境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举国无人分智囊,
满川龙血战玄黄。
百年驯致文明地,
一日尽为荆棘场。
关辅渴思王镇恶,
蜀人尤喜杜黄裳。
小臣试草中兴颂,
准拟还京奉上皇。

这首诗词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描绘国家的困境以及作者对此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

在诗词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主要的诗意:

首先,诗中提到"举国无人分智囊",意味着整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智慧和才干来应对当前的困境。这揭示了国家领导层的无能和政治体制上的问题。

其次,"满川龙血战玄黄"表达了国家战乱的景象,形容了流血和战火横行的场面。这种战乱的状态使得国家的文明和秩序完全崩溃,将整个国家化为荒芜和混乱。

然后,"百年驯致文明地,一日尽为荆棘场"暗示了国家经过百年的文明发展,却在一日之间陷入了混乱和动荡。这种转变的突然性和剧烈性,使得人们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和迷茫。

接着,诗中提到"关辅渴思王镇恶,蜀人尤喜杜黄裳",表达了人们对有能力和智慧的领导者的期望和渴望。这种期望是对国家走出困境和恢复秩序的希望,以及对领导者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小臣试草中兴颂,准拟还京奉上皇"表明了作者自己作为一介官员,试图为国家的复兴做出贡献,并怀着忠诚之心准备回京向皇帝奉上自己的建议和愿望。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乐观和为国家尽力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思考揭示了国家困境下的无奈和忧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领导者的期望和对国家复兴的渴望。这首诗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批判意味,是王阮对宋代社会和政治状况的一种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阮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王阮朗读
()

猜你喜欢

卢橘花香拂钓矶,佳人犹舞越罗衣。三洲水浅鱼来少,

五岭山高雁到稀。客路晚依红树宿,乡关朝望白云归。

()

身世马虺隤,索居不用媒。恩多贫曝日,吟苦饥鸣雷。

冻鹊迟迟下,晴梅鼎鼎开。诗书娱此夕,吾意老山隈。

()

万水千山特特来,谩劳皮袋走尘埃。横担柱杖明州去,世上谁能唤得回。

()
深知不作昌时瑞,成茧那能效野蚕。
世态如云从自薄,交情若水定非甘。
最怜炊黍张生约,勿笑分财管仲贪。
欲结他年渔钓友,江湖舍我复谁堪。
()

作意每不偶,邂逅与心会。
畴昔问寒梅,李园不成醉。
今夕亦何夕,见此万花最。

()
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树青葱雨初过。
柳条渐软蝶双飞,桑叶尚多蚕一卧。
薄情野水流不回,无力春云慵欲堕。
团团榆荚是谁抛,漠漠游丝向人嚲。
()

昨夜中秋好月,今朝类试终场。遥想客窗对酒,未知野饭同堂。

()

海上归期苦恨迟,归心日与海争驰。故人有待吾衰矣,一寸寒灰万缕丝。

()
寒梦初回斗帐深,清辉忽破小窗阴。
若为推上松萝月,展尽梅花一寸心。
()

暂凭尊酒送无寥,香印风吹字半销。明月断魂清蔼蔼,桑林蚕后尽空条。

()
采莲莫采花,采花损空房。
留房结青子,种作明年香。
()
拄天屹页断鳌根,卧草蒙茸伏虎痕。
想见山中明月夜,有人长啸抱崑崙。
()
乘桴欲看日生东,借子门前一席风。
白石凿余云补穴,青峰开处月浮宫。
持螯斫鱠万事足,踞壳食蜊千劫空。
剩欲作诗招酒社,恐君户小趣难同。
()
南园粉蝶能无数。
度翠穿红来复去。
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朱阑夜夜风兼露。
()
窗灯摇影细,城柝报更遥。
白发愁偏重,丹心老未销。
云阴笼月薄,秋气挟霜骄。
归思如江水,滔滔逐逝潮。
()
沥恳囊封避政均,天恩从欲宠孤臣。
回瞻始愧功名地,池有祥鹓阁有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