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访友不人值

远访友不人值朗读

诗词:《远访友不人值》
朝代:宋代
作者:宋伯仁

译文:
寒食花枝插满头,
长亭搔首晚悠悠。
灞陵老子无人识,
别是天涯一段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宋伯仁所作,描述了一个远离家乡访友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凄凉的意境,表达了离乡别亲所带来的无尽愁思。

首句"寒食花枝插满头",描绘了诗人头上插满了寒食时节的花枝,这里的花枝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然而,此刻身处他乡的诗人却无法分享这美好,而是感受到了孤独和寂寞。

接着,“长亭搔首晚悠悠”,描述了诗人在长亭中独自惆怅的情景。长亭作为边境的标志,象征着与家人和亲友分离的距离。诗人抚摸着自己的头发,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灞陵老子无人识”,揭示了诗人访友的目的地是灞陵,然而他在那里却没有人认识他。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陌生感,增加了他的无助和无依。

最后一句“别是天涯一段愁”,表达了诗人对离乡别亲的悲伤和无尽的忧愁。他身处天涯异域,与亲人朋友相隔遥远,无法分享彼此的欢乐和忧愁,这种别离的痛苦使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道出了离乡别亲的苦楚和思乡之情。通过对孤独、陌生和无助的描绘,诗人使读者感同身受,引发共鸣。这首诗以凄凉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凸显了宋代文人对家园和亲情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宋伯仁朗读
()

猜你喜欢

白雪青天映日红,楼台高下玉山中。盘蔬晓送冰丝脆,钗杏春生蜡带融。

北斗龙杓回后夜,东皇鸾辂驾灵风。何如得接云霄上,一看烟花绕禁宫。

()

官囷旷空抽民米。富人削瘠贫人死。嗟嗟土牧亦劳只。

亦劳只,荒政难。吊吾民,嗟吾官。

()
尽瘁辞当国,均劳得偃藩。
幄中留秘画,天下满危言。
日企还三事,宁图閟九原。
谁将河海泪,一洒问乾坤。
()

风叶鸣乌桕,秋云起野烟。蹉跎别君意,迢递上江船。

何处无薇蕨,斑衣且岁年。斜阳忽相失,凝睇入螺川。

()

破暗长明世代深,烟和香气两沈沈。不知初点人何在,

只见当年火至今。晓似红莲开沼面,夜如寒月镇潭心。

()
灵风彻宴卮,十幅曙帆飞。
路入江山国,人兼綵绣衣。
草堂空岫幌,偃室听琴徽。
谁识无双誉,新从日下归。
()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

竹杖芒鞋短后衣,抱琴何处觅锺期。
百年烂醉乌程酒,千首新吟晋宋诗。
京洛风尘如昨日,湖山水月此何时。

()
午位星杓正,人间令节同。
四时和玉烛,万物被薰风。
()
英英白龙孙,眉目古人气。
拮据营数椽,下帘草生砌。
文章作迳庭,功用见造次。
无庸垂罄嗟,遗安鹿门意。
()

柳澜滴沥溜春渠,牡丹已老木香初。黄蕉白纨蔽香庐,唾云沫月课空虚。

剡溪十丈雪不如,长眉辟支手自舒。波折瘦硬结浅疏,细如春蚓浓如猪。

()

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

宝鸭湖边万顷光,乘风破浪见汪洋。须知旧派源流远,却忆新阡道路长。

载酒一时聊雅咏,弹棋连日醉琼觞。雨馀幸借东山屐,千古英灵草木香。

()
汉上思见庞德公,别来悲叹事无穷。
声名藉甚漫前日,须鬓索然成老翁。
家酿已随刻漏下,园花更开三四红。
相逢不饮未为得,听取百鸟啼匆匆。
()

长有扫帚枢作杷。扫除洛中迎琅琊。

()
宠渥征黄渐,权宜借寇频。
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
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
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
()
值泉仍饮马。
逢花即举杯。
稍看城阙远。
转见风云来。
()

霜梅槁立清江濆,谁当为挽归来魂。青鞋醉踏江沙路,玉蕤簪帽惊王孙。

临风想见花有语,此郎词赋如文园。花开无情落亦易,闻香当款知谁门。

()
秋风吹裂旧荷衣,自读离骚倚落晖。
已觉芦花洲渚冷,水天归雁着行飞。
()
虎丘共作五年留,几度相携上小舟。
杨柳春桥半塘寺,芙蓉夜月百花洲。
长林放鹤闲支遁,一室编蒲老睦州。
此日独归怀往事,空山草树不胜秋。
()

中央正色殊堪重,况复丹心向太阳。

可信化工深意在,只教此本染宫黄。

()
一只船儿没赛。
七十六年装载。
把柁更须牢,风饱蒲帆轻快。
无碍。
()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
纸山间出笔阵横,李侯画若禅眼透。
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

()

()
当阳拈起足清风,似月团团样不同。
腊月也知无用处,暑天消得打蚊虫。
()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
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
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
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
()

主人留客勤,更倩山作主。犹恐客不留,益以潇潇雨。

客一而主三,岂复有去理。况我留更易,无援亦自止。

()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
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
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
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
()

十载群雄百战疲,金城万雉自汤池。地分玉册盟俱在,露仄铜盘影不支。

中夜马群风北向,当年车辙日南驰。独怜石鼓眠秋草,犹是宣王颂美辞。

()

啼鹃亦非鹃,似出吾庐中。切切高堂心,夜夜愁朔风。

视米储不多,归养计亦穷。孰知安身归,未责囊橐空。

()
瑞日明天仗,仙云拥寿山。
倚栏春昼永,金母在人间。
()
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
侵晓桂旗动,伤离苹渚前。
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
旧业西河上,归心向日边。
()

浮杯方渡湘江上,又逐孤云到岳前。七十二峰烟雨夜,与谁同话懒残禅。

()

胜卖东风富贵春,青衣催坐叠花茵。莺欺皓齿清歌妓,柳妒纤腰学舞人。

猩色屏风围孔雀,麝香衾被压麒麟。任教日日如泥醉,不负韶华一度新。

()
结庵嵩少深,高道恐难偏。
苦海好求宝,天花莫著身。
一心俱已了,五字更应新。
谁谓孤云迹,名曾达紫宸。
()

君山黯碧愁云湿,嘄阳群笑猩猩泣。灵风神雨横江来,楚累游魂亭亭立。

贝宫骨冷魂不死,芳根迸断湘兰蕊。梦泽白茅与天齐,荃蕙菉葹辨谁是。

()
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风清。
学省夜岑寂,天街断人行。
广庭层阁险,寻廓步馀明。
松篠递遥响,如闻弦诵声。
()

春丁逢上日方中,涓吉修诚荐泮宫。
奠璧采玲诚可格,代庖越俎数徒充。
八音合奏东南少,一道相传今古同。

()

飘飘云水自成奇,何必天潢足重师。法喜胎中皆玉叶,优昙钵里是金枝。

()
畴昔鸣琴子贱堂,至今弦诵尚悠扬。
农桑乐岁千家足,桃李春风几度芳。
疾恶政缘同伯厚,爱民何止一桐乡。
乌台此去真朝夕,剑履还须去尚方。
()

少陵先生时不偶,老瓦盆中醉林莽。江湖散人名益穷,鱼壳倾尊不论斗。

孤风异行同襟期,食鲑未必富三九。凌烟功名举世事,不直两公一杯酒。

()

江南莲叶舟,江北莲花屿。尽日双鸳鸯,无人自来去。

()

万顷玻璃水接空,雨蓑烟笠下、一渔翁。荷香断续柳西东,秋光好、两岸插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随浪去、笑儿童。三秋几阵鲤鱼风,斜阳外、沉醉荻花中。

()

喜气朝从驿使来,金函桂籍到容台。千人入试百人中,两弟登科一弟魁。

都下群公誇竞秀,关西诸子总奇才。黄封内酝须多领,更向春风听荐雷。

()

素性便孤寂,无营昼掩关。卧闻清露坠,坐见白云还。

鹤梦棋敲醒,蜗墙藓蚀残。仙瓢休挂树,风起厌喧烦。

()
别馆间将掷果车,淡香亭下赏春华。
东阑恰好清明节,千树都开烂熳花。
()

君王方北顾,万里动天诛。日月占兵气,风云识阵图。

边隅休士久,将帅受恩殊。一取单于帐,嫖姚真丈夫。

()
杜陵雁下岁将残,疋马西游雪拥关。
憔悴敢忘双阙路,淹迟遍看两川山。
春回柳眼梅须里,愁在鞭丝帽影间。
安得黄金成大药,为人千载驻颓颜。
()
七佛相承寿脉深,只图入水见长人。
截流机有青波路,天下滔滔谁问津。
()

每侍图书右,令人俗虑空。
隐忧惟世变,卧病亦春融。
圣处一言敬,天然万理中。

()

土断川亦分,北下成阴涧。秀石得佳名,服膺吾敢慢。

()
贮雪成酥饤玉盘,劝郎抄取一匙餐。
金针指冷愁花冻,侍婢添香却夜寒。
()
灵之来下,以雨先驱。
灵之旋驭,五云结车。
操环应夏,发匣瑞虞。
真人在御,来献珍符。
()

梦魂何事练溪滨,起自新春向晚春。
红杏园林催百舌,绿杨洲渚荐重唇。
一年好处是寒食,三月水边多丽人。

()

万事不关虑,孤吟役此生。
风骚中旨趣,山水里心情。
众木凋寒色,空江喷暮声。

()

名园载酒更征歌,风动横塘起晚波。试问小娃摇桂楫,何如仙佩度银河。

针楼待月骄罗绮,香粉迎寒怨芰荷。城郭沉沉万家夕,不知秋思属谁多。

()

雾敛云回雨却残,衣单犹尚怯朝寒。烟尘暗处江山窄,日月光来宇宙宽。

渔棹不忧滩浪险,客轮惟喜路程乾。关关珍重梢头鸟,每到晴中语亦欢。

()
燕玉成行把酒卮,酒卮未尽即言离。
宾鸿冒雨回峰日,旅燕冲风过海时。
棹拨蓼湾秋斫脍,剑飞梅岭夜吟诗。
明年有约重来否,一骑红尘贡荔枝。
()

齿发那能敌岁华,早知休去避尘沙。鬼神只阚高明里,

倚伏不干栖隐家。陶景岂全轻组绶,留侯非独爱烟霞。

()

到任预忧替,替归贫类初。
离情似芳草,远道逐征车。
遗爱偏留记,行装祇担书。

()

有女谐良偶,承宗在嫡儿。
馆甥才匝岁,宅相果如期。
脉发慈溪正,胞成江夏奇。

()

丹霞到了被人谩,选佛何曾异选官。争似白云无事客,茅檐冬日卧蒲团。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