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

偈颂七十二首朗读

诗词:《偈颂七十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祖钦

译文:
利刀拈起白如霜,
可惜无端成自伤。
消尽少林三尺雪,
古今天地只寻常。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释祖钦的《偈颂七十二首》中的一首。诗人以利刀拈起的白色刀光,比喻战乱中的刀光剑影。然而,这样的杀戮却无端地伤害了自己。诗中还提到少林寺,少林寺是佛教的圣地,也是武术的发源地,象征着正义和英勇。然而,即使这样神圣的地方,也无法抵挡战乱的侵袭,雪花消融后只剩下平凡的一片。通过描绘战乱和少林寺的对比,诗人表达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无常,以及人间苦难的普遍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切思考和对人间苦难的感慨。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中的一幕景象,利刀拈起的刀光白如霜,形象生动。通过"利刀"和"白如霜"的对比,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战乱的残酷和无情。诗人随即提到这样的杀戮只会伤害自己,暗示了战乱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伤害。

接着,诗人以少林寺为象征,通过少林寺的雪花消融,将战乱与人间苦难联系起来。少林寺作为佛教的圣地和武术的发源地,象征着正义和英勇,在人们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即使是这样神圣的地方,也无法逃脱战乱的摧残,雪花消融后只剩下平凡的一片。这种对比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战乱的破坏力量和人间苦难的无常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切思考和对人间苦难的感慨。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人展现了战乱的残酷和人间苦难的普遍性,引发人们对战乱和苦难的深思。这首诗在简洁中显现了深刻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反思人性与世道的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朗读
()

猜你喜欢

沈香亭畔露华浓,睡起妖环酒晕红。烂醉三郎浑不醒,野禽翻占五更风。

()

道士白发尊,面黑岚气染。
自言王方平,学道古有验。
道成白昼飞,人世不留窆。

()

化腐来新彩,含辉向本丛。华身依玉露,流影度金风。

不以明开夜,安知色在空。秋容初一散,尔意莫匆匆。

()

看尽夕阳西去。无语。何处玉箫声。秋风吹送未分明。

莫也诉离情。

()

江淮飞雪满河东,尔去长安赋汉宫。到日西山春正好,高楼明月醉东风。

()
掺袂东君属此觞,朱明履运返何乡。
结成硕果鹂鹒语,吹尽落花桑柘光。
梅雨闻君醉山阁,麦风招我步濠梁。
惜春岁月那相贷,肠断连山草树长。
()

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

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

()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
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

昔年龙河帝作宫,万础搆出金芙蓉。祝釐至命黑衣相,董役乃是乌台公。

帝乘云去师示寂,瓦砾依然化金碧。搥钟吹螺震天地,游从每振东南锡。

()
湖共江宽更海宽,遥天纵玩复横观。
雅知山对吟肩瘦,未怯霜欺醉面寒。
感召丰登饶粒食,抚摩瘦敝起雕残。
生灵百万俱高枕,公亦官清梦寐安。
()

髻稳冠宜翡翠。压鬓彩丝金蕊。远山碧浅蘸秋水。香暖榴裙衬地。

亭亭二八馀年纪。恼春意。玉云凝重步尘细。独立花阴宝砌。

()
畎亩思国事,笺王泪成流。
鲜风鼓中夜,冻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
()

白鹿山河一径开,故人载酒共徘徊。寻幽觅得南隅社,招饮同倾北海杯。

好雨池边沾席过,清风江上逐人来。留题赋就翩翩雅,尽是河东八斗才。

()
市人屋井底,栋与江堤平。
大江压堤来,浩浩势欲倾。
古堤腾长蛇,独与江争衡。
积流增巨涨,飘突万马惊。
()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残阳淡淡无语,零落故王宫。前日雕兰玉砌,今日遣台老树,尚想霸图雄。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慨悲歌,怀故国,又东风。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

()

雁绳仨低江馆,晚背垂虹路。素情题叶,吴波断云聚。

依旧一度回肠,引杯笛起西风,送秋何处。

()
已着诗招隐,何须酒引陶。
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
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
何惭少陵老,鹦鹉啄金桃。
()

自笑今吾即故吾,烦君问讯近何如?冯唐易老双蓬鬓,殷浩难投一纸书。

天北风高鹏翼健,江南水阔雁音疏。他时若遇王摩诘,肯道南山有敝庐。

()

少陵野老老更痴,看花看开千万枝。
安乐窝中打乖叟,看花只看半开时。
二贤看花各有意,我亦有意看离披。

()
我笑迷人,不信乖劣。
痴心恋,贪名利萦系。
落魄狂游,每将术艺养道,用安身己。
道知和息。
()

雄才当代拟登坛,东度榆关岁欲残。燕峤暮云天外起,辽河春水雪中寒。

艰虞自谓匡时晚,战伐谁知得士难。谩说请缨平百越,行看仗策静三韩。

()

髯弟南来白发垂,襄阳夫子最相知。仓惶河外元戎客,冷落江南夜半棋。

云外渺瀰帆信隔,秋山重叠驿书迟。何缘得与君相会,共醉山前白玉卮。

()
人杰须知本地灵,鹅峰挺拔湛溪清。
新添九桂丛芳茂,帝发一枝花更荣。
文社只今传盛事,宦途从此展修程。
归耕愧我犹无地,仅有青山一笑迎。
()

失计复离愁,君归我独游。乱花藏道发,春水绕乡流。

暝火丛桥市,晴山叠郡楼。无为谢公恋,吟过晓蝉秋。

()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

老去光阴若电惊,此身已复愧扶行。归田悔不如元亮,毕娶犹能似尚平。

曩岁荐贤终未效,太音从古竟希声。最怜闾里人相语,北部威名动帝城。

()

秋色南山晓共妍,今朝初度会群贤。清尊谈笑同为客,白发风流半是仙。

目睹凤麟当盛世,齿随犬马待馀年。过情佳句烦称道,自愧迂疏敢浪传。

()

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
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

()

兄事一纪长,矩度窃愿学。智圆饱涉难,仁静耐处约。

厌事晚微聩,休官老深乐。远追邴尚踪,高谢耿邓略。

()

逆水行舟嫌道远,旅人闷对难消遣。倏忽之间风暴来,遥望高山黑云卷。

一霎船颠如簸扬,舟子篙乱如飞蝗。随流未辨泊河处,岚光云气芬茫茫。

()
钟鼎本玩世,富贵徒苦人。
何似天地间,萧然一閒身。
()

小春一花西月黄,缟衣美人吹暗香。锦衾罗荐晓寒薄,梦中持赠双明珰。

霜花莫洒相思树,愁杀孤栖金凤凰。

()
烧灯过也,倩东风、又翦芙蕖千朵。
翠阵珠围依然是,旧日笙歌社火。
一曲乘鸾,万钱骑鹤,仙子来蓬岛。
金尊满酌,不妨斜戴花帽。
()

几点星犹在树,成群鸦已出村。
最是依微梵火,居然掩映松门。

()

绿飞绵,红退萼。芳景故凄迷。不堪花信到将离。刚是断肠时。

金雁筝,钿雀扇。争似旧时曾见。情丝牵断梦魂中。

()

幽栖堪避俗,步屧好追攀。雪里开孤径,城中见五山。

鸟声迷竹浦,寒色掩松关。共贳新丰酒,陶然一醉还。

()

华胥乡里有东篱,冉冉寒香步步迷。政尔神交陶靖节,月斜霜落忽闻鸡。

()

风流看尽当时事,夜夜擎灯绣帐前。野草荒田自他日,断无外传与伶玄。

()

圣主一言寤,长淮千耦耕。
山川皆在目,草木尚知名。
盍被腰金宠,徒为揽辔行。

()

君诗字字敌双南,直把骊珠取次探。

李杜盟寒谁共主,曹刘机浅不须参。

()
猒穿山径石嶔崎,喜见川原路坦夷。
更著两行团树子,引人行远不教知。
()
发廪宁忧岁,防边不待秋。
古为汉循吏,今说李成州。
劲气横关陇,神光射斗牛。
竹林天下士,一第可无求。
()

游鱼在江湖,野鸟在泱漭。浩荡迷所之,鳞翼遂而长。

俄然易其性,毋乃太矫枉。煦沫岂两忘,鼓钟非惠养。

()

客作混佣保,疏茅俯泌洋。蹲鸱刚半耜,杞犬未成行。

厌虎方多误,树兰美不芳。想无庞马辈,胜似萃鱼梁。

()
孝武威灵动百蛮,将军辛苦到阗颜。
儒生未必无长策,枉使匈奴害狄山。
()

中宵霰雪零,寒气晓来凝。

崖树当中折,山池到底冰。

()
妙年富才藻,亹亹迫渊云。
逸势波澜阔,神功混沌分。
百为争细故,一笑付微醺。
天地江河在,终垂万古文。
()
江上楚花鲜,君行一黯然。
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
廉善虽由已,亨通亦在天。
都人如问我,疏懒甚当年。
()
得君四律诗,保啻百木难。
我老非田光,何以酬燕丹。
俯挹流泉漱,仰把青天看。
绛阙遥相期,莫待琼花残。
()